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菁,徐敏敏,袁亞仙,姚建林
(蘇州大學材料與化學化工學部,蘇州215123)
染料是一類重要的化合物,被廣泛應用于油墨、皮革和紡織等行業(yè),其中紡織工業(yè)平均每年消耗其總產(chǎn)量的一半以上[1].生活水平的提高促使人們更加追求衣物的舒適度和安全性,對紡織品的質(zhì)量和安全性的要求不斷提高.紡織品上的染料會與人體皮膚長時間接觸,當染料的色牢度不佳時,通過皮膚吸收使染料進入到血液,進而分散至全身,表現(xiàn)出某種生物學效應.大部分禁用染料都是以石油化工產(chǎn)品為原料,經(jīng)人工合成得到的芳香族化合物.這類染料具有致癌、致畸和致敏等危害,且抗降解性強,暴露在光、溶劑和多數(shù)化學物質(zhì)中都不會褪色.為此,亟待發(fā)展紡織品上有害染料的快速檢測技術(shù)[2].近年來,Pellegrini等[3]提取了紡織品中染料酸性橙37,使用紅外光譜進行檢測;Baran等[4]獲得了紡織藝術(shù)品中靛藍的中紅外光譜;Fukunaga等[5]研究了紡織藝術(shù)品中的天然染料朱砂、雌黃、鈷藍、茜草紅的透射光譜.然而,常規(guī)的紅外光譜檢測時常常需要先提取紡織品中的染料,樣品制備過程較為復雜.同時,由于染料特別是違禁染料在紡織品中的濃度較低,其信號往往掩蓋在紡織品本身信號中,因此直接檢測仍存在技術(shù)上的困難.使用紫外-可見光譜對染料進行檢測的報道較為罕見,這是由于紫外光譜僅能提供樣品的吸收波長和吸光度等信息,難以對物質(zhì)進行定性.目前運用光譜技術(shù)開展紡織品染料的直接檢測仍值得深入研究,特別是高靈敏度快速的直接檢測技術(shù).
表面增強拉曼光譜(SERS)已被公認為是高靈敏的檢測技術(shù)之一.通常,當納米結(jié)構(gòu)相互靠近時,表面等離激元耦合從而形成“熱點”[6].“熱點”區(qū)域具有極高的局域表面光電場,因此這些區(qū)域的SERS效應十分顯著,其檢測能力甚至可達單分子水平[7,8].大多數(shù)染料上的—SH和—NH2等基團易與Au和Ag等SERS基底表面形成化學鍵而吸附,從而給出較強的SERS信號.因此,SERS有望成為染料檢測的理想技術(shù)[9,10].目前,已有眾多使用SERS技術(shù)進行染料檢測的報道,如Hu等[11]利用自制的ZnO/Ag復合納米基底檢測有害染色劑蘇丹紅Ⅱ和Ⅳ的乙酸乙酯溶液,檢出限低至10?12mol/L;Liu等[12]將納米粒子組裝在有機物薄膜上制備SERS基底,結(jié)合便攜式拉曼光譜儀對羅丹明6G(R6G)染液進行了檢測,檢測限為10?6mol/L.這些方法實現(xiàn)了染料液體樣品的高靈敏度檢測.然而,以上研究大多是針對液體樣品,并非直接在實際紡織品上開展染料檢測,且液體樣品往往來自于實際紡織品染料的提取液,需經(jīng)過加熱、離心、富集和吸附等一系列繁瑣的操作步驟,非常耗時.
本文基于SERS技術(shù),以堿性紅9[13~15]和分散黃23[16]兩種常見的致癌染料作為模型分子,利用銀納米粒子作為增強基底,通過將其滴加在紡織品表面直接進行檢測,由此建立一種快速檢測紡織品中禁用染料的新方法,實現(xiàn)了紡織品中染料的快速、高靈敏度檢測.
硝酸銀(AgNO3,純度99.9%)和二水合檸檬酸三鈉(Na3C6H5O7·2H2O,純度99.0%)均為分析純,購自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堿性紅9(C19H18ClN3,純度>90%,分析純)購自東京化成工業(yè)株式會社;分散黃23(C18H14N4O,分析純)購自德國Dr.Ehrenstorfer公司;所用紡織品樣品均為棉制品;實驗用水均為超純水(電阻率≥18.2 MΩ·cm),由Millipore超純水機(德國默克公司)制得.
XploRA PLUS型拉曼光譜儀(日本Horiba公司);TU-1810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UV-Vis,北京普析通用公司);SU-8010型場發(fā)射掃描電子顯微鏡(FESEM,日本日立公司);UltiMate 300型高效液相色譜儀(HPLC,美國Thermo Fisher公司).
1.2.1 染色過程使用的樣品按如下過程進行染色[17~19]:首先,將紡織品在洗滌劑中浸泡清洗30 min,除去雜質(zhì)和助劑.然后將清洗后的紡織品放入染液中,用40℃水浴加熱,直到紡織品顏色與染液顏色一致.取出紡織品并浸泡在10 g/L Na2CO3溶液中30 min進行固色.最后將染色后的紡織品浸泡在水中,以漂去未固定的染料.重復這個過程幾次,直到水的顏色不再變化,將紡織品平整地擺放在40℃烘箱中干燥保存,備用.
1.2.2 金納米粒子的制備采用Frens檸檬酸鹽還原法制備15和55 nm金納米粒子[20].將100 mL 0.01%(質(zhì)量體積分數(shù))HAuCl4溶液在劇烈攪拌下加熱并冷凝回流,然后快速加入2 mL 1%(質(zhì)量體積分數(shù))檸檬酸鈉水溶液,在沸騰條件下繼續(xù)攪拌15 min,室溫冷卻后即得亮紅色的15 nm金納米粒子;將100 mL 0.01%(質(zhì)量體積分數(shù))HAuCl4溶液在劇烈攪拌下加熱并冷凝回流,然后快速加入0.75 mL 1%(質(zhì)量體積分數(shù))檸檬酸鈉水溶液,在沸騰條件下繼續(xù)攪拌30 min,室溫冷卻后即得紅棕色的55 nm金納米粒子.此外,為了在實驗中進行對比,以及獲得穩(wěn)定的SERS光譜特征,制備了30 nm的金納米粒子單層膜[21].
1.2.3 銀納米粒子的制備銀納米粒子參照文獻[22]方法制備.將0.018 g硝酸銀溶解在100 mL超純水中,得到硝酸銀溶液.將硝酸銀溶液在三頸燒瓶中加熱攪拌并冷凝回流,至沸騰時快速加入2 mL 1%檸檬酸鈉水溶液,溶液迅速由無色變?yōu)榛尹S色,然后再變成黃綠色,繼續(xù)加熱攪拌1 h使納米粒子穩(wěn)定.隨后撤去加熱裝置,攪拌并自然冷卻至常溫,即得濃度約為4.07×1010個/mL,粒徑約為80 nm的銀納米粒子溶液.
1.2.4 檢測過程和方法如圖1所示,將染色紡織品剪成尺寸為2 cm×2 cm的碎片,然后取一碎片固定在載玻片上,置于拉曼光譜儀顯微鏡頭下,向紡織品表面滴加100 μL銀納米粒子即可直接進行SERS檢測.其中物鏡為50倍長焦鏡頭,數(shù)值孔徑為0.5,光柵為1200 g/mm,光譜分辨率≤1 cm?1,對80 nm銀納米粒子采用532 nm激發(fā)波長;對55 nm金納米粒子采用激發(fā)波長為638 nm.
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SERS detection on textile samples containing banned dyes
圖2 (A)給出了經(jīng)過清洗后的白色棉質(zhì)紡織品,圖2(B)為經(jīng)10?5mol/L分散黃23染液染色后的紡織品.樣品經(jīng)過了完整的染色步驟,包括固色、漂洗等,紡織品的顏色較為均勻,說明紡織品表面各處的染料濃度較為一致,有利于得到穩(wěn)定的SERS信號.圖2(C)為銀納米粒子的紫外光譜,插圖為其SEM照片.可見,其最大吸收峰的半峰寬較窄,說明銀納米粒子的粒徑分布均勻,最大吸收波長為417 nm.結(jié)合SEM照片可見,銀納米粒子的粒徑約為80 nm,形狀呈現(xiàn)類球形.
Fig.2 Photograph of textiles before(A)and after(B)dying and UV?Vis spectrum of Ag NPs solution(C)
圖3 (A)和(B)分別給出了兩種染料樣品粉末扣除背景后的常規(guī)拉曼光譜(Normal Raman spectrum,NRS)和染料吸附在金納米粒子單層膜[21]上的SERS光譜.可見,兩種染料的SERS光譜與粉末的常規(guī)拉曼光譜出現(xiàn)一定的差別,但主要特征譜峰較為一致.堿性紅9的SERS特征光譜中,位于827和1520 cm?1處的峰歸屬于苯環(huán)的伸縮振動,914 cm?1處的峰歸屬于苯環(huán)的呼吸振動,1173 cm?1處的峰歸屬于C—C—C的非對稱伸縮振動,1376 cm?1處的峰歸屬于C6H5-N的非對稱彎曲振動,1584 cm?1處的峰歸屬于苯環(huán)的不完全對稱振動[23],這些特征峰在NRS譜中也出現(xiàn)了,其中1173 cm?1處的峰增強顯著,從而可作為對比的特征峰.
Fig.3 Normal Raman spectra and SERS spectra of basic red 9(A)and disperse yellow 23(B)
將分散黃23的SERS光譜和常規(guī)拉曼光譜進行對比發(fā)現(xiàn),SERS光譜的相對強度發(fā)生了變化,這也是SERS光譜的特點,如位于1130 cm?1處的峰歸屬于N=N伸縮振動,1183和1593 cm?1處的峰歸屬于苯環(huán)的伸縮振動[24],其中1130 cm?1處的峰增強得特別顯著,可作為特征峰.
金屬納米粒子的種類、粒徑等因素通常顯著影響基底的“熱點”效應,從而影響基底的SERS增強性能.因此,采用不同的基底材料進行了基底SERS性能的對比研究,以便選擇理想的基底用于紡織品染料的直接SERS測定.
2.3.1納米粒子種類的影響將3種金屬納米粒子作為增強基底進行了比較,分別為80 nm銀納米粒子、15及55 nm金納米粒子.以10?5mol/L堿性紅9和分散黃23分別染色后的紡織品作為樣品,進行SERS檢測[圖4(A)和(B)].可見,銀納米粒子的增強性能明顯優(yōu)于金納米粒子,在銀納米粒子表面的SERS光譜中,可清晰識別出染料分子的SERS特征峰,信號強度為金納米粒子的2~3倍.該現(xiàn)象與金屬表面的等離子體增強效應、激發(fā)光的頻率以及金屬本身的介電常數(shù)和光學性質(zhì)有關(guān).與金相比,銀可以在很寬的激發(fā)光光子能量區(qū)間內(nèi)產(chǎn)生較強的表面增強效應,因此銀納米粒子的增強性能優(yōu)于金納米粒子.以銀納米粒子作為SERS增強基底,其檢測靈敏度更高,更適用于紡織品中染料的快速檢測.
Fig.4 SERS spectra of textiles dyed with basic red 9(A)and disperse yellow 23(B)obtained on different SERS substrates
2.3.2 納米粒子濃度的影響金屬納米粒子的濃度同樣對“熱點”的數(shù)目產(chǎn)生影響,從而影響SERS增強性能,為此對作為增強基底的銀納米粒子的濃度進行了優(yōu)化[25].以10?5mol/L堿性紅9染色后的紡織品作為樣品,將所制的80 nm銀納米粒子分別離心濃縮2倍、3倍及5倍后作為增強基底,所得的SERS光譜如圖5所示.以樣品在1173 cm?1處的SERS信號強度為參照,與未濃縮的銀溶膠(納米粒子濃度為4.07×1010個/mL)進行對比,當銀溶膠濃縮了2倍(納米粒子濃度為8.14×1010個/mL)時,染料的SERS信號積分強度增強了近3倍.這是由于金屬納米粒子濃縮后,納米粒子發(fā)生聚集,形成了更多增強性能更強的“熱點”,拉曼光譜信號被顯著增強;隨著金屬納米粒子進一步被濃縮,SERS信號強度繼續(xù)增強后趨于穩(wěn)定(圖5插圖),說明此時納米粒子產(chǎn)生的“熱點”效應趨于飽和.隨著濃縮倍數(shù)的升高,銀納米粒子的濃度也越高,有效滲透到紡織品纖維內(nèi)部的耗時增加.因此,結(jié)合信號強度和檢測時長兩方面考慮,最終選擇濃縮3倍后的銀溶膠作為SERS檢測基底.
采用不同濃度的堿性紅9染液分別對空白紡織品進行染色,然后逐一滴加濃縮3倍后的80 nm銀納米粒子溶液,進行SERS檢測.圖6(A)為不同濃度的堿性紅9染液對紡織品染色后的SERS光譜.當染液的濃度為10?5mol/L時,染料的特征峰可清晰識別,SERS信號強度較大;當染液濃度降低至10?6mol/L時,信號強度降低了一倍左右,但分子的SERS特征峰仍清晰可見;當染液濃度進一步低至10?7mol/L時,則難以檢測到堿性紅9分子的SERS信號.由此可見,該方法對紡織品上堿性紅9染液的檢出限為原始染液的10?6mol/L.實際上由于染色過程中的染料損失,在實際檢測時,紡織品上所含染料濃度遠低于原始染液的濃度,即該方法對染料的檢出限實際遠低于原始染液的10?6mol/L.為了更加精確確定紡織品中染料的實際濃度,采用高效液相色譜(HPLC)標準方法并結(jié)合常規(guī)的染料提取方法測定了紡織品中染料的濃度,具體參見本文支持信息,10?6mol/L原始染液染色后的紡織品的實際染料濃度約為0.16 mg/kg,該技術(shù)對于紡織品上堿性紅9染料的檢測限約0.16 mg/kg.
Fig.5 SERS detections of textiles dyed with basic red 9 obtained on different?concentrated Ag NPs
用不同濃度的分散黃23染液分別對空白紡織品進行染色,并進行SERS檢測,所得光譜如圖6(B)所示.當染液濃度為10?5mol/L時,能夠識別分散黃23位于1130,1183和1583 cm?1處的SERS特征峰.當染液濃度降低一個數(shù)量級時,SERS特征峰強度明顯下降,其位于1183和1593 cm?1處的特征峰較弱,但仍可通過整個光譜特征對染料分子進行識別.當染液濃度低至10?7mol/L時,無法獲得紡織品上分散黃23的SERS信號.采用上述相同測定方法,10?6mol/L分散黃23染色紡織品的實際染料濃度約為0.24 mg/kg,即SERS直接檢測技術(shù)對于紡織品上分散黃23染料的檢測限約為0.24 mg/kg.
Fig.6 SERS detections of textiles dyed by basic red 9(A)and disperse yellow 23(B)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值得說明的是,在對堿性紅9和分散黃23染料染色紡織品進行檢測時發(fā)現(xiàn),從向樣品表面滴加銀溶膠開始,至完成SERS檢測的整個過程耗時未超過30 s,說明基于SERS的直接檢測方法操作簡單,便捷省時.此外,由于堿性紅9分子結(jié)構(gòu)中的—NH2可與金屬納米粒子基底形成化學鍵,有利于其在基底表面上的吸附;而分散黃23分子中的N=N無法與納米粒子形成有效的化學鍵,從而使分散黃23的吸附能力遠低于堿性紅9.因此,在染液濃度和檢測條件均相同時,紡織品上堿性紅9的SERS信號強度達到了分散黃23的3倍左右,該方法對于堿性紅9的檢測更為有利.
根據(jù)國標GB20382-2006和GB38385-2019,堿性紅9和分散黃23檢出限分別為10和5 mg/kg[15,16],由此說明基于SERS的紡織品染料直接檢測的檢測限均優(yōu)于國家標準.
綜上所述,本文發(fā)展了一種基于SERS技術(shù)快速檢測紡織品染料的新方法.通過直接在紡織品表面滴加濃縮的銀納米粒子,能夠?qū)崿F(xiàn)紡織品表面染料的快速檢測,SERS相關(guān)檢測時長不超過30 s.根據(jù)實驗結(jié)果,并結(jié)合HPLC的定量作用,基于該方法對兩種常見禁用染料堿性紅9和分散黃23的檢出限分別為0.16和0.24 mg/kg,靈敏度均超出了國家標準中的要求.該方法不需要復雜的取樣和樣品前處理過程,在不破壞樣品的前提下,可以快速實現(xiàn)禁用染料的識別,對紡織品安全監(jiān)測具有重要意義.
支持信息見http://www.cjcu.jlu.edu.cn/CN/10.7503/cjcu20210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