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黎
有教育專家曾說過,好老師應該是一位好的“設計師”,他善于設計一切,設計班級文化、設計優(yōu)質(zhì)課程、設計發(fā)展路徑,最重要的,一位好老師總是會傾心設計一些能夠讓學生銘記一生的美好時刻。
“老師給學生留下的最深的記憶,并不是知識和技能,而是觸及心靈的情境和瞬間——它們更具有教育價值。產(chǎn)生積極影響、終生回味的瞬間各不相同,卻都直抵心靈深處。”比如,開學時給學生最特別的迎接;學生情緒強烈變化時給予他最需要的引導與分析;畢業(yè)典禮時給學生準備的“講述每位同學高光一刻的故事”禮物……這些瞬間,需要好老師來設計,它也許是日常化地浸潤在一些小事里,它也可能是具有儀式感地凸顯在某個重要的階段,而最重要的是,這些小小的“設計”完成了直擊心靈的反差與沖突,給予學生最美好的回憶。
“一個學校的教學質(zhì)量背后,最關鍵的是師生關系的質(zhì)量?!蔽覀冊?jīng)看到過這樣的“金句”。誠然,在教學實施過程中,關于教育的評價標準有很多,學生的質(zhì)量往往是評定教育質(zhì)量的關鍵。而社會在評價一所學校好壞,或者一位老師優(yōu)秀與否時,可能會很直接地說,“這所學校還不錯,××班的老師很負責。”學生在許多年后回憶起來會說,“××老師特別好,很關心我們,學習上和生活上都給了我們很大的幫助?!?/p>
本期采訪一位“好老師”時,她說,“當語文老師不難,難的是當班主任?!彼J為一個好的班主任需要師生之間的相互理解和尊重,而最簡單的相處方式就是讓學生們的校園生活充滿儀式感?!芭紶柕捏@喜和儀式感,是給孩子最好的富養(yǎng)。因此,從一年級到六年級,我堅持每年給學生過一個集體生日,大家一起吹蠟燭、一起吃蛋糕、相互送祝福。”當校園生活中有了儀式感,學生更能感受到老師和同學之間的尊重和愛。
設計即用心,當你在用心設計你的教育,故事也正在悄然發(fā)生,它正以最美好的方式在向你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