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見弟
[摘要] 寫作,歷來都是學習語文的老大難題。最難的寫作部分,“部編”如何安排?“部編”力圖突破既有的模式,在突出綜合能力的前提下,注重基本寫作方法的引導。寫做內容貼近學生生活,寫作方式靈活多樣,寫作指導更有可操作性,更有實效性。
[關鍵詞] 快樂表達 輕松表達 清晰表達 自信表達 準確表達
長久以來,作文教學一直是廣大語文教師面臨的老大難題。雖然許多教師都進行了不懈的努力去探究,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教師怕教,學生怕寫的狀況依然普遍存在。最難的寫作部分,“部編本”如何安排呢?它力圖突破既有的模式,在突出綜合能力的前提下,注重基本方法的引導。寫作方法和技能訓練的設計編排照顧到教學順序,讓老師能夠落實,克服隨意性,但也注意到避免應試式的反復操練,有可操作性。
從二年級的寫話來看,它是為三年級的習作鋪好了臺階的,可見部編教材的編排是很嚴謹的。
一、詞句鋪墊一一筑牢習作的起點。
學生從二年級上冊開始練習寫話,二年級的兩冊教材共安排了七次專項寫話訓練,具體情況如下。
冊別 寫話內容 寫話要求
二年級上冊 我喜愛的玩具 從“是什么”“什么樣子”“好玩在哪里”幾方面進行寫話。掌握寫話的基本格式:寫在方格紙上,標點符號占一格。
學寫留言條
按照留言條規(guī)范格式,根據具體內容進行寫話,要把內容寫清楚。
貓和老鼠
從“小老鼠在干什么”“出現了誰”“接下來會怎樣”展開想象進行寫話。
二年級下冊 我的好朋友
從“好朋友是誰”“長什么樣子”“經常一 起做什么”幾方面寫清楚。
編寫童話
觀察圖畫,想象小蟲子、螞蟻和蝴蝶用雞蛋殼做了哪些事情,它們有什么有趣的經歷,按時間順序寫清楚。
心中藏“問號”
根據范例,把自己對大自然中的“疑問”寫下來,并做成卡片與同學交流。
養(yǎng)小動物
從“想養(yǎng)什么”“養(yǎng)的理由”兩方面來寫,把理由分成幾條寫清楚。
通過七次循序漸進的練習,學生可以達到以下要求,從幾個方面來寫事物,能根據提供的圖片或結合自己的認識,展開想象,完成寫話,分條歸類地寫出自己的理由,掌握寫話基本格式:寫在方格上,段前空兩格,標點符號占一格等等。
二、循序漸進,逐步提高要求。
三年級的習作與二年級的寫話是有效銜接的。部編教材在二年級下冊安排了寫“我的好朋友”,并提示學生從“她是誰,長什么樣子,你們經常一起做什么?”三個角度進行表達,這為學生開展本次習作練習做好了前期的鋪墊。本次習作與之前寫話的相同之處在于都是寫同學,但在習作要求上又有發(fā)展。本次習作要求學生重點寫出同學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也就是寫出同學的特點,這需要學生自己去留心觀察,因此無論是寫話還是習作,都是我手寫我心的表達,都是觀察生活,體驗生活所得的,教師在教學時要勾連學生已有的寫話經驗,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提升。這樣的循序漸進,符合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緩解了學生的習作畏難情緒。
三、巧用范例,打開思路,寫好內容。
教材提供的四個范例,可以從不同角度幫助學生打開習作思路,引導學生順著例子想下去,想開去……例如關于他的頭發(fā)又黑又硬,一根根向上豎著這個范例,學生可以順著想下去,他的頭發(fā)還有是怎樣的?還有什么其他特點,也可以由此想開去:這里寫了頭發(fā)也可以寫眼睛、嘴巴、鼻子或者身材等等。當然要提醒學生抓特別之處來寫,并非是鼻子眉毛一把抓,面面俱到可不行。其他三個角度,同樣提示了學生可以寫的內容,為學生指引了思考的方向,使他們明白寫一個同學的具體方法,寫出同學令人深印象深刻的外貌特點。教師在教學時,可以讓學生先說說自己選擇的同學有哪些地方令人印象深刻,允許學生自由表達,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相機地引入教材中的范例進行講解。例如當學生講到同學的眼睛小小的,像瞇著的一條縫但卻非常機靈”之類的內容時,教師可以結合教材中的第一個范例,打開學生的思路,使他們明白可以從人物的外貌特點進行介紹。如果學生講到他喜歡跳舞,只要聽到音樂響,他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樣,身體隨著音樂扭動起來,手舞足蹈的,快活極了之類的內容,教師則可以結合教材中的最后一個范例,從同學特別的愛好角度進行介紹,這樣讓學生圍繞一個內容想開想深入,就可以用幾句或一段連貫的話,把同學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表達清楚了。
三年級的習作教學安排,既關注長期閱讀積累,又重視模仿性的遷移訓練,既有專項習作的訓練也有隨課文安排的小練筆,在理解與表達,學習與應用之間架設起一座橋梁,大大降低了習作起步的難度?;谶@樣的認識,教師在教學時尤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激發(fā)興趣 快樂表達
在作文的起始階段,教師要將習作興趣的激發(fā)與培養(yǎng)放在首位,想方設法激發(fā)學生的習作興趣。這就要求習作的話題要立足于學生的生活,貼近他們的生活。例如教師在教學猜猜他是誰時,可以以玩激趣,在玩猜人游戲的過程中,引領學生進入作文天地。對處于作文學習起步階段的學生來說,最有價值的指導就是激趣。這樣學生才愿意、樂意去表達,解決了無話可說的困境。
(二)降低難度 輕松表達
在學生作文的起步階段,最重要的是能寫出來。本冊教材的寫日記,給出的例子都十分簡短,對于這樣的要求學生稍作努力就可以達成。三年級上冊教材對習作要素的表述非常明了,“試著、嘗試、學寫”是其中的高頻詞,這不僅明確了單元習作教學的重點,也表明了教學要求并不是要學生“學會、會用”,而是嘗試運用;在表達上并不要求學生寫具體,寫生動,寫形象,只要求學生把話說明白,把句子寫通順就可。本冊教材特別重視引導學生進行自主表達,每篇習作在內容要求上,不做具體的限制,給學生以廣闊的表達空間,讓學生真正的表達自己的所見,所思所感,沒有局限性。這也是降低難度的一個具體表現。
(三)留心觀察 清晰表達
觀察是人們認識世界的途徑之一。作文始于觀察,用眼睛觀察,用心靈感受,才能把事物寫正確,寫清楚?!敖涣髌脚_”時結合前面在課文中學到的歸納觀察的方法,明確觀察的要求,在教學“初試身手”時,可以在課堂上組織一些現場的觀察訓練。在習作例文的教學中,可以將作者是如何將觀察所得,用文字表現出來的這一問題作為重點進行探討,最后的大習作“我們眼中的繽紛世界”,要能體現出本單元的教學成效。觀察是一種實踐性的智慧,教師要引導學生用學到的方法來觀察周圍的一切事物。讓學生擁有一雙善于發(fā)現的眼睛,才能豐富他們的認知,才有機會培養(yǎng)出他們清晰表達的能力。
最后統(tǒng)編教材中還有許多的精華所在,需要我們在課堂上不斷的探究實踐,筆者還需要不斷地學習再學習,不斷地提升自身修養(yǎng)與素質。只要充分的利用好新教材,精心組織好每堂課,就一定能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讓我們與學生共同成長,不斷進步,共同開辟語文新課程的新天地。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皮亞杰,兒童的語言與思維[M]北京:,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0
【3】華偉中、劉晶 小學語文2018.7-8《部編教材三年級上冊習作編排特點及整體教學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