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趙禎是一個開明的皇帝,他勵精圖治,勤政愛民,希望能開創(chuàng)北宋的盛世局面,因此,在選拔人才方面,宋仁宗特別細心。
當(dāng)時,國家選拔人才主要是通過科舉考試這種方式,科舉考試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高考。宋仁宗對于科舉考試的要求非常嚴格,哪怕是對于試卷上的文字書寫,比如錯別字,宋仁宗也格外在意,一點也不掉以輕心。
有一年,北宋王朝舉行全國大考,選拔人才。當(dāng)時,一個從四川成都來京城開封參加考試的考生,名叫趙旭??荚囃戤?,趙旭自我感覺考得不錯,于是,他得意洋洋地和幾個同窗在一家茶樓喝茶談心,趙旭興致盎然,說自己很有把握金榜題名,還在茶樓的墻壁上題詩表達自己興奮的心情。
果然,閱卷老師一致向宋仁宗推舉趙旭為這次考試的“高考狀元”。然而,趙旭雖然文采出眾,卻在考卷上把“唯”字的“口”字旁錯寫成了“厶”。
宋仁宗親自看了趙旭的考卷,在殿試時當(dāng)面向趙旭指出了這個錯字??墒?,趙旭卻不肯認錯,他辯解道:“這兩個字的字形相似,可以通用?!彼稳首诤苁遣粣偅瑓s沒有直接責(zé)怪趙旭,而是親筆寫了“去吉”“私和”“句勾”這幾個字形相似的字拿給趙旭看。然后,宋仁宗問趙旭:“這幾個字的字形也很相似,難道都可以通用嗎?你總不能把‘去吃飯’說成‘吉吃飯’吧?你總不能把‘私自’說成‘和自’吧?你總不能把‘句子’說成‘勾子’吧?”趙旭被宋仁宗問得張口結(jié)舌,無言以對。
于是,宋仁宗當(dāng)即宣布,趙旭不予錄取,讓他回家重新寫字讀書,等到他不再寫錯別字的時候再來參加考試。
趙旭悶悶不樂地回到客店,滿心傷感地題詞一首,其中有這樣的句子:“‘唯’字曾差,功名落地,天公誤我平生志?!?/p>
直到一年后,宋仁宗想起趙旭因一字差誤,未被錄取,才叫人將趙旭找來,和他吃茶談天。閑談中,宋仁宗見趙旭志向高遠,文才卓異,十分賞識。不久,宋仁宗讓趙旭回家鄉(xiāng)四川做了一名基層官員。
(摘自《百家講壇》 王吳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