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今天的人如何讀懂孔子

        2021-12-13 17:26:43程方平
        民主與科學 2021年4期
        關鍵詞:論語孔子思想

        程方平

        進入21世紀,一百年前出現(xiàn)的“打倒孔家店”傾向,又開始回擺,在“復興國學”的旗幟下,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和其他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開始熱起來。經(jīng)歷了20世紀中國和世界的激烈動蕩,中國的文化教育界又開始重新認識孔子的價值。作為中國文化的杰出代表,孔子及其思想再一次成為學術界和社會各方面關注的重要內(nèi)容,幾乎有關中國的各類專業(yè)歷史都會談到孔子,出版的各類相關著述文章更是汗牛充棟。為了在浩瀚的書海中選擇理智的路徑了解孔子及其思想,特對可見的“孔學”著述做一個簡要的梳理,并就教育同行。

        孔子是不可否認的偉大思想家和教育家,但孔子的思想也是有其淵源的,不是憑空產(chǎn)生的。根據(jù)《論語》等可信典籍所載,孔子本人曾向老子、萇弘、郯子、師襄子等請教,并與同時代的賢達子產(chǎn)、季札、晏嬰等有豐富的交集,與各類人士共同探討現(xiàn)實和理想??鬃幼杂自惺芎腕w驗過西周的禮儀制度,因年少時家境孤貧而能體諒民眾的疾苦,做過諸侯的門客或小吏,直至做到魯國的中都宰(52—53歲)。其具有較為廣博的知識技能,掌握禮樂射御書數(shù)“六藝”,24歲即有學生追隨。他曾陸續(xù)關注、鉆研《詩》(民情、志向)、《書》(官方文獻、“五行”和“允執(zhí)厥中”的中道思想)、《禮》(等級制度規(guī)范)、《樂》(配合禮儀宗教陶冶性靈)、《易》(陰陽及變易、不易、簡易之道,位、時、中等哲學思維)、《春秋》(歷史和忠義倫理)和《老子》(政治選擇、消極的智慧)、《管子》(管理及治國平天下之法)等,使其晚年專門從事的教育有了經(jīng)典教材,并為后世文化教育的發(fā)展確立了基礎經(jīng)典。

        可以說,孔子的所作所為也是中國歷史上一次重要和偉大的“文藝復興”,是集其前中國思想智慧之大成的結果。所以,要準確了解孔子,就應該了解其生前中國文化歷史發(fā)展的基本情況,就孔子談孔子很難對孔子的貢獻和其價值做出合理準確的判斷。為此,可以在了解孔子之前,先選一本中國哲學史、思想史或教育史(如蔡元培、胡適、馮友蘭、梁漱溟、熊十力、張岱年、錢穆、侯外廬、任繼愈、毛禮銳等人的著作)“墊底”,由此可知孔子的貢獻及其超越前人的卓越。

        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源頭,孔子的思想和作為具有重要的原創(chuàng)性,即具有雅斯貝爾斯所稱的“軸心”文化價值,當然也必然具有歷史的局限性。(注意:一般歷史局限性會被稱作“糟粕”,但對于被廣泛認可和借重的思想而言,糟粕絕非主流)。在中國歷史上,莊子、王充、李贄、梁啟超、章太炎、胡適、陳獨秀、李大釗、魯迅、吳虞、張東蓀、呂振羽、宋慶齡、陳伯達、馮天瑜等都雖有攻擊和批判,但并未改變對孔子及其思想的基本尊重(即便是當做攻擊的對象),并都曾下過功夫閱讀孔學的經(jīng)典。

        五四運動剛剛過了一百年,“打倒孔家店”的口號猶在耳畔,但當時要打倒的“孔家店”是否就可等同于孔子及其思想,相關的爭議和困惑從未中斷。研究者或判斷孔子為改革家、民生領袖;或攻擊孔子為保守派、維護奴隸主統(tǒng)治。各類政治及學術人物均有對孔子及其思想的個性化判斷。清末,康有為著《孔子改制考》,欲借孔子的影響宣傳改良思想,使用的是傳統(tǒng)“今文經(jīng)”學的一貫手法。只不過他既希望為統(tǒng)治者服務,也要求統(tǒng)治者改善。

        從近代開始,此起彼伏、各領風騷的自由主義、三民主義、馬克思主義、無政府主義、科學主義、人文主義、文化保守主義、新啟蒙主義、學衡派、東方文化派、新儒家、新士林、孔教會等的代表,都參加了有關孔子及其思想的爭論,代表人物幾乎囊括了近當代學術界的所有翹楚,他們留下的著述至今仍受到讀者的關注,不少出版社也再版了其中有持續(xù)影響的部分。

        近代以來,打倒所謂的“孔家店”,并非孔子當時確立的思想體系,而是統(tǒng)治者假借孔子名義而建立的統(tǒng)治思想的營盤。就在“五四”時期,新啟蒙運動的倡導者張申府、張岱年兄弟即有了“打倒孔家店,救出孔夫子”的說法。最先喊出“打倒孔家店”口號的胡適,也在后來寫的《說儒》中強調(diào),要把歷史上的孔子與偶像化的孔子區(qū)別開來。共產(chǎn)黨主要創(chuàng)始人李大釗則說:“余之掊擊孔子,非掊擊孔子之本身,乃掊擊孔子為歷代君主所雕塑之偶像的權威也。非掊擊孔子,乃掊擊專制政治之靈魂也”(《自然的倫理觀與孔子》)。他們的道理都講得非常明白,并延續(xù)了漢王充以來對于真、假(神化和讖緯化)孔子的探究。作為在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思想影響下的著名學者范文瀾、趙紀彬、郭沫若等,對于孔子的分析和評價都比較學術和具體,未有絕對性的否定。改革開放以來,在人文社會科學(包括部分科學技術領域)和教育研究的方方面面,幾乎都涉及對于孔子的研究與評價,引進西方思想框架和研究方法進行孔子研究的嘗試也觸目皆是。人們擔憂的是,將孔子和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資源灌入西方學術的磨具中,定型的“成果”是否能準確揭示孔子和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真實面目或價值,而這種擔憂至今并未緩解。

        從整體上看,孔子的思想是頗為豐滿的,延展開來涉及今天的政治、哲學、經(jīng)濟、管理、道德、法制、教育、心理、禮儀、規(guī)范、評價等。看似孔子的思想很龐雜、很初步,但在人類文明的初創(chuàng)時代,這類現(xiàn)象是很正常、很普遍的。古代世界上的思想家,大多注重于整體和局部間的關聯(lián),不似近代以來西方越分越細的研究范式或思路。想學習和借鑒歷史,就不應苛求古人。要基本認定孔子在當時動蕩的年代肯定是有理想、有責任、有正義、有抱負的思想家。后代有不少被稱作“孔子”(如“漢代孔子”董仲舒、“王孔子”王通、“關西孔子”楊震和孔穎達、“基督教的孔子”利瑪竇、“魏瑪?shù)目鬃印备璧?、“西方的孔子”杜威等)的中外賢達,在社會理想、探究理念、教育主張等方面,他們都高度認同孔子的思想,也具有“與時俱進”的各類探索。簡而言之,孔子思想的源與流問題十分明顯,猶如喜馬拉雅的雪水,在源頭有一段相對單純的流淌,而流中的變化或污染是后人利用的結果。

        了解孔子,先要讀明白《論語》,其次還可從《孝經(jīng)》《墨子》《孟子》《荀子》《禮記》(包括《禮運》《大學》《中庸》《學記》《儒行》等篇)《左傳》,以及《莊子》《韓非子》《呂氏春秋》《淮南子》《國語》《戰(zhàn)國策》《史記》等中參考,其中或多或少都有關于孔子言行的記載和評價。

        《論語》傳承比較艱難,僅在漢代(秦始皇“焚書坑儒”之后)就有“魯論”“齊論”等分別,都屬于當時傳授的“今文經(jīng)”(“古文經(jīng)”注重文獻真?zhèn)蔚目坚?“今文經(jīng)”則注重對經(jīng)文的解讀,故易參入講解者個人的意志),以魯人傳授或齊人傳授為別。后人的傳承多以“魯論”為主,含20篇;“齊論”多出《問王》《知道》兩篇,在亡佚千余年后又有出土簡牘補證之。兩種《論語》大同小異,不影響對于孔子主體及思想的了解,關注者主要是學術界。

        讀懂孔子與讀懂一切傳統(tǒng)經(jīng)典一樣,先要有起碼的文字基礎。從古至今,研究和助讀孔子(包括大量“孔學”或“儒學”)的著述不可勝數(shù),為后人學習提供了重要的幫助,同時也增加了學習者選擇的困惑。僅《論語》的注本,自漢以來就有千余種,比較規(guī)范、被學界廣泛認可、流傳有序的主要有:東漢何晏等的《論語集解》、南朝皇侃的《論語義疏》、宋邢昺的《論語注疏》、宋朱熹的《論語集注》、清劉寶楠的《論語正義》和今人楊伯峻的《論語釋注》等。以上版本多有重印本,當代各家的注釋、選本和白話譯本也非常多,而有利于深入學習或想登堂入室做些研究的讀者,還要重點看上述經(jīng)典注本。

        在傳統(tǒng)的注本里,朱熹的注本在宋以后影響最廣,且被視為科舉考試的標準答案,是傳統(tǒng)“小學”(相當于今天的九年義務教育,朱熹曾著《小學》,強調(diào)國民之基本素養(yǎng)不能只是文字功夫,還應有理想、志向、良好品德等)的基礎教材。且朱熹本人對于整體的儒家經(jīng)典均有研究,故在學理上、規(guī)范上有明顯的權威性。

        在熟悉經(jīng)典本身的基礎上,對于孔子及其思想拓展性、挖掘性的研究,也可作為重要參考。如梁漱溟、顧頡剛、周谷城、張岱年、金景芳、高亨、嵇文甫、宋文彬、楊向奎、童書業(yè)、蔡尚思、呂思勉、鐘肇鵬、呂振羽、周予同、岑仲勉、趙紀彬、李長之、王仲犖、匡亞明、趙光賢、李澤厚等的專著曾經(jīng)影響一時,在孔子研究重歸正?;倪^程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還值得一提的是,著名學者湯一介在1985年曾聯(lián)合梁漱溟、張岱年、季羨林、馮友蘭等先生,創(chuàng)建中國文化書院。在改革開放之初,將孔子和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研究有力推向全國和全世界。其晚年比照佛教《大藏經(jīng)》和道教的《道藏》,還致力于主持《儒藏》的編輯整理,對于中國和世界學術界研究孔子及其思想源流將有重要貢獻。

        對于有某一專業(yè)背景的讀者而言,除了可以在專業(yè)史的范圍內(nèi)了解孔子的貢獻之外,也可以參考“類編”類的注釋選文。在這方面比較下功夫的是,顧樹森的《中國古代教育家語錄類編》(共三冊),其中對于孔子教育思想的分類注評很有學術功底,對于全面了解孔子的教育實踐和思想頗有助益。

        能夠幫助今人了解孔子、孔(儒)學內(nèi)容的還有一些重要的工具書,其中既有曲阜和衢州(南孔)等孔子“家廟”的文獻集成,也有《孔子文化大典》《儒學辭典》等非常專業(yè)化的工具書。后一類工具書主要出版于20世紀90年代,基本囊括了有關孔子和儒學的所有主要信息和概念。而在其后,則有中國孔子基金會所編的《孔子研究》雜志,除了大量孔子研究的專論之外,還經(jīng)常會介紹國內(nèi)外研究孔子的動態(tài)、著述、學術會議等主要信息,并有階段性的研究回顧。

        鑒于孔子是世界公認的偉人,其思想也曾在全世界產(chǎn)生過廣泛深入的影響,所以至今在聯(lián)合國的機構中仍舊懸掛孔子的名言。對于中國的讀者而言,了解孔子在海外的影響以及外國學人的評價很有必要。尤其在中國對外持續(xù)開放,西方思想大量涌進中國的現(xiàn)實中,這方面的知識和信息不僅有助于我們?nèi)?、客觀認識孔子及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偉大價值和影響,有利于民族自尊和自信力的確立,也有助于加強中國與世界的融合及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在這方面,早年有辜鴻銘用英文撰寫《中國人的精神(春秋大義)》,在20世紀初再次向世界傳遞和展示了孔子和中國文化的價值與生命力。繼之有林語堂在美國用英文著《吾國與吾民》和《孔子的智慧》,以其在世界學術和文學界的突出貢獻和影響,而使其介紹孔子思想的著述,被列入美國的“現(xiàn)代叢書”。

        與孔學源流、真假孔子相關的,從消極的方面講,是歷代御用學者將孔子作為維護其統(tǒng)治的利用對象;從積極的方面講,則是順著孔子的思想進行“與時俱進”的改造探索。而其中的拓展、變化往往被視為“新”孔學或“新”儒學的特點與貢獻。其主要代表包括漢代的今古經(jīng)文的傳授者,包括董仲舒對儒學的讖緯化、神化改造,包括魏晉玄學對佛道的兼容,包括韓愈對儒學“道統(tǒng)”的強調(diào),更包括宋代理學(包括張載、邵雍、王安石、蘇軾、二程、周敦頤、朱熹等)、宋明心學(包括陸九淵、王陽明等)等的重要發(fā)展,以及夾雜在其中的“事功”“實學”等探索。這些“新”努力,或體現(xiàn)統(tǒng)治者意志,或為了在“三教爭衡”中吸引更多信眾,或為了儒學的普及與發(fā)展,或為了使文教事業(yè)和人才舉拔具有權威、統(tǒng)一的標準。近代以來的“新儒學”,其發(fā)展和影響都是令人矚目的。在中國大陸和港澳臺地區(qū),梁漱溟、熊十力、張君勱、馬一浮、錢穆、馮友蘭、賀麟、唐君毅、牟宗三、徐復觀等,以及后來的劉述先、杜維明、成中英等,都有影響廣泛的研究著述,已出版的圖書也非常豐富。這些學者或社會活動家多以儒學復興、理清學術源流、振奮民族精神為己任,也使學界和社會逐漸能有意識地反思“五四”以來中國思想界的問題與偏向。

        在上個世紀末,楊煥英編著的《孔子思想在國外的傳播和影響》,直接編譯了英、美、意、法、德、蘇(俄)、越、韓(朝)等國有關孔子和儒學的權威文獻,對于開始面向世界的中國人,是啟發(fā)內(nèi)觀和樹立自尊的重要借鑒。與之相應的是“中學西漸”的不少出版物面世,如《中國對法國哲學思想形成的影響》(法人維吉爾畢諾著、耿昇中譯)、《十八世紀中國與歐洲文化的接觸》(德人利其溫著、朱杰勤中譯)等。另外,有關明清外國傳教士的文獻及研究和一套8本的《中國形象:西方的學說與傳說》叢書(其中一本為《孔教烏托邦》),也是了解孔子和中國文化在海外影響的重要資源。

        從18—19世紀開始,不僅中國近鄰日本、韓國、俄國(含蘇聯(lián))的“中國(學)”研究傳遞了國外研究孔子和中國文化歷史相關成果的信息,歐美多國的相關研究也很出色。對此,不僅給中國的研究者提供了有別于傳統(tǒng)和慣性的新鮮視角,也大大激勵了中國的學者,如梁啟超、陳寅恪、傅斯年、陳垣等,要將研究中國文化的優(yōu)勢努力地“奪回來”。

        和其他傳統(tǒng)經(jīng)典不同,《論語》是孔子教學的“實錄”和學生的追記。既非??谡Z化,也沒有孔子本人的審定。讀起來較為樸素、簡單、便捷、明了,用心者必有感悟,是百讀不厭、可為“座右”的第一經(jīng)典。其內(nèi)容的編排看似相對自然隨意,但是明顯的有自身的框架和層次,便于讀者理解和形成認識。

        眾所周知,歷史上的東亞文化圈(包括日本、韓國、新加坡、越南、馬來西亞等)就是“儒學文化圈”,并主要受孔子和儒家思想的影響。但從近代開始很多人會認為,這些原先曾在傳統(tǒng)的“儒學文化圈”中發(fā)展的國家,在走入近代后都想效法西方,甚至意欲“脫亞入歐”,想盡辦法“去中國化”。但在實際上,儒學的影響不僅依然如故,而且還由此為基礎形成了二戰(zhàn)后快速發(fā)展的現(xiàn)代化東亞新模式。對于孔子及其思想的現(xiàn)當代價值,東亞諸國和我國港澳臺地區(qū)的體悟是最為深切的。

        早在20世紀初,日本的學者兒島獻吉郎就在其著《諸子百家考》中稱孔子是“東洋之大圣人”,“就全世界觀之,《論語》之價值,已與《新約全書》競勝??鬃又曂?,已與釋迦、基督頡頏。故予又目孔子為世界之大圣人也”。到30年代,日本的“現(xiàn)代企業(yè)(兼金融、慈善、政治、教育)之父”澀澤榮一寫了本名為《論語與算盤》(現(xiàn)在至少有三個版本的中譯本出版)的書,記載了他的成功經(jīng)驗和處世哲學與孔子及中國傳統(tǒng)儒學的關聯(lián),后被包括“經(jīng)營之圣”稻盛和夫在內(nèi)的無數(shù)日本實業(yè)家尊為必讀之書,也使日本的現(xiàn)代化并沒有盲目地全盤西化,依然相信“和魂洋才”的價值選擇。作為政治家的日本首相,推進中日關系正?;闹性岛朐f:“日本要把民主主義、自由主義的想法和孔子的教導調(diào)和起來?!倍?010年來華的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則親到曲阜朝拜,并書寫孔子的話“溫故知新”,想與中國共勉。

        與歐美各國學者的體驗不同,原在“東亞文化圈”范圍內(nèi)的國家和民族,更能體驗孔子思想的精粹所在,也最有宣傳和傳播孔子思想的熱情。在日本學者桑原騭藏的《日本人論孔子》一書中,雖記述了德川時代出現(xiàn)過反儒的思潮,但指出其所針對的主要是后世儒學的偏激者,如王(陽明)學后續(xù)。而在20世紀中后期,最早寫成《孔子》電影劇本的也是日本人——著名電影編劇井上靖。在他寫的《孔子》電影劇本(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前面,有這樣一段話:“孔子的言論和思想,形成于他的流浪生涯之中,既充滿了詩意,又飽含哲理,已經(jīng)流傳了二千五百年,并溶入了人類智慧的大河”。他用文學的方式、電影的技術和恭敬的心態(tài)介紹了孔子的生平與偉大貢獻,是至今看到的最能體現(xiàn)孔子精神的文學著作。38集專題片《孔子春秋》在一定程度上借鑒了此本,且大大優(yōu)于曾播放過的孔子電影和電視劇。

        即便在純粹的西方,孔子的思想依然有可貴的知音。早在中世紀以后,啟蒙思想家、西方近現(xiàn)代制度的重要奠基者伏爾泰等人就對孔子有極高的評價:“孔夫子并不是像人創(chuàng)立一種系統(tǒng)的物理學說那樣發(fā)明了什么道德學說,他只是在所有人的心靈中找到了這種道德學說”(伏爾泰《哲學詞典》)。“我相信,如果(上帝)任用哲人擔任裁判,不是裁判女神的美,而是裁判人民的善,他一定會把金蘋果獎給中國人”(萊布尼茲《中國新論序》)?!埃鬃樱┛煞Q為中國哲學者之王”(萊布尼茲《致艾倫斯特的一封信》)。“歐洲政府非學中國不可”(霍爾巴赫《社會的體系》)。他們一直認為,成功引領世俗社會良性發(fā)展的孔子,可以為剛剛擺脫宗教束縛的歐洲提供世俗化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考,比之上帝,孔子是地上的、世俗的圣哲。

        在約200年后,美國學者赫·芬格萊特(H.Fingarette)也寫有《孔子:即凡而圣》(Confucius:The Secular as Sacred)一書,并有糾正偏見、“純化”孔子思想的愿望,其思想既有伏爾泰們的思想印記,也與馮友蘭曾提出的“抽象繼承法”相類似,對于矯正世間對孔子的偏見和自虐式的民族虛無主義傾向,都是有參考價值的。

        為了使全世界都能受到孔子思想的積極影響,《論語》的對外翻譯早在明清之際就已開始,且涉及多個語種。而流行較廣的是英人理雅格(英國著名漢學家,曾任馬六甲英華書院院長,30年后返英,繼續(xù)在英國傳播孔子和儒學的思想)與辜鴻銘的英譯本。前者屬于字句嚴格對照的“硬譯”,后者則在意譯和文化背景上更下功夫。后來,當代著名翻譯家許淵沖結合了前人之長,并力圖兼顧“信達雅”,使《論語》英譯又有了新讀本。2000年以后,華語教學出版社的《孔子名言錄》(Quotations from Confucius)和商務印書館的《論語初級讀本》等,都有中英對照和簡單的注釋或提示,對于走出去、請進來的交流者而言,這些書都會有一定的幫助。

        很明顯,在現(xiàn)在的教育之中(包括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和傳媒影響等),對于孔子和孔學的評價還是問題較多,難有共識的。這與中國教育曾經(jīng)遭遇的歷史和“五四”以來形成的文化基礎有關,也與我們至今仍沒有認清自我、充分解放思想有關。

        兩千多年來,尤其是近一百年,對于孔子和儒學的批判時時有之,但整個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演變深受孔子的影響,仍是不可辯駁的事實。一個對自己的文化歷史有充分自信的民族,是不怕有不同凡響和反對者聲音的,甚至應該勇于直面各種質(zhì)疑。筆者曾有意識地搜集并認真閱讀過王充的《論衡》(內(nèi)有“問孔”“刺孟”“非韓”等篇)、李贄的《焚書》、馮天瑜的《孔子教育思想批判》、1970年北大哲學系工農(nóng)兵學員的《論語批注》,以及受錯誤思潮影響而編輯的《歷代勞動人民反孔斗爭史料簡編》等批判性著述。對于這些歷史上曾經(jīng)出現(xiàn)的攻擊、否定,今人和學界不必回避,而應以科學的精神直接面對,才有可能使研究和傳承真正回到科學、理智的軌道,為尋求中國正確的發(fā)展之路找到借鑒和方向。通過閱讀這些“反面”的文獻了解到,許多的批判和攻擊是沒有充分理由的,少數(shù)學術性的探索也有可資借鑒的價值,孔子及其思想的偉大之處,就在于其可以面對質(zhì)疑和挑戰(zhàn),而在歷史的長河中,其不朽的價值總會被不斷地發(fā)現(xiàn)和繼承。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國當今大中小學的教材或被推薦的讀本中,魯迅常被作為堅定反孔的典型代表?!犊袢巳沼洝贰犊滓壹骸返葢?zhàn)斗性極強的文學作品如戰(zhàn)斗的檄文在五四時期起到了振聾發(fā)聵、喚醒民眾的重要作用,但今人若只傾向這一角度,就很難正確了解魯迅對于中國歷史文化的真正態(tài)度。其實,若全面閱讀《魯迅全集》讀者就可具體感受到,魯迅的“反傳統(tǒng)”是有資格、有針對性的,而非隨意、絕對化地否定以孔子為代表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魯迅一生的著述中,平心介紹、積極贊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言語思想比比皆是,并在《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一文中明確指出,在中國歷史上有一批志士仁人,具有孔子倡導的“埋頭苦干”“拼命硬干”“為民請命”“舍身求法”等精神,他們是當之無愧的“中國人的脊梁”。

        由此可見,我們的大中小學教材和推薦圖書,對于國人認識孔子及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是有明確導向作用的。切不可在當下民族復興的重要歷史機遇中,因為偏見和孤陋寡聞讓我們的讀者和后代繼續(xù)誤解我們偉大的文明,將孔子的偉大智慧和理想棄之如敝帚,使國人的自信和民族精神的滋養(yǎng)成為無源之水。

        中國人需要讀懂孔子,就像猶太民族要讀懂《舊約》,伊斯蘭教各民族要讀懂《古蘭經(jīng)》,西方人要讀懂《圣經(jīng)》一樣。在各自的眼中,這些最重要的經(jīng)典既是文字、文學、哲學、歷史等教材,也是民族精神的體現(xiàn),更是民族延續(xù)和興旺發(fā)達的象征與準則。孔子的理想是建設充滿仁愛與和平的世界,通過道德、法律和禮制建設及相關的教育,為理想社會的形成和發(fā)展提供精神和人才的支持。當然孔子也看到,要實現(xiàn)這些理想,也會與人類的私欲、惡行、俗念形成沖突,甚至還會釀成你死我活的斗爭。為此,要堅守這些理想,就要有“舍生取義”,或“殺身成仁”的準備??梢?,孔子的思想是務實和嚴肅的,不能將中國文化簡單地理解為軟弱、陰柔,其本身就具有兩面性,知行并進、剛柔相濟。學為君子,為了偉大崇高的理想而百折不撓,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孔子所影響的一代代志士仁人,就是中華民族的“脊梁”。

        作為讀者或研究者,每個人看到或理解的孔子,都會有自己、有所長專業(yè)的影子,因此不必完全契合或相同,若有點滴獨到見解就能對學界和讀者提供啟發(fā),就能提供個性化的體會和經(jīng)驗,這對孔子及其思想的理解和傳承均有裨益。就像讀小說《紅樓夢》,一萬個人讀就會有一萬個賈寶玉或林黛玉的想象或解讀。但若認真依據(jù)《論語》,秉持科學精神和“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理想,大體的把握是不易有過大偏差的。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儒學教育研究會顧問)

        責任編輯:尚國敏

        猜你喜歡
        論語孔子思想
        天天背《論語》,你知道它是怎么來的嗎?
        思想之光照耀奮進之路
        華人時刊(2022年7期)2022-06-05 07:33:26
        孔子的一生
        思想與“劍”
        當代陜西(2021年13期)2021-08-06 09:24:34
        如何讀懂《論語》?
        孔子的一生
        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約的思想永遠不能丟
        人大建設(2019年4期)2019-07-13 05:43:08
        “思想是什么”
        當代陜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0
        《論語·為政第二》
        孔子在哪兒
        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免费在线视频一区| 日韩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久久99免费精品国产| 综合偷自拍亚洲乱中文字幕| 一本一道久久综合狠狠老| 日韩亚洲制服丝袜中文字幕| 91久久国产精品综合| 中文有码亚洲制服av片| 国产卡一卡二卡三|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不卡| 中文字幕久久国产精品| 好吊妞视频这里有精品| 海角国精产品一区一区三区糖心| 久久综合视频网站| 女同舌吻互慰一区二区| 欧洲女人与公拘交酡视频| 醉酒后少妇被疯狂内射视频 | 国产成人自拍小视频在线| 国内偷拍国内精品多白86| 无遮挡呻吟娇喘视频免费播放| 另类免费视频在线视频二区| 久久综合给合久久97色| 日本女优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尤物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蜜芽| 国产精品人成在线观看不卡|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午夜成人久久无码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热一区|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乱| 久久人妻内射无码一区三区| 免费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凹凸世界视频a一二三| 亚洲av综合av一区| 成人区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不卡网站 | 超碰观看| 中文字幕丰满人妻av| 少妇无码av无码专区| 欧美乱人伦中文字幕在线不卡| 国产女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