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俊
摘 要 《哦,香雪》全文接近八千字,篇幅較長,對課堂教學而言有一定難度。小說中出現(xiàn)了五個“一”:一個小山村、一列火車、一分鐘、一個鉛筆盒、一次歷險。這五個“一”將小說最主要的內容串在了一起,抓住這五個“一”,也就抓住了小說的核心要素。圍繞小說中的五個“一”展開教學,能夠起到提綱挈領、化繁為簡的作用。
關鍵詞 山村;鐵軌;一分鐘;鉛筆盒;歷險
鐵凝發(fā)表于1982年的小說《哦,香雪》被編入統(tǒng)編高中《語文》必修上冊第一單元。單元主題是“青春的價值”。剛剛進入高中階段,正當青春年華的同學,從香雪以及“香雪們”的身上,感受青春的純真與質樸,感受生命的美好,能夠陶冶他們的情操,提高他們的思想境界,這對他們是大有益處的。但《哦,香雪》全文接近八千字,作為一篇自讀課文對課堂教學而言,篇幅相對較長,怎么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并能讓學生相對深入地理解文本,感受這篇小說中蘊藏著的美好情懷,對師生來說,也算是一個不小的挑戰(zhàn)。
認真梳理文本之后,筆者發(fā)現(xiàn),故事發(fā)生的地方是一個落后的小山村——臺兒溝,小說講述的是鐵路修進大山之后火車的到來在臺兒溝引發(fā)的故事,故事發(fā)生的根本原因是火車在臺兒溝停留了一分鐘,故事最動人的地方是主人公香雪為了一個自動鉛筆盒進行的一次歷險。一個小山村,一列火車,一分鐘,一個鉛筆盒,一次歷險,這五個“一”就將小說最主要的內容串在了一起,抓住這五個“一”,也就抓住了小說的核心要素。如果圍繞小說中的這五個“一”展開教學,應該能夠起到提綱挈領、化繁為簡的作用。
一、一個落后的小山村
臺兒溝是小說故事發(fā)生的具體環(huán)境,是小說中人物成長、生活的具體環(huán)境。臺兒溝是一個掩藏在大山深處的封閉、貧窮、落后、純樸的小山村?!八退氖畮讘羿l(xiāng)親,一心一意掩藏在大山那深深的皺褶里,從春到夏,從秋到冬,默默地接受著大山任意給予的溫存和粗暴?!彼忾],由于所在之處是大山深處,獨特的自然條件決定了它與外界幾乎保持一種完全隔絕的狀態(tài),這也就造成了它的封閉。它地方狹小,人口稀少,“臺兒溝太小了,小得叫人心疼”,狹小的地域自然不能提供更多生活所需的物質資料,所以全村只有十幾戶人家。它貧窮,人們的生活所需只能來自于大山,所以物質匱乏,大山的自然環(huán)境具有兩面性,既提供了人生存的基本物質所需,又有著相當?shù)钠茐男裕藗冎荒堋澳亟邮苤笊饺我饨o予的溫存和粗暴”。它落后,這里的人們只能從事農業(yè)生產,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他們典型的,也是唯一的生活方式,“從春到夏,從秋到冬”,因循傳統(tǒng),亙古如斯。
小山村臺兒溝是農業(yè)社會的一個縮影,是農耕文明、鄉(xiāng)村文明的一個象征。這里原始寧靜,人與自然關系和諧,人們質樸勤勞,生活方式傳統(tǒng)單一,人際關系單純美好,這是鄉(xiāng)土文明美好的一面——民風淳樸,人情美好。鄉(xiāng)土文明的另一面是,閉塞落后,物質貧窮,自給自足,人們因循守舊,安于現(xiàn)狀。臺兒溝兼具鄉(xiāng)村文明兩面性的典型特征,這里既孕育出人性美好健康、單純質樸、善良溫厚的人——香雪的父母、臺兒溝的姑娘、香雪,也在更大可能上會讓這個社會中的青年一代繼續(xù)過著和他們祖輩相同的生活,因而這個社會循環(huán)往復,止步不前。鐵凝面對她構建的臺兒溝情感復雜,有贊美,更有焦慮,“不是作者要走出鄉(xiāng)村的具體的焦慮,而是一種期待文明的焦慮?!盵1]
二、一條彎彎曲曲的鐵軌
火車是工業(yè)文明的標致性產物,也象征著相對于鄉(xiāng)村文明而言更加進步的現(xiàn)代文明。鐵軌就是鐵路,因火車而產生,與火車緊密相關,小說講的是一群姑娘和火車的故事,但從交通的角度講,鐵軌鋪到哪里,鐵路修到哪里,火車才走到哪里,打破大山寧靜的是鐵軌而非火車,所以在這篇小說中選取鐵軌更加具有代表意義。小說寫道,“如果不是有人把鐵軌鋪進深山,你怎么也不會發(fā)現(xiàn)臺兒溝這個小村?!辫F軌給臺兒溝提供了能被外部世界發(fā)現(xiàn)的契機,打破了臺兒溝的封閉,成為聯(lián)結臺兒溝與外面世界的通道,把臺兒溝串聯(lián)在了現(xiàn)代文明的版圖中。正如陳丹晨所說“它使人們開始和外界連接起來,并且動搖了延續(xù)千百年的生活秩序和習慣?!盵2]
文本中的鐵軌經過作者的人格化描寫,具有了深層含義。鐵軌是“纖細、閃亮”的,帶著現(xiàn)代文明的光輝,也在廣袤的農村文明的大地上顯得纖弱。鐵軌是“勇敢”的,這是現(xiàn)代文明打破傳統(tǒng)的勇氣,但“彎彎曲曲,曲曲彎彎”就意味道路的曲折。鐵軌“鉆進幽暗的隧道,沖向又一道山梁”,代表著現(xiàn)代文明面對傳統(tǒng)社會具有著的摧枯拉朽的力量與信心。1978我國實行了改革開放政策,開啟了一個新時代,開啟了從傳統(tǒng)走向現(xiàn)代、從鄉(xiāng)村走向城市的現(xiàn)代化進程。小說正是在這個大的時代背景下完成的,其主題具有時代性意義,鐵軌伸進臺兒溝就是一個隱喻,隱喻著中國社會發(fā)生的這場史無前例的大變遷,和在這場變遷的時代風云中農村社會的選擇以及在改革開放初期,古老中國對現(xiàn)代文明的追求和受到現(xiàn)代文明沖擊之后的蹣跚前進。
三、短暫的一分鐘
《哦,香雪》講述的是一個宏大的時代主題,但故事卻并不宏大,故事的情節(jié)也不起伏跌宕,作者選取了一個獨特的角度切入,提取了一個特定的時間——“短暫的一分鐘”?!芭_兒溝上了列車時刻表,每晚七點鐘,由首都方向開往山西的這列火車在這里停留一分鐘”,作者把故事放置在這“一分鐘”中展開,體現(xiàn)了構思的精巧。這短暫的一分鐘里,出現(xiàn)了一群單純活潑的山村少女,出現(xiàn)了一個純凈美麗的香雪,出現(xiàn)了一個讓香雪魂牽夢繞的鉛筆盒,出現(xiàn)了一條長達三十里的山間夜路。這一分鐘里有一群以香雪為代表的山村少女因開進深山的火車而帶來的喜怒哀樂,有香雪和臺兒溝姑娘們對新事物產生的好奇與驚喜,有她們對新生活純真、熱烈的向往和追求。短暫的一分鐘是一個窗口,讓我們的眼睛看到了廣大的農村世界,讓我們看到了少女們青春的純真和質樸,看到了她們豐富而隱秘的精神世界,看到了人性的美好,生命的美好。
短暫的一分鐘是一個小小的窗口,卻透露出小說宏大的時代主題——改革開放后的中國,甩去沉重的歷史負擔,走出歷史與現(xiàn)實的陰影,打破封閉,走向開放,擺脫愚昧與落后,追求文明與進步的痛苦與喜悅。在這短暫的一分鐘里,還有兩種互為異質的文明的對撞,代表著先進、發(fā)達、富裕的現(xiàn)代文明與代表著落后、貧窮的鄉(xiāng)村文明之間碰撞,以及在兩種文明的碰撞中被凸顯出來的淳樸自然的鄉(xiāng)村世界的民風民情,他們面對現(xiàn)代文明的沖擊而產生的躁動不安。小窗口透露大主題,讓這篇小說呈現(xiàn)出意蘊深厚、含蓄蘊藉的特色。
四、一個自動鉛筆盒
自動鉛筆盒是香雪夢寐以求的東西,是推動香雪勇敢踏上火車,開啟尋夢之旅的關鍵之物,并且還是香雪獨自行走了三十里山路的精神支撐。文具盒作為一種學習用具,與文化知識緊密相關,小說中的自動鉛筆盒,不僅僅是一個單純意義上的文具,而是知識文化的符號與象征。先有心中所想,其后才有眼中所見,當她的同伴鳳嬌在火車上看到的是金圈圈和小手表時,香雪看到的卻是“人造皮革學生書包”,她向火車上的人打聽能自動開關的鉛筆盒和它的價錢,當自動鉛筆盒出現(xiàn)在面前時,她毫不猶豫地登上了火車。對香雪來說,對自動鉛筆盒的向往與追求,就是對知識的向往與追求,是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在獲得鉛筆盒后,香雪想要告訴娘,鉛筆盒是一個寶盒子,“誰用上它,就能一切順心如意,就能上大學、坐上火車到處跑”,顯然香雪是把鉛筆盒和知識、和大學、和外面的世界聯(lián)系在一起的。這說明作為村里唯一初中生的香雪已經認識到知識的價值與意義,這樣的香雪就有了走出大山,融進文明生活的能力。
自動鉛筆盒是香雪的自尊。對自動鉛筆盒強烈渴望的直接原因是同學的嘲笑,同學的嘲笑讓她意識到自己的貧窮,所以得到鉛筆盒后,她想“就再也不會叫人瞧不起”。這就意味著,香雪的認識中得到自動鉛筆盒就是得到了平等,得到了人格尊嚴。事實未必如此,但香雪身上顯示出的對平等的期盼,對自我人格的維護意識是可貴的。自動鉛筆盒還是香雪對生活方式的選擇,因為自動鉛筆盒是工業(yè)文明的產物,是現(xiàn)代文明的象征,追求它,就是追求現(xiàn)代文明。
五、一次歷險
因為鉛筆盒,香雪登上了火車,完成了一次歷險。雖然只是一次歷險,但其中卻包含著兩次冒險,第一次是登上火車,第二次是獨自走夜路回家。對于一個只見過火車的農村姑娘來說,登上火車是需要巨大的勇氣的。發(fā)現(xiàn)鉛筆盒后,沒有敲開窗子,香雪“不知怎么的她就朝車門跑去”,如果說上火車是來自鉛筆盒的驅使,香雪忘記了火車只停留一分鐘的事實,或者是香雪抱有在一分鐘內完成交易的僥幸之心,但當她剛剛登上火車,火車就開動了。這是一次失敗的冒險,但卻陰差陽錯,讓香雪成了臺兒溝第一個坐火車的姑娘,成了第一個走出去的姑娘。第二次冒險是她拒絕了旅客們的勸阻和“北京話”的好意,獨自一人走完三十里山路,這同樣需要極大的勇氣,自動鉛筆盒給予了她勇氣與力量,成為她冒險成功的精神支撐。
這次歷險對于香雪來說意義重大,實現(xiàn)了她的愿望,讓她獲得了追求的勇氣,她的思想境界得到了巨大的提升,開啟了她全新的生命征程。勇于追求夢想,夢想才有實現(xiàn)的可能,有夢想還要能夠勇于行動,香雪向往自動鉛筆盒——現(xiàn)代文明的象征,并能勇敢地跨出行動的步伐??梢?,她是一個時代精神的產兒。歷險讓她獲得了更大的追求的勇氣,她想“那時臺兒溝的姑娘不再央求別人”“火車也會停得久一些”,她要改變家鄉(xiāng)現(xiàn)狀,擺脫貧窮落后,追求現(xiàn)代文明,這就顯現(xiàn)出外表柔弱的香雪因為這次歷險而有了比別人更加高遠的追求,這是她思想境界的巨大提升,這是她全新的生命征程的開啟。
綜上可見,《哦,香雪》中的這五個“一”,串聯(lián)著小說最主要的內容,蘊藏著小說的主旨。從這五個“一”入手,應該是我們教學中解讀這篇小說時一個不錯的選擇。
參考文獻
[1]賀紹俊.鐵凝評傳[M].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2005:41.
[2]陳丹晨.天真的、單純的、真誠的——記鐵凝的創(chuàng)作[J].萌芽,1984(1).
[作者通聯(lián):江蘇平潮高級中學]
實施“多彩文化” 培育“靜美少年”
李艷清
教學者,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育人者,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遼寧省沈陽市大東區(qū),這片孕育出無數(shù)夢想的沃土上,坐落著一所環(huán)境幽美、底蘊深厚、擁有高質量教育體系的特色名?!蜿柺写髺|區(qū)靜美小學教育集團。
靜美小學教育集團成立于2012年,在打造優(yōu)質教育品牌的探索和實踐中,全面貫徹“以人為本,辦適合的教育”辦學宗旨,堅持以“讓生命煥發(fā)自主色彩”為辦學理念,以“立足教育本源,創(chuàng)建幸?;▓@,營造課堂學園,體會成長樂園,享受文化圣園,感悟人生方圓”為辦學目標,創(chuàng)新提出了“多彩文化”的教育理念,為每名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滿足不同學生的多樣化發(fā)展需求,為實現(xiàn)學生學業(yè)發(fā)展與生命質量的“雙提升”開辟了一條特色發(fā)展、內涵發(fā)展的新路子。
立德樹人 構建“靜美”育人格局
德育是素質教育的靈魂和核心,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根本保障。集團堅持貫徹“養(yǎng)正毓德、以靜育美”的德育工作理念,將“靜、凈、敬、競”4種品行教育作為開展德育工作的抓手,大力構建“博采養(yǎng)德”的善學課程、“養(yǎng)正毓德”的善行活動、“尚美揚善”的善美環(huán)境,逐步形成了以“精細管理、精心培育、精彩活動、精品特色、精英團隊”為主要內容的精細化管理模式。
——《中國教育報》2021年1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