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
在剛剛過去的“雙十一”,大家都被物流速度驚呆了,很多人的尾款還沒全部付完,第一批快遞就已經(jīng)送到了。分鐘級的派送速度,甚至讓網(wǎng)友懷疑:“這是鄰居給我發(fā)的貨吧?”那么,2020年“雙十一”的快,到底有哪些神奇之處?
首先,第一次采用了“售前配置”模式。你剛付完定金,預(yù)售的商品就被送到就近的倉庫提前“待命”,付完尾款后,商品就直接跳上快遞小哥的專車,直奔你的手中。
但對于大部分沒有預(yù)售的商品而言,要保證配送速度最需要依靠的,還是高科技的物流設(shè)備,簡單來說,就是“無人”與“超人”的結(jié)合。
仰賴“剁手黨”們青睞有加,被挑中的商品有了第一次“出門遠游”的機會——出庫。所謂出庫,其實就是拾掇好自己,然后整整齊齊地登上大貨車。登車前的第一步,自然是檢查“身份證”。為了讓商品們以最快的速度坐上貨車,“狂掃機”們閃亮登場?!翱駫邫C”的攝像頭全部位于傳送帶上方,商品們一邊被傳送,一邊接受掃描,還沒等它們回過神來,就已經(jīng)被“驗明正身”,送入下一個環(huán)節(jié)——打包。據(jù)悉,如今“狂掃機”每小時可查驗商品4000~5000件。
說到打包,很容易讓我們聯(lián)想到一群工人圍坐在一起,汗流浹背地摳紙板、撕膠帶,不過這早就是明日黃花。眼下最時興的黑科技打包法是運用自動打包機——只需掃描完商品信息碼,就可以將商品放入打包機,不需要膠帶和填充物,打包機就可以將商品包裹得嚴嚴實實。萬一在配送過程中,易碎品不慎手滑掉落,只要經(jīng)過打包機“武力加持”,就會完好無損?!鞍銤M意”,說的就是它了。
被收拾利索的商品,終于能登上24米長的“巨無霸”卡車了。每天有無數(shù)輛這樣的加長版貨車從各地趕到轉(zhuǎn)運中心卸貨。雖然堆起的商品高度快要趕上珠穆朗瑪峰,但轉(zhuǎn)運中心從來不帶怕的。各條分揀線的入口處,都配有數(shù)十臺長達17~21米的裝卸輔助伸縮機,機器的伸縮臂可以直接延伸到貨車中,將商品攬入伸縮機。伸縮機末端又直接與傳送帶相連,省去了工人的搬運時間。在進入傳送帶之前,還會給每個商品發(fā)張“車票”——經(jīng)過全自動稱重、掃描、拍照后,“車票”到手,大家踏上不同的傳送帶,奔向各自要去的城市。
一路上,商品們風馳電掣,除了搭乘貨運飛機外,“復(fù)興號”高鐵也化身為運輸專列,為“雙十一”開啟高鐵速度。而此時,大到一線城市,小到偏遠山村,全國各地的快遞小哥們都已經(jīng)摩拳擦掌翹首以待了。不同于往年的是,2020年許多小哥都過了一把“超人”癮,這要得益于他們的新型穿戴裝備:手腕上是酷炫的智能手表,可以顯示費用明細,提醒收件、攬件,用來導航,甚至還可以監(jiān)測他們的心率和勞動強度,適時提醒他們“該休息了”;胸前則掛著卡片大小的掃描儀,只要將郵件貼近胸口,即可完成掃描;耳朵上別著藍牙耳機,方便隨時溝通情況。這一身行頭,簡直自帶“漫威”感。
在一些快遞小哥不方便進出的場所,人工智能幫助“剁手黨”們解決了最后一百米的難題。素有“高??爝f王者”之稱的浙江大學,讓機器人“小蠻驢”承包了校內(nèi)所有的包裹配送。而在一些大型寫字樓里,樓宇配送機器人也大展身手,它們可以自動呼叫電梯,抵達樓層后,機器人會給收件人撥打電話,配送完畢后,再自己搭乘電梯返回一樓大廳。
2020年,許多人下完訂單后就看快遞直播,驚人的速度,“無人”與“超人”的完美結(jié)合,讓大家紛紛發(fā)彈幕道:物流拼的哪里是力氣,全是腦子!
(本刊原創(chuàng)稿,魏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