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周
我有個朋友,一次孩子打碎了家里一個花瓶,她足足教育了孩子一個小時。剛開始孩子低著頭聽著,后來沒了動靜,原來是睡著了。我問她:不就一個幾十元的花瓶嗎?怎么有那么多道理啊。她說,別小看這個花瓶,如果是個古董呢?再說,他這么毛躁,以后自己成家,還不到處是碎玻璃渣子……
可想而知,當父母夸大其詞,過度關(guān)注孩子的某個行為,并且大做文章時,孩子就會以為,自己做了大逆不道之事。為了避免再次受到這種說教,他很可能就不愿再觸碰同類事情。就好比孩子小時候給客人倒茶打翻了茶壺,被父母狠狠說教了一番,本來他是有能力吸取教訓(xùn)以后平穩(wěn)倒茶的,奈何父母的過激反應(yīng),導(dǎo)致孩子失去了糾正的動力,他直接決定,我此生都不要再倒茶了。
為何父母拿一件小事大做文章來教育孩子?因為父母心里有恐懼,他們總在擔(dān)心這件小事背后一定藏著大事,如果不及時處理,后果不堪設(shè)想。所以,這一類的父母要解決的不是孩子的問題,而是自己的恐懼。
(摘自《齊魯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