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洪波,孫小成,歐陽國春,王 恒,王松柏,謝宜芝
(永州市農業(yè)科學研究所,湖南永州 425100)
柑橘是一種生長在熱帶及亞熱帶的水果,耐寒能力較差,柑橘樹通常比較喜歡在溫暖濕潤的環(huán)境中生長,所以一旦生長環(huán)境的溫度降低就會對其造成凍害。湖南省永州市環(huán)境溫度變化較大,在冬季空氣也比較濕冷,常會受到寒流的影響。因此更應該做好對柑橘樹的防寒及凍后護理的工作,只有這樣才能保障柑橘的產量。
當柑橘樹受到凍害以后,柑橘樹的不同位置會因為受到凍害情況的輕重而出現不同的情況。樹干在受到嚴重凍害時,會出現干枯、流膠現象,若凍害情況較輕,則會出現裂縫。枝梢在受害嚴重時會出現干枯現象,受凍害較輕則會出現萎蔫的情況。葉片在受到嚴重凍害時,會干枯并從樹枝上脫落,輕則表皮細胞遭受損傷,導致蒸騰作用變快,從而影響柑橘樹的光合作用。柑橘遭受嚴重凍害以后,會出現水漬狀,進而脫落,受凍害不嚴重時也會發(fā)生水漬狀并且儲存時間較短。當柑橘樹上的花朵遭受凍害以后,無論嚴重與否,都會出現脫落現象。
柑橘樹遭受凍害的根本原因是環(huán)境溫度過低,同時與品種、溫差、地形、土壤及管理等因素息息相關。以湖南省永州市為例,2020 年12 月以來,永州及很多地區(qū)的柑橘都出現嚴重受凍現象,這對眾多果農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根據實際情況對這場災害進行詳細分析,其原因有:1)凍霜,當凍霜發(fā)生時,最低氣溫已經達到了-8 ℃,這樣的低溫環(huán)境就會直接導致柑橘樹遭受凍害;2)溫差,當時夜間溫度達到-7~-8 ℃,而白天溫度卻有25 ℃,這樣大的溫度變化,導致柑橘全部受到凍傷;3)干旱,土壤干旱嚴重,又沒有及時給果樹澆水;4)人為原因,如沒能及時采收,沒有覆蓋好地膜等。
正常情況下,大氣溫度會隨著高度的增加而下降,但在某些條件下,地面上空的大氣結構會出現逆溫現象,即隨著高度的增加而氣溫升高。逆溫層的產生及分布受地理位置、時間因素、天氣條件、地形狀況及大氣污染影響較大,如果能夠有效利用,可以對農業(yè)生產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例如,新疆伊犁谷地逆溫現象比較明顯,1 月時逆溫層厚度能夠達到400 m,逆溫強度達5 ℃,在這些地區(qū)種植的果樹、蔬菜等農作物,不但能夠避免凍害損失,而且產品品質更好。因此,在柑橘種植區(qū)同樣可以充分開發(fā)利用逆溫資源,通過科學調研,選擇合適的種植區(qū)域,從而減少熱能投入,降低經濟損失。
在柑橘園周圍設置防風林,可以有效抵擋寒流侵襲,并延緩氣溫下降,如防風犁、防風林等風障都能夠有效調節(jié)果園氣候,并降低風險的措施。通常防風林的密閉程度達到80%左右效果,若是條件允許的話還可以設定防風網,這些防風措施都能夠有效保障柑橘的正常生長。
對于結果量過多的果樹,需要果農及時疏花疏果,以免因為結出的果實過多,對果樹造成傷害,從而導致果樹本身的耐寒能力下降。另外,針對柑橘樹留樹果冬的果園,則應等到柑橘成熟以后,及時采摘小果、病果及果質較差的果實,只留果質好的果實在樹上過冬。
對果樹施的肥料不足、過量或失衡,都會導致柑橘樹患病。所以在采果以前或是進入冬季之前,需要果農及時對果樹施加有機肥,從而有效增加鉀、鋅、錳、硼等微量元素,并加強果樹長勢、提高果樹的抗寒能力。在冬季或是春季來臨時,一些干旱的地區(qū)可以在果園內投放腐熟的稀薄人畜糞尿或是沼液肥,這些都能減輕凍害。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氮肥切忌過量使用,否則會導致樹體生長過旺,造成晚秋梢或是凍梢的萌發(fā)、果樹本身的糖分積累變低,休眠時間推后,最終導致果樹的抗寒能力下降。
為有效防止柑橘樹出現受凍的情況,對果園進行熏煙可以提高環(huán)境溫度,從而防止上霜;對樹冠進行覆蓋,能起到防寒的作用減少果樹凍害的情況發(fā)生,如利用草簾圍裹樹冠或是薄膜覆蓋等,對果樹進行保護。此外,枝干包扎、刷白、樹干培土等,或是利用加熱機、煙霧發(fā)生器等對樹頂及樹下進行噴灌都是可以運用的預防手段。
果園內的土壤應保持合適的濕潤程度,這樣對柑橘樹根系的生理活動非常有益,水的比熱容較大,所以能夠吸收并儲蓄大量的熱量,起到一定的保溫效果。比如,在凍前澆灌需要在低溫來臨前10 d 左右,或是在澆灌水的溫度及土壤溫度較高時進行[1]。
當進入冬季以后,需要對果園的地面進行覆蓋,其厚度最好保持在15~30 cm,所使用的材料可以選擇稻草或是山草等,這樣能夠有效減少土壤中水分的蒸發(fā),避免土壤本身的溫度下降。
隨著冬季的到來,下雪這一自然現象不可避免,因此在下雪結冰之前,要將柑橘樹上的積雪及時清理并扶正果樹扶正,以免樹枝因為積雪壓斷,扶正果樹時可以使用竹子、繩子等對歪斜的樹枝進行固定。
在柑橘樹結果的時間段內,如若出現凍害,果農需要在第一時間內對柑橘樹上的果實進行采摘。因為只有及時采摘果實才能有效避免因為果實對果樹造成的負載,消耗果樹自身的影響,進而對來年果樹再次開花結果造成影響。這樣做的同時也能有效減少已經遭受凍害的果實所產生的細菌蔓延到果樹上,從而導致果樹的病情加重。另外,在果實采摘時,也要注意將柑橘樹的樹干保護好,以免造成二次傷害。當采摘結束以后,果農需要將果實進行等級分類,并盡快銷售,而對于那些因為受凍害壞掉的果實,則應集中處理,如焚燒或是掩埋[2]。
面對遭受不同程度凍害的果樹,需要修剪的方式也不盡相同。通常對在氣溫回升并穩(wěn)定的時間進行修剪,并且修剪的具體時間一般定在2 月底到3 月下旬[3]。
1)在幼樹修剪時,應結合幼樹整體形狀進行較為適當的修剪,使新梢可以生長。
2)已經遭受凍害但情況較輕的果樹。果樹遭受到凍害后,葉子會出現枯萎的現象,并且在葉子脫落之前,還會消耗大量的水分,進而導致果樹受凍面積增大。如若出現上述情況,果農需要及時摘除受凍枯萎的葉子,進一步避免樹枝出現枯死的現象。與此同時,果農需要堅持“輕剪多留”的原則,只有保留果樹綠色的樹枝,柑橘的產量才不會減低。
3)對于遭受凍害且情況屬于中度的果樹。在修剪時,可以對此采取在果樹萌芽處進行修剪,并且需要根據果樹的層次進行修剪,如先輕后重。在確定需要修剪的位置之后,再根據果樹整體形狀進行修剪,可以培養(yǎng)豐產型新樹冠。
4)對與遭受凍害,且情況較為嚴重,已經達到3~5級的果樹,需要對其果樹的主枝及時采取露骨更新,亦或者時采取截干更新的處理方法[4]。
3.3.1 及時扒土
當氣溫回升以后,果農需要及時將凍前的培土扒開,使果樹的根莖能夠露在外面,有效防止病蟲從根莖處侵入到柑橘樹體內,對其造成傷害。
3.3.2 及時清溝排污
氣溫回升之后,需要對果園內的圍溝、廂溝等或是苗圃做到溝溝相同,將其中的積水及時排出。尤其是積雪融化后,果園里不能有可見的積水,這樣才能減輕凍害的影響,使苗木和植株的生長可以盡快恢復[5]。
3.3.3 中耕培土
果農需要及時中耕松土,使果園內的土壤變得疏松,有效提升其溫度,使新根能夠茁壯成長。而對于重剪樹,因為需要維護樹冠及根系生長的平衡,所以需要果在對其進行修剪時,也要全園深翻,與此同時還可以結合撒施有機肥。
3.3.4 合理施肥
一旦柑橘苗木與樹體受到凍害,就會導致果樹的枝葉受損,因此應掌握好施肥時間,切忌施肥過量對果樹根部造成傷害。其中肥料應以速效氮肥為主,水肥施入為佳,最好是少量多次。與此同時應和中耕工作相結合,在每棵樹根都施入適量的腐熟農家肥,或是復合肥,使根部能夠快速發(fā)育[6]。
3.3.5 水分管理
柑橘樹生長周期較長,且掛果期也較長,因此需要根據不同物候期采取相應的水分管理。柑橘樹花開期和果實膨大期是需水量最大的時期,在花期前對柑橘樹進行灌水,對性細胞的發(fā)育較為有利,提高受精結實率;謝花之后灌水,能夠促進果細胞的分裂增長,并且還可以減少葉片對于水分的爭奪,與此同時,還可以避免出現生理落果加重的現象;柑橘樹在膨果期時,由于降雨較為集中,并且晴天較多,所以需要將排水灌水有效結合,盡量保持果樹水分的平衡,減少產生裂果;成熟期時,需要適量控水,幫助柑橘果實的形成,并且還有促花的作用。
天氣、溫度、環(huán)境、土壤是影響柑橘是否會受凍的基本條件,為有效避免柑橘受凍,務必在低溫來襲之前做好防護工作,如創(chuàng)建防風林、及時采摘、合理施肥等,都是有效防護柑橘受凍害的基本方法。柑橘樹受凍害以后,只要做好相應的護理措施,也能有效減少柑橘受凍害后造成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