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明
(蘇交科集團(江蘇)安全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蘇 南京 211100)
硝基苯類化合物是一類被廣泛用于醫(yī)藥、染料和化工等領域的半揮發(fā)性有機物[1],其毒性是一般有毒化合物的40~50倍,屬于高毒性物質,且化學性質穩(wěn)定,不易降解[2]。對皮膚、消化道和呼吸道有極強侵入性,對現(xiàn)場人員有重大危害。
通過對色譜參數(shù)和質譜參數(shù)進行優(yōu)化,建立NTD-GC-MS同時測定測七種硝基苯類化合物(硝基苯NB、鄰硝基甲苯ONT、間硝基甲苯MNT、對硝基甲苯PNT、鄰硝基氯苯ONCB、間硝基氯苯MNCB、對硝基氯苯PNCB)的方法。該方法便于快速地制定應急處置方案,而且能盡可能減少對環(huán)境和人體的損害,是一種快速高效檢測痕量硝基苯類化合物的方法。
氣相色譜質譜儀(Agilent 8890-5977B,F(xiàn)ID檢測器),毛細管色譜柱DB-5MS(Agilent 30 m×0.25 mm,df 0.25 μm),毛細管色譜柱Equit-5MS(Agilent 30 m×0.25 mm,df 0.25 μm),毛細管色譜柱HP-5MS(Agilent 30 m×0.25 mm,df 0.25 μm),針捕集阱裝置(德國PAS公司),熱風槍(德國STEINEL司登利公司,HG-2320E),烘箱(德國Binder公司,F(xiàn)D260)。
7種硝基苯類化合物混合標液(壇墨質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 000 μg/mL),正己烷(德國Merck公司,農殘級),甲醇(德國Merck公司,色譜純),乙醇(德國Merck公司,分析純),氦氣(南京特種氣體廠有限公司,99.999%),氮氣(南京特種氣體廠有限公司,99.999%),微量注射器(瑞士Hamilton公司,10 μL、50 μL、100 μL、1 000 μL),特氟龍 FEP氣體采樣袋(上海申源科學儀器有限公司,100 mL/500 mL/1 L),商用吸附針(Agilent Carboxen1000)。
利用正己烷(農殘級)為溶劑,將2 000 μg/mL七種硝基苯類化合物配制成200 μg/mL的中間液,儲存于棕色容量瓶中。將中間液配制成0.01 μg/mL、0.02 μg/mL、0.05 μg/mL、0.1 μg/mL,0.2 μg/mL、0.5 μg/mL、1.0 μg/mL、2.0 μg/mL、5.0 μg/mL不同梯度的標準溶液,待用。
將不同濃度的標準液,用微量注射器打1 μL進入100 mL氣袋,加熱10 min,直到其全部變?yōu)闅怏w,冷卻后用NTD采集氣袋中的標樣,直接進行GC-MS檢測。
2.1.1 色譜柱選擇
DB-5MS適合分離弱堿性化合物,Equity-5MS適合分離弱酸性化合物,尤其適合分離7種硝基苯類化合物。所以,最佳色譜柱為Equity-5MS。
2.1.2 柱溫選擇
初始溫度設定為50 ℃時,能夠有效分開七種硝基苯類化合物,且全部都在10 min前出峰結束;當初始溫度設定為60 ℃和70 ℃時,色譜峰有明顯拖尾現(xiàn)象,溫度過高影響分離效果。所以,本實驗最佳初始溫度為50 ℃。
初始溫度設定為50 ℃,進樣濃度為20 μg/mL,進樣體積保持1 μL不變,觀察分離效果。分別以8 ℃/min、9 ℃/min、10 ℃/min、11 ℃/min、12 ℃/min的升溫速率升至220 ℃,然后以15 ℃/min升至 250 ℃,保持5 min。當升溫速率大于10 ℃/min時,硝基苯NB的色譜峰存在嚴重拖尾,分離效果差。所以,最佳程序升溫速率為10 ℃/min。
2.1.3 進樣口溫度選擇
試驗設定進樣口溫度為220 ℃、230 ℃、240 ℃、250 ℃、260 ℃、270 ℃、280 ℃,當進樣口溫度為250 ℃ 時,七種硝基苯類化合物的響應值達到最大,進樣口溫度在250 ℃~270 ℃之間時,七種硝基苯類化合物的響應值平衡,但溫度太高不利于低沸點化合物的檢測,降低檢測效率。所以,最佳進樣口溫度為250 ℃。
2.1.4 離子源溫度選擇
設定離子源溫度為230 ℃時,響應值達到最大,離子源溫度大于230 ℃后,響應值逐漸降低。所以,最佳離子源溫度為230 ℃。
七種硝基苯類化合物在特征掃描(SIM)模式下進行檢測,選擇Equity-5(30 m×0.25 mm,df 0.25 μm)為最佳氣相色譜柱,250 ℃為進樣口溫度,設定分流比為15,不分流進樣,柱流量為1.3 mL/min。設定起始溫度50 ℃,以10 ℃/min程序升溫至220 ℃保持1 min,再以15 ℃/min升至250 ℃保持2 min。離子源溫度230 ℃,用全掃描(SCAN)方式定性,特征掃描模式下定量,溶劑峰時間5 min。
將8個不同濃度梯度(0.01~2 μg/mL)的標準溶液從低到高,依次上GC-MS檢測,1 μL進樣體積,每個樣品檢測至少3次以上。檢測限為3倍信噪比,定量限為10倍信噪比,用濃度為2.0 μg/mL的樣品至少重復測試8次的RSD比較儀器穩(wěn)定性。在0.01~2 μg/mL范圍內,七種硝基苯類化合物有良好線性,線性系數(shù)在0.999 0~0.999 5之間,儀器檢測限在0.000 1~0.001 4 μg/mL之間,定量限在0.001~0.007 μg/mL之間,相對偏差在5.3~9.8%之間,能滿足分析痕量硝基苯類化合物的要求。
表1 儀器方法的線性、檢測限、定量限
吸取1 μL的標準溶液(1 μg/mL)到100 mL特氟龍采樣袋中,保持采樣條件及解吸條件不變,依次設定烘箱溫度為50、100、120、150、200、220、250 ℃,加熱5 min,通過七種硝基苯類化合物的峰面積,評價轉化效果。
試驗結果如圖1,加熱溫度在50 ℃~150 ℃之間,峰面積均呈上升趨勢。加熱溫度低于最佳轉化溫度時,會導致不完全揮發(fā),150 ℃時,峰面積達到最高點。加熱溫度在150 ℃~180 ℃之間時呈下降趨勢,可能是高溫下特氟龍采樣袋對七種硝基苯類化合物有吸附導致。180 ℃~250 ℃時基本趨于平衡,說明化合物轉化率已經達到最高點。所以,烘箱最佳加熱溫度為150 ℃。
圖1 不同加熱溫度下七種硝基苯類化合物的峰面積
將1 μg/mL標準溶液打入1 μL至100 mL特氟龍采樣袋,在采樣參數(shù)和解吸參數(shù)不變的條件下,加熱溫度為150 ℃,設定烘箱加熱時間為0.5 min、1 min、1.5 min、2 min、2.5 min、3 min、5 min。
試驗結果如圖2,加熱時間為0.5 min~2 min,各化合物的峰面積均呈上升趨勢,可能是由于加熱時間過短導致液體揮發(fā)不完全。加熱時間為2 min時,七種硝基苯類化合物峰面積達到最大值。加熱2 min~2.5 min時,都有下降趨勢,可能是加熱時間過長導致氣袋對目標物有吸附。加熱時間為2.5 min~5 min時,七種硝基苯類化合物的峰面積不再增加。所以,烘箱最佳加熱時間為2 min。
圖2 不同加熱時間下七種硝基苯類化合物的峰面積
2.4.1 解吸溫度優(yōu)化
解吸溫度在250 ℃到300 ℃之間,進樣量不變,色譜峰面積越大,則濃度越大,說明解吸越完全。解吸時間統(tǒng)一控制在5 min,試驗結果如圖3。解吸溫度為250 ℃時,峰面積值均最低,可能是該解吸溫度下各物質沒有完全氣化;當溫度為270 ℃時,峰面積值達到最大,說明七種硝基苯類化合物在270 ℃下解吸效果達到最佳;解吸溫度在270 ℃到300 ℃時逐漸呈下降的趨勢,可能是高溫條件下部分分析物還未經過載氣進入毛細柱就已經發(fā)生氣化了。所以,烘箱最佳解吸溫度為270 ℃。
圖3 不同解吸溫度下七種硝基苯類化合物的峰面積
2.4.2 解吸時間優(yōu)化
在采樣參數(shù)和儀器參數(shù)不變的情況下,設定解吸溫度在270 ℃,用NTD吸取相同體積量的目標物,試驗結果如圖4。解吸時間為2 min時,七種分析物響應值最低,第二次檢測吸附針內目標物時,發(fā)現(xiàn)針內有殘留物,解吸不完全;解吸時間時為4 min,峰面積達到最大值,再次解吸吸附針內目標物無殘留;繼續(xù)延長解吸時間到6 min,發(fā)現(xiàn)七種分析物響應基本趨于平衡。所以,最佳解吸時間為4 min。
圖4 不同解吸時間下七種硝基類化合物的峰面積
2.5.1 NTD采樣速率優(yōu)化
樣品濃度為1 μg/mL,注入量為1 μL,采集體積為100 mL,設定2 mL/min至8 mL/min的采樣速率,保持解吸參數(shù)和加熱參數(shù)不變。試驗結果如圖5,設定NTD采樣速率在2 mL/min、3 mL/min、4 mL/min時,七種硝基類化合物的響應值呈緩慢增加的趨勢,可能是采樣速率較低導致樣品捕集不完全;采樣速率大于5 mL/min后,七種硝基類化合物的響應均呈下降的趨勢。所以,最佳采樣速率為4 mL/min。
圖5 不同采樣速率下七種硝基苯類化合物的峰面積
2.5.2 NTD采樣后檢測方法線性、檢測限與定量限
選擇實驗優(yōu)化后的最佳參數(shù),設定范圍在1~200 ng/L之間,將不同濃度梯度的標準液體打入氣袋中,在同等條件下進行萃取和解吸。試驗結果如表2,七種硝基苯類化合物在1~200 ng/L有良好的線性,其中檢測限為3倍信噪比(S/N),定量限為10倍信噪比(S/N)。七種硝基苯類化合物的檢測限在0.1 ng/L~1.0 ng/L之間,定量限在0.5 ng/L~1.6 ng/L之間。
表2 NTD采樣后檢測方法的線性、檢測限、定量限
選取實驗室空氣作為加標樣品,進行不同濃度的加標實驗(如表3所示),原始空氣中未檢測出七種硝基苯類化合物,回收率在89.4%~99.5%之間,相對標準偏差在3.2%~9.7%。
表3 七種硝基苯類化合物不同濃度的加標回收率
將8種不同濃度梯度(1~200 ng/L)的溶液從低到高進行檢測,進樣量為1 μL,每個樣品重復3次以上,保證標線性均在0.999以上,能完全有效地分離出七種硝基苯類化合物,如圖6。
圖6 七種硝基苯類化合物SIM模式下標準液體色譜圖
繪制混合標準氣體標準曲線時,將不同濃度的液體(1~200 ng/L)注入充滿氮氣的100 mL特氟龍采樣袋中,每次注入量為1 μL,每種濃度重復三次以上,烘箱加熱成氣體后,將氣袋取出冷卻至室溫,NTD吸附針插入裝有標準品的密閉特氟龍氣袋進行采樣,采完樣品立即用GC-MS分析檢測。優(yōu)化NTD采樣條件時,將1 μL濃度為2 μg/mL的標準混合液體攝入500 mL的氣袋中,每次采樣體積為100 mL。七種硝基苯類化合物標準氣體在SIM模式下的色譜圖如圖7所示。
圖7 七種硝基苯類化合物標準氣體色譜圖
采集空氣樣品時,將NTD調節(jié)好采樣參數(shù),直接放置于采樣點進行空氣樣品的采集。采樣結束后,樣品立刻進行GC-MS檢測。
實驗過程中用空白實驗、空白加標和平行數(shù)據(jù)嚴格對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質量控制。每組數(shù)據(jù)為平行3次的平均值,保證七種硝基苯類化合物線性系數(shù)>0.999,RSD<10%,線性如表4。特氟龍采樣袋需經過反復加熱和氮氣吹掃,保證空白采樣袋中化合物濃度為0。吸附針每次解吸完樣品都需要在GC-MS上老化6 min,確保針內沒有殘留物。
表4 七種硝基苯類化合物線性值
通過優(yōu)化GC-MS色譜和質譜參數(shù),建立了NTD與GC-MS聯(lián)用新型快速采樣測定環(huán)境空氣中的7種硝基苯類化合物的方法,該法儀器檢測限低,靈敏度高。實驗中NTD采樣到GC-MS解吸僅需30 min,儀器攜帶方便,采樣速度快,無需溶劑萃取,色譜峰分離較好,且互不干擾。該方法比常規(guī)檢測方法更加綠色環(huán)保,,可廣泛用于工作場所空氣中痕量硝基苯類化合物的檢測分析,也可為環(huán)境中其他痕量的VOCs提供檢測參考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