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韋秀玲
食管癌患者放療治療期間,營養(yǎng)狀況不佳,在為患者提供放療治療過程中,做好護理干預配合,特別是飲食干預,對改善患者營養(yǎng)狀況及生活質量具有明顯幫助。本次研究選取60例食管癌放療病患,總結分析飲食護理干預的方法,并對飲食干預對患者營養(yǎng)狀況及生活方面的積極影響加以探討,具體內容如下。
本研究病例收集數(shù)量為60例,研究時間從2019年4月開始,到2020年9月為止,護理對象為食管癌放療病患。所選患者耐受性及治療依從性良好,可配合臨床診治,納入標準:(1)知情配合;(2)有正確認知功能;(3)可正常交流;(4)無治療禁忌。本研究護理服務方法作為分組依據(jù),每組納入30例患者。研究組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齡35-65歲,平均(48.23±4.56)歲。對照組男性與女性患者比例為16:14,年齡35-67歲,平均(48.19±4.47)歲。排除合并嚴重精神及心理障礙、血液性疾病、全身性嚴重感染、其他惡性腫瘤及無法正常交流溝通者。兩組一般資料對比結果為P>0.05。
對照組患者就診期間,為其提供常規(guī)護理服務,遵醫(yī)囑,做好各項護理操作,完善各項護理配合。研究組針對個體情況,制定飲食護理干預方案,具體如下:
(1)評估營養(yǎng)狀況:護士做好飲食指導及干預,因為不合理飲食會直接影響到食管癌患者的恢復。結合患者實際情況,對其自身營養(yǎng)狀況進行觀察及分析,對患者體質量情況進行確定,同時測定營養(yǎng)指標,如果體質量<18.5,或者Alb水平低于30g/L,則視患者處于營養(yǎng)不良狀態(tài)?;蛘呃脿I養(yǎng)風險篩查工具,結合患者年齡、病情程度、營養(yǎng)狀態(tài)遞減情況,確定營養(yǎng)狀況,分析患者可能存在營養(yǎng)不良風險或者已經(jīng)處于營養(yǎng)不良狀態(tài)。
(2)飲食護理方案:結合患者日常飲食習慣,指導患者正確飲食。告知患者應避免攝入堅硬、粗糙及具有刺激性的食物。護理人員掌握患者病情程度、情況、身體素質和飲食習性,綜合進行詳細評估,擬定個人科學的飲食方案。確定患者營養(yǎng)狀況后,及時開展營養(yǎng)干預,做好營養(yǎng)管理,結合患者體質量、身高、年齡及性別,對每日所需的多種能量值進行確定,制定種類全面且豐富的膳食食譜,保證患者每日攝入足夠熱量。及時補充優(yōu)質蛋白,包括牛肉、雞蛋、魚、蘑菇等,同時建議患者多食用小麥、燕麥、糙米。要求患者嚴格限制食用鹽的攝入量,合理控制每日進餐次數(shù)及每次進餐量。
(1)比較兩組干預前后相關營養(yǎng)指標水平,包括Hb、Alb、SF。
(2)比較護理干預前后生活質量(采用WHOQOL-100量表,共25個小項,每個小項按照0-4分法評價,總分100分,分數(shù)越高生活質量越高[1])評分。對比護理前后睡眠質量,采用PSQI量表,評價項目包括7項,每項均采用0-3分計分法,總取分范圍0-21分,得分越低表示睡眠質量越高[2]。
(3)對比兩組干預前后焦慮(采用SAS量表,臨界值為50分,①輕度焦慮:50-59分;②中度焦慮:60-69分;③重度焦慮:>69分[3])評分、心理痛苦(利用DMSM量表進行評價,取分范圍0-10分,0分說明心理無痛苦,10分表示心理極度痛苦[4])評分。
將兩組相關數(shù)據(jù)輸入到SPSS22.0統(tǒng)計學軟件包中,計數(shù)資料用“n(%)”的形式表示,卡方(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表示,t值檢驗,P<0.05說明兩組差異較為明顯。
兩組護理干預前Hb、Alb、SF水平比較結果為P>0.05;干預后,兩組上述指標均有明顯變化,與同組干預前相比差異明顯,P<0.05;但是,干預后觀察組Hb、Alb、SF水平高于對照組干預后,P<0.05,詳見表1。
表1 護理前后兩組營養(yǎng)相關指標水平變化情況比較結果(,n=30)
表1 護理前后兩組營養(yǎng)相關指標水平變化情況比較結果(,n=30)
注:與同組護理前比較,*P<0.05。
組別 Hb(g/L) Alb(g/L) SF(ng/L)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研究組 158.66±13.63 197.23±16.59* 28.14±3.89 39.47±4.56* 180.58±23.12 288.88±31.56*對照組 159.61±13.64 180.89±14.57 28.15±3.91 30.87±3.79* 180.60±23.09 237.66±27.10*t值 0.367 12.342 0.663 10.269 0.697 9.523 P值 0.255 0.000 0.582 0.000 0454 0.000
護理干預前兩組PSQI評分、WHOQOL-100評分對比,P>0.05;護理干預后兩組上述指標均有一定改善,但護理后觀察組PSQI下降范圍大于對照組,且WHOQOL-100評分上升范圍更大,P<0.05,詳見表2。
表2 護理前后兩組睡眠質量與生活質量比較()
表2 護理前后兩組睡眠質量與生活質量比較()
注:與同組護理前相比,*P均<0.05。
組別 PSQl評分(分) WHOQOL-100評分(分)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研究組(n=30) 17.67±1.63 4.25±0.56* 66.08±5.25 92.78±5.56*對照組(n=30) 17.38±1.59 10.18±0.89* 66.36±5.29 83.21±4.47*t值 0.459 14.637 0.923 10.533 P值 0.113 0.000 0.822 0.000
干預前兩組SAS評分、DMSM評分比較結果為P>0.05;干預后兩組上述評分均有一定程度變化,與同組干預前比較P<0.05;但是,干預后研究組SAS評分、DMSM評分下降范圍大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3。
表3 護理干預前后兩組情緒評分比較()
表3 護理干預前后兩組情緒評分比較()
注:與同組護理前比較,*P<0.05。
組別 SAS評分(分) DMSM評分(分)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研究組(n=30) 64.12±5.63 27.13±2.38* 8.32±1.25 3.43±0.12*對照組(n=30) 64.30±5.71 43.47±3.22* 8.46±1.33 5.36±0.68*t值 0.368 15.248 0.541 11.681 P值 0.214 0.000 0.119 0.000
食管癌高發(fā)屬于常見惡性腫瘤,對于中晚期患者而言,失去手術指征,采用放療治療是比較好的選擇,能夠延長患者生存期。但是放療期間,患者飲食易受到影響,加之疾病對患者身體健康的影響,很多患者容易出現(xiàn)營養(yǎng)不良表現(xiàn),對治療產(chǎn)生一定影響。營養(yǎng)風險是指機體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導致體內蛋白質及其他營養(yǎng)物質處于缺乏狀態(tài),可引起機體功能障礙[5]。有學者[6]指出,食管癌患者普遍存在營養(yǎng)不良表現(xiàn),與放療治療有關。為保證食管癌放療治療效果,避免營養(yǎng)不良,為患者做好營養(yǎng)干預,可穩(wěn)定病情,并且保護患者機體功能,促進放療療效的提高。有文獻[7]認為,準確評估患者營養(yǎng)狀況,制定飲食護理方案,能夠保持機體營養(yǎng)均衡,對降低放療不良反應,提高患者生命質量,具有明顯助益。本研究結果顯示,個體化飲食護理干預,能夠促進改善多種營養(yǎng)指標,包括Hb、Alb、SF等,同時飲食護理干預后,患者睡眠質量、生活質量明顯提高,與文獻[8-9]報道結果相符,說明做好合理飲食干預的實際作用。在此基礎上,患者營養(yǎng)狀況得到改善后,心理壓力自然會得到緩解,這從焦評、心理痛苦評分下降就能看出。
總而言之,強化飲食護理干預,可明顯改善食管癌放療病患營養(yǎng)狀況、生活質量、睡眠質量,從而消除患者負性情緒,建議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