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梅
摘要:為了豐富學生學習資源,落實素養(yǎng)發(fā)展,有效彌補原有英語教學的不足,我們嘗試引進英語與跨學科整合的新型課程。英語與跨學科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及學科核心素養(yǎng)為主要目的的一類新型課程。
關鍵詞:跨學科整合
一、英語與跨學科課程的原則
(一)主體性原則
英語與跨學科課程要遵循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教師只是組織者,領導者,我們努力創(chuàng)新,向學生提供參與機會,讓他們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成為學習的積極主動者。
(二)體驗性原則
英語與跨學科課程對學生而言是一種不同于基礎性課程的學習經(jīng)歷,開展實踐性學習和探究,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知識而是具有豐富內(nèi)涵和實際意義的信息。學生在活動中探索、發(fā)現(xiàn)知識,在現(xiàn)實中運用知識。
(三)發(fā)展性原則
在英語與跨學科教學中,老師要把英語的知識融入其他學科活動教學中,使英語之服務于其他學科學習,整合認知領域、情感領域和動作技能領域等多方面的學習內(nèi)容,使學生掌握各個學科的基礎知識和各項技能,形成一定的綜合運用能力,在通過英語與跨學科的結合,培養(yǎng)他們觀察、想象、審美、創(chuàng)新、合作等綜合素質。
二、跨學科的特點
(一)跨學科之界打破學科的壁壘
跨學科是圍繞學習主題,跨學科、多領域融合開展學科實踐活動,促進英語學科與其他學科的有效融合與互動。
(二)跨學科之界打破學科的時空
跨學科改變課時的局限,根據(jù)學習主題的特征及學生的學習進程和需求確定學習的時間,可以通過“長短課”“大小課”的結合來完成,如實踐難度較高,活動程序較復雜的課程內(nèi)容,需要“長課”完成;相反則可用“短課”完成。也可以引導學生從教室走出,走向與學習主題相關的場所,如博物館、運動場、田園、動物園、超市、醫(yī)院、公園、實踐基地等。
(三)跨學科之界打破評價標準
教師應關注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過程中的自主探究、與同伴合作的情況、對學習方法的把握、對自我學習的調控、遷移創(chuàng)新能力等多方面的發(fā)展,從只評價學習的結果轉向評價學生學習的全過程。打破單一學科認知目標的邊界。
(四)跨學科之界打破固有角色界定
在跨界學習理念下,教師很難做到多學科都擅長,有的學生在某方面可能超越教師。教師、家長、校外專業(yè)人員及學生都能成為教師,教師有時也會成為學生。師生關系的新格局,將促進師生通過交流、對話、合作等方式實現(xiàn)彼此理解、目標達成和價值認同。
三、英語與跨學科課程整合內(nèi)容設計
(一)英語與體育科跨界
體育課是最受學生歡迎的課程。讓學生在活動中說,動中用,既能開發(fā)他們身體運動智能,又能讓他們活用英語知識。當老師用英語組織常用的課堂用語,如stand in a line(排隊),開始做熱身活動時,發(fā)體育口令Let,warm up:nod your head點點頭,turn your arm 轉動手臂,stretch your hand伸伸手,kick your leg 踢踢腿,touch your knee碰碰膝,stamp your foot 跺跺腳,bend your back 彎彎背,raise your shoulder聳聳肩。
英語教學與體育活動跨界,那就能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在外研社小學英語三年級中"Stand up,Sit down"這個體育游戲受到學生們的歡迎。尤其是教學習人體部位這一課之后,讓學生在運動場上邊做操邊邊復習英語,如:show your right hand.Touch your toes Three times.Touch your left shoulder with your right hand.Turn Left three times.將英語與體育活動的融合,學生興趣濃厚,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學達成度非常高。
(二)英語與美術科跨界
在美術課堂上教授畫水果的畫像,老師一邊教讀動物單詞,一邊和學生一起畫畫,dog,tiger,giraffe,lion等,并讓他們根據(jù)自己的喜好涂顏色,老師同時說關于顏色的英語單詞blue,orange,red,yellow等,學生在輕松的美術課上可以加深英語課教授的單詞,達到多接觸多重復多使用。
(三)英語與科學科跨界
科學是一門有意思的、內(nèi)容豐富的學科。在科學課上,學生通過觀察魚缸里的金魚,會注意到金魚在游動時會擺動鰭和尾巴。學生將練習使用"fin(鰭)"和"tail(尾巴)"這兩個新單詞。金魚游動時,鰭和尾巴幫助它控制方向。作為知識拓展,教師可以告訴學生魚的軀干和尾巴上都有肌肉,為魚向前游動提供動力(The trunk and the tail contain the muscles which propel the fish forward)。
通過在知識的傳授和科學探究過程中的提問、傾聽和思考,讓學生的學習科學的英語語言也隨之發(fā)展起來。
(四)英語與數(shù)學科跨界
小學英語中有許多有關數(shù)學的知識,如小學英語三年級《How many》課文中學生在學會數(shù)數(shù)之后,加入簡單的數(shù)學運算“What’s two plus five? What’s twenty minus eight?”學習時間和鐘表的認識也是數(shù)學范疇的內(nèi)容,其中有“What’s the time?It’s six fifty-five.”“It’s five to seven”該句直譯“還有五分鐘到六點”,讓學生利用數(shù)學知識計算出六點五十五分,在教授數(shù)學幾何圖形的數(shù)學課上加入數(shù)學圖形英語名稱,星形star,三角形triangle ,圓形circle、長方形rectangle等,學生在英語課運用英語進行數(shù)學運算時,在數(shù)學課中鞏固數(shù)學英語名詞。這樣的聯(lián)系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學習思維,培養(yǎng)他們的發(fā)散思維,并增強記憶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李露.英語學習 興趣先導[J].河南教育(教師教育),2021(06):23.
[2]尹娜.新課標背景下對學生進行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方法[J].校園英語,2019(03)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