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華
江蘇省句容市中醫(yī)院普外科,江蘇句容 212400
膽囊結石是當前臨床的常見疾病,以成年女性更為多發(fā),且年齡越高,該病的發(fā)生概率越高,目前臨床認為誘發(fā)膽囊結石的因素離不開機體膽汁與膽固醇酸濃度比例變化或者膽汁瘀滯因素,但是不少患者在發(fā)病初期并不存在明顯癥狀,易忽視,長此以往,可伴有膽絞痛、惡心嘔吐、上腹部疼痛等臨床癥狀,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1]。由于膽結石早期難以發(fā)現(xiàn),所以難以引起患者的足夠重視,隨患者病情持續(xù)進展,待患者出現(xiàn)飯后惡心等癥狀時,可增加膽囊炎、敗血癥的發(fā)生風險,使患者的生命安全遭到嚴重威脅。對此,臨床往往選擇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治療,雖然手術操作創(chuàng)傷小,便于患者恢復,疼痛程度弱,但是仍會因麻醉、術前準備欠妥等因素的影響而出現(xiàn)諸多并發(fā)癥,降低治療效果,所以臨床加入有效的護理干預十分重要[2]。循證護理以患者為中心,充分結合自身經(jīng)驗與文獻資料加以針對性的護理服務,效果確切[3]。故該文嘗試對2019年4月—2020年10月該院腹腔鏡手術的62例膽囊結石患者給予循證護理,效果滿意,現(xiàn)報道如下。
方便選取在該院實施腹腔鏡手術治療的膽囊結石患者的臨床資料,已排除膽管結石患者,病例總數(shù)62例。全部觀察對象在入院后隨機編碼,把1~31號患者納入對照組中,其中男10例,女21例;年齡30~78歲,平均年齡(48.65±5.37)歲。把32~62號患者納入觀察組中,其中男7例,女24例;年齡30~78歲,平均年齡(48.52±5.68)歲。對比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該項研究在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后實施,且全部研究對象都知曉研究內容,自愿參與。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護理,例如監(jiān)測生命體征;加強吸氧處理;講解術后注意事項,加強心理疏導等。
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加入循證護理干預:①組建循證護理小組。選擇1名臨床經(jīng)驗豐富的護理人員擔任循證護理小組組長,對小組成員進行培訓,討論出患者護理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例如疼痛、膽漏、惡心嘔吐、排尿困難、呼吸道感染、不良情緒等。②術前循證護理。做好與患者及其家屬之間的良好溝通工作,加強健康知識宣教,傾聽患者主訴,鼓勵患者提問,并給予耐心詳細的解答,并告知患者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的有關事宜,充分介紹圍術期的注意要點,叮囑患者放寬心,充分做好心理準備,以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接受手術治療,積極配合。③術中循證護理。多多鼓勵安慰患者,讓患者增加信任感,保證患者良好配合,同時協(xié)助患者取合理手術體位,保持頭高腳低體位,左側傾斜10°,協(xié)助麻醉師做好麻醉處理工作;做好手術相關醫(yī)療器械的準備工作,密切關注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④術后循證護理。如果患者術后出現(xiàn)疼痛癥狀,需要與患者進行良好交流,加強心理疏導,減輕患者心理壓力,并鼓勵患者多多觀看幽默風趣的小品或相聲,多多聽舒緩輕音樂,轉移自身注意力,必要情況下,可給予早期疼痛患者鎮(zhèn)痛劑鎮(zhèn)痛處理,晚期疼痛患者亦可借助腹帶減少機體創(chuàng)口組織的牽拉性;可通過運用鎮(zhèn)痛劑、采取局部熱敷、使用腹帶及按摩等方式,達到緩解患者術后疼痛的目的。如果患者術后明顯惡心嘔吐,需要做好低流量吸氧工作,加快機體二氧化碳的排出,減輕機體刺激性,同時做好熱敷、按摩操作,加快機體胃腸蠕動,減輕腹部脹痛程度;對患者引流管的膽汁顏色、量及性質進行密切性觀察,并良好固定導管,不可脫落,同時確保引流管通暢,通過與患者之間的交流,掌握患者腹部是否存在壓痛、反跳痛、腹肌緊張等癥狀,避免患者出現(xiàn)膽漏癥狀,但是如果發(fā)現(xiàn)患者存在膽漏疼痛癥狀,亦可給予負壓引流操作[4];加強腹腔護理,對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如脈搏、呼吸、血壓等)加強監(jiān)測,做好術后1 d的心電監(jiān)護工作,觀察患者有無出血傾向或者凝血障礙,對機體引流液的顏色和有無滲液狀況加以嚴密觀察[5];待患者麻醉蘇醒,需要定時清理患者口腔分泌物,避免呼吸道堵塞引起窒息,減少呼吸道感染風險。同時,進行耳穴埋籽操作:將王不留行籽埋于患者膽、神門、三焦、膀胱、尿道等穴位以便于術后止痛和預防尿潴留,取穴合谷、內關以預防惡心嘔吐,指導患者用拇指與食指指腹對壓按摩,3次/d,1 min/次。
采用數(shù)字疼痛評分法[6](NPRS)對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疼痛程度進行評價,分數(shù)總分為10分,分數(shù)越高表示患者疼痛感越重,同時記錄兩組患者疼痛持續(xù)時間。
術后對患者康復效果進行監(jiān)測,做好患者排氣時間、腸鳴音恢復時間、排便時間及住院時間等康復指標登記工作。
借助SF-36生活質量評分量表評價兩組生活質量,主要為4項:生活狀態(tài)、社會功能、軀體功能、心理功能,滿分100分,分數(shù)越高則生活質量越高。
護理人員應加強患者巡視,觀察患者體征觀測,并將膽漏、出血、傷口3項術后并發(fā)癥情況進行納入觀察范圍。
采用該院自制調查問卷評價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滿分100分,>90分即為非常滿意;70~90分為一般滿意;<70分為不滿意。
采用SPSS 23.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差異比較進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組間差異比較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護理前,兩組患者NPRS評分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NPRS評分低于對照組,且疼痛持續(xù)時間更短,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疼痛評分與疼痛持續(xù)時間對比(±s)
表1 兩組疼痛評分與疼痛持續(xù)時間對比(±s)
組別NPRS評分(分)護理前 護理后疼痛持續(xù)時間(d)對照組(n=31)觀察組(n=31)t值P值8.63±2.31 8.60±2.29 5.34±0.78 3.67±0.56 6.80±1.54 5.62±1.23 0.051 0.959 9.683<0.001 3.333 0.002
經(jīng)護理,觀察組排氣時間、腸鳴音恢復時間、排便時間及住院時間,相比于對照明顯更優(yōu),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術后效果對比(±s)
表2 兩組術后效果對比(±s)
組別排氣時間(h) 腸鳴音恢復時間(h)排便時間(h)住院時間(d)對照組(n=31)觀察組(n=31)t值P值36.72±6.33 28.26±4.68 18.63±3.28 14.23±2.26 60.22±4.14 42.62±2.97 5.69±1.21 4.93±1.05 5.984<0.001 6.150<0.001 19.233<0.001 2.641 0.011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4項生活質量評分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分]
表3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分]
組別物質生活狀態(tài)社會功能軀體功能 心理功能對照組(n=31)觀察組(n=31)t值P值83.34±2.35 94.78±3.21 83.23±3.01 94.69±4.02 83.46±1.46 93.64±3.26 84.04±3.21 94.03±3.78 16.011 12.705 15.868 11.216<0.001<0.001<0.001<0.001
觀察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是16.13%(5/31),較對照組38.71%(12/31)明顯更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n(%)]
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率較觀察組患者更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5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n(%)]
膽結石是一種發(fā)病率較高的膽道疾病,通常是由肥胖、飲食、生活習慣及遺傳等因素引起的。膽結石患者通常并無明顯癥狀,但部分患者可伴隨典型的膽絞痛,其臨床表現(xiàn)主要包括膽囊高積液、急、慢性膽囊炎與膽絞痛,對患者身體存在較大危害。膽囊結石的發(fā)生,與膽囊管梗阻、結石或者細菌侵入等因素密切相關,其病情嚴重程度直接受截石位誒之、大小、感染程度的影響,臨床接診膽囊結石患者后,常常建議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7]。相比傳統(tǒng)開腹手術,這一治療方式的操作相對簡單便捷,創(chuàng)傷性小,安全有效,深受臨床青睞,但是畢竟屬于手術操作,仍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患者的身心發(fā)展,加上不少患者并不了解自身疾病與手術知識,長時間處在陌生環(huán)境,負面情緒過重,引起機體交感神經(jīng)處于興奮狀態(tài),增高血壓,加快心率,增加手術風險,甚至部分患者亦可出現(xiàn)疼痛癥狀,大大降低生活質量,所以護理干預十分必要[8-9]。同時,該護理措施中的耳穴埋籽具有良好療效,其所選膽、神門、三焦、膀胱、尿道等穴具有止痛、預防尿潴留功效,合谷、內關則能顯著預防惡心嘔吐。
常規(guī)護理過程中,僅僅關注疾病本身的護理,并不掌握患者心理變化,術后疼痛護理干預弱,效果欠佳,而循證護理是一種把臨床經(jīng)驗、文獻資料結合至患者實際需求中的一種新型護理方式,有助于綜合評估患者病情與疼痛程度,積極循證,制訂最佳的護理方案,從而獲得最高的護理質量[10-11]。循證護理是一種從患者實際需求出發(fā)、結合當前現(xiàn)有資源與臨床經(jīng)驗,全面評估患者的疼痛與實際病情,按評估結果,科學、合理的提出疑問,并積極查找相關證據(jù),使患者得到最佳護理服務,從而達到有效提升護理質量的目的[12-13]。
在該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護理后的NPRS評分較對照組低,疼痛持續(xù)時間較對照組短,4項生活質量評分較對照組高,且護理滿意率較對照組高(P<0.05),這充分說明:循證護理有助于改善腹腔鏡手術治療的膽囊結石患者的疼痛程度,縮短疼痛持續(xù)時間,提高生活質量與患者滿意度。分析原因:通常循證護理期間,應充分遵循3個要求[14-17]:①尋找護理問題。手術期間所建立的二氧化碳氣腹會刺激機體組織,加上腹腔鏡手術視野受限,器械對機體臟器的牽拉性,很容易引起患者疼痛,經(jīng)過循證護理有助于及時找出誘發(fā)因素,便于臨床制訂最科學的護理方案。②尋找文獻資料。根據(jù)患者實際病情與需求,結合自身經(jīng)驗,充分查找相關文獻,有助于護理人員擴寬知識面,增強主觀能動性,轉變自身行為,保證護理質量。③效果評價。傾聽患者主訴,評價護理效果。經(jīng)過整合上述要求,積極評價患者術后疼痛的性質與原因,制訂科學護理措施,給予患者針對性的護理服務,如鎮(zhèn)痛劑、腹帶、按摩、熱敷、負壓引流等都有助于緩解患者術后疼痛程度,減少疼痛時間,從而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使患者更加滿意護理服務。
相關文獻中觀察組NPRS評分(3.97±0.84)分、疼痛持續(xù)時間(5.64±1.26)d優(yōu)于對照組 (5.25±0.97)分、(6.2±1.49)d,且觀察組物質生活狀態(tài)(76.84±11.32)分、社會功能(76.27±9.93)分、軀體功能(77.47±10.78)分、心理功能(78.83±10.41)分高于對照組(68.45±9.72)分、(67.65±8.16)分、(66.94±8.25)分、(66.85±9.57)分(P<0.05)的研究結果[18],與該文相符合;這進一步說明了患者經(jīng)循證護理干預,通過運用局部熱敷、增加吸氧時間、使用鎮(zhèn)靜劑及按摩等手段,進一步緩解了患者的疼痛程度,縮短了患者的疼痛時間,從而提升了患者的生活水平。由于患者產生疼痛的原因各有不同,如果發(fā)生膽瘺情況,則會誘發(fā)劇烈疼痛,如果患者創(chuàng)口疼痛,那么會呈現(xiàn)局部銳痛特點,所以應按患者疼痛性質不同,給予有效防治。劉潔[19]相關研究中“觀察組首次排氣時間(28.34±5.12)h、(14.34±2.34)h、(42.71±3.05)h、(4.98±1.10)d,均優(yōu)于對照組的(36.67±6.24)h、(18.52±3.15)h、(60.34±4.21)h、(5.67±1.25)d(P<0.05)”的研究結果與該文相符合。這表明腹腔鏡手術膽囊結石患者接受臨床循證護理,更有助于加速患者功能恢復,大幅提升了患者的臨床康復效果。
寇光榮[20]相關研究中“研究組護理滿意率96.0%較對照組84.0%高(P<0.05)”的研究結果,與該文研究結果“觀察組護理滿意度83.87%顯著高于對照組61.29%(P<0.05)”一致。
綜上所述,循證護理對膽囊結石患者腹腔鏡術后疼痛程度及生活質量的影響重大,亦可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