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黑圖檔·咸豐朝》為中心"/>
孫欣雪
《黑圖檔·咸豐朝》作為清代公文匯抄存查制度的產物,真實地記載了有關清代咸豐年間盛京地區(qū)的“行政管理、皇莊管理、刑法訴訟、經濟管理、貢品納獻、宮陵管理”[1]六個方面的內容,為研究清代咸豐時期的政治、經濟、軍事、社會文化、民族風俗等諸多方面提供了豐富且翔實的一手檔案史料。在這些一手檔案史料中,不乏大量與皇莊莊頭相關的檔案。莊頭,“在有清一代東北八旗莊園中,他們是總管,是實際的經營者”[2]。其作為皇莊土地的管理人員,既服務于皇室,為滿族皇室征收官差徭役,又要對莊園中的莊丁進行管理約束。正是由于其職能的重要性,其任免等事宜深受重視。目前,學界對于清代旗地莊頭制度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清代皇莊的管理等方面,王革生對莊頭的形成歷程、產生方式以及其各方面的管理發(fā)展歷程進行了研究;丁海斌所著《清代陪都盛京研究》從管理機構、人員構成等方面闡述了皇莊的管理機構以及內部的結構等相關問題[3];魏鑒勛和關嘉錄在《康熙朝盛京內務府皇莊的管理》[4]中對盛京皇莊的發(fā)展歷程等相關管理情況進行了研究;樊旭在《〈黑圖檔·咸豐朝〉所見盛京內務府皇莊管理》中對皇莊各方面的管理以及刑法訴訟、貢品納獻、災害應對等問題進行了細致的研究分析[5];此外,仍有眾多學者對清代盛京地區(qū)莊園及莊頭進行相關問題的研究。而本文以清代咸豐元年(1851)至咸豐十一年(1861)間盛京地區(qū)莊頭任免情況為研究對象,立足于清代咸豐年間盛京內務府與北京總管內務府、盛京將軍、奉天府府尹、盛京五部等衙門往來公文的抄件——《黑圖檔·咸豐朝》,借此豐富對清代八旗莊園制度問題的研究。
莊頭的遺缺,即由于原莊頭因病故或其他原因請辭離職而導致莊頭這一職位產生空缺。以清代咸豐朝盛京地區(qū)為例,該地區(qū)內所管轄八旗莊園中的莊頭遺缺緣由存在多種情況。在《黑圖檔·咸豐朝》中所記載的莊頭遺缺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原莊頭由于身體原因或告退或離世,莊頭位置產生遺缺;二是原莊頭由于工作而導致莊頭遺缺,其中又可細分為工作失誤,如拖欠官差徭役等被官府革職造成莊頭的遺缺,以及工作調動兩種因素。對于這幾種情況,《黑圖檔·咸豐朝》中均有大量且翔實的記載,其中本文以《黑圖檔·咸豐朝》中檔案記載較為翔實的應得馨、劉光緒等十九個莊頭為例,對清代盛京地區(qū)的莊頭遺缺原因問題進行探析。
1.由于身體原因而造成的莊頭遺缺?!逗趫D檔·咸豐朝》中所記載的莊頭遺缺大多都是由于身體原因所造成的。其中有因病離世導致莊頭遺缺,也有因病主動請辭導致莊頭遺缺。以《黑圖檔·咸豐朝》中記載的十八個莊頭為研究對象,根據其相關檔案進行研究分析,共有九人病故,一人因病告退。檔案《總管內務府為因病告退莊頭魏思元遺缺更補其長子魏永清事咨盛京內務府》記載:“身現今染患腿疾,動履維艱,耳目昏,不能催辦官租,誠恐貽誤官差獲罪匪輕。且身長子魏永清于今年二月十七日物故,遺有長子魏明年二十八歲,堪可襲替當差。是以懇祈案下施恩準身辭退莊頭?!盵6]“盛京內務府咨稱,因告病莊頭魏思元遺缺,伊長子魏永清于本年二月十七日物故,伊長孫魏明頂替等情,核與丁檔家譜名色以及更名之例,均屬相符,應如所咨……盛京內務府轉飭遵照可也?!盵7]由此可知,在原莊頭身體抱恙時,可以主動請辭莊頭之位,由此也可以減少以后的紛爭。
此外,病故也是清代咸豐時期莊頭一職遺缺的主要原因。根據檔案《掌圖記佐領岫云等為已故莊頭周尚寬之妻申氏呈控族弟周尚永等爭首浮多地畝情愿完結事呈請咨盛京戶部》中“現今莊頭周尚寬病故,伊妻孀婦申氏列署呈控”[8],以及檔案《盛京內務府為請抄錄已故莊頭劉士奎之妻喬氏所請領名地段四至事咨盛京戶部》中“已故莊頭劉士奎之妻孀婦喬氏呈稱,情因氏夫劉士奎接充莊頭未能指領官地,忽于去歲病故”[9]等記載可知,原莊頭病故也是造成莊頭一職遺缺的主要原因,而莊頭的病故也進而導致部分莊園中事務紊亂。咸豐朝時期由于身體原因造成莊頭位置遺缺占總數高達55%,因病造成的離世或者無力繼續(xù)經營任職也成為莊頭遺缺的主要因素。
2.由于拖欠差徭而造成的莊頭遺缺。除了身體因素導致的莊頭位置的遺缺以外,咸豐朝時期盛京地區(qū)的莊頭遺缺還受莊頭是否按時繳納官差徭役等因素的影響。在《黑圖檔·咸豐朝》中就留存了大量莊頭由于拖欠官差等被革除的檔案,其中又可分為兩種情況:確實由于自身原因未及時上繳官差徭役而導致被革除莊頭一職;由于他人違抗官差,原莊頭管理不當或未能恰當處理導致被革職。
(1)原莊頭自身未及時上繳官差徭役而被革職。如檔案《總管內務府為莊頭全永鎮(zhèn)拖欠差役予以革退遺缺補放其胞弟全永坤事咨盛京內務府》中記載:“盛京總管內務府咨稱會計司,案呈處催長福德等,呈稱照得本署鑲黃旗蒿伶管領下,四等莊頭全永鎮(zhèn)拖欠咸豐元年分地畝銀一百四十八兩一錢三分一厘八毫三絲、倉糧一百六十七斛一斗八升四合零八抄、黑豆四十四倉石三斗零七合七勺、粟米一倉石四斗三升、燒柴一千七百束七分七厘等項,各差均行拖欠核計已至十成。查定例內載莊頭等拖欠差徭六成至十成者,例應倉禁,嚴追三個月限滿于差,照例枷號鞭責革退莊頭?!盵10]說明莊頭在拖欠差徭達到一定數量且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尚未補齊的情況下,會予以革除,進而造成莊頭位置的遺缺。再如檔案《掌圖記佐領岫云等為革退拖欠差徭之莊頭劉士茂》中記載:“四等莊頭劉士茂拖欠咸豐三年十月初一日開征起,額交地畝銀大制錢十九兩三錢零四厘二毫,大制錢一百一十三串二百九十個……各項均行拖欠,核計已逾十成之外,倉禁勒限追并無交納之項,查定例內載莊頭等拖欠差徭六成至十成者俱應枷號責革退,莊頭其所遺之缺仍于該莊頭本族內揀擇。”[11]可知當莊頭“各差均行拖欠核計已至十成”時,并在規(guī)定時間內未補交差徭,該莊頭即被辭退。
(2)他人違抗官差導致原莊頭被革職。除了上述原因,原莊頭被革退還有一種外在影響因素,即他人違抗官差而導致莊頭無法按時上繳差徭,從而被革退。對于這種情況,《黑圖檔·咸豐朝》中也有詳細的記載。如咸豐元年(1851)檔案《掌圖記佐領岫云等為莊頭王常剛拖欠官差革退由莊丁王福士更補事呈請咨總管內務府》中記載:“照得本司所屬鑲黃旗積廣管領下,四等莊頭王常剛名下拖欠陳新官差各疑,例應斥革伊,呈討本族五戶親丁王福招等五人代辦官租?!盵12]但在咸豐六年(1856)六月又出現一份名為《盛京刑部為已革莊頭王常剛之妻王周氏呈控王福招等違抗官差謀奪莊缺一案咨盛京內務府》的檔案中記載:“因氏夫自祖上承當莊頭,今已七輩,咸豐元年有族人王福招等代辦咸豐四年止共租錢一萬七千七百錢,交官差錢八千六百錢,交氏夫錢三千一百錢,下剩錢六千錢并未交差。代辦人見利,謀與王自富勾串謀奪莊頭,使王付從接當,衙門未準。又勾串王富士接當,亦是王自富主使謀接,竟敢作弊。未放莊缺時,王福士指官地二十馀日,借姜典周錢一千錢,王福招等應取咸豐五年地租錢四千八百千,交官差錢一千二百錢,下剩錢三千六百錢,氏夫久官差錢三千四百錢,伊等若能交足氏夫焉能革去莊頭?!盵13]對于丈夫王常剛莊頭一職被革,其妻子王周氏指出正是由于代辦人見有利可圖,故而勾串謀奪莊缺,這也直接導致了王常剛莊頭一職的革除。
3.由于其他原因造成的莊頭遺缺。除上述兩種情況,咸豐朝年間盛京地區(qū)莊頭的遺缺還存在著另外一種情況,即由于原莊頭因捐納貢生而辭去莊頭一職。檔案《掌圖記佐領岫云等為莊頭夏永富捐納候補筆帖式遺缺由親丁夏永增接充事呈請咨總管內務府》中記載:“掌圖記佐領岫云等呈,為咨行事據會計司催長常喜等,呈稱據本屬恒英管領下頭等莊頭捐納候補筆帖式,夏永富呈稱情因身前蒙捐局勸捐,身邊勸隨捐貢生,現今由貢捐納學習筆帖式,上進當差不能催辦該莊差務,而莊頭按年應當各差皆關緊要,身自當莊頭以來,應當各差均系年清年款,并無拖欠,再身生有二子,尚在年幼,不能充當莊頭,恐誤官差,身情愿將莊頭退與近族親丁?!盵14]通過這一番情深懇切的言語可知,夏永富因為捐納貢生,上任“筆帖式”一職,對原莊頭職務無法顧暇,而其二子均年幼,又無法充任,所以主動請辭,其莊頭位置產生遺缺。
面對莊頭的遺缺,自然需要有與之相適應的更補制度。由于莊頭作為“清朝統治集團經濟生活的支柱”,“為盛京官衙提供財政所需”,“向皇室、王公、八旗官員奉獻差、銀,保證其主、副食經濟生活的需要”[15],在當時承載著重要的職能以及艱巨的任務,所以皇室對莊頭的更補等問題也較為重視,對更補莊頭人員的身份及能力都有著一定程度上的考量以及制度上的規(guī)定。對此,《黑圖檔·咸豐朝》中也豐富的記載,其中主要以長子長孫承襲為主,但情況特殊時,也會采取其他更補方式,但“總體原則是類似漢人的長子長孫繼承”[16]。
1.以承襲的方式選定莊頭。檔案《盛京內務府為病故莊頭崔得安遺缺由其長子崔秉君更補事咨盛京內務府》中記載,莊頭遺缺承襲時,“例應放伊長子長孫,如無子嗣,按其支派添序補放等”[17]。由此可知,莊頭遺缺后,其首選的補缺人選為原莊頭之子。子輩承襲在《黑圖檔·咸豐朝》記載的內容中主要分為兩種情況,一是由其長子進行承襲;二是由其次子承襲。如檔案《總管內務府為病故莊頭陳士新遺缺更補其長子陳謐事咨盛京內務府》記載,“四等莊頭陳士新之子陳謐呈稱,情因身父莊頭陳士新于今年五月初八日病故,叩懇案下準身照例襲替莊頭,充當官差”,“盛京內務府咨稱,以該處病故莊頭陳士新遺缺,伊長子陳謐呈請照例襲替莊頭等情,核與家譜名色,以及更名之例均屬相符,應如所咨辦理病故莊頭陳士新遺缺,準更名與伊長子陳謐頂替當差,相應咨覆,盛京內務府轉飭遵照可也”[18]。而當長子不幸病故或由于其他原因不能承襲時,其莊缺之位便由其次子接充,如檔案《總管內務府為準許病故莊頭邊孔喜次子邊世貴承襲事咨盛京內務府》記載:“因身父四等莊頭邊孔喜于道光三十年十二月二十八日病故,身母劉氏緣早年病故,身父邊孔喜遺身兄弟三人。長萬貴,次邊世貴,三邊亨貴,竊身父莊頭,邊孔喜病故蒙恩差傳胞兄邊萬貴報故襲替莊缺,彼時長胞兄邊萬貴父孝未滿,亦染風寒患病癥,實不能動履,因此未能赴署報故襲替莊頭。至五月初八日相繼病故,屬實并無遺有子嗣……盛京內務咨稱,以該處病故莊頭邊孔喜,伊長子邊萬貴早經病故,伊次子邊世貴呈請照例此題莊頭等情,核與丁檔家譜各色,以及更名之例相符,應如所咨辦理。準伊次子邊世貴頂替當差?!盵19]
而當原莊頭之子已故等情況下,莊頭之位的遺缺照例便應由原莊頭之孫承襲。如檔案《總管內務府為病故舒秉太遺缺更補其長孫舒培然事咨盛京內務府》所記載:“今查已故莊頭舒秉太之長子舒正明、三子舒正棠均于幼年物故,查次子舒正果于咸豐元年病故,譜內注寫黑字,其所遺之缺,譜內照例補放伊長孫舒培然襲替當差,有二等莊頭翟長慶具保?!盵20]再或長孫也無法承襲時,便由其次孫承襲。檔案《總管內務府為病故莊頭依力布遺缺更補其次孫海豐額事咨盛京內務府》記載:“今已故莊頭依力布之長子大胖、次子牙凌阿并伊長孫來福均于早年病故,譜內注寫黑字,其所遺之缺請照例補放伊次孫海豐額襲替當差,有頭等莊頭金有具保?!盵21]
2.以其他人員作為莊頭的更補人選。但清代咸豐朝時期莊頭的承襲更補并不局限于由原親子親孫承襲,在面對其他具體特殊情況時,莊頭的更補選任還有其他人選。如檔案《總管內務府為革退莊頭劉光緒遺缺準由莊丁徐佩青接充事咨盛京內務府》記載,“四等莊頭劉光緒……拖欠差徭核計已至十成”,“問準總管內務府,咨開現行則例,內載:莊頭遇欠差革退,其缺傳諭本親丁,如有情愿接充者,于四個月限內攜帶錢糧赴案具呈,即準其頂替。限滿無人具呈,曉諭另姓親丁,如有情愿接充者,于三個月限內,攜帶錢糧赴案具呈,即準其頂替”[22]。由此可知,當原莊頭因拖欠差徭被革退時,其莊缺應先以同姓親丁補缺,若同姓親丁中無人在限期內補齊差徭,其莊缺才允許外姓親丁更補,但與同姓親丁相比,外姓親丁補齊差徭的限期略短一些。檔案《總管內務府為頭等莊頭夏永富因捐納貢生學習筆帖式辭去莊頭由夏永增接充事咨盛京內務府》記載,因夏永富捐納成為筆帖式,故辭去莊頭。又因其二子均年幼無法承襲,故夏永富“愿將莊頭辭退與近族親丁。夏永增為人誠樸,堪可當充莊頭,催辦官租”,“今盛京內務府咨稱,以該莊頭夏永富遺缺,伊子尚在年幼,不可充當莊頭,情愿讓與近支親丁夏永增,呈請照例題莊頭等情。核與丁檔家譜名色以及更名之例相符,應如所咨辦理”[23]。在既無子又無孫承襲莊頭職位的情況下,同姓親丁即為莊頭更補的首選;而當同姓親丁也不符合更補要求時,而外姓親丁符合要求者,也可以獲得更補莊頭的資格。
盛京地區(qū)“在清代是物資富饒之地,有肥沃的大片黑土地、廣袤的森林資源,物產十分豐富”[24]。而正是由于物產的豐富以及其他種種原因,莊頭需要每年按時上繳差役額賦,以供給滿族皇室在生活各方面的需求,皇室也對其給予高度的重視,在莊頭遺缺更補流程中,便能充分體現其對莊頭的重視。本文基于《黑圖檔·咸豐朝》,對莊頭任免流程進行探討,以期完整地再現莊頭遺缺更補的全過程。
1.由佐領向總管內務府咨詢所缺莊頭應由何人襲替。當莊頭病故或革退后,先由佐領向總管內務府請示莊頭遺缺應由何人襲替?!逗趫D檔·咸豐朝》咸豐元年十月京行檔《掌圖記佐領岫云等為請示病故莊頭應得馨遺缺應由何人襲替事呈請咨總管內務府》記載:“掌圖記佐領岫云等呈為咨行事,□會計司催長福德等呈稱,□本署正黃旗金剛保管領下已故四等莊頭應得馨之妻,孀婦翟氏呈為懇恩準允,報故襲替莊頭事情?!盵25]咸豐三年京行檔《掌圖記佐領岫云等為革退拖欠徭役莊頭全永鎮(zhèn)由親丁全永坤補缺事呈請咨總管內務府》中記載:“掌圖記事務鑲黃旗佐領岫云等呈為咨行事,處會計司催長福德等呈稱本署鑲黃旗崇齡管領下,四等莊頭全永鎮(zhèn)拖欠咸豐元年分地畝銀……”[26]不難發(fā)現,當盛京地區(qū)莊頭病故或革職后,佐領需要將莊頭的情況詳細地向總管內務府說明,并征求總管內務府的意見。
2.盛京內務府向總管內務府呈報具體事宜。由于總管內務府與盛京距離較遠,對于莊頭以及莊園的具體情況了解有限,于是對于莊頭的更補任免問題會按需向盛京內務府進行相關事情的詢問,而盛京內務府也需要將莊頭承襲任免情況詳細地呈報至總管內務府?!逗趫D檔·咸豐朝》咸豐二年五月檔案《總管內務府為查詢病故莊頭應得馨遺缺承襲故事咨盛京內務府》記載:“今據該孀婦并族中人等報稱,應恩是莊頭私行過繼之子,并未呈明衙門,報入府冊等語。伊等情甘結保莊頭親子報群襲替莊頭。應德潤呈懇伊子應恩歸支,應恩結愿歸回養(yǎng)育本身父母,伊父子情甘不爭。莊缺同合族人等結保親子報群襲替莊缺,并祈將應恩更典伊父應德潤名下為子。又據該孀婦因報群年幼不能催辦官租,恐誤官差,呈討親丁應慶代辦該莊一切事物。有二等莊頭長慶保曰:后偶有拖欠官差之處,情甘代為賠補各等,情據此查,事關襲替莊缺差徭繁重,且本署向無辦過,礙難核擬,理合聲明緣由,儲文呈請等情,據此相應咨行總管內務府?!盵27]由此可知,面對存有疑問的莊頭任免事件時,總管內務府會針對疑問向盛京內務府查詢,而盛京內務府也會針對現實情況予以具體的答復。
3.由總管內務府準許符合標準之人承襲莊頭。總管內務府在了解了莊頭的全部情況后,按照丁檔家譜并“照例”確定莊頭承襲人員?!逗趫D檔·咸豐朝》咸豐三年(1853)二月檔案《總管內務府為準許病故莊頭應得馨之子報群承襲事咨盛京內務府》記載:“今據盛京內務府咨稱,以該處病故莊頭應得馨之子報群,呈請照例襲替莊頭等情。核典丁檔家譜各色,以及更名之例相符,應如所咨準其更名,與伊子報群頂替當差,相應咨覆,盛京內務府轉飭遵照可也。”[28]此外,檔案《總管內務府為準許莊丁高仲謨代完革退莊頭賈相文欠項補缺事咨盛京內務府》中記載:“盛京內務府咨稱,以該處革退莊頭賈相文本族無人充當遺缺,于限期內僅另姓親丁高仲謨一人情愿代完欠項接充,等情核與丁檔家譜名色,以及代完欠項頂替莊頭之例,均屬相符,應照所呈革退莊頭賈相文遺缺準另姓親丁高仲謨代完欠項頂替,相應咨覆,盛京內務府轉飭遵照可也。”[29]所以,新莊頭的人選最終還是由總管內務府定奪。
根據上述內容記載,當莊頭產生遺缺時,首先由佐領向總管內務府咨詢所缺莊頭應由何人襲替,其中附帶原莊頭之位遺缺緣由等相關信息;而總管內務府由于距離等原因不能清楚地掌握具體情況,于是會按需向盛京內務府進行詢問;而盛京內務府根據其所了解到的具體實情以及相應的規(guī)章制度,并確定承襲或更補人選,上報總管內務府,再由總管內務府準許其承襲。在這一系列流程中,反映出清代滿族皇室對于莊頭任免的重視,其承襲更補流程的完整化、體系化以及制度化。但從有關應德馨的三份檔案的時間來看,不難發(fā)現,從咸豐元年(1851)佐領請示原莊頭應得馨病故,到咸豐三年(1853)總管內務府準許應得馨次子報群承襲,歷時近三年,莊頭的承襲更補耗時較長,且程序較為繁瑣,其效率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
莊頭作為伴隨清代莊園制度的設立而產生的群體,其在清代經濟農業(yè)發(fā)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借助對《黑圖檔·咸豐朝》檔案的研究,可知即便面對西方世界的沖擊,盛京地區(qū)的封建階級統治仍較為牢固,莊頭的任免依舊“按例”進行;同時也折射出清代咸豐年間盛京地區(qū)人民仍處在嚴格的等級制度中,其生活狀態(tài)依舊處在封建社會的剝削之下,盛京地區(qū)的土地制度在封建國有與封建地主所有之下未有明顯的松動。而其中折射出清代盛京地區(qū)的經濟狀況等其他相關社會信息,對還原當時盛京社會生活起到參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