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鳳儀
大運河畔,紅楓正艷。教學樓內(nèi),書聲瑯瑯。枕河而建的文星小學大運河文化長廊內(nèi),黨員教師沈倩正為一群文星學子上一堂主題為“大運河與滸墅關”的傳統(tǒng)文化課。沈倩講得娓娓動聽,同學們聽得津津有味,黨徽、紅領巾和窗外的紅楓交相輝映,成為深秋時節(jié)最美的風景。
“文圓質(zhì)方,燦若繁星”,2015年,蘇州高新區(qū)文星小學校在蘇州滸墅關經(jīng)濟技術(shù)開發(fā)區(qū)(鎮(zhèn))大運河畔拔地而起。六年多來,文星小學如同川流不息的運河水一般,潤澤著一批又一批學子。
如果把孩子比作一顆小星星,那么文星小學就是一片璀璨的“星空”。這片“星空”因為匯集了全國27個省市自治區(qū)的學生,變得格外耀眼與奪目。
為了讓這些“小星星”享受到公平而有質(zhì)量的教育,學校黨支部結(jié)合學校實際,融合“讓每一位幸福成長”的辦學理念,打造“星星點燈 點亮心燈”特色黨建品牌,通過“點明心燈,明白做人的道理”“點燃夢想,明確奮斗的目標”“點亮人生,明晰走路的路程”三大措施,譜寫黨建工作與教育工作發(fā)展同頻共振新篇章,也擦亮了文星的黨建品牌。
薪火相傳點燈人,爭做校園啟明星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黨員,就是一個標桿。文星小學積極開展黨員教師作風建設,以黨建引領教師隊伍建設,充分發(fā)揮黨員教師的先鋒模范作用。在黨員教師的引領下,如今的文星小學形成了黨員“沖鋒”在前,年輕教師奮勇爭先的比學趕超的氛圍,文星的黨建品牌愈發(fā)閃亮。
一個學校的校風是怎樣形成的?答案可能有多個,但在文星小學黨支部書記陸彩萍看來,黨員教師的學風是關鍵所在。對教師而言,學習是本職,也是天職,唯有練好基本功,才能成為表率,帶領全體教師在教學中出彩。在黨支部書記陸彩萍校長帶領下,支部全體黨員教師采用線上線下不同方式的學習、講座、交流反饋等活動,使黨員教師帶頭學習,刷新觀念,增強團隊意識,觸動思想靈魂,讓“學習之鐘長鳴”。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良好的師德師風是關鍵中的關鍵。近年來,文星黨支部不斷完善黨員教師的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建設,通過黨支部組織每位黨員簽訂《廉潔自律承諾書》《不違規(guī)補課承諾書》,讓廉潔之花盛開在黨員心中;通過黨支部會議、教職工大會等把建設“木樨花思政課堂”擺上重要日程,潛移默化中提升教師的政治意識,讓優(yōu)良的師德師風成為教師隊伍心中的“北極星”,閃耀在文星的夜空。
此外,文星小學還通過制定“雙向培養(yǎng)”機制,成立“一崗一室一隊一講堂”四個陣地,設立“黨員示范崗”,創(chuàng)建“名師工作室”,組織“科研先鋒隊”,舉辦“文星大講堂”,把優(yōu)秀黨員培養(yǎng)成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把骨干教師和學科帶頭人發(fā)展成黨員,打造了一顆顆活躍在講臺上的“啟明星”。
在“北極星”“啟明星”的引領下,文星小學的黨員教師紛紛化身“點燈人”,照亮了全體教師和學生腳下前行的路。在文星小學校的黨員示范課上記者看到,黨員老師們展現(xiàn)出了執(zhí)教者獨特的課堂教學藝術(shù)和深厚的教學功底,他們用自身的行動,正引領著聽課老師們把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落實到自己的教學工作中。
點亮信仰明燈,照亮閃閃的紅星
鋼筆字剛勁有力、粉筆字流暢穩(wěn)健、楷書整齊劃一、行書飄逸雋秀、隸書古樸典雅,文星師生們讓書法回歸生活,從不同角度回顧黨的百年光輝歷程,這是在今年建黨100周年之際,文星小學校舉辦的師生書法系列活動。
師生書法展只是文星小學紅色教育“星辰大?!敝械囊活w。近年來,文星小學校積極打造紅色教育特色課程,引導文星學子在與新時代同向同行中譜寫青春之歌、綻放青春芳華,打好“紅色牌”。學校結(jié)合校本特色“六大節(jié)日”活動,開展書法教育、紅色讀書節(jié)、紅歌詠唱等多元化紅色教育,開展紅色電影觀影活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生讀本》進課堂等措施,引導學生賡續(xù)共產(chǎn)黨人精神血脈,鼓起邁進新征程、奮進新時代的精氣神。
為充分利用紅色資源,發(fā)揮好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作用。文星小學校還整合革命烈士紀念館、革命博物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各方資源,為師生搭建黨史學習實踐平臺,追憶崢嶸歲月,讓師生們在校內(nèi)校外都能感受到接地氣的紅色教育。
學好黨史是牢記黨的初心和使命的重要途徑,更是黨員教師的一門重要必修課。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jīng)驗的決議》后,文星小學黨支部的黨員教師們隨即掀起學習熱潮。廣大黨員教師一致認為,要結(jié)合“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活動,專題讀書班活動,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定理想信念,把黨史學習納入教師教學體系,融入教師培訓管理全過程,引導全校教師做黨史學習的示范者、黨史知識的傳播者,在新時代新征程上贏得更加偉大的勝利和榮光。
在綿延不息的運河水的滋潤下,文星小學還把黨史學習教育與運河文化結(jié)合起來,并建立起黨史學習教育長效機制,用浸潤式的學習方式,將黨史學習教育落實到教育教學和管理服務各環(huán)節(jié),覆蓋到全校師生,活躍校園文化生活,讓紅色基因植根于師生心靈,用思想的光芒照亮校園內(nèi)的一顆顆小紅星。
點亮互助心燈,化作滿天繁星
下午4時許,文星小學的3D打印教室內(nèi),20多個文星娃正在老師的指導下,用3D打印機制作玩具。同學們圍在一起,先聚精會神看老師示范,然后回到自己的座位上開始動手實踐,不一會,各種造型各異的小物件就呈現(xiàn)在大家面前。盡管有些作品略顯粗糙,但看到自己的作品,同學們?nèi)约硬灰选?/p>
3D打印社團的活動只是文星小學課后延時服務的一個縮影?!半p減”政策落地以來,文星小學校黨支部以建設服務型黨組織為導向,把“服務”作為黨組織的核心職責,認真做好“5+2”課后服務,通過設立課后暖心班、先鋒護學崗、開放學校圖書館、社團陣地等場地,定人定時服務放學接送有困難的學生,解決學生和家長的實際困難。
除了在校內(nèi)開展志愿服務,文星小學的黨員教師們還將服務延伸到學校之外。黨員志愿者們利用周末、假期,志愿者進入社區(qū)為文星學子開設繪本閱讀、繪畫等課程,同時也參與扶貧幫困,孝老敬老,垃圾分類,疫情防控等民生服務,帶領學生進社區(qū)、進敬老院開展志愿活動,倡導宣揚志愿服務理念與精神,用愛心溫暖他人,在服務社會的同時,也給身邊的學生樹立了光輝的榜樣。這樣的志愿服務,在文星小學校已成為一種新常態(tài)。
學校如何為周邊群眾辦實事?文星黨支部立足實際,以居民需求為出發(fā)點,推動形成青少年教育閉環(huán),讓社區(qū)幼兒、少兒在校外也能享受到同樣的優(yōu)質(zhì)教育。同時積極開發(fā)“科教+實踐”社區(qū)教育課程,將創(chuàng)客、3D打印等現(xiàn)代化課程引進社區(qū),拓寬孩子的知識面和社會實踐能力。如今,文星黨支部全體黨員已輻射高新區(qū)7個社區(qū),把有溫度的教育落到實處,黨員教師們像天上璀璨的繁星,立足崗位,默默無聞,卻努力地發(fā)光發(fā)亮。正是他們,化作滿天的繁星,照亮了學生和家長們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