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安市實驗小學龍江校區(qū) 莊淑萍
新課程標準重點強調(diào)了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要加強對學生認真修改作文的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并且引導學生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互相評改。因此,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認識到修改環(huán)節(jié)之于寫作教學的意義,唯有對習作進行精雕細琢才能成就一篇好文章。那么,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如何完善修改環(huán)節(jié)呢?具體有哪些修改教學方式呢?這便是筆者將要探討的重點內(nèi)容。
對于小學生而言,自主修改自己的作文并非易事,要想做到這一點,小學語文教師一定不可太過心急,如果從一開始便要求學生自主修改,實際上并不能達到良好效果。所以,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慢慢引導學生,教會其修改作文的具體方法與步驟,通過循序漸進的訓練,助力學生自主修改作文能力得以提升。
其一,指導學生修改作文的具體方法。為了促使小學生能夠自主修改自己的作文,在修改教學中需要有意識地調(diào)動學生的修改積極性,以此發(fā)展學生的能力與智力。具體落實到寫作教學當中,教師需要教會學生如何通過三個步驟去進行作文修改。首先,對全文進行通讀,對修改的作文形成整體認識以及把握好修改思路;其次,在通讀作文的基礎上,嘗試對選題、文章結構、詳略等層面進行判斷,用筆進行批注;最后,引導學生嘗試對文章中的字詞句進行推敲,判斷字詞句運用的合理性以及標點符號使用是否正確,準確運用修改符號對文本進行修改。
其二,培養(yǎng)學生修改作文的能力。許多文章只有通過反復修改才能夠不斷促使內(nèi)容迸發(fā)新意與內(nèi)涵。教師在修改教學中要讓學生明白對作文的修改應當由易到難,嘗試通過“判、找、糾、看”四個步驟去修改作文。(1)判。主要判斷版面是否整潔干凈、寫作格式是否正確。(2)找。準確找出作文中的錯別字,同時對原文進行標記與修改。準確找出邏輯混亂、閱讀不暢的語句,在文本下面標記橫線并修改。(3)糾。對作文中使用錯誤的標點符號、錯別字、病句進行糾正,同時記錄下出錯的原因。(4)看。查看各類詞匯的運用是否準確生動,語句是否通順簡明,中心思想是否鮮明,文章首尾是否相互呼應,段落銜接是否順暢自然,框架結構是否邏輯清晰,文本選材是否具備生活性與典型性以及是否緊扣主題。如此一來,通過全方位且有步驟地對作文進行反復修改,能夠有效避免學生胡亂下手,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三,嘗試讓學生自主修改。首先,教師要向學生強調(diào)自主修改的具體要求,保證學生明確作文修改的目標。隨著學生自主修改的經(jīng)驗不斷積累,由淺入深、由少至多地慢慢增加自主修改要求。其次,當學生在課堂上自主修改作文時,教師要來回巡視,對學生修改過程中遇到的難題予以解答,針對水平偏低的學生要重點指導。最后,對于學生自主修改后的作文,教師要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如有進步要及時肯定與鼓勵,如果依舊存在諸多問題,教師也要重點指出且鼓勵學生再次修改。
教師指導、學生自主寫作的作文教學模式的實施,重點凸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僅能夠促進學生作文修改能力的提升,也能達到增強學生寫作技能的目的。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通過教會學生自主修改作文的方法,也為后續(xù)的相互修改奠定基礎。
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修改環(huán)節(jié)中,少不了參與主體的相互合作,以此方式可提高教學質(zhì)量。下面便從同桌、小組、師生的角度探討合作修改的可行措施。
如上文所述,新課標中對學生自主修改作文的能力提出了要求,并且希望學生能夠將自己的作文與他人分享,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保證雙方作文的語句通順、書寫整潔規(guī)范。著名教育學家葉圣陶先生曾說過:“教師修改不如學生自己修改,學生個人修改不如共同修改。”很多小學生一聽到寫作文便面露難色,許多學生的作文初稿過于隨意,一眼看去便能找到大量錯漏,如果此時讓教師進行批改與評價,必定是滿篇的紅筆標記,而這種場景一定程度上會打擊學生的寫作自信,極易讓他們對寫作產(chǎn)生恐懼感。而通過號召同桌之間進行合作修改,能夠消除這種心理障礙,也能促進學生自主修改作文的習慣養(yǎng)成。因為每個人都存在思維定式,所以學生在自己檢查自己的文章時,往往很難察覺其中不足,同時也不太敢對他人發(fā)表意見。而通過同桌相互交換作文,讓彼此相互“找茬”,此舉能激發(fā)小學生的修改積極性,甚至會為了個別字詞的用法相互“爭論”,這樣的“爭論”都是學生觀點碰撞的過程,能夠有效深化學生對寫作的理解且加深印象。比如,許多學生因為粗心大意,將“今天”寫成“令天”、將“大方”寫成“太方”等,雖然教師一再強調(diào)細心,但是依舊難以改正。而在同桌指出之后,許多學生便不再大量出現(xiàn)錯別字,書寫也自覺變得工整。經(jīng)過同學之間的合作修改,學生在獲得對方幫助的同時,也加強了彼此信息交流,既消除了學生的心理障礙,也有助于學生智力與寫作技巧的發(fā)展。
在經(jīng)過同桌之間的合作修改之后,教師便可組織學生小組之間的作文互讀與互改活動,通過提供鍛煉機會,讓所有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其中。同時,學生在合作修改作文的過程中能汲取他人的寫作長處,豐富自身能力與知識儲備,為下次寫作的進步打好基礎。而在小組合作修改的過程中學生不僅是作者,也是讀者與聽者;不僅行為層面有互動,知識方面有交流,同時在思維層面也有互動以及情感方面實現(xiàn)交流,每一位學生都擁有鍛煉機會。而學習小組的確定需要教師根據(jù)學生的性格特點、寫作水平進行優(yōu)化配置,保證各小組整體水平基本一致。在具體實施中,可先讓小組學生互相閱讀作文,在讀完之后共同針對每一位組員的作文進行優(yōu)缺點的討論以及做出簡短評價,學生則結合組員提出的意見進行修改。最后組員對修改后的文章簡短寫下評語與姓名,便于教師進行檢查。小組合作互相修改活動的開展,不僅能調(diào)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促進生生合作以及活躍課堂氛圍,同時也能促使學生在作文內(nèi)容交流中得到啟發(fā)而互為補充,從更高立意來講也是培養(yǎng)學生合作共事、為人處世的能力。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需要保持和諧、平等、民主,尤其是教師,需要以合作者、引導者的姿態(tài)存在,而不需要刻意樹立令人生畏的權威形象。在寫作教學的修改環(huán)節(jié),通過師生之間的合作討論,最終得出雙方均認可的結果。具體來講,討論過程中,教師要更多引導與糾偏,但不能強迫學生接受自己的意見,唯有學生持有不一樣的看法,師生才有討論的必要,直到雙方對結果都滿意。所以,教師在合作時要更關注語言技巧的運用,比如“你同不同意?”“這樣改你覺得是不是更好?”“這個地方還有更好的說法,你想一想?!薄恍枰焸渑c訓斥,學生便能自然地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
在經(jīng)過了多元形式的合作修改之后,學生會將目光聚焦于教師,想知道自己的作文最終表現(xiàn)如何,所以就等著看教師的最后評語。而小學語文教師也要了解學生的心理,對他們的辛勤付出要給予基本尊重,所以要對每一篇作文都進行及時且客觀的評價。面對學生經(jīng)過多輪認真修改之后且重新謄抄的作文,教師批改起來會更加舒服,但同時也要給出具體的批語,留下鼓勵性話語,讓學生明確改進的方向。而對于文章的修改,則可不必再花過多時間,也為教師減輕了負擔??偠灾?,合作修改的教學方式更像是一種交流溝通,同時也能豐富學生的知識信息儲備,以改促寫,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綜上所述,一篇好的文章一定需要精雕細琢,經(jīng)過精心打磨與潤色后,文章才能散發(fā)出更耀眼的光芒。所以,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需要重視修改環(huán)節(jié)的教學,并且要結合小學生的知識水平與接受能力,深化他們對修改的認識與激發(fā)修改興趣,并且通過合作修改以及教會學生修改方法,讓所有學生不但能夠寫好文章,還能改好文章,進而創(chuàng)作出一篇篇優(yōu)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