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新自由主義的“使徒”和經濟學家
        ——阿諾德·湯因比和他的《產業(yè)革命》

        2021-12-30 13:05:59宋曉東
        關鍵詞:英國

        宋曉東

        (天水師范學院 歷史文化學院,甘肅 天水 741000)

        英國18世紀下半葉發(fā)生的工業(yè)革命在整個人類歷史的發(fā)展進程中有著劃時代的意義。早在1845年,恩格斯就在《英國工人階級狀況》一文中,對工業(yè)革命的實質和社會后果進行了深刻的分析。但是將之作為一個專題進行系統(tǒng)性和綜合性研究的,阿諾德·湯因比(Arnold Toynbee, 1852-1883)則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人,甚至Industrial Revolution一詞之所以在學界流行,成為一個時代的名稱,很大程度上也是源于他的著作。他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他提出的許多具有開創(chuàng)性的觀點,對后世經濟史和現代政治經濟學的研究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直到現在,他的著作依然有著重要的學術價值。此外,湯因比還是19世紀后期新自由主義陣營中的一位代表性人物。作為一名學者和自由黨成員,湯因比積極投身當時的社會改良運動,謀求改善下層民眾的生活,緩和19世紀后期英國緊張的階級矛盾,維持自由黨和勞工階級間已經開始破裂的聯盟。他關于產業(yè)革命的演講,從某種意義上講,也是他改革自由黨和自由主義的思想路徑,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湯因比的思想和事跡對當時的英國社會、特別是知識分子階層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也因此被譽為新自由主義的“使徒”和“殉道者”。但是對于湯因比本人,中國的讀者卻是相當陌生。一提起他的名字,人們往往想到的是他那位大名鼎鼎的侄兒阿諾德·約瑟夫·湯因比(Arnold Joseph Toynbee, 1889-1975)。一些文章書籍有時候也將二人混為一談。國內對這一時期新自由主義的研究,也大多集中于托馬斯·格林(Thomas Hill Green,1836-1882)的思想研究。筆者希望對湯因比的生平和主要思想作一概括的介紹,以補充國內在這方面研究的不足。

        一、 湯因比和牛津唯心主義

        阿諾德·湯因比于1852年8月出生于倫敦,是家中的第四個孩子。在他出生的時候,他的父親約瑟夫·湯因比已經是一位著名的耳鼻喉科專家,同時還是英國皇家學會的會員。因此,湯因比是在一種家境優(yōu)渥并且充滿學術氛圍的環(huán)境中長大的。約瑟夫·湯因比是一名典型的維多利亞時代中產階級知識分子,出身于家境一般的平民家庭,靠自己的努力成為享譽國內的醫(yī)生,在生活上自律、虔誠,思想上信奉自由主義,支持自由黨的改革。他和當時意大利著名的民主主義革命家馬志尼是好朋友,并幫助馬志尼為意大利兒童在英國建立了一所學校。約瑟夫·湯因比雖然不是一名政治家,但卻是一位充滿社會關懷的人物。他曾經協(xié)助當時著名的激進派改革家埃德溫·查德威克進行城市衛(wèi)生的改革,以改善城市工人階級的居住環(huán)境,防止流行病的蔓延。在他看來,下層民眾的貧困狀況是一種需要治療的社會疾病,只要明白了問題的起源,它就是可以治療的。他認為,“在一個不健康的肉體內,永遠不可能有一個健康的精神”[1]6。除非下層民眾能有一個講究衛(wèi)生的環(huán)境和健康的身體,否則,他們的思想品格就不可能得到提高。約瑟夫·湯因比認為“自助”是下層人民擺脫貧困最理想的辦法,但貧富階層之間和諧的社會關系,對于問題的解決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他提倡階級合作,并成立了溫布爾頓鄉(xiāng)村俱樂部,目的就是向工人階級提供高尚的娛樂活動,促進社區(qū)內不同階層間的交往。湯因比和他的兄弟姐妹經常跟隨父親在俱樂部里表演科學實驗,在活動中充當父親的小助手。

        父親的言傳身教對少年時代的湯因比產生了很大影響。從父親身上,年幼的湯因比獲得了一種激勵,那就是希望在英國的窮人和富人之間架起溝通的橋梁。1866年,在湯因比還不到14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去世了,這對年幼的他來說,不論是精神上還是經濟上都是一個嚴重的打擊。也因此,湯因比在青少年時期并未經歷完整的公學教育,他的教育主要依賴于自學。他曾長時間隱居于海邊的村莊,閱讀了大量的書籍,思考社會和宗教問題。他在給朋友的信中聲明自己的人生目標就是“為了真理本身而去追求真理”[2]vii。也許是因為父親的早逝,他對宗教產生了越來越濃厚的興趣。這種濃厚的宗教情結對他后來的人生產生了重要影響。在一次談話中,他曾告訴自己的姐姐:“現在,我已經明白了自我犧牲的秘密,我感到已經沒有多少自我(self)需要我去克服了?!盵1]18這種宗教性的自我犧牲精神后來成為湯因比性格的一個鮮明特征。

        在經過認真思考后,湯因比于1872年進入牛津大學學習,此后終其一生再未離開。進入牛津大學后,他先是在彭布羅克學院,然后進入貝利奧爾學院(Balliol College, Oxford)學習歷史和政治經濟學。進入貝利奧爾學院是湯因比一生中最重要的轉折點。在這里,他不僅完成了自己的學業(yè),結識了志同道合的朋友,還找到了自己未來事業(yè)的方向。這一時期的牛津大學,正日益成為一個影響英國社會思潮走向的大本營,就像湯因比最親密的同學和朋友阿爾弗雷德·米爾納①指出的那樣,“這一古老的大學,已不再是處于國民生活巨大潮流之外的、昏昏欲睡的機構。我雖不敢過分夸大其詞,今天牛津的所思,就是明天英國的所想。但是,現在這個大學任何新的思想運動,確實在報紙和公共輿論上都會很快得到反響。我在牛津的時代以及接下來的若干年,一個顯著的特征,就是在社會哲學和政治哲學領域發(fā)生了非常巨大的變化。這種變化,現在正向更大的世界舞臺擴展。我去牛津的時候,自由放任的理論還占據著支配地位,所有公認的權威都是舊學派的正統(tǒng)經濟學者。但是,在不到十年的時間里,那些仍舊嚴格堅持舊學說的少數人,已經被看作是古董了”[3]xxv。

        米爾納并未夸大其詞。這一時期的牛津大學,特別是貝利奧爾學院,正是新自由主義思想的發(fā)源地。被奉為“新自由主義創(chuàng)始人”的托馬斯·希爾·格林此時正在貝利奧爾學院任教。這一時期是格林生命中的最后一個階段,同時也是格林新自由主義思想最為成熟的階段。格林和湯因比可謂一見如故,亦師亦友。就像米爾納所說的,“格林和湯因比的親密友情,是這個世界上最自然的事情了。因為二人在精神上有著強烈的相似性。他們的人生道路雖大不相同,但在宗教、哲學和社會問題上,幾乎有著完全相同的立場。在湯因比的年長朋友當中,如果有一個人是他特別尊敬,被他仰望為自己的人生導師的,那就是格林”[3]xviii。

        在英國,19世紀是一個自由主義占據絕對統(tǒng)治地位的時代。早期自由放任的政策不僅導致了許多社會問題,以功利主義作為其哲學和倫理學基礎的自由主義理論,也始終存在著許多爭論。英國古典自由主義自近代產生以來,其哲學基礎就帶有明顯的唯物主義經驗論傾向,在對待國家和社會的態(tài)度上秉持的是一種機械主義的社會觀。事實證明,這種以個人主義作為絕對核心的自由主義理論更適合作為一種批判的理論,為資本主義在英國的發(fā)展掃清障礙;但是在建設一個新社會方面,卻存在著許多不足,特別是在一個有著悠久基督教信仰的國家里。邊沁的功利主義理論從一開始就受到了諸多批評,其中受到最激烈批評的地方,就是功利主義忽視了個人乃至社會的道德價值。就連深受英國古典經濟學影響的馬克思,也批評邊沁“把現代的市儈、特別是英國的市儈說成標準的人。凡是對這種標準人和他的世界有用的東西,本身就是有用的”②。到19世紀中期,通過國家立法以限制自由放任政策所導致的各種弊端,已經成為議會兩黨乃至整個英國社會的共識。但在理論領域,“放任經濟,最小政府”的理念在大部分人頭腦里仍占據著主導地位。不過這一時期的一些思想家已經開始反思古典自由主義的合理性。約翰·密爾在他的著作中就已經開始探討個人和集體之間的合理關系,關注個人的精神追求和道德發(fā)展。不過,密爾這種向新自由主義的轉變是不徹底的,很多地方他更像是一個立足于功利主義的折中主義者,這也使得這一時期的自由主義理論處于一種混亂狀態(tài)。

        對古典自由主義理論的修正是由牛津唯心主義者最終完成的,其中最重要的代表就是格林。牛津唯心主義來自英國經驗論傳統(tǒng)以外的各種學術影響,尤其是康德以后的德國哲學。以格林為代表的牛津唯心主義者,從德國哲學,特別是黑格爾哲學中汲取了許多重要概念,對英國傳統(tǒng)的經驗主義認識論、功利主義的倫理觀、個人主義的社會哲學和國家觀進行了系統(tǒng)的批評,開始倡導一種具有積極意義的自由概念。格林指出:“我們所謂的自由不僅僅是不受強制的自由,自由并不僅僅意味著我們可以做我們喜歡做的事情,而不管我們喜歡做的事情是什么。自由并不意味著一個人或一些人可以享受以其他人的損失為代價的自由。我們言及的自由指的是一種積極的權力或能力,從而可以做或享受某種值得做或享受的事情,而這些事也是我們和其他人共同做或享受的事?!盵4]107

        格林所提倡的這種自由觀有著一種明顯的道德因素。自由并不意味著人們去做任何他們喜歡做的事情,而是去做那些“值得”去做的事情。并且,自由不應該是某些人的特權,而應該是大家共享的物品。國家和社會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自我乃是社會的自我”。國家是道德和善的載體,應該履行某種道德的職能。而為了使人類社會的所有成員都享有通過自己最大化的能力去實現自己的最大價值,國家應該在社會發(fā)展中發(fā)揮積極的作用。

        格林之所以如此強調自由的道德因素,是因為傳統(tǒng)的以經驗主義和功利主義為理論基礎的自由放任政策,不僅導致了貧富差距拉大等一系列嚴重的社會問題,也造成了19世紀英國的宗教危機和道德危機,對倡導自我犧牲、互助互愛的傳統(tǒng)基督教道德價值觀造成了嚴重沖擊,使得社會上物質主義、拜金主義盛行。而格林整個思想體系的核心就是要恢復英國民眾的基督教信仰,重建英國傳統(tǒng)的道德價值觀。格林新自由主義理論的最終目的,就是要在英國建立一個有道德的基督教共同體。在這一點上,湯因比和格林達到了高度的契合。湯因比天性淳樸,品德高尚,有著一種自然的宗教虔誠,在牛津大學讀書期間,他的同學就給他起了一個“使徒阿諾德”的綽號,這也是他一直得到貝利奧爾學院院長本杰明·喬伊特(Benjamin Jowett, 1817-1893)庇護的原因。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正是喬伊特的存在,才使得貝利奧爾學院成為新自由主義的中心,也使得格林和湯因比成就了自己的事業(yè)。喬伊特不僅是一位杰出的學者、著名的神學家和古典學家,還被譽為“19世紀不列顛最偉大的教育家”。喬伊特是當時著名的圣經研究者,也是最早在英國介紹黑格爾哲學的學者之一。他的學術思想對格林和湯因比都產生了直接的影響。湯因比之所以能留在貝利奧爾學院任教更是全靠喬伊特的幫助。湯因比畢業(yè)的時候,成績僅僅是“通過(Pass)”,但他一經取得學位,馬上就被聘為貝利奧爾學院的講師。許多人對此非常驚訝,而他與喬伊特、格林志同道合可以說是這種破格重用的根本原因。喬伊特喜歡湯因比高尚的品德和純粹、熱烈的理想主義,甚至將自由主義和自由黨事業(yè)的未來寄托在湯因比的身上。正是在喬伊特的扶植和鼓勵下,貝利奧爾學院成為這一時期英國新思想運動的發(fā)源地,為英國培養(yǎng)出許多思想家和國務活動家,其中著名政治家赫伯特·阿斯奎斯③、阿爾弗雷德·米爾納,都是這一時期貝利奧爾學院學生中的佼佼者。就像薩拜因指出的那樣,由牛津唯心主義者發(fā)展起來的新自由主義,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為自由主義贏得了統(tǒng)治整個一代英美哲學的思想運動[5]796。

        對于牛津唯心主義者來說,新自由主義理論不僅僅是一種政治思想,更是一種行動指南。從19世紀70年代以后,自由黨開始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政治形勢。這一方面是由于自由黨內派別眾多,矛盾重重,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則是自由黨與工人階級之間的聯盟日益走向破裂。不僅在全國性的選舉中自由黨日益處于劣勢,而且在許多地方性選舉中自由黨也丟失了越來越多的席位。在牛津的地方選舉中,格林等自由黨人面臨的就是這種嚴峻的局面。為了扭轉頹勢,牛津大學、劍橋大學的自由黨人開始積極活動,頻繁在本地的工人階級中舉行各種演講活動,向工人階級宣講自己的自由主義思想,試圖維持和鞏固與工人階級的聯盟,以求得自由黨人在競選中的勝利和在地方政治中的主導地位。早在1875年,還是學生的湯因比就開始了深入工人階級當中的社會活動,從而也開始了他在政治經濟學方面的研究。工人階級的苦難使湯因比的內心大為震動,而工人階級對他演講的歡迎又使他感到了一種興奮和使命感。他在自己的第一次演講過后,這樣寫道:“我感覺我已經發(fā)現了一種新的力量去履行上帝的意志。雖然這項活動耗費了我不少精力,我必須節(jié)省地使用,但我希望能一直這樣為上帝服務?!盵1]47他認為,改善人民大眾,特別是下層工人階級的命運,不僅僅需要熱情和虔誠的信仰,還需要理論和知識的指引,特別是政治經濟學方面的知識,使人們明白財富生產和分配的法則,知道如何利用這些知識為人類的共同利益服務。就像米爾納在回憶中說的那樣,“他因為宗教,而成為社會改革家;又因為社會改革,成為經濟學家”[3]xxi。

        二、湯因比的新自由主義政治經濟學

        從1878年留校任教到1883年因病去世,在湯因比生命的最后四年中,除了教學和社會活動外,他的主要研究就是探索新的政治經濟學原理。湯因比關于產業(yè)革命和政治經濟學的研究成果主要由他生前的演講稿和學生上課時所作的筆記組成。這些材料在他生前并未做好出版的準備,而是在他去世后,由他的學生——后來英國著名的經濟史學家威廉·阿希利(William Ashley,1860-1927)和另外一個學生博爾頓·金(Bolton King)整理出版的。因此,在出版的演講集中,基本上還保持著當時他演講時文本的原貌。湯因比的這些演講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征,與另外一本研究產業(yè)革命的名著——保爾·芒圖所著的《十八世紀產業(yè)革命》相比,兩者的不同之處十分明顯。芒圖的書更側重于經濟史實,湯因比更側重于政治經濟學理論的分析。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和當時的歷史背景及湯因比所作相關研究的目的分不開的。湯因比對產業(yè)革命的研究,是希望通過對這段歷史的研究,修正飽受攻擊的古典自由主義理論和政治經濟學,建立起一種新的政治經濟學理論,而他這樣做的目的,總結起來基本有以下三點:希望新的政治經濟學理論能夠為當時嚴重的社會問題提供解決方法;通過向工人階級宣揚新的政治經濟學和自由主義理論,維持已經產生嚴重裂痕的自由-勞工聯盟;希望為自由黨提供一套新的思想理論。

        19世紀70年代以后,英國雖然仍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但是它的優(yōu)勢地位已經受到了后起國家越來越強有力的挑戰(zhàn)。它的經濟增長變得越來越緩慢,經濟危機時有發(fā)生,有時甚至很嚴重,工人和工會組織也變得越來越好斗,勞資矛盾日趨激烈。一種散布于社會上的危機氣氛,使人們開始懷疑資本主義制度的健全性。從19世紀70年代后期開始,各種流派的社會主義理論在工人階級當中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傳播?!爸荡烁鳂I(yè)凋敝之數年間,全部勞動階級之日常經驗及中產階級之統(tǒng)計調查,皆足以證明社會主義者對于資本主義制度之控訴完全正確,其更有影響之事實,即惟社會主義者方確信社會將起急劇之變化,惟社會主義者方能提出前人所未試行而極為需要之解決方法。1867年以前,世人尚可將工人之窮苦狀況,歸咎于階級政治及政權獨霸之惡勢力,科布登及布萊特曾暢論黃金世界可因制造免稅之貨品而致……但當此長期失業(yè)之時,擴大之選舉權、自由貿易及管理至當之工會皆無能為力……選舉權之再擴大、自由貿易及普及教育三者,仍是自由黨所必須提出之用以解決社會問題及經濟問題之良法。但商品之價雖廉賤,然與失業(yè)之工人無益;教育之普及,僅足以增加工人對于社會現狀之不滿并提高其對新派社會改革家之理論說明及實際提案之理解能力”[6]272。

        為了緩和日益尖銳的社會矛盾,維護自由黨的政治地位,拉住那些已經擁有選舉權的工人階級選民,就必須提出新的自由主義理論,使之能夠迎合工人階級的需求,回答和解決現實中存在的社會經濟問題。而這僅僅靠擴大選舉權是無法解決的,必須要在原有的政治經濟學理論上有所創(chuàng)新。就像喬伊特在回憶湯因比的時候所說的那樣:“他(湯因比)并未忽視英國老一輩經濟學家對人類所做出的貢獻。他承認,他們的理論從抽象推理的角度來看是正確的,但他認為他們已經完成了自己的工作,而他們的理論已經落后于這個世界了,這個世界已經迫切需要一些新的東西了。如果政治經濟學這門學科想保持生命力,就必須增添一些新的東西?!倍遥J為:“舊的政治經濟學只能說一半是正確的,在實踐中,甚至是錯誤的。”[2]vii正如湯因比在演講中多次宣稱的,他希望糾正舊政治經濟學的錯誤,建立一套新的政治經濟學理論。

        湯因比在《產業(yè)革命》中回顧了自亞當·斯密以來政治經濟學發(fā)展的歷史。他指出:“自從1848年密爾在他的書中討論了工人階級的未來以后,關于財富分配的問題就變得更加重要了。今天,我們環(huán)顧周圍的政治現象,不可能看不到這一問題處于所有這些現象的根底。我們看到了人們在此問題上所處的困境,以及我們的大政黨在此問題上的分裂,因為政治家們不能確定應該如何解決它。現在政治權力已經大大地分散了。不管民主有怎樣的弊端,它有這樣一個好處,那就是它迫使人們對大眾所受的苦難睜開了眼睛,并且更加熱心地研究能否找到一個更好的財富分配方法。廣大的工人階級是否能夠在現有競爭和私有制的條件下,提高自身的生活水平,經濟學家們對此問題已經做出了回答。李嘉圖和亨利·喬治兩人都回答說,不行?!盵7]111

        在湯因比看來,財富的分配問題是當代政治經濟學首先要關注和研究的問題,而“工人階級是否能夠在現有競爭和私有制的條件下,提高自身的生活水平”,則不僅關系到自由黨和政治經濟學的前途,還關系到自由主義和私有制存廢的問題。當李嘉圖和亨利·喬治④都認為工人階級在現有競爭和私有制的條件下無法提高自身生活水平的時候,湯因比必須以有力的證據和理論,告訴工人階級一個不同的答案、一套不同的政治經濟學理論。

        湯因比認為,李嘉圖等古典經濟學家所提出的理論之所以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甚至得出了某些錯誤的結論,首先是因為他們混淆了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之間的性質和目的;其次就是他們在研究政治經濟學時所使用的方法存在很大問題。自17世紀以來,在自然科學方面取得的偉大成就,使得人們也希望將相同的研究方法應用于人類社會生活的諸領域。由笛卡爾開創(chuàng)的近代理性主義哲學認為,只有那些在我們的理性看來清楚明白的東西才能作為知識的基礎。這種知識的獲得以數學的演繹和抽象推理為手段,18世紀風靡歐洲的啟蒙運動很大程度上就是這種理性主義影響的結果。在英國,以邊沁和李嘉圖為代表的功利主義者和古典政治經濟學家就是這種抽象理性的典型代表。他們相信,對物理世界的研究和對人類社會的研究本質上沒有什么區(qū)別,就像牛頓發(fā)現萬有引力定律一樣,他們也可以根據一些簡單的法則,通過演繹和推理的方法,解釋人類社會所有現象的全部細節(jié)。湯因比在談到李嘉圖的時候指出:“李嘉圖所使用的這種演繹法是什么呢?它在于從一個或兩個極為簡單的命題出發(fā)進行推理,得出一系列的新法則。他總是使用這種方法,例如他的一個著名的基本原理,即,所有的人在所有的事情上,都是追尋自身利益的。這一假設的缺點在于,作為一種關于人性本質的理論,它太簡單了。”[7]101

        李嘉圖使用的這種方法,和邊沁在功利主義原理中以數學方法來計算人們的快樂和痛苦,其本質是一樣的,其謬誤也是顯而易見的。人不是機器,人性要比他們設想的復雜得多,比如說人們并不總是知道其自身的利益所在,即使他們知道自己的利益所在,也未必總是會去追尋這些利益,其他的一些影響因素會介入其中,如習慣、偏見、恐懼。邊沁和李嘉圖為了研究的方便,用一個人工邏輯的虛構世界代替了一個真實的世界。在這個虛構的世界里,人是孤立的、抽象的,除了經濟性以外,人的其他屬性和社會關系都被忽略了。

        啟蒙思想家對普遍的、抽象理論的偏愛,引起了另外一些思想家的激烈反對和批判。他們認為歷史不應該以抽象、干癟和空洞的理性標準來研究和衡量,應該還原歷史本來的偶然性和多樣性,這就是近代歷史主義的興起。這種歷史主義反映在經濟學領域,就是以李斯特為代表的德國歷史學派。湯因比受到了德國歷史學派特別是法國著名思想家奧古斯特·孔德社會進步理論的很大影響。湯因比對產業(yè)革命這一主題進行研究,用他的話來說,就是“因為在這一時期現代政治經濟學開始興起。在英格蘭,這門科學的研究一直存在一個缺點,那就是它太脫離歷史”[7]1。他認為,只有將歷史研究的方法和抽象推理的方法結合起來,才能還原事實的真相,同時也使得政治經濟學更易于被理解?!皻v史方法已經使政治經濟學發(fā)生了一場革命,這種革命不是表明它的法則是錯誤的,而是告訴人們,在一個文明的特定階段,它的大部分法則只是相對的。它不再是永恒的法則,它的神圣光環(huán)已經消失。歷史方法就是這樣將我們從知識迷信中拯救了出來”[3]163。湯因比在研究方法上的深入探討,不僅使得他關于產業(yè)革命的研究更加嚴謹,也為以后經濟史的研究樹立了榜樣。他告訴人們,在經濟科學的研究中,抽象演繹的方法依然必要,但是,“我們必須堅持依靠歷史的知識,對我們假設的前提進行驗證,對得出的推論進行檢查”[7]101。

        由于僅僅30歲就英年早逝了,所以湯因比對古典政治經濟學的修正并未完成,像勞動價值論等許多重要的問題并未涉及或作深入的探討。在關于產業(yè)革命的手稿和相關的演講稿里面,他提到最多的是兩個問題:自由競爭和工資基金理論。這也是工人階級最為關心的問題,換句話說,也就是工人階級能否在現有競爭和私有制的條件下提高自身的生活水平問題。

        湯因比指出:“產業(yè)革命的本質,是以競爭取代了以前控制著財富的生產和分配的各種中世紀規(guī)章制度。因此,它不僅是英國歷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而且,它也促進了歐洲兩大思想體系的發(fā)展——經濟科學和其對立面,社會主義。”[7]58湯因比對1760年以來英國的人口、農業(yè)、制造業(yè)、商業(yè)、農民、工人的狀況進行了認真的歷史考察。他認為,自由競爭、自由貿易的政策促進了英國乃至整個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其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巨大進步是無法否認的。但是,湯因比反駁了那種將競爭視作一種自然法則的說法,對不同領域內競爭的實質進行了深刻的分析。在他看來,競爭本身無所謂好壞,只是一種需要加以研究和控制的力量。在生產領域,沒有競爭就沒有生產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但是在分配領域,就需要利用立法對競爭進行嚴格的限制,必須改變分配領域內資本家對工人的壓迫,防止弱肉強食的情況出現。

        他指出:“認為這種生存競爭是一項自然法則,所以,所有對它的人為干涉都是錯誤的。對此我的回答是,整個文明的含義就是對這種野蠻競爭的干涉。我們想改正這種暴力斗爭,阻止弱者受人踐踏?!薄爱a業(yè)革命的各種影響證明,自由競爭可以創(chuàng)造財富,但不能創(chuàng)造幸福。在自由競爭沒有受到立法和結社的限制之前,我們都知道它在英國所造成的各種駭人慘狀了?!盵7]59,66湯因比不僅批評了自由放任的政策,還對作為古典政治經濟學哲學基礎的個人主義理論提出了尖銳的批評。從霍布斯、洛克到邊沁,從亞當·斯密到李嘉圖,都對個人利己主義給予完全和毫不猶豫的信任,將利己主義作為社會的主要紐帶。這種理論將個人自由和個人利益放到至高無上的地位,認為個人對自身利益的追求促進了整個社會的進步,人和人之間的關系主要就是金錢利益的關系。事實證明,這種理論不僅導致了下層人民的苦難,還會導致整個社會的解體。湯因比在關于產業(yè)革命歷史的研究中,通過種種數據和歷史事實,既肯定了自1760年以來自由放任政策和技術進步給英國帶來的巨額財富和社會進步,也詳述了下層人民在這種變革中所遭受的苦難,“一個漫長并且苦澀的經歷已經證明,整個共同體的利益是無法僅靠個人的努力得到的”[3]158。

        不過,雖然在湯因比的思想中充滿了對早期資本主義制度的批判,但他和真正的社會主義者還有相當的距離,而且在他的很多演講中,其主題就是針對社會主義者的。在《產業(yè)革命》一書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湯因比不同于社會主義者的兩條界限:一是反對公有制,二是主張階級調和,反對階級斗爭。在他的演講中,曾多次提及當時的另一位著名社會活動家、《進步與貧困》的作者亨利·喬治。湯因比欣賞亨利·喬治對早期資本主義制度的批判,但并不贊成他所提倡的土地公有制。他認為,建立在財產共有基礎上的個人小規(guī)模自愿聯合也許是可以成功的,但是由國家占有全部生產資料、由國家管理和指導全國的產業(yè)這樣的方案,其實際困難是難以克服的,也是不可能成功的。

        湯因比不希望從根本上改變英國現有的社會制度,堅信英國歷史上形成的許多優(yōu)良傳統(tǒng)可以幫助解決產業(yè)革命中產生的新問題,糾正資本主義制度的諸多弊端。他認為,英國民主和法治的悠久傳統(tǒng),保證了許多問題可以在憲法內得到解決。英國工人善于結社、自助自強,這和歐洲大陸上的國家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湯因比寄予希望的未來產業(yè)關系是雇主和雇工之間的平等伙伴關系。他相信,社會道德的進步、工人階級的政治獨立和工人的聯合,會使這一希望變?yōu)楝F實。對于在自由的市場經濟狀況下出現的各種問題,特別是勞資矛盾和市場波動,湯因比認為應該通過國家立法予以干涉,不過他更希望能夠通過勞資合作、階級合作的辦法進行解決。湯因比希望自己能夠站在一個中立的立場上,勸說勞資雙方攜起手來,共同致力于問題的解決。

        除了自由競爭這一問題外,湯因比討論最多的就是“工資基金理論”,這也是最引起工人階級厭惡的另一個古典政治經濟學理論了。根據這一理論,在現有制度下,工資永遠不可能多于僅僅維持工人生存的水平。李嘉圖用非常簡單的數據,推演出一個非常著名的產業(yè)進步法則。他說,在一個前進的社會里,地租必定上升,利潤必定下落,工資基本保持不變。工人的工資完全取決于參與分配的人數,不管是國家的干預還是工會都無法使工資得到普遍的提高。這樣,李嘉圖既成為中等階級的支柱,也成為“中等階級的恐怖威脅”。因為既然根據這一法則,在現有的社會制度下,工資永遠不可能多于僅僅維持工人生存的水平,那么工人階級唯一的選擇就是改變現有的社會制度了。這也是這一時期社會主義理論在工人階級中廣泛傳播的一個主要原因。湯因比駁斥了這種所謂的“工資鐵率”。他在關于產業(yè)革命的手稿和演講中,通過大量的事實和數據證明,工業(yè)革命后特別是1846年以來,工人階級不管是物質條件還是知識水平都得到了明顯的提高,李嘉圖之所以在這個問題上犯了錯誤,是因為“他忽視了一個事實,即:利率不僅僅取決于勞動成本,還取決于雇傭勞動的范圍。隨著文明的前進,新的發(fā)明和新的企業(yè)為資本創(chuàng)造了新的需求”[7]114。此外,大規(guī)模海外投資和對外移民也促進了經濟發(fā)展和工人就業(yè),而這些都是李嘉圖在當時的狀況下所沒有預料到的。

        湯因比在總結1846年后有助于工人階級生活水平提高的原因時,認為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自由貿易,其次是工廠立法和工會組織。前者增加了英國的財富總量,后者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工人階級的權益。而更深層次的原因則是英國政治制度的不斷民主化。作為一名格拉斯頓⑤的堅定支持者,湯因比對自由貿易政策給予了堅定的支持。他認為自由貿易不僅極大地增加了國家的財富總量,增加了工人的就業(yè),還使得商業(yè)更加穩(wěn)定,而這些對工人階級都是有利的。雖然湯因比也承認未來市場競爭會越來越激烈,無法對自由貿易政策的未來做出一個肯定判斷,但他還是持樂觀的態(tài)度。相比于國家立法,湯因比對工會給予了更為積極的肯定,認為工會對防止社會和產業(yè)領域內的混亂狀況做出了許多貢獻,而且工會還教育工人們通過組織和自助做到自立自強。這也是湯因比與古典政治經濟學家一個明顯不同的地方。他指出,在產業(yè)革命的早期,資本家曾以全力壓迫工人,將工資壓低到饑餓點。在英國,是結社和立法改變了這種競爭,前者是通過工會,后者是通過有關工廠的立法。像19世紀70年代后的許多知識分子一樣,湯因比支持工人階級在與資本家談判時通過工會以集體契約代替過去的個人契約,明確承認集體契約也屬于契約自由的一部分。對于解決勞資矛盾,他對由勞資雙方和第三方組成的仲裁委員會給予高度評價,寄予無限希望。1881年他在紐卡斯爾等地對工人階級和雇主作的“產業(yè)與民主”演講中,呼吁“當經濟的和道德的條件合適的時候,我們應該盡一切努力在所有的行業(yè)都建立仲裁委員會……雖然有困難和挫折,我相信它們一定會有偉大的前景。如果讓我做一個大膽的預言的話,我相信仲裁委員會會成長為雇主和工人們永久的委員會,它不會取代工會和雇主協(xié)會——它們都會作為一種武器而長期存在,它會在社會和產業(yè)科學的指引下,處理那些重大的問題,比如工資的波動、生產過剩以及制定行業(yè)規(guī)范,這些問題只有工人和雇主坐在一起才能夠解決”[3]217。

        可以看到,在湯因比的經濟學思想中,滲透了許多格林的新自由主義理論。此外,湯因比的思想還受到19世紀許多歐洲思想家的影響,如約翰·密爾、拉斯金、孔德、德國歷史學派包括馬克思。與李嘉圖為代表的古典政治經濟學家不同,湯因比不認為政治經濟學是一門“純粹的、客觀的科學”。在1880年1月一次對布萊福德工人協(xié)會的演講中,湯因比指出,政治經濟學是一門超越于理論分析之上的、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學問,“政治經濟學的目標與道德和宗教是一致的,都是為了促進人類生活的全方面發(fā)展”。政治經濟學的任務就是致力于“獲得一種產業(yè)組織,這個組織能夠保證最高效的生產和最公平的分配……在這個組織里,人們的需求能夠以最小的成本和最小的利益沖突得到滿足……在這個產業(yè)組織里,人們有著共同的利益和共同體的精神”[1]72。

        就像喬伊特指出的,在湯因比所有的觀點里都有著一貫的一致性。不管是在宗教方面還是在政治經濟學方面,他都是抽象教條主義的敵人。即使是宗教上的真理,如果想進入他的內心,也要穿上生命的外衣,也要和實際的生活建立聯系。在湯因比看來,政治經濟學應該是一種指導人們行動的“生活的福音”,一種社會改革的指南。其目的是實現整個共同體的進步和幸福。只有這樣,才能避免舊政治經濟學家所犯的錯誤,政治經濟學才會有長久的生命力[2]ⅩⅤⅡ。

        三、湯因比對后世的影響

        1883年3月,年僅30歲的湯因比因病去世。雖然他留下的學術成果并不多,但是在學術和思想領域的影響卻是非常重要的。就像他的那位大名鼎鼎的侄兒指出的,“湯因比是第一位將工業(yè)革命作為一個單獨的偉大歷史事件去思考,并開始去描述的經濟史學家。通過他的描述,所有的細節(jié)形成了一個整體,呈現為一幅可以為人們所理解的、意義重大的畫卷。在這樣做的過程中,他創(chuàng)立了一副框架,以后所有關于工業(yè)革命的研究都是在這個框架里進行的”[7]ix。

        19世紀80年代以前,不管是政治經濟學還是經濟史,都還沒有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湯因比在研究中所采用的學科交叉的方法、歷史主義與抽象演繹相結合的辦法,為后來動態(tài)經濟學的研究開了先河,同時也極大地促進和拓寬了歷史學的研究,特別是促進了經濟史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的出現。湯因比在經濟學和歷史學上的這種探索和創(chuàng)新,成為許多年輕一代牛津學者在學術研究上的起點。湯因比的學生,同時也是湯因比著作的編訂者——英國現代著名經濟學家威廉·阿希利爵士,成為英語國家里的第一位經濟史教授。阿希利年輕時曾在牛津大學貝利奧爾學院學習。他剛開始學習中世紀憲政史,在聆聽過湯因比的演講后,深受其影響,開始跟隨湯因比轉向經濟史和政治經濟學的研究。阿希利終其一生都將湯因比視為自己的精神導師。他將湯因比視為經濟史研究的第一位專業(yè)學者。他認為湯因比留下的著作雖然不多,但其在學術領域的影響卻是無可替代的。首先,當政治經濟學這門學科在英國趨于沒落的時候,是湯因比激發(fā)了人們對其新的興趣和新的信心,希望能夠通過它來尋找解決當前經濟問題的辦法。其次,作為研究英國工業(yè)革命的開山者,是湯因比將歷史研究的方法引入經濟學領域,從而使經濟學研究得到了更加全面的發(fā)展。最后,湯因比還是英國第一位認識到了現代科學社會主義好處的專業(yè)經濟學家⑥,認識到謹慎地擴大政府的職能是防止革命發(fā)生的最有效的一種方法[8]531-534。

        除了在學術上的影響之外,湯因比還對當時的英國社會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作為這一時期新自由主義的一位代表性人物,湯因比并不是將社會改良思想停留在紙面上,也并不僅僅將活動局限在書齋內,而是一位身體力行的實踐者。除了牛津大學盡職盡責的教師這一身份外,他還是牛津地區(qū)的濟貧法管理員、合作社委員。早在1875年,湯因比就和志同道合的同學開始深入貧困的倫敦東區(qū),幫助當地的慈善組織進行工作。他們在倫敦東區(qū)成立了“亞當·斯密俱樂部”,利用自己的知識開展對工人階級的教育工作。1882年,導師格林去世后,作為格林的學生和政治思想的繼承人,湯因比還成為自由黨在當地市議會選舉中的候選人。在愛爾蘭的土地改革和自治運動鬧得沸沸揚揚的時候,他還幾次深入愛爾蘭調查、演講,支持格拉斯頓的改革方案??梢哉f,湯因比為了社會改革和新自由主義在英國的事業(yè)嘔心瀝血,就像米爾納所慨嘆的那樣,“如果曾經有人鞠躬盡瘁以服務于人類,這個人就是湯因比”(if ever a man wore himself out in the service of mankind, it was Toynbee)[3]xii。也正因此,湯因比去世后,他的朋友們在悲痛之余也將他看成一名基督教意義上的“使徒”和“殉道者”。他的這種形象和事跡在當時的英國社會產生了廣泛的影響。維多利亞風尚的核心,就是秉公行事,職責置于個人愛好之上,道德準繩置于對行樂和權力的追求之上[9]290。湯因比的使徒和殉道者形象,為當時正處于社會變革之中的人們提供了一個無私奉獻、虔誠、舍己為人以服務國家和社會的英雄形象。在他去世后,《經濟學家》雜志的一位記者寫道:“湯因比先生愿意為大眾犧牲自己,而且他也的確是這樣做的?!彼谂=虼髮W的同事蒙塔古在悼詞中說道:“他將安慰帶給了病者,將力量帶給了弱者,將希望帶給了那些絕望中的人。人們向他尋求實際的建議和精神上的安慰,他沒有讓任何一個人空手而歸……作為一名牛津的學生,他為了他的同胞舍棄了自己的生命,這種記憶將永遠留在牛津學子的心中,他的榜樣將會永遠提醒我們,一所偉大的大學的服務,可以造就一個偉大的民族?!盵1]218,222英國最重要的經濟學家之一、新古典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阿爾弗雷德·馬歇爾(Alfred Marshall, 1842-1924),在湯因比去世后曾接替過湯因比的教學工作。雖然他對湯因比的學術觀點不盡贊同,但對于湯因比的人格卻給予很高的評價,稱贊湯因比是“中世紀圣徒的理想代表……就像圣方濟各一樣,是新秩序的奠基者,領導了一場新的、更加直接的對當代邪惡的進攻”[1]235。

        正如后世學者評論的那樣,湯因比被頌揚和圣人化了的形象起到了激勵當時人們進行社會改革的作用。面對底層人民的苦難,“湯因比使維多利亞時代的人們確信,他們不僅是有罪的,而且必須要去尋求和獲得寬恕”[10]181-185。

        1883年11月22日《蓓爾美爾報》(PallMallGazette)的一篇文章中寫道:“現在牛津大學最大的興趣是社會問題,我們關注的不再是中世紀的教堂,或者文藝復興時期的碗櫥。一種新的信仰,以格林教授作為它的奠基者,阿諾德·湯因比作為它的殉道者,各種各樣的社會團體作為它的宣傳媒介,活躍在我們中間?!盵11]133-161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湯因比成為牛津大學特別是貝利奧爾學院學生投身社會服務事業(yè)的榜樣。威廉·阿希利爵士曾在1913年回憶說:“我從小就被培養(yǎng)成了一名堅定的自由主義者,我許多最親密的朋友也是堅定的自由主義者,但是我在受到了湯因比的影響之后,才開始關心社會改革。”[1]240

        在湯因比去世后不久,他的朋友們就募捐籌劃了一系列紀念湯因比的社會活動。他們籌集資金,建立了一個以湯因比為名的演講基金,資助那些贊同湯因比的思想,又有實際經驗和能力的年輕學者,在牛津大學和社會上進行關于社會經濟學方面的演講,希望這些演講能夠發(fā)揮持久的影響,促進人們研究社會問題的熱情,同時在社會改革的事業(yè)中將各個階級的人們聯合起來。在紀念湯因比的社會活動中,影響最大、持續(xù)時間最久的則是“湯因比館”(Toynbee Hall)的建立。1884年,為了紀念湯因比在倫敦東區(qū)的社會活動和服務,湯因比的朋友、牧師巴內特建議和主持籌集資金,在倫敦東區(qū)購買了一棟建筑,專門用于社會志愿者在當地工作時的起居住宿。湯因比館直到今天仍然發(fā)揮著社會服務和慈善工作的作用。許多效仿湯因比、立志于服務社會的大學生和年輕學者都在湯因比館生活和工作過,對他們以后的人生產生了重大影響,這其中就有后來英國福利國家計劃的起草者威廉·貝弗里奇⑦。

        托克維爾曾這樣比較英法兩國的文人:“在英國,研究治國之道的作家與統(tǒng)治國家的人是混合在一起的,一些人將新思想引進實踐,另一些人借助事實來糾正和限定理論;然而在法國呢,政界仿佛始終劃分為兩個互不往來、彼此分割的區(qū)域。在前一個區(qū)域,人們治國理民;在后一個區(qū)域,人們制定抽象原則,任何政府均應以此為基礎。”[12]180,181

        拋開圍繞在湯因比身上的種種“圣徒”光環(huán),我們可以發(fā)現,他只是19世紀后期致力于社會改革的諸多知識分子中的一員。在這一時期,還有許許多多懷抱著不同改革理想的知識分子,如基督教社會主義者拉斯金、費邊和社會主義者韋伯、商人出身的社會學家查理·布斯、社會民主主義者海德曼,等等。他們都對改革當時英國嚴重的社會問題發(fā)揮了重要的影響。就像托克維爾說的那樣,在英國風云變幻的歷史進程中,知識分子往往將思想者和實踐者融為一身,以自己的思想和行動同時影響著英國乃至世界的進程。他們的思想觀點可能各不相同,但在追求公平和正義這一點上卻是基本一致的。作為一名自由主義者,湯因比提出的理論觀點未必都符合時代的發(fā)展,但他為改善下層民眾的生活狀況所做出的努力卻始終都是真誠的,這也是他能夠長久得到后世人民尊重的原因。

        注 釋:

        ① 阿爾弗雷德·米爾納(Alfred Milner, 1854—1925)是19世紀后期和20世紀初期幾屆自由黨政府的重要成員。在布爾戰(zhàn)爭和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時期,他都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曾是勞合·喬治(Lloyd George)組成的5名戰(zhàn)時內閣成員之一,后被封侯爵。他是湯因比最親密的朋友之一。在湯因比去世后,他曾寫了一篇長長的回憶錄,對人們了解湯因比在牛津大學的學習和生活起到了很大作用。

        ② 在《資本論》第1卷中,馬克思對邊沁進行了辛辣的諷刺,稱其為“庸人的鼻祖”,“這位勇敢的人的座右銘是‘沒有一天不動筆’,他就用這些廢話寫出了堆積如山的書”。參見《資本論》(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版,第704頁。

        ③ 赫伯特·阿斯奎斯(Herbert H. Asquith,1852—1928)是英國自由黨政治家,1908—1916年出任英國首相。他于1870—1874年間在牛津大學貝利奧爾學院學習,在校期間成績優(yōu)異。

        ④ 亨利·喬治(Henry George,1839—1897)是19世紀美國著名社會活動家和經濟學家。他認為土地私有制是不平等的主要根源,對此他主張實行“單一地價稅”,對土地按照估定的價值征稅,使土地增值的收益全部歸社會所有,以用于發(fā)展生產和為全體國民謀福利,同時對其他賦稅一律予以取消。這樣,不僅能消除社會不公,也能促進經濟的繁榮。其主要著作有1879年出版的《進步與貧困》(ProgressandPoverty)一書。亨利·喬治的經濟理論及土地改革綱領在當時影響很大,不僅在大西洋兩岸引起極大的反響,甚至還影響到俄國的托爾斯泰和我國的孫中山。參見商務印書館1995年出版的《進步與貧困》中譯本序言。

        ⑤ 威廉·E·格拉斯頓(William Ewart Gladstone, 1809—1898)是英國19世紀著名政治家,曾四次出任自由黨首相。在其任內,英國的自由主義事業(yè)得到了充分的發(fā)展。

        ⑥ 原文為the scientific socialism of to-day,阿希利所講的科學社會主義,并非馬克思主義語境下的科學社會主義。

        ⑦ 威廉·貝弗里奇(Wiliam Beveridge,1879—1963),經濟學家,英國“二戰(zhàn)”后福利國家的理論建構者之一。他于1942年發(fā)表了著名的《社會保險報告》,也稱《貝弗里奇報告》,對英國社會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猜你喜歡
        英國
        英國的環(huán)保
        歐盟同意英國“脫歐”再次延期申請
        中國外匯(2019年21期)2019-05-21 03:04:06
        英國圣誕節(jié)
        英國立法向酗酒“宣戰(zhàn)”
        Beaven’s Britain 繽紛英國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日本视频| 久久久g0g0午夜无码精品| 国产av精国产传媒| 日本欧美在线播放| 亚洲av粉嫩性色av|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人人摸人人搞人人透| 无码aⅴ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爱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日韩亚洲一区二区| 欧美丰满老熟妇aaaa片| 国产精品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欧美大码a在线观看| 亚洲一线二线三线写真| 青青国产成人久久91| 老司机在线免费视频亚洲| 免费观看全黄做爰大片| 国产影片中文字幕| 白白色发布在线播放国产| 成人影院视频在线播放 | 国产农村妇女毛片精品久久久| 国产亚洲亚洲精品视频| 自拍偷拍 视频一区二区| 色拍自拍亚洲综合图区| 欧美一级在线全免费| 午夜亚洲精品视频网站| 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96| 国产女主播喷水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H小说|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毛片| 亚洲熟女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无套内射视频6|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精品频道| 久久亚洲春色中文字幕久久|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放毛片| 欧美黄色免费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试看| 免费看美女被靠到爽的视频| 四川丰满少妇被弄到高潮| 亚洲AV无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视频高清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