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霞
(廣東農(nóng)工商職業(yè)技術學院 馬克思主義學院,廣東 廣州 510507)
加強黨員教育管理是提高黨員素質的根本措施,也是高校基層黨組織的一項重要工作。進入新時代,基層黨支部的建設工作越來越受重視,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更是把黨支部工作放到極為重要的位置,先后頒發(fā)了《中國共產(chǎn)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和《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條例》等文件,提出要把加強黨員教育管理工作落實到每個支部、每名黨員,以推動全黨形成大抓基層黨建工作、大抓支部組織建設、嚴抓黨員教育管理的良好態(tài)勢。 《中國共產(chǎn)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指出: “高校中的黨支部,保證監(jiān)督黨的教育方針貫徹落實,鞏固馬克思主義在高校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指導地位,加強思想政治引領,筑牢學生理想信念根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保?]新時代黨的組織建設要求把黨支部工作放在更重要、更突出的位置,強調推行支部工作標準化、規(guī)范化建設,不斷提高支部工作質量,是高校黨建工作的重中之重。新形勢下,基層黨支部的黨員教育管理工作也要順應新要求,不斷創(chuàng)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模式。
從目前掌握的高校基層黨組織黨員教育管理活動情況來看,高校擁有完善的黨校教育和黨員管理體系,黨員活動總體情況較好,但也存在著一定問題,如:黨員管理模式過于籠統(tǒng)與粗放,黨員教育缺乏系統(tǒng)性和時代性,顯得比較零碎;黨員教育活動計劃性、針對性不強,不能很好根據(jù)高校黨員的實際情況制定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學習,活動形式大于學習內容的情況時有出現(xiàn);黨員教育活動載體設計創(chuàng)新性不夠,容易導致被教育者參與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欠缺,活動效果往往難以達到預期;黨員的教育過程持續(xù)性不夠,沒能形成教育管理長效機制等問題。以廣東農(nóng)工商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2019年12月,就“新形勢下基層黨員教育和管理情況”在教工黨員中開展了抽樣調查活動,調查主要從黨員基本情況、黨員教育活動、黨員管理制度等幾大內容展開,共177名教工黨員參與了問卷調查,通過調查反饋情況如下:
通過調查了解到,當前學校基層黨支部對黨員教育的學習內容主要有:習近平系列講話精神(94%)、新時期黨章黨規(guī)(84%)、黨風黨紀與反腐倡廉(74%)、師德師風建設(58%)、國內外新聞與時事政治(48%)、黨史國史(44%)、教師成長系列活動(35%)、教學技能技術培訓(31%),涵蓋了黨的基本政治理論學習、理想信念教育、專業(yè)知識能力培訓等幾大內容。對于上述教育內容,教工黨員感興趣的主要集中在習近平系列講話精神(63%)、國內外新聞與時事政治(42%)、教師成長系列活動(32%),對其他內容的學習興趣都不大。究其原因主要是教育內容的固定性與教育形式的單一性不相適應,不能滿足教工黨員思維的活躍性。
隨著網(wǎng)絡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與廣泛普及,傳統(tǒng)的黨員教育管理模式從內容和手段上都無法有效調動黨員參與學習的熱情度與積極性,正視黨員教育管理工作,創(chuàng)新黨員教育管理活動勢在必行。通過調查得知,黨支部對黨員的教育主要集中在“集體培訓學習” (80%)、 “黨小組會議” (70%)、 “上黨課” (68%)和“現(xiàn)場參觀學習” (65%)上,但黨員自身感興趣的學習方式排序分別是“現(xiàn)場參觀學習” (66%)、 “新媒體自主學習” (38%)、 “主題黨日活動”(39%)和“集體培訓學習” (34%)。
在黨員對支部開展教育活動提出看法時,62%的教工黨員認為所在黨支部在黨員教育活動中“能正常開展活動,但創(chuàng)新不夠”認為黨員教育管理“方式、內容不斷創(chuàng)新,很有吸引力”的只有17%;且51%的教工黨員認為黨員不積極參加黨員活動是因為“活動無吸引力”,其次才是“組織紀律觀念淡薄” (24%)和“缺乏約束機制” (18%)。在影響黨組織活動正常開展的主要原因方面,36%的教工黨員認為是“開展活動動力不足”,其次分別是“缺少黨員活動經(jīng)費”(27%)、 “缺乏較好的活動場所” (22%)、 “黨建工作人力不足” (16%)。
在黨員教育管理制度落實方面,根據(jù)調查反饋,只有38%的教工黨員認為學校黨員管理“制度健全,并能嚴格地貫徹執(zhí)行”,認為“雖然制定了制度,但不能很好貫徹執(zhí)行” (32%)和“知道建立有黨員教育管理制度,但具體規(guī)定不甚清楚” (30%)則高達62%。在教工黨員考核標準方面存在的問題,認為“考核欠缺系統(tǒng)化、標準化指標體系” (38%)、缺乏對榜樣力量的激勵和宣傳(26%)、考核標準片面單一(23%)。目前,學校對教師的年終績效考核以及日常職稱評定大多以教學比賽、科研課題為主,對于教師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力和教育引導學生方面的考核評價機制還不完善,這容易導致教師黨員出現(xiàn)重教學、搞科研,輕思想淡政治的現(xiàn)象。
從調查得知,上級黨組織對基層黨支部在黨員教育工作上能“定期有工作安排和檢查”的占62%,但仍有部分監(jiān)督落實不夠,有小部分(27%)黨組織“偶爾有安排和檢查”。而黨支部對教工黨員的學習情況“經(jīng)常進行”監(jiān)督檢查的占51%;有43%的黨員認為黨支部有對教黨員學習情況進行檢查,但不經(jīng)常。在黨支部找黨員談心、開展幫扶工作方面,1次/月開展談心(31%)、1次/學期開展談心(31%)居多,但仍有(15%)小部分黨員一個學期都沒有開展過談心談話活動。當黨員在工作、學習、生活等方面遇到困難需要黨組織幫助解決時,認為“黨組織主動關心,積極解決困難”的占53%,有一小半黨員認為“黨組織口頭關心的多,實際行動少”(29%)和“主動關心少,行動不積極” (15%)。
當前,高?;鶎狱h支部的書記、委員基本上由專任教師兼任,基層黨務干部在完成專任教師教學任務和科研任務后,還要承擔大量的黨務工作,且黨支部的工作不計算工作量,也不列入年終績效考核,這嚴重影響了基層黨務工作者的工作積極性。同時,黨務干部的培訓學習制度不夠完善,不少基層黨務干部者對黨建工作不甚至了解,開展黨內政治生活不夠規(guī)范,找不準工作的切入點和契合點,不能把日常教學、科研和黨建工作有效結合起來,實現(xiàn)黨建業(yè)務相融合,從而影響了黨務干部的能力發(fā)揮,也對黨員教育管理的效果產(chǎn)生了影響。
十八大以來,國家進入了改革開放的攻堅階段和兩個百年目標的完成關鍵時期。面對新時代、新形勢帶來的新問題、新任務,如何增強黨建工作的科學性、預見性和主動性,有針對性、實效性地開展黨員教育管理工作,堅持傳統(tǒng)理論與創(chuàng)新知識相結合,進一步調整學習內容與學習方式,豐富黨員教育管理思路,把黨員教育管理作為高?;鶎狱h組織重要事業(yè)來抓,激發(fā)黨員的活力與生命力,引導和教育黨員認識先鋒模范意識,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是高校基層黨組織的重要任務。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打破了往日的安寧,使全國十四億人民的生活、工作、學習受到了影響。面對新冠疫情,高校各級黨組織紛紛響應號召,提出抓疫情防控和黨的建設相結合,不斷創(chuàng)新黨的組織生活“線上過”與“硬要求”相結合,努力做到思想政治工作和黨員教育管理相結合,讓黨旗始終高高飄揚在疫情防控一線。要創(chuàng)新黨員組織生活 “線上過”,落實好“第一議題”,開展好“三會一課”,就必須通過“智慧黨建”平臺,打造黨員教育信息化、黨務管理精確化、黨員服務網(wǎng)絡化于一體的高校黨建信息平臺,實現(xiàn)線上線下同步推進學習型、服務型黨組織,這不僅是一個現(xiàn)實的工作問題,更是一個具有時代特征的理論研究。
一是加強“智慧”黨員教育管理陣地建設。根據(jù)“規(guī)范、便捷、實用”的原則,建設集規(guī)范與現(xiàn)代于一身的“智慧黨員活動室”。配備投影儀、電腦、電視等有關電教設備,保障支部開展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的需要。鼓勵同一個二級學院、相鄰專業(yè)以支部或黨小組的名義,建立黨員教育學習QQ群或微信群,定期推送學習文件或學習視音頻。二是加強基層黨務干部隊伍的人員配備與培訓學習,充分依托高校學習特點與資源優(yōu)勢,加大對黨務干部的黨建業(yè)務培訓力度,為高校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三要加強黨建經(jīng)費保障。要按照上級黨組織規(guī)定的標準,加大黨支部在開展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的資金投入力度,保證黨支部教育活動的經(jīng)費開支,確保黨員教育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根據(jù)學校特色,圍繞“三層次三重點”完善黨員教育培訓體系。 “三層次”即分黨員干部、教職工黨員和學生黨員三個層次,根據(jù)不同層次建立網(wǎng)絡平臺,有針對性地布置學習任務和學習內容,定期開展培訓,實施資源共享。
通過調查了解到,教工黨員感興趣的主要集中在習近平系列講話精神(63%)、國內外新聞與時事政治(42%)、教師成長系列活動(32%),對其他內容的學習興趣都不太大。因此,黨員教育的內容可突顯“三重點”。一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最新理論精神為重點,突出抓政治理論學習、革命文化教育、黨員黨性鍛煉,切實提高黨員思想覺悟和政治素養(yǎng)。二是挖掘國內外新聞與時事中能加強黨員黨性鍛煉的元素作為黨員教育的重點,通過國內外的對比分析,提升黨員的民族自豪感,堅定黨員對社會主義的制度自信、道路自信。三是把提升黨員師德師風、思想覺悟的內容作為學習重點,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能在全體黨員中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學校通過建設“智慧黨建”平臺,提升信息化手段,大力推進黨員教育管理網(wǎng)絡信息化,基層黨組織向廣大師生黨員發(fā)布豐富多元的視聽學習內容,通過新穎多樣的網(wǎng)絡傳播與網(wǎng)絡測試等形式,不僅能激發(fā)廣大黨員對學習的興趣,還能架起便利、快捷、雙向的溝通交流橋梁,形成以黨建平臺信息化推動黨員教育管理科學化的學習機制。
高校應注重黨員教育管理活動的線上線下相結合,擴大學習交流平臺,充分發(fā)揮黨員教育管理平臺作用。調查顯示,認為通過信息化更適合新時代開展黨員教育的平臺主要有“黨員教育微信、易信” (65%)、 “黨員教育網(wǎng)站” (58%)和“黨員教育手機報” (41%)。學校要實現(xiàn)黨員教育管理工作全方面、全覆蓋,就必須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實現(xiàn)校園網(wǎng)絡無障礙,搭建黨建網(wǎng)絡信息線上宣傳平臺,借助微信公眾號、黨員微信群、學習強國APP等手段,讓黨員隨時隨地接受黨和國家最新方針政策、文件精神教育,進一步提升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的感染力與說服力。同時搭建多樣化的線下思想傳播平臺,如依托學校圖書館建設“紅色書屋”打造思想學習、交流平臺;購買、收集紅書、音像、黨內法律法規(guī)及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原稿等學習資源,定期開展讀紅色原著,讀書思想交流會;建設農(nóng)墾歷史圖片展,組織黨員通過網(wǎng)絡平臺錄制微視頻,講微黨課,學唱紅歌等多種形式,弘揚農(nóng)墾文化、傳承農(nóng)墾精神,進一步凝聚愛國情,表達愛國志。
新形勢下,高校黨員教育管理工作要面向未來,順應時代需求,通過“智慧建”平臺,創(chuàng)新黨員教育管理模式,從廣大師生黨員最關心最迫切的問題著手,解決廣大師生黨員的實際問題,傳播主流意識形態(tài)和時代最強音,使黨員學習教育活動達到入情、入腦、入心的境地,實現(xiàn)黨員教育更加主動、更加科學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