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溫陵實驗幼兒園 陳毅妹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明確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首位?!薄?~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在健康領域也提到:“要告訴幼兒不允許別人觸摸自己的隱私部位?!痹趯嵤┥逃倪^程中,將幼兒的生命發(fā)展視為獨立個體,并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科學地、適時適當地開展性別教育活動,能有效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目前,國內幼兒教師對生命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且對性教育的認識依然停留在較為傳統的層面,教學中存在一定的盲區(qū)?!吨改稀穼⒔】殿I域分為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兩個層面,在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往往重視身心狀況、動作發(fā)展、生活習慣和生活技能三方面的內容,而針對幼兒的心理教育特別是性教育卻比較隱晦或只有單個較為零散且內容之間沒有內在系統聯系的內容。在家庭教育方面,許多家長仍存在著錯誤的性教育觀念,認為孩子年齡尚小,不需要性別教育。由此可見,我國在幼兒階段的性別教育不盡人意。
相關資料顯示,許多發(fā)達國家早在70年代起就將生命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英國的《兒童十大宣言》第五條就提到“背心、褲衩覆蓋的地方不許別人摸”;日本專門編寫和出版《性教育指導綱領》,特別系統地介紹了兒童期性教育的目的、內容、原則和方法;美國的學校將性別教育納入教學體系并指導家校配合教育;瑞典從幼兒園開始普及性別教育,是世界上性教育公開化程度最高、效果最好的國家……
可見,我國生命教育起步較晚,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被人們所忽視。3~6歲幼兒是性教育的關鍵時期,在兒童期實施性別教育對幼兒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大班幼兒是接受性別健康教育的最佳時期,這個階段的幼兒自我意識逐步增強,善于獨立思考,此時開展性別教育活動,普及正確的性觀念和科學的生理知識,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會更有實效性。
幼兒園大班的性別教育內容包括:
1.具有明確的性別意識。
2.性別認同,悅納自己的性別角色。
3.初步了解自己身體的隱私部分,學會正確區(qū)分身體被觸摸的界限。
4.當身體受到侵犯時懂得簡單自救,提高幼兒自我保護的意識。
兒童階段特別是5歲前實施性教育是有顯著成效的,大班幼兒在此期間接受性別教育,對兒童一生的“性特征”具有決定性作用和深刻影響。
性別保護教育的開展主要由兩部分組成,即幼兒園教育和家庭教育雙管齊下,才能最大限度地促使教育活動更加有實效。具體實施方案如下:
遵循大班幼兒的性心理特點及年齡特征,將大班階段性別教育的內容進行梳理實踐,以小主題的方式開展:“有趣的身體”——通過集體活動認識身體;“男孩女孩不一樣”——通過男女小組活動確認自己的性別,并悅納自己的性別角色;“身體的小秘密”——通過游戲活動了解身體的隱私部位,學會區(qū)分身體被觸摸的界限;“我的身體我做主”——通過情景體驗學會簡單的自救方法。課程中創(chuàng)新形式多樣的教育方法,循序漸進地激發(fā)幼兒的探索興趣。
1.情景體驗
依據建構主義理論,情境學習更有益于幼兒獲得有益的知識經驗。采用情景模擬體驗可以讓幼兒親身經歷整個過程,為幼兒的學習賦能,提高其學習的自主性。如,在防性侵活動“我的身體我做主”中,讓幼兒前后兩次觀看巧虎情境表演,針對巧虎兩次碰見壞叔叔的不同態(tài)度而出現的情況進行發(fā)現比較,幼兒自然而然地了解了身體的隱私部位,學會了保護身體的基本方法。這種情景教學方式符合幼兒的學習特點,避免了枯燥的簡單說教。
2.游戲體驗
游戲是幼兒園的主要活動,孩子們樂于做游戲,通過生命教育內容設計有趣的游戲活動,能讓幼兒在玩中體驗情感,提升自我保護能力。如在探究活動“身體的小秘密”中,首先讓幼兒在玩“碰一碰”的音樂游戲中感受身體各個部位的名稱,再通過貼紙貼人體圖、畫圖的游戲了解男孩女孩的隱私部位,明白泳衣遮住的地方不準別人隨便觸碰,整個游戲環(huán)節(jié)自然地融入了幼兒性別教育的常識,幼兒在玩中不知不覺地學會了自我保護的方法;又如認知活動“男孩女孩不一樣”是依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的“辯論賽”競技游戲,孩子們在唇槍舌戰(zhàn)中認同自己的性別,悅納自己的性別角色。
3.日常體驗
陶行知先生倡導生活即教育。行為習慣是在生活中養(yǎng)成的,生活是行為內化最好的實踐平臺,所以生命教育有必要滲透在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如開展生命教育前,幼兒每天午睡前更換睡衣的時候都比較隨意,開展生命教育活動后幼兒的性別意識開始萌發(fā),班里的男孩、女孩會主動分開,尋找班級中較為隱蔽的場所更衣,漸漸懂得了男女有別,學會了互相尊重;更值得欣喜的是男孩子在游戲或自由活動時會特別注意不去觸碰同伴的隱私部分,女孩們也懂得了泳衣遮住的地方是女生身體的小秘密,不能隨便讓別人觸碰……這些行為經驗的獲得表明了幼兒性別意識已被喚醒,幼兒的自我防護能力顯著提高。
4.小組體驗
并不是所有的活動都適合集中教育,有時候分小組活動反而能取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們分別邀請醫(yī)生爸爸和幼兒園保健醫(yī)生分小組講述繪本故事《我為什么是男孩》《我為什么是女孩》,爸爸的陽剛之氣和高大、有力量的形象激發(fā)著男孩們對男性力量的認知;醫(yī)生阿姨溫柔慈愛地向女孩們訴說著小淑女的秘密?;顒又杏變焊兄信牟煌帲訍偧{自己性別角色,從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我們應努力調動家長積極參與幼兒園教育,充分發(fā)揮家庭教育的作用,形成家園教育的合力。家長對生命教育的態(tài)度是關鍵,首先我們要改變家長的傳統觀念,促使他們重視幼兒的性別教育,樹立正確的生命教育觀,敢于正視并科學解答幼兒對性別認識的好奇,才能助力提高幼兒生命教育的意識和能力,從而更好地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
家庭教育中性別教育可以這樣做:
1.學會適時
家長要做生活里的有心人,善于利用生活中的尋常時刻,敏銳地捕捉生活中的性教育時機,因勢利導地對幼兒進行性別知識的普及,隨時隨地潤物細無聲地巧妙滲透。家長可根據幼兒發(fā)展的不同年齡階段,尋找教育的最佳切入點,如親子共浴時光,可以讓中大班的孩子至少要有一次和父親或母親(同性)共浴的機會,在親子沐浴時就可以在輕松自然的環(huán)境中和孩子一起認識自己的身體,發(fā)現不同之處,并順勢教給幼兒正確清洗和保護身體的方法,這樣孩子就會坦然面對身體的每一個部位。
2.學會適度
家長應直面孩子的好奇心,當孩子問到性問題時要認真細致地回答,永葆開放式的態(tài)度,做到坦然面對、不回避。其實家長并不需要具備專業(yè)的性生理和性心理知識,只要以幼兒能理解的方式簡單明了地解答即可。例如男孩問:“為什么女孩和我小便的地方不一樣?”家長可以這樣告訴他:“男孩和女孩的小雞雞不一樣,女孩的是扁扁的,藏在體內,而男孩的是長長的……”
3.學會適機
相對于男孩來說,女孩更需要呵護與引導,因此女孩的家長應該更加用心,而親子共讀是媽媽最簡便、最直接有效的方法?,F在市場上有許多關于性別教育的繪本,如《身體的小秘密》《不要隨便摸我》《不要隨便親我》《當小紅帽遭遇大灰狼》等,家長可以和孩子挑選喜歡的繪本一起閱讀、討論,做情景表演游戲,也可引發(fā)幼兒思考,在女孩的潛意識中植入遵守“公主守則”的意識。如新編《白雪公主》,可以這樣講述:“美麗的白雪公主和7個小矮人天天在一起,但是男女有別,白雪公主是女孩,每次洗澡和換衣服的時候,白雪公主總會把門窗關好,而且會回自己的房間睡覺哦……”,這種講述方式更容易讓孩子接受,久而久之會逐漸增強自己的性別意識。
大班時期是幼兒性別角色確立的關鍵時期,提高教師和家長的生命教育意識,采用幼兒喜聞樂見的方式讓孩子認識隱私部位,明確接觸身體的界限,從而達到萌發(fā)幼兒自我保護意識。
幼兒的性別教育任重而道遠,社會、家庭、學園要一起攜手讓孩子遠離傷害,為提高孩子的自我防護能力而做出更加積極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