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宇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國有三門江林場,廣西 柳州 545001)
桉樹是桃金娘科桉樹種類,其源于澳大利亞,也被稱為是全球四大速生樹種,其具有較強的適應性,而且生長周期快,培育周期短,具有較高的木材產(chǎn)量,用途廣,目前成為廣泛推廣和引種的短周期工業(yè)原料林的重要樹種。廣西某國有林場近幾年引進了該桉樹樹種并實現(xiàn)適度規(guī)?;l(fā)展。
本次研究地理位置為廣西某國有林場,種植面積為20平方公頃。位于低山地貌,其海拔為250~350米,坡度為20度左右,氣候屬于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而且具有充沛的雨量,干濕分明,年平均氣溫達到21℃,最低氣溫和最高氣溫分別為14.2℃和35℃。全年有338天氣溫大于10℃,有350天為無霜期,年平均降水量達1635毫米,且在每年5~6月份降水量最多,年蒸發(fā)量為1456毫米,年平均濕度為69%,該地區(qū)全年日照時長為1515小時,土壤為坡積母質和砂巖發(fā)育形成的紅壤,土層較厚,且表層土質疏松。該實驗地區(qū)氣候溫和濕潤,具有肥沃的林地,同時,也是桉樹生長適宜區(qū),在造林之前該地為杉木采伐跡地,采用全面劈雜煉山堆燒的方式,穴狀整地,挖明穴回表土,株距為2.5×2.5米,造林密度為每平方公頃1600株。在施肥中基肥采用15%的氮肥,15%的磷肥,15%的鉀肥,復合肥每公頃施肥約356千克。造林之后連續(xù)劈草撫育施肥3a,造林的保存率達90%,保存株數(shù)每平方公頃為1445株。
在本次研究中,3a生林分選擇生長相對一致的地段,同時沿著等高線排列組合,可按照間伐株數(shù)比例進行間伐強度設置,具體強度包括:間伐強度25%、間伐強度30%、間伐強度15%和不間伐這4個方式,設置三個重復樣地,共選12個面積為0.0667平方公頃,邊長為25.8×25.8米樣地,采用下層疏伐法的方式進行間伐,對每個樣地進行檢尺調查胸徑、數(shù)高,保存株數(shù)。第一,測定胸徑法??砂凑盏胤綐藴史^(qū)調查設計技術規(guī)程中和使用每木檢尺調查法的方式,對各林木胸徑,按照徑階統(tǒng)計用平均斷面積法進行平均胸徑值的計算。第二,樹高方法。采用徑階選擇標準木測定數(shù)高,具體來看,中間徑階可測定3~5株,中間相鄰徑階可測定2~3株,其余徑皆可測定1~2株,樹高測定誤差應當?shù)陀?%或低于0.5米。采用方格紙,根據(jù)樹高來繪制樹高曲線圖,結合平均胸徑,能夠從樹高曲線中獲取平均樹高。第三,蓄積量的計算。結合平均樹高和平均胸徑,按照桉樹的二元立木材積分公式,來計算平均每株立木材積乘以標準地立木株樹,獲得標準地立木蓄積量。
從本次調查中,在采伐之前林分的保存株數(shù)為每平方公頃為1445株,平均樹高為9.5米,胸徑平均為8.6厘米,平均每株立方材積為0.0278立方米,桉樹林分蓄積量為每平方公頃40.17億立方米。在后期調查中發(fā)現(xiàn),不同強度伐后撫育桉樹的胸徑、蓄積量、單株采積等相關指標不同。具體來看,采用35%間伐強度進行伐后撫育,桉樹的保存株數(shù)達每平方公頃939株,樹高為17米,胸徑平均為16.6厘米,平均單株立木材積為0.1800立方米,桉樹的林分蓄積量每平方公頃為169.1立方米。采用25%伐后撫育的間伐強度時,桉樹保存株數(shù)為每平方公頃1084株,平均數(shù)高為17.1米,胸徑平均為16厘米,平均單株立材積為0.179億立方米,桉樹林分蓄積量每平方公頃是194.2立方米。采用15%間伐強度的方法后,撫育桉樹保存株數(shù)為每平方公頃1228珠,平均樹高為17.3米,胸徑平均為14.7厘米,平均單株立方材積為0.1535立方米,桉樹的林分蓄積量,每平方公頃為188.4立方米。在不間伐撫育時,桉樹的保存株數(shù)為每平方公頃1445株,樹高平均為17米,桉樹平均胸徑為13.1厘米,平均單株立方材積為0.1232立方米,桉樹的林分蓄積量每平方公頃為178立方米。
分析伐后撫育和伐前撫育,對于桉樹生長產(chǎn)生的影響,結果發(fā)現(xiàn),第一,采用不同間伐強度的伐后撫育,對桉樹胸徑生長量產(chǎn)生的影響。根據(jù)該表可以發(fā)現(xiàn),桉樹平均胸徑生長量會隨著間伐強度增加而增大。相對來說,采用15%間伐強度的伐后撫育相比伐前撫育,平均胸徑生長量會增加12.2%,采用25%間伐強度的伐后撫育方式相比伐前撫育時,桉樹平均胸徑生長量會增加22.1%。采用35%間伐強度的伐后撫育相比伐前撫育方式,其平均桉樹胸徑生長量會增加26.7%,根據(jù)方差分析,結果發(fā)現(xiàn),伐后撫育不同間伐強度和伐前撫育,對桉樹胸徑生長量會顯會產(chǎn)生較大影響。第二,采用不同間伐強度的伐前撫育和伐后撫育方式,對桉數(shù)數(shù)高生長量產(chǎn)生的影響,從上表可以發(fā)現(xiàn),桉樹不同間伐強度的伐后撫育方式增加,桉樹平均樹高生長量不會產(chǎn)生較大變化。同時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表明,伐前撫育和伐后撫育方式,對于桉樹樹高平均生長量產(chǎn)生的影響無顯著變化。第三,采用不同間伐強度的伐前撫育方式與伐后撫育方式,對于桉樹單株材積產(chǎn)生的影響,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可以發(fā)現(xiàn),不同間伐強度的伐后撫育方式,對于桉樹平均單株采積產(chǎn)生的影響,會隨著伐后撫育間伐強度增加而逐漸增加。采用15%間伐強度的伐后撫育方式相比伐前撫育,平均單株材積會增加24.6%。采用25%間伐強度的伐后撫育方式相比閥前撫育方式,桉樹平均單株材積會增加45.4%。采用35%間伐強度的伐后撫育方式相比伐前撫育,桉樹平均每株材積會增加46.1%,結合方差結果發(fā)現(xiàn),不同間伐強度的伐后撫育,對于桉樹平均單株材積會產(chǎn)生較大影響。第四,采用不同間伐強度的伐后撫育與伐前撫育,對于桉樹林分蓄積量產(chǎn)生的影響。根據(jù)上表數(shù)據(jù),可以發(fā)現(xiàn),采用15%間伐強度的伐后撫育方式相比閥前撫育來說,桉樹林分蓄積量增加5.6%。采用25%間伐強度的伐后撫育方式相比伐前撫育方式來說,桉樹林分蓄積量會增加91%。采用35%間伐減法強度的伐后撫育方式相比伐前撫育方式來說,桉樹林分蓄積量會減少5.1%,可以表明,不同間伐強度和撫育方式,對于桉樹單株平均材積影響是十分明顯的,然而從方差分析來看,不同間伐強度的伐后撫育方式,對于桉樹林分蓄積量產(chǎn)生的影響不顯著,主要由于桉樹林分蓄積量是與單株材積和株數(shù)呈現(xiàn)正比例關系的,通過不同強度間伐,單株材積生長量增加,但在保留枺數(shù)不合理時,也會從一定程度上影響桉樹的林分蓄積量。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可以發(fā)現(xiàn),桉樹的林分蓄積增長率中35%間伐強度的伐后撫育方式與伐前撫育方式進行比較,會出現(xiàn)林分蓄積負增長的趨勢。
總而言之,在本研究中基于同種地塊、同一撫育措施下,采用下層疏伐方式進行不同強度間伐,不同強度漸伐的伐后撫育,對于桉樹胸徑平均生長量,單株平均蓄積影響是比較明顯的。在采用合理造林密度、合理保留株數(shù)條件下,桉樹的胸徑平均生長量,單株平均材積會隨著間伐強度增加而呈現(xiàn)增長趨勢,不同間伐強度的伐后撫育方式,對于桉樹樹高、林分蓄積量產(chǎn)生的影響不明顯,然而,間伐后保留株數(shù),會低于合理保留株數(shù),這種情況下,不同間伐強度對于桉樹林分蓄積量產(chǎn)生的影響是比較明顯的。保留株數(shù)是其重要影響因素,選擇合適伐后撫育間伐強度,確定合理保留株數(shù),以獲取桉樹最大的林分蓄積量,是桉樹短周期工業(yè)原料林經(jīng)營培育的重要方式。桉樹短周期工業(yè)原料林培育,最初造林密度為每平方公頃1605株,其保存率達90%,造林3a之后,可通過下層疏伐的方式完成間伐,其間伐強度達25%,間伐之后,桉樹的保留株數(shù)為,每平方公頃1084株,間伐之前單位面積林分蓄積量最大可達到每平方公頃194.2立方米,因此,對于桉樹短周期工業(yè)原料林在培育過程中,應當選擇每平方公頃1430~1605株的造林密度,是比較合適的,同時,株行距選擇2.5×2.5米,在主伐之前,桉樹的保留株數(shù)應當達到每平方公頃1050~1200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