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善寶,梁 朝,吳志南,王勁松,梁秀麗,彭雪迪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國有維都林場,廣西來賓 546100)
廣西桉樹(Eucalyptusspp.)林地土壤pH 值多為4.5~5.0,普遍呈酸性,特別是紅壤區(qū)桉樹連栽導致林地土壤持續(xù)酸化、保水保肥能力下降[1]。以往關于桉樹用材林林地土壤水分的研究多集中在施用保水劑對林木生長及土壤影響的報道[2-4],而對施用石灰和保水劑調節(jié)林地土壤酸堿性及水分對林木生長影響的報道鮮見。因此,本研究在廣西來賓市開展桉樹林地施用石灰及保水劑試驗,探討土壤酸堿性及水分差異對桉樹幼林生長的影響,為桉樹人工林地可持續(xù)經(jīng)營提供科學依據(jù)。
試驗地設在廣西國有維都林場,位于來賓市興賓區(qū),平均海拔70 m,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年平均氣溫20.7 ℃,年平均降水量1 370.9 mm,年平均蒸發(fā)量1 711.6 mm。林地土壤主要是砂巖、砂頁巖發(fā)育而成的磚紅性紅壤(赤紅壤),pH 值4.8 左右。
試驗林地為2018 年1 月采伐后,采取煉山及機耕全墾整地,同年4 月采用尾巨桉(E.urophylla×E.grandis)無性系造林,株行距為2 m×3 m。造林當年施基肥、追肥及擴坎、割灌除草撫育各一次,基肥及追肥均為桉樹專用肥,每次每株用量500 g;造林第二年施有機水溶肥一次,用量500 g/株,割灌除草撫育兩次。
1.2.1 試驗材料
試驗用肥為桉樹專用肥,N-P-K 養(yǎng)分含量為15-8-12;新型有機水溶肥含量為250 g·L-1;保水劑為多功能微生物保水劑(鈉型),主要材料為纖維素、丙烯酸鉀、丙烯酰胺的共聚產(chǎn)物;石灰為生石灰泡水后成型的熟石灰。
1.2.2 試驗方法
采取隨機區(qū)組試驗設計方法,造林后3 個月追肥+石灰+保水劑(A)、追肥+保水劑(B)、石灰+追肥(C)、追肥(D)共4 個處理,重復3 次,其中石灰用量500 g/株,保水劑用量為20 g/株;同時,采取隨機區(qū)組試驗設計方法設計保水劑不同用量梯度試驗,在試驗地設置保水劑用量分別為10 g/株(Ⅰ)、20 g/株(Ⅱ)、30 g/株(Ⅲ)3個處理梯度,并以不添加保水劑為對照(CK),重復3 次,研究不同保水劑用量對尾巨桉幼林生長的影響。試驗中的石灰、保水劑要求與肥料、土壤進行攪拌均勻后施入坑內(nèi),防止成團成塊,并覆土掩蓋施肥坑。
1.2.3 試驗地設置
分別在各個試驗處理區(qū)組內(nèi),根據(jù)地形隨機設置上、中、下坡3 個固定調查樣地,每個調查樣地為20 m×20 m,并進行每木檢尺和掛牌。
采取SPSS 軟件對各處理組的樹高、胸徑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
如表1 所示,各處理對尾巨桉樹高、胸徑生長的影響各不相同。其中,林齡1 年時,各處理林木胸徑及樹高存在顯著差異,處理B 的胸徑、樹高最大,分別為5.4 cm、7.4 m,顯著高于其他處理組;處理C 的胸徑顯著大于處理A 和D 的胸徑。林齡2 年時,各處理胸徑差異不顯著,但處理C 的樹高為12.8 m,顯著大于其他各處理的樹高,處理B 的樹高顯著大于處理A 和D 的樹高。處理A 與D 的胸徑、樹高差異不顯著。
綜合分析,在常規(guī)施肥的基礎上,追施石灰或保水劑后,1 年齡及2 年齡尾巨桉平均胸徑、樹高均要大于不施加石灰或保水劑的處理,也大于既施石灰又施保水劑的處理。2 年齡尾巨桉各處理林木胸徑生長差異不顯著,樹高以施石灰或保水劑的處理為最大值,分別達12.8 m、11.9 m,顯著高于其他處理組的樹高??傮w來說,在常規(guī)施肥的基礎上,追施石灰或保水劑能顯著促進尾巨桉幼林樹高的生長。
如表2 所示,保水劑不同用量梯度處理對1 年齡尾巨桉幼林生長影響差異不顯著,對2 年齡尾巨桉的樹高生長影響差異顯著,以處理Ⅲ的樹高為最大值,達13.1 m,顯著高于其他各處理組;其次為處理Ⅱ,其樹高顯著高于處理Ⅰ及對照組。綜合分析,保水劑不同用量梯度處理對1 年齡尾巨桉胸徑生長影響差異不顯著,而對2 年齡尾巨桉樹高生長影響差異顯著,以處理Ⅲ(30 g 保水劑)的樹高為最大值,顯著高于其他處理組。
尾巨桉造林后施保水劑或石灰,可顯著提高1 年齡桉樹的胸徑,且以增施保水劑處理效果最優(yōu),其胸徑顯著高于其他處理;2 年齡尾巨桉各處理組林木胸徑差異不顯著,但樹高差異顯著,以施石灰處理組林木樹高最大。尾巨桉造林后施用不同量的保水劑,1 年齡林木生長差異不顯著,2 年齡林木的樹高差異顯著,且以施30 g/株保水劑量的處理林木樹高最大。
維都林場桉樹林地土壤pH 為4.2~4.9,普遍呈酸性至強酸性[5],在酸性土壤施用石灰調節(jié)土壤酸堿性后,提高了作物對肥料及土壤養(yǎng)分的有效利用,降低了酸性條件下鋁離子對作物的毒害,從而提高作物產(chǎn)量[6]。保水劑是一種強吸水性的高分子聚合物,可反復吸收比自身重上百倍的水分,并且在干旱季節(jié)釋放水分供林木利用,且保水劑能改善土壤養(yǎng)分狀況,保水劑與肥料同施產(chǎn)生的交互作用,可促進作物生長,提高產(chǎn)量[7-9]。但將肥料、石灰和保水劑三者混合施用后,尾巨桉2 年齡林木平均樹高顯著低于其他處理,與單施肥料處理差異不顯著,可能由于施石灰后,保水劑的吸水性能受到土壤pH 值的影響[10],也可能由于保水劑的存在對石灰調節(jié)土壤酸堿度造成一定的影響,具體原因還需做進一步研究。
試驗針對尾巨桉造林后2 年內(nèi)的試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缺少對林木整個輪伐期內(nèi)相關數(shù)據(jù)指標進行連續(xù)跟綜,若進行連續(xù)跟綜調查,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林地土壤水分及酸堿性調節(jié)技術措施,對促進林木增產(chǎn)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