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皇權政治視野下實錄史書對賦的記載

        2021-12-29 09:43:24謝貴安
        跨世紀 2021年4期
        關鍵詞:詩賦考試

        謝貴安

        賦是中國古代介于詩和散文之間的一種文體,講求文采和韻律,“鋪采摛文,體物寫志”,其名稱有短賦、騷賦、辭賦、駢賦、律賦和文賦等。賦外形看起來像散文,但內(nèi)部卻擁有詩的韻律,但詩可以詠唱,而賦雖便于朗誦卻不易于歌唱。詩一般是為情而造文,而賦卻常常是為文而造情,前者以抒發(fā)情感為重,后者以敘事狀物為主。正如劉熙載所說:“賦別于詩者,詩辭情少而聲情多,賦聲情少而辭情多?!保?]87賦在語句上以四、六字句為主,句式錯落有致并追求駢偶,語音上追求聲律和諧,文辭上講究藻飾和用典,內(nèi)容上側重于寫景,借景抒情。經(jīng)過唐代古文運動的沖擊,賦的散文化趨勢日益突顯,不刻意追求駢偶和音律,對句式的參差和押韻也不苛求,形成句式自由和清新流暢的賦體,被稱為“文賦”。從文學角度研究賦的論著很多[2],但從史學角度研究賦的論著則較少,而分析古代實錄對賦的記載來探討的論著迄未寓目,故本文擬從此角度進行初探。

        一、賦在紀傳體與實錄體中的差異

        實錄是中國傳統(tǒng)史學中的一種體裁,屬于編年附傳體[3]。它以裁剪原始檔案和初級、二級史書為主要史料,以記載某一朝皇帝在任時的政事為基本內(nèi)容。中國的史書素有一定的“書法”,即歷史編纂學的方法。在中國最流行的紀傳體正史中,有一種特殊的書法,即照錄大臣的文章和辭賦,故賦在紀傳體史書中常被記載,而在實錄體史書中,雖有收錄大臣奏疏的書法,但純粹文學性的賦似乎并未受到重視,不在照錄之列。

        紀傳體史書如《史記》《漢書》等均登錄了許多漢人的賦。如《史記·司馬相如傳》過錄了《子虛賦》和《上林賦》,《漢書·司馬相如傳》則收有《子虛賦》《上林賦》和《大人賦》等,《漢書·揚雄傳》移錄了揚雄的《甘泉賦》《河東賦》《校獵賦》《長楊賦》等。紀傳體史書對賦的記載,是全文照錄。如《漢書》過錄了《上林賦》的全部內(nèi)容,僅將部分展示如下:

        君未睹夫巨麗也,獨不聞天子之上林乎?左蒼梧,右西極,丹水更其南,紫淵徑其北。終始霸產(chǎn),出入涇渭,酆、鎬、潦、潏,紆余委蛇,經(jīng)營其內(nèi)。蕩蕩乎八川分流,相背異態(tài)。東西南北,馳騖往來,出乎椒丘之闕,行乎州淤之浦,徑乎桂林之中,過乎泱莽之野。汩乎混流,順阿而下,赴隘狹之口。觸穹石,激堆埼,沸乎暴怒,洶涌澎湃。弗宓汩,逼側泌,橫流逆折,轉騰潎洌。滂濞沆溉,穹隆云橈,宛膠盭。逾波趨浥,蒞蒞下瀨,批巖沖擁,奔揚滯沛。臨坻注壑,瀺灂隊。沉沉隱隱,砰磅訇……[4]2547-2548

        這種將賦體入史的寫法,是紀傳體史書特別是其文苑傳中常有的現(xiàn)象,而在實錄體史書中,很少見到這樣的書法。

        當然,實錄體史書也未必完全不記載賦。實錄始于南朝蕭梁,其時正是賦體盛行之時,即使實錄體史書不專門記載純文學性的賦,但當時大臣的奏疏,基本上都是以駢儷的賦體寫成的,實錄是剪裁奏書而成,因此它可以說間接地記載了賦體文章。這種文風一直彌漫到唐代中晚期,直到韓柳的古文運動后,才稍有改進。然而,從蕭梁到唐的實錄幾乎完全散佚,無法得見其是否載有賦體的書法。只有韓愈參撰的《唐順宗實錄》流傳至今,但僅有1.1 萬余字,不能反映唐以前實錄的全貌?!俄樧趯嶄洝肪硪?,貞元二十一年二月辛酉所載的一份貶京兆尹李實為通州長史的詔書,其中有賦體的成分:“實素以宗屬,累更任使,驟升班列,遂極寵榮,而政乖惠和,務在苛厲。比年旱歉,先圣憂人,特詔逋租悉皆蠲免;而實敢肆誣罔,復令征剝。頗紊朝廷之法,實惟聚斂之臣。自國哀已來,增毒彌甚;無辜斃踣,深所興嗟。朕嗣守洪業(yè),敷弘理道,寧容蠹政,以害齊人!宜加貶黜,用申邦憲。尚從優(yōu)貸,俾佐遠藩?!薄俄樧趯嶄洝肪砣懺荒晁脑乱宜龋瑑苑饣侍拥膬詴唬骸敖▋E者,必歸于冢嗣;固邦本者,允屬于元良。咨爾元子廣陵王某,幼挺岐嶷,長標洵淑;佩詩禮之明訓,宣忠孝之弘規(guī);居惟保和,動必循道;識達刑政,器合溫文;愛敬奉于君親,仁德聞于士庶;神祗龜筮,罔不協(xié)從:是用命爾為皇太子。於戲!維我烈祖之有天下也,功格上帝,祚流無窮,光纘洪業(yè),逮予十葉。虔恭寅畏,日慎一日。付爾以承祧之重,勵爾以主鬯主勤,以貞萬國之心,以揚三善之德。爾其尊師重傅,親賢遠佞,非禮勿踐,非義勿行,對越天地之耿光,丕承祖宗之休烈,可不慎歟!”雖然帶有一點駢儷之風,但經(jīng)過古文運動的倡始者韓愈之筆,已經(jīng)不再是賦體文字,僅僅打上了舊時代的烙印而已。此后,實錄體史書基本都是如此,只在詔令奏疏中帶有賦體的某種成分,如四六對仗等,但并不見載有純文學性的賦文。

        盡管實錄不再像紀傳體史書那樣,直接照錄文臣們的賦文,但仍然將賦視為臣子們的一大技能和才藝,而在實錄書中常常揭出。據(jù)《宋太宗實錄》卷二六載,太平興國八年(983年)七月甲寅朔,工部侍郎致仕劉載卒,年七十六,“載頗刻勵為學,博通史傳,著《吊戰(zhàn)國賦》萬余言,行于世。雅好釋氏,佞佛甚謹。晚年專以蔬食誦經(jīng)為事,雅尚名節(jié),頗為流輩所稱”。便將他撰寫的《吊戰(zhàn)國賦》提出來,以揭示他的文學才能?!端翁趯嶄洝肪硭乃挠州d,端拱元年(988年)六月丁丑,以殿中丞夏侯嘉貞為右正言、直史館兼直秘閣。特別指出“嘉貞有文學,嘗任官岳陽,為《洞庭賦》”,右散騎常侍徐鉉見后稱贊道:“木玄虛之流也,其詞彩又過之。”結果太宗“知其名,召試禁中,稱旨,故有是命”。《明英宗實錄》卷一七〇在介紹寧王權的生平時,特別指出:“王天性穎敏,負氣好奇績,學攻文老而不倦,方之古賢王迨不多讓。所著有詩賦雜文及《天運紹統(tǒng)錄》《醫(yī)卜修煉》《琴譜》諸書,又有博山爐、古制瓦硯,皆極精致云?!薄睹魃褡趯嶄洝肪砦灏拴栐谟涊d潘顏宗時,也提到他的賦文:“開鐵路總兵馬林失利,監(jiān)軍兵備道僉事潘宗顏死之……宗顏,字士潛,萬全都司保安衛(wèi)人,能詩賦,善古文辭,至天文、兵法亦時時玩習。為諸生,便究心時事,有《籌邊賦》及《韜略十二對》。癸丑成進士,授戶部主事,則奴酋猖獗,條具《遼事芹議》,時論韙之?!?/p>

        不全錄文人之賦的書法,可能與實錄體的性質(zhì)有關。實錄是以皇帝為中心,以該皇帝一朝政事為基本內(nèi)容,加上此朝去世的一些大臣的小傳,形成比較嚴肅的國史。而紀傳體以人為中心,特別是列傳以反映人物為宗旨,為了表達該人物的特色,尤其是其文學天賦,因此有時候便將賦文全文照錄,盡行展露其才華??梢?,史體不同,對賦的記載方式也大為不同。

        二、實錄所見皇帝對賦體的態(tài)度

        在古代實錄中,可以發(fā)現(xiàn)皇帝對賦是比較重視的。由于實錄是記載皇帝為主的史書,因此它本身也重視賦文。據(jù)《明光宗實錄》的《纂修凡例》稱:“有進規(guī)頌及詩賦亦書?!闭驗閷嶄浀倪@種凡例,使得皇帝對賦的態(tài)度,得以清晰地展示出來。

        首先,皇帝重視賦的寫作。明英宗就重視詩賦的寫作。據(jù)《明英宗實錄》卷三三三載,他曾“自作詩賦數(shù)首,用寫名藩山川風景之勝,以寓嘉美之意”,以表達他對襄王朱瞻墡的“眷念之情”。嘉靖皇帝也好寫詩賦,曾為嚴嵩寫過不少。據(jù)《明世宗實錄》卷五五四載:巡按江西御史成守節(jié)查抄原任大學士嚴嵩家藏的各種敕諭誥命,包括“御制詩一軸、欽賜《大道歌》一軸、御筆詩賦三道”,世宗命“俱沒入內(nèi)府”。清乾隆帝的《御制詩初集》編成時,他在自序中稱:“幾務之暇,無他可娛,往往作為詩古文賦。文賦不數(shù)十篇,詩則托興寄情,朝吟夕諷?!雹匐m然比不上對詩的喜愛,但對賦還是比較重視的。其次,皇帝不僅自己寫賦,而且注重培養(yǎng)儲君的詩賦素養(yǎng)。據(jù)《明宣宗實錄》卷一載,宣宗朱瞻基“佩服出閣”不久,太宗問帝王心法所在,宣宗“以精一執(zhí)中對”。太宗大悅。宣宗“稍暇侍側,應制作詩賦,屢承獎賚”。應制作詩賦,表明是太宗要求和布置宣宗寫詩寫賦的。宗王也重視擁有詩賦能力的士人,讓他們作自己的王府官。據(jù)《明英宗實錄》卷二七三載,安塞王朱秩炅推薦寧夏衛(wèi)籍舉人韓忠為本府教諭,稱他“頗習詩賦,性亦謙慎,乞除教授以補前缺”。

        皇帝推崇詩賦,是為了推崇儒道,弘揚文治。據(jù)《清圣祖實錄》卷四二載,康熙帝幸南苑,諭學士傅達禮曰:“南苑,乃人君練武之地。邇來朕體不快,暫來此地靜攝。扈從講官史鶴齡、張英俱系詞臣,著作詩賦進呈。”同書卷六六又載:帝諭翰林院掌院學士喇沙里等“治道首崇儒雅。前有旨令翰林官將所作詩賦詞章及真行草書不時進呈。后因吳逆反叛,軍事倥傯,遂未進呈。今四方漸定,正宜振興文教,翰林官有長于詞賦及書法佳者,令繕寫陸續(xù)進呈”。而《清高宗實錄》卷三八二也有類似的記載,乾隆帝諭令:“進詩賦之吳楷、顧于觀、姜掄元、王世球、于堯臣著各賞緞一匹、大荷包一對?!憋@然是在獎掖詩賦的作者。

        然而,皇帝對賦體的重視,是僅就其翰林清華之臣而言,至于在詩賦與實務之間,皇帝還是傾向于后者。據(jù)《清圣祖實錄》卷二七九載,康熙帝稱:“朕自幼時,讀性理諸書。凡通套虛文及一應稱頌典故,除文章詩賦外,切不可用之于辦事。”據(jù)《清高宗實錄》卷一三載,乾隆帝明諭總理事務王大臣道:“翰林以讀書為職業(yè),然讀書將以致用,非徒誦習其文辭也?!币蠛舱补賳T“于詩賦外,亦當留心詔敕”,“倘有切于吏治民生者,朕亦即頒發(fā),見諸施行,則詞曹非徒章句之虛文,而國家亦收文章之實用矣”。同書卷一八〇又載乾隆之諭道:“朕令翰林科道,輪進經(jīng)史講解,原以闡發(fā)經(jīng)義,考訂史學也。而年來諸臣所進,往往借經(jīng)史以牽引時事,或進獻詩賦,與經(jīng)史本題無涉,其失朕降旨之本意?!蓖蠒矶咂哂州d,乾隆諭曰:“朕向曾留心詩賦,不過學問中之一事,時于幾余遣興,偶命近臣屬和,亦前代翰林典故中所有,并非夸耀己長,與文人角勝,而治天下之大經(jīng)大法端不在此。”特別強調(diào)要“務殫實心,崇正學,明大體”?!肚甯咦趯嶄洝肪砣宥州d乾隆帝的上諭:“經(jīng)術其根柢也,詞章其枝葉也。翰林以文學侍從,近年來因朕每試以詩賦,頗致力于詞章,而求其沉酣六籍,含英咀華,究經(jīng)訓之閫奧者,不少概見。”直到光緒時,朝廷仍然在強調(diào)這種觀點?!肚宓伦趯嶄洝肪硭陌硕d,諭內(nèi)閣:“翰林院為儲才重地,在館各員自應講求實學,通達古今,以備朝廷任使。乃近日風氣專以詩賦小楷為工,敝精神于無用,而經(jīng)世之務,或轉不暇考求,殊非造就人才本意!”

        三、實錄中作為政治工具的賦

        雖然不載錄全文,但當賦成為君臣之間的政治工具時,實錄體史書還是會給予特別的記載,當然也因為政治的原因,被實錄提及的賦并非文學史上最好的賦文。

        最先利用賦文來達到貶低政治對手的事件,是《唐太宗實錄》中的《威鳳賦》事件。該實錄是許敬宗改定的,他利用實錄修纂的機會,對其政敵、高宗之舅長孫無忌加以貶斥和誣詆。據(jù)載:“敬宗修《太宗實錄》,移《威鳳賦》事,高宗明知不足傳信,修史尚高下其筆,事不可信。鞫獄之際事,外言所嫉之人,大罪豈得信乎?況無忌親則元舅,位則三公,忠亮之誠,許國甚大。一奸人讒之,不自臨問,遂躥遐裔。此非不知敬宗之誣陷,無忌之非辜,正欲快嬖者之意,使元舅以勛德重望冤死遐裔,不惟昏惑之甚,實不仁不孝之過也!”②許敬宗還通過“改定”實錄的機會,移花接木,將太宗賞賜給長孫無忌的《威鳳賦》說成是給其親家尉遲敬德的,并貶斥長孫無忌。然而,《唐太宗實錄》利用賦來反對敵手的做法,受到了后人的清算。

        賦具有鋪陳華麗、渲染盛世和夸炫祥瑞的文學特點,被皇帝和朝廷作為歌頌盛世和不朽偉業(yè)的工具,從而為專記皇帝政治的實錄體史書所載入。明成祖時,周王得騶虞于神后山以獻,成祖令繪為《時騶虞圖》,大臣“蹇義、姚廣孝及翰林坊監(jiān)諸臣,各賦頌歌贊以紀述之,聯(lián)為卷軸,凡十余本,藏之內(nèi)庫”③。嘉靖八年(1529年)冬,世宗親詣郊壇告謝靈雪,而吏部尚書方獻夫等、翰林院侍講學士張潮、左春坊左庶子穆孔暉等“各奏獻《靈雪賦頌》及詩歌”,世宗優(yōu)旨報聞④。《明世宗實錄》卷一三二載,嘉靖間,右春坊右中允廖道南撰“《感雪賦》一篇”進呈,世宗命將“所進詩賦付史館采錄”。同上書卷二七七載,嘉靖二十二年(1549年)八月乙未,“文武大臣侍從等官各疏賀瑞谷,成國公朱希忠、輔臣翟鑾、嚴嵩及翰林諸臣仍各奏賦頌,并優(yōu)者答之”。萬歷時,由于神宗追求神瑞,“大開受獻之門”,于是媚佞小人和無恥近臣,“獻《靈瑞賦頌》以博寵幸者”⑤。清乾隆帝七十大壽時“群臣例當進獻辭賦”,于是彭元瑞獻《古稀之九頌》,因為“用意新而遣辭雅”,乾隆“一再翻閱”,并特別稱贊“群臣獻辭賦者甚多,大約不出于元瑞之《九頌》”⑥?!肚甯咦趯嶄洝肪硪凰木帕d,嘉慶帝諭:“向來皇帝臨御初年,舉行耕耤、臨雍、大閱諸典禮。臣工等每多進獻詩賦,以紀升平盛典。”特別指出“我國家慶洽郅平,文修武備,疊舉鴻儀,光昭盛軌。諸臣等雍容揄揚,抒誠臚頌,維時自當照例進呈詩賦,用彰黼黻太平之盛”??梢?,實錄對朝臣們撰寫賦文以歌頌祥瑞和贊譽盛世的行為,給予較多的筆墨。

        有時皇帝為了籠絡群臣,特地與大臣們寫賦詠詩或相互唱和,以達與臣同樂之意,這也成為實錄記載的重要內(nèi)容。宋太宗在尚書省賜文武常參官宴飲,并賜詩二首,于是“群臣獻歌詩、頌賦稱美者數(shù)十人”,太宗命“宣付史館”⑦。明嘉靖帝為了籠絡輔臣張孚敬、李時等人,特許他們前往新裝修的文華殿去參觀?!坝谑擎诰?、時及禮部尚書夏言、侍郎黃綰、黃宗明恭詣文華殿,周回縱觀,因造恭默室,睹龍馬、神龜、丹鳳三圖,退,各上疏稱謝,而言、綰、宗明復撰《賜觀文華殿頌》,賦詩以進。上皆優(yōu)詔答之?!雹唷顿n觀文華殿頌》應該是用賦體寫成的。清仁宗出巡時,要求大臣寫賦渲染氣氛,特諭內(nèi)閣道:“國家向遇旬慶大典,或鑾輅時巡,臣工等例得呈獻詞章。明年朕巡幸盛京,祗謁三陵?!币蟠蟪紓儭坝喝蒉頁P”撰寫賦頌之文,“凡宗室王公內(nèi),其能文者俱準呈進。在內(nèi)滿漢大臣、京堂、翰詹、科道,在外督撫凡由科甲出身者,一體照例備進”。此前“臣工所進冊頁,每人或詩數(shù)首,或頌賦一章,詞旨敦厚,體裁亦復正大”,他要求仿行⑨。

        朝廷還特地將皇帝與臣工的唱和之詩,以及君臣的其他詩賦都編進書中,刊刻出版,造成君臣同心的格局,以籠絡臣下。清雍正時,刑科給事中黃祐奏“請將國朝臣工詩文賦頌,派員遴選,刊布直省”,有關部門稱“我國家文運昌隆,超越前代”,不僅圣祖和世宗“宸章奎藻,炳蔚古今”,而“珥筆諸臣,賡揚盛烈,歌詠升平,或朝章國典,譜以聲詩,或上瑞嘉符,形于雅頌,以及應制紀恩,詞林館課,誠宜搜輯薈萃,刊刻頒行”,世宗準奏⑩?!肚甯咦趯嶄洝肪砣溯d,乾隆帝特地要求大學士等人的奏請,在編輯《平定金川方略》時,因“《平定朔漠方略》內(nèi),未經(jīng)編輯藝文”,因此將“臣工詩賦,擬另編卷次;御制《告成太學碑文》并御制詩冠首;大學士公傅恒及凱旋后臣工詩頌擬選載”。乾隆帝還要求編纂《皇清文穎》,指出:“朕因命自乾隆甲子以前先為編次。凡御制詩文廿四卷,臣工賦頌及諸體詩文一百卷?!睍珊?,還特地“序其首簡”?。嘉慶間,仁宗在續(xù)編《皇清文穎》時,稱乾隆年間纂輯《皇清文穎》時“卷首恭載列圣圣制,次附廷臣賦頌各體”,決定“景紹前徽”,準備效仿,“續(xù)加裒集,宣布藝林”?。通過將君臣詩賦合刻一處,形成君臣同心,君臣同樂的氣氛。

        詩賦還成為來自東北的皇室與江南士人聯(lián)絡感情的工具。乘乾隆下江南之機,進獻詩賦還成為士子參與科舉考試的終南捷徑。由于事涉皇帝恩寵,因此被實錄史書所詳載?!肚甯咦趯嶄洝肪砣巳d,乾隆諭:“朕省方觀民,南巡江浙,群黎士庶,踴躍趨迎,就瞻恐后。紳士以文字獻頌者,載道接踵,愛戴之忱,有足嘉者?!彼敕抡湛滴鯐r優(yōu)獎士類的舊例,決定對“積學有素、文采穎異者,加之甄錄”。于是大臣上奏:“江蘇、安徽進獻詩賦之士子,經(jīng)該學政取定者,俱令赴江寧一體考試。浙江進獻詩賦取定者,令在杭城候試,統(tǒng)俟駕臨杭州。江寧酌期請旨派大臣監(jiān)試。屆期學政等恭請欽命試題,收卷進呈。并令各該督撫飭備士子茶飯?!睆闹??!肚甯咦趯嶄洝肪砥呷栞d,乾隆下諭:“浙江進獻詩賦,考取一等之進士張培、馮應榴、舉人吳壽昌俱著授為內(nèi)閣中書,遇缺即補;陸費墀著特賜舉人,授為內(nèi)閣中書,學習行走,與考取候補人員,挨次補用。其二等之黃瀛元等十四名,著各賞緞二匹?!薄肚甯咦趯嶄洝肪砥呷d,乙酉上諭:“江蘇、安徽進獻詩賦諸生,考取一等之舉人鄭沄、張熙純,俱著授為內(nèi)閣中書,遇缺即補;鮑之鐘、金榜、秦潮、周發(fā)春、吳楷、洪樸、陳希哲、蔣寬、劉種之俱著特賜舉人,授為內(nèi)閣中書,學習行走。與考取候補人員挨次補用。其二等之程世淳等二十一名,著各賞緞二匹。”《清高宗實錄》卷八百七十九載,庚子諭:此次考試,山東省進獻詩賦之生員初彭齡、監(jiān)生竇汝翼,俱著加恩賞給舉人,準其一體會試?!肚甯咦趯嶄洝肪硪哗柀柶咻d,諭:“朕因平定兩金川告成闕里,回鑾舉行郊勞盛典,蹕途經(jīng)過津門,直隸及各省士子,祗迎道左,抃頌抒誠,進獻詩賦者甚多。因照此次在山東召試之例,就其文義,量加甄錄。所有列在一等之進士舉人邱桂山、祝堃、洪榜、戴衢亨、關槐俱著以內(nèi)閣中書補用;萬年、方起莘、張曾太俱著賞給舉人;其列在二等之舉人貢監(jiān)生員周光裕、陸滋、李蔚觀、王奉曾、郭緯鑾、葉汝蘭、薛蓉、張元楷、張景運、王績著、黃繼光、周贊、錢敬熙、黃骍、吳蔚光、蔣傳馨、周嘉猷、王丕烈、黃景仁、邱桂芬俱著賞緞二匹,以示慶惠士林之至意?!?/p>

        此后,乾隆又多次下江南,仍有許多江南士子以獻詩賦作為進身之階?!肚甯咦趯嶄洝肪砦迦妮d,乾隆諭:“浙省進獻詩賦考取一等之童鳳三、陳文組、顧震、錢受谷,著照乾隆十六年之例,俱特賜舉人,授為內(nèi)閣中書,學習行走,與考補人員一體補用;其二等之沈初等十二名著各賞緞二匹?!薄肚甯咦趯嶄洝肪砦迦逵州d,諭曰:“江蘇、安徽二省進獻詩賦考取一等之進士王昶,著授為內(nèi)閣中書,遇缺即補;曹仁虎、韋謙恒、吳省欽、諸廷璋、吳寬、徐曰璉俱特賜舉人,授為內(nèi)閣中書,學習行走,與考取候補人員一體補用;其二等之劉潢等十四名著各賞緞二匹?!薄肚甯咦趯嶄洝肪砹辶d,乾隆宣諭:“浙江進獻詩賦考取一等之進士孫士毅、舉人汪孟俱著授為內(nèi)閣中書,遇缺即補;沈初、王鑾俱著特賜舉人,授為內(nèi)閣中書,學習行走,與考取候補人員挨次補用;其二等之李旦華等十三名著各賞緞二匹?!薄肚甯咦趯嶄洝肪砹迤咻d,乾隆諭曰:“江蘇、安徽、進獻詩賦諸生,考取一等之進士吳泰來、陸錫熊、郭元漋俱著授為內(nèi)閣中書,遇缺即補;程晉芳、趙文哲、嚴長明、徐步云、錢襄,俱著特賜舉人,授為內(nèi)閣中書,學習行走,與考取候補人員挨次補用;其考列二等之劉潢等十四名,著各賞緞二匹?!?/p>

        然而,對于此種現(xiàn)象,御史龔驂文則上疏指出,恭獻詩賦士子中有許多都是官員子弟,或已經(jīng)賞給功名者,要求“應逐一查明,嚴加防范,以杜替倩”。乾隆帝如夢初醒,指出:“朕向來省方觀民,清蹕所臨,士子迎鑾獻賦,舉行召試,量才錄取,分別賞給中書、舉人,原以振拔單寒,為苦志力學者勸。若此等士子內(nèi),其父兄已登仕籍,均得邀恩以官卷入場應試,則自有出身之途,又何必于巡幸時進獻詩賦,冀圖錄取,侵占寒畯之路。至由三分四庫書總校議敘、賞給舉人者,伊等以讐校微勞,得廁舉科,已為僥幸。若又應召試,復思幸獲,尤屬不知止足,豈朕嘉惠寒素,勸勵績學之意!所有此次進獻詩賦士子,內(nèi)而京堂,外而督撫藩臬以及翰詹科道子弟,并校書議敘賞給舉人及由俊秀報捐貢監(jiān)生者,竟著毋庸考試。嗣后巡幸各省,設有召試之典,即以此為例?!?

        當然,乾隆并非對所有進獻詩賦的士子都獎以功名,有時則僅獎以物質(zhì)。《清高宗實錄》卷三八五載,諭:“江蘇續(xù)進詩賦之魏近思等八名,并安徽進獻詩賦之周捷英等十二名,著各賞給緞一匹、荷包一對。其江蘇之嚴長明等二十五名,安徽之張宗邦等二十七名,著各賞給荷包一對。”《清高宗實錄》卷五三二載,諭:“沿途進獻詩賦、書畫人員,進一冊者賞緞一匹,進二冊者賞緞二匹?!蓖ㄟ^鼓勵江南士人的詩賦投獻,達到鞏固統(tǒng)治地位的政治目的。實錄準確地記載了這一歷史事件。

        四、實錄中作為科舉等選拔方式的賦

        實錄體史書比較多地記載賦在科舉制度、庶吉士散館考試制度以及翰詹考試制度中的地位及其變化。

        科舉考試,用詩賦來衡量,歷史悠久,“進士科始自隋而盛于唐,至宋元祐中始變詩賦為經(jīng)義”?。至清時,雖然仍然重視經(jīng)義,但也考試詩賦。據(jù)《清高宗實錄》卷二二二載,大學士們議奏:“科舉之法,自明至今,皆出時藝?!钡⒎侨珵榭昭浴!叭恢^時文經(jīng)義表判策論,皆空言剿襲,無適于用,此正不責實之過耳?!辈⒅赋觯骸罢摬呓袼F(xiàn)行,表者賦頌之流,是詩賦亦未嘗盡廢?!薄肚甯咦趯嶄洝肪矶溯d,乾隆宣諭:“國家設制科取士,首重者在四書文?!钡J為“至于詩賦,掞藻敷華,雖不免組織渲染,然亦必有真氣貫乎其中,乃為佳作”。同上書卷三五〇又載,禮部議復福建學政葛德潤關于科舉考試的事宜,其中有“選拔貢生,首場經(jīng)書策各一篇,二場論一道,請裁去判條,益以一詩一賦”的建議。乾隆帝下旨:“其拔貢二場,裁去判條,益以一詩一賦之處,考選拔貢與鄉(xiāng)會試同一選拔人材,今鄉(xiāng)會試既例不用詩賦,則拔貢亦著仍照舊例行?!憋@然并未獲準,但賦的考試功能,還是被一些大臣所看重。

        作為科舉考試制度的末端,各地學政主持的諸生歲考,也會考詩賦。據(jù)《清高宗實錄》卷一〇〇九載,乾隆帝指出:“其文風高下,只宜因地取材,量為培養(yǎng)。若必求全責備,去取從嚴,且欲經(jīng)解詩賦,事事淹通,此于江浙等大省則然。邊方士子,見聞淺陋,未必盡能領會。繩之太過,大率欲從末由,轉不能使其心皆誠服?!睆钠湓捴锌梢?,當時的諸生和童生是要考詩賦的,只是邊地的諸生未必樣樣精通。又《清高宗實錄》卷一三〇四載,翁方綱奏:“向來考試經(jīng)解詩賦,于每棚之始,另為一場,原無責成廩保之例。今于考試經(jīng)解詩賦一場時,先點童生,逐名識認,然后再點生員。仍于場內(nèi)隔別坐號,不使生童連在一處,并擇其經(jīng)解詩賦之可觀者,加覆試一次,以防弊混?!鼻〉壅J為:“所辦尚屬細致。士子平日讀書,經(jīng)解詩賦,本應肄習。學政等親加考試,亦足以覘其根柢之淺深。但向來因此等考試,不比正場,未免防范稍疎,易滋弊混。今翁方綱于考試經(jīng)解詩賦時,令生童分點入場,責成廩保識認。其錄取者,加以復試,辦理較為周密。各省學政,于考試經(jīng)解詩賦,均應一體留心,照此辦理?!奔热坏胤娇荚囈荚娰x,因此清代便有學政的家丁,將學政的詩賦刻印后售給士子以牟利。湖南學政龔維琳信用門丁顧四,“隨棚索贓,并索加棚規(guī),勒繳自刻詩賦價銀”,受到御史鄭世任的參奏,由刑部侍郎趙盛奎查訊究辦,認為“此案湖南學政龔維琳,雖訊無加索棚規(guī)等項情弊,惟該學政衙門丁役無多,何難稽查約束,乃于門丁顧四到處挑斥需索,毫無覺察,并將自作詩賦刊刻板片,存留書鋪,任其刷印售賣,大屬非是,龔維琳著交部嚴加議處”。并對有連帶責任的湖廣總督訥爾經(jīng)額、湖南巡撫吳榮光加以問責?。光緒早期,仍然用詩賦考士子?!肚宓伦趯嶄洝肪矶似咻d,在御史劉綸襄奏殿廷考試請嚴除積弊后,德宗決定:“嗣后派出之閱卷大臣等,務當悉心詳閱,遇有詩賦失音出韻,及引用舛錯,點畫遺落者,一律簽出,不準擬取前列?!?/p>

        至晚清戊戌維新時,朝廷又根據(jù)張之洞和陳寶箴的奏請“變通科舉”,“更定新章”,“各項考試,改試策論,一洗從前空疏浮靡之習”。光緒帝稱“朝廷造就人才,惟務振興實學,一切考試詩賦,概行停罷,亦不憑楷法取士,俾天下翕然向風,講求經(jīng)濟,用備國家任使。朕實有厚望焉”?。然而,公歷9月21日囚禁光緒帝的慈禧,對這種改革又做了否定。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八月二十四日(即公歷10月9日)頒布懿旨,指出:“國家以四書文取士,原本先儒傳注,闡發(fā)圣賢精義。二百年來,得人為盛。近來文化日陋,各省士子,往往剿襲雷同,毫無根柢,此非時文之弊,乃典試諸臣不能厘正文體之弊,乃論者不揣其本,輒以所學非所用,歸咎于立法之未善。殊不知試場獻藝,不過為士子進身之階,茍其人懷奇抱偉,雖用唐宋舊制試以詩賦,未嘗不可得人。設論說徒工,心術不正,雖日策以時務,亦適足長囂競之風,用特明白宣示。嗣后鄉(xiāng)試會試及歲考科考等,悉照舊制。”?實錄忠實地記載了詩賦取士的歷史變化過程。

        詩賦不僅在科舉考試時受到重視,而且在明清科舉之后的庶吉士考試制度中,也受到重視,發(fā)揮著重要功能。《明孝宗實錄》卷七四載,大學士徐溥等上奏:庶吉士之選,自永樂二年以來,或間科一選,或連科屢選,或數(shù)科不選,或合三科同選,初無定限。每科選用,或內(nèi)閣自選,或禮部選送,或會吏部同選,或限年歲,或拘地方,或采譽望,或就廷試卷中查取,或別出題考試,亦無定制。他建議:“請自今以后立為定制:一次開科一次選用,待新進士分撥各衛(wèi)門辦事之后,俾其中有志學古者,各錄其平日所作文字,如論策詩賦序記之類,限十五篇以上,于一月之內(nèi)赴禮部呈獻?!倍Y部閱試畢,編號封送翰林院考訂,“其中詞藻文理有可取者,按號行取本部。仍將各人試卷記號糊名封送,照例于東閣前出題考試。其所試之卷與所投之文相稱,即收以預選。若其詞意鉤棘而詭僻者,不在取列”。獲得皇帝的批準。清乾隆時曾用詩賦考試即將散館的庶吉士。《清高宗實錄》卷三一五載:內(nèi)閣、翰林院帶領乙丑科散館之修撰、編修、庶吉士等引見,乾隆帝下命:“莊存與此次散館考試,詩賦雖屬平常,聞其平時尚留心經(jīng)學,著再教習三年,下次散館,再行考試?!笨磥碓娰x考試也很重要,如果不獲通過,尚需再學三年。然而,有些天資不佳的庶吉士,無論留館學習多少年,都難以提高詩賦水平,朝廷只得讓其出館授職。據(jù)《清仁宗實錄》卷一九四載,文宗諭內(nèi)閣道:“庶吉士崇綬,系阿桂曾孫,既習漢文自當奮勉勤學。前于中式進士復試朝考時,所作詩文俱屬平常,今既肄業(yè)三年,散館所作詩賦仍復平等。即將伊留館,一年之間,豈能長進?著加恩將崇綬授為藍翎侍衛(wèi),仍戴五品蔭生頂帶,在大門上行走。勉習騎射清語?!蓖卧辏?862年),庶吉士散館考試,派閱卷大臣尚書朱鳳標等將各試卷公同閱看,擬定等第名次,開單進呈。同治帝覺得“于各卷考列前后,尚屬公允”,但他也指出:

        惟萬青藜所閱擬取一等一名嚴辰一卷,詩賦文理,尚屬明順,而其賦體全篇牽引本朝故實,作意鋪張,詞意多未著題,甚至過事頌揚,有“女中堯舜”等句。國家取士,本明試以言之義,總宜崇實黜華,用覘品學。翰林散館,將以選授清華之職,試用詩賦,尤應切當敷陳。若如嚴辰所作,不求實際,專事揄揚。于人品學術,頗有關系。此風斷不可長!?

        于是決定將嚴辰改為一等末名,即將原擬一等二名之王珊,作為一等一名,其余以次遞推。嗣后各項考試,考官及閱卷大臣務當悉心考校,講求切實,毋事虛浮,以期拔取真才。從上文所引可見,當時的考試是實實在在地考了賦文。直到同治時,朝廷仍然在詩賦與實務之間,傾向后者?!肚迥伦趯嶄洝肪砦宥d,同治帝宣諭:“翰林院為儲才之地,膺斯選者,必須經(jīng)術淹通,于古圣賢性理精義,講明而切究之,確有心得,將來揚歷中外,本其平日所身體而力行者,發(fā)為經(jīng)濟,著為事功,方能名實相副。至詩賦一事,亦系古雅頌之流,庶吉士從事于此,原以備鼓吹休明之用,非謂此外遂無實學也。乃近來積習相沿,專以此為揣摩進身之階,敝精勞神,無裨實用。將經(jīng)史性理等書,束之高閣。殊非我國家蕓館培英造就人材之意?!币虼藳Q定將庶常館課程及散館舊章,量為變通,以求實濟?!爸悦髂旯锖タ破?,新進士引見分別錄用后,教習庶吉士,務當課以實學?!薄捌湔n題及散館,改詩賦為論策,論用經(jīng)史性理等書,策用時事?!比欢艘恢贫炔⑽磮?zhí)行,不久仍然回到測試詩賦的舊軌。因為御史陳廷經(jīng)奏稱,不必遽改定制,“庶常散館,嗣后請仍用詩賦”。同治帝決定自癸亥科為始,嗣后遇散館之年,“該衙門于先期一月,具奏請旨,于詩賦策論兩項內(nèi),不拘何項,出題考試”。以便培養(yǎng)庶吉士本末兼賅、詞章經(jīng)濟相輔而行的素養(yǎng)?。但是,散館時,內(nèi)閣奏稱:“此次著考試詩賦。至策論兩項,該庶吉士等業(yè)經(jīng)于殿試朝考時分別考試,散館時自無庸再行覆考。嗣后散館,著仍考試詩賦,屆期不必奏請,以復舊制?!钡蹚闹???磥恚娰x仍是庶吉士文化技能的重要指標?!肚逍趯嶄洝肪矶遢d,道光帝諭內(nèi)閣道:“御史牟惇儒奏請申明庶吉士大課定例一摺,庶常館為培養(yǎng)人才之地,自應勤于考課,以勵講習。但祁寒盛暑,責令人人在館扃試,亦勢有所難。嗣后大教習到館考課之期,該庶吉士等俱當在館將詩賦寫作全完,大教習評定甲乙,以昭核實?!笔且环N變通的詩賦考試方式。

        除了科舉考試外,平?;实垡灿迷娰x來考翰林院詹事府等臣僚。據(jù)《清圣祖實錄》卷一六四載,康熙帝命大學士等從翰林官員內(nèi)舉奏長于文章、學問超卓者。大學士等奏:“徐乾學、王鴻緒、高士奇、韓菼文章詩賦頗為優(yōu)長。又進士唐孫華長于詩賦,文章亦佳?!庇谑强滴跽偬茖O華考試,但發(fā)現(xiàn)他“文學實優(yōu),但字不甚佳,著額外授為禮部主事,令于翰林院行走”?!肚甯咦趯嶄洝肪硪痪潘妮d,監(jiān)察御史陳仁奏:“考試翰詹諸臣,不用詩賦,宜試以經(jīng)學注疏、全史原委,以覘其學術經(jīng)濟?!钡〉蹍s指出:“至于詩賦,原系翰林素應通曉者,聲韻之學,難以猝辦,以此考試,亦可驗其平日用功與否。如必試以經(jīng)學注疏、全史原委,更恐難其人矣。且即有其人,亦遂能保其文行相孚,坐言而起行乎?!薄肚甯咦趯嶄洝肪砣柧泡d乾隆稱:“原任翰林院編修王檢前因考居下等休致在籍,今赴行在接駕。朕試以詩賦,覺比從前學業(yè)稍進。是其家居能知過而改,留意向學矣。著加恩以原官赴京供職。”《清高宗實錄》卷一三七二載,乾隆帝考試翰詹各官,其中用詩賦課考,按其文字優(yōu)劣,分為四等。一等有阮元、吳省蘭,二等有胡長齡、劉鳳誥、邵晉涵等十一員,三等有潘紹經(jīng)、陳崇本等七十四員,四等有周瓊、劉錫五等八員。不入等的只有集蘭一員。并按等進行獎罰,下令:“七十名以下之汪滋畹、翟槐、翁樹培、邵玉清、汪鏞、俱著罰俸二年??剂兴牡戎畣T,詩賦俱屬庸謬,但觀其才具,尚可錄用之周瓊、劉錫五、邵瑛、吳灼、李鼎元,俱著加恩以內(nèi)閣中書用;達林、朱依炅、永安俱著休致。不入等之侍講學士集蘭著革職?!薄肚甯咦趯嶄洝肪砣农栍州d,乾隆帝下諭“庶吉士分習清書,例由翰林院掌院學士分派”,迨散館時或以清書優(yōu)等授職。但“留館后,遇通行考試,往往絀于詩賦,列入下等,改令別用”。看來,用詩賦來考翰詹官員,是一種制度性的設計。在考翰詹時,有些人還將準備好的詩和賦挾帶作弊?!肚逍趯嶄洝肪砣痪泡d:“本日大考翰詹,經(jīng)監(jiān)試王大臣查出詹事府右贊善文藝、翰林院編修朱楷,懷挾詩賦?!钡拦獾巯铝睿骸拔乃?、朱楷均著革職,交刑部照例治罪?!薄肚逍趯嶄洝肪硭乃亩d道光帝諭內(nèi)閣:“向來翰詹衙門遇有滿洲翰林缺出,先盡內(nèi)班升用,內(nèi)班無人,例用外班充補。及至考試,詩賦多非素習,以致未能前列,充補后旋即改官?!闭f明詩和賦在翰詹升職考試中的重要性。咸豐時,在考試翰詹官時,瑞旹因病未考,當令其補考時,他竟上書稱:“此時不宜以詩賦試士,請待二十七月之后?!辈⒆苑Q:“所陳率皆讜論,雖詩賦未成,猶應錄用?!钡拦庹J為“種種取巧,實屬卑鄙之極”,要求“將原摺擲還本人”,并勒令“瑞旹即著于本月初四日,在上書房中天景物補行考試”???梢?,詩賦這一考試手段,既然王朝政府十分重視,那么以忠實記錄王朝歷史為職能的實錄也就多予記載。

        結 語

        賦不僅是中國文學史乃至文化史上的瑰寶,而且是以文臣為主的官僚考銓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王朝政府考試文臣的重要手段,無論是科舉考試中,還是庶吉士散館考試中,抑或是翰詹文臣的考試中,都少不了賦的測試,因而受到專以記載皇帝及其朝政的實錄體史書的關注乃至重視。然而,與《史記》《漢書》等紀傳體史書照錄文臣賦文不同,《明實錄》《清實錄》等實錄體史書甚少有此書法。這是由于兩種史書性質(zhì)不同所形成的差異。紀傳體以記人為主,其列傳中為了張揚傳主的個性,突出其文學特長,不惜照錄賦作全文;而實錄體則以記皇帝朝政為主,列傳在實錄中變成了附傳,張揚文臣的個性不是實錄的任務。為了保持皇朝政治的嚴肅性,實錄不再照錄文臣的詩賦。雖然本文不以賦的文學性和藝術性為研究對象,但從史學角度和政治角度加以探討,也不失其研究意義。

        注釋

        ①參見《清高宗實錄》卷三四二,乾隆十四年六月辛卯。②參見《歷代名賢確論》卷七一。③《明神宗實錄》卷五五,萬歷四年十月庚午。④參見《明世宗實錄》卷一〇七,嘉靖八年十一月丁巳。⑤參見《明神宗實錄》卷三〇三,萬歷二十四年十月戊午。⑥參見《清高宗實錄》卷一一一二,乾隆四十五年八月己未。⑦參見《宋太宗實錄》卷三一,雍熙元年十二月丁酉。⑧參見《明世宗實錄》卷一六九,嘉靖十三年十一月丙寅。⑨參見《清仁宗實錄》卷三二七,嘉慶二十二年二月乙未。⑩參見《清世宗實錄》卷一四八,雍正十二年十月丙寅。?參見《清高宗實錄》卷二九八,乾隆十二年九月庚寅。?參見《清仁宗實錄》卷一五九,嘉慶十一年四月丙申。?參見《清高宗實錄》卷一二九九,乾隆五十三年二月戊午。?參見《清高宗實錄》卷一四七七,乾隆六十年四月丁酉。?參見《清宣宗實錄》卷二七七,道光十六年正月辛丑。?參見《清德宗實錄》卷四二三,光緒二十四年七月甲寅。?參見《清德宗實錄》卷四二八,光緒二十四年八月乙巳。?參見《清穆宗實錄》卷二六,同治元年四月癸酉。?參見《清穆宗實錄》卷五五,同治二年正月庚申。?參見《清穆宗實錄》卷二二六,同治七年三月癸亥。?參見《清文宗實錄》卷七,道光三十年四月甲子。

        猜你喜歡
        詩賦考試
        “詩賦不必寓教訓”與“文學的自覺”關系討論
        熊亨瀚:用忠誠血寫信仰的詩賦
        新時代“弄潮兒精神”全國詩賦征集大賽啟事
        中華詩詞(2018年5期)2018-11-15 01:47:21
        三本書
        考試后
        當下魏晉詩賦的研究現(xiàn)狀及價值分析
        北方文學(2017年27期)2017-09-30 11:22:36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中學科技(2017年5期)2017-06-07 13:01:01
        你考試焦慮嗎?
        中學科技(2015年6期)2015-08-08 05:35:38
        論江淹作品所體現(xiàn)的儒家傾向
        準備考試
        欧美理论在线| 国产精品高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综合在线观看| 天堂sv在线最新版在线|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影院免费| 国产久久久自拍视频在线观看| 激情综合五月| 青青草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综合久久加勒比天然素人| 中国免费看的片| 三级在线看中文字幕完整版| 2022国内精品免费福利视频| 久久精品天堂一区二区| 中文在线中文a| 人妻无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丰满少妇又紧又爽视频| 国产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网| 色欲网天天无码av| 亚洲熟女少妇一区二区|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小视频| 国产成人高清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9999小说| 亚洲成a人片在线看| 一本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五月夫| 国产在线视频91九色| 无码福利写真片视频在线播放| 欧美视频九九一区二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探花| 国产婷婷色一区二区三区| 嫩草影院未满十八岁禁止入内| 久久中文字幕久久久久91| 开心久久综合婷婷九月| 男人激烈吮乳吃奶视频免费| 亚洲高清在线不卡中文字幕网| 国产成人av区一区二区三| 久久久久夜夜夜精品国产| 热99re久久精品这里都是免费| 蜜桃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日日做人人爱| 99蜜桃在线观看免费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