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赫
在詩歌史上,詩人對雪的意象描寫可謂精彩紛呈,如曹植的“仿佛兮若輕云之蔽月,飄搖兮若流風(fēng)之回雪”,《詩經(jīng)》中的“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當(dāng)雪被賦予更深沉的情感時,白居易、岑參、韓愈則吟誦出了表現(xiàn)百姓疾苦、邊塞苦寒、前路漫漫的經(jīng)典詩句。通過閱讀《賣炭翁》《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左遷至藍(lán)關(guān)示侄孫湘》,你會對雪的意象有更深層次的理解。
長安好大雪,情系百姓事
安史之亂后,唐王朝迫切需要積累財富,用以擺脫藩鎮(zhèn)割據(jù)。當(dāng)時,宦官在東、西兩市以低價強購貨物,甚至不付分文,如此腐敗的宮市為禍百姓。白居易的《賣炭翁》就講述了大雪后一位老翁被掠奪的情景。
賣炭翁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
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
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
一車炭,千余斤,宮使驅(qū)將惜不得。半匹紅紗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在衣食無憂的人眼里,雪花充滿情趣;對沒錢買御寒衣物的人來說,大雪就是災(zāi)難。
“心憂炭賤愿天寒”,老翁連御寒衣物都沒有卻盼望大雪,顯然,他把溫飽都寄托于這車炭上?!耙怀摺焙竦难┙o老翁帶來了希望。老翁冒著嚴(yán)寒、冰雪,好不容易才將牛車趕到集市,不曾想希望破滅了——千斤炭只換來兩段布。這場雪不如不下,這車炭不如不燒。
白居易在他的《新樂府》(《賣炭翁》為其中一首)里控訴黑暗社會,同情普通百姓。雖然唐德宗依靠宮市在短時間內(nèi)積累了大量財富,為后來唐憲宗連續(xù)平定六七處藩鎮(zhèn),再次實現(xiàn)高度統(tǒng)一的中央集權(quán)奠定了基礎(chǔ),但是這一切都建立在百姓的痛苦之上,再次置百姓于水深火熱之中。
雪后別離苦,邊塞遠(yuǎn)征難
雪常出現(xiàn)在邊塞詩里。王昌齡的“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guān)”,李白的“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杜甫的“亂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風(fēng)”……這些詩句無一不與邊塞有關(guān)。岑參也曾以《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傾訴面對邊塞雪景時的心境。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北風(fēng)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fēng)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fēng)掣紅旗凍不翻。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西域風(fēng)光奇異,八月飛雪滿天。岑參以春天一夜盛開的千樹萬樹之梨花,來比喻胡天突降大雪的奇特場面。雪花散入營帳之中,很快就打濕了厚厚的羅幕;狐皮袍子、錦緞被子難以抵御寒冷;將士的手凍得僵硬,拉不開弓;鎧甲傳來寒氣,難以穿在身上。武判官起行時,厚厚的積雪已把山路掩蓋。
武判官回京任職,官位晉升。而岑參仕途艱難,在邊塞苦寒之地等待回京的機會。雖然邊地荒涼、軍旅艱苦、戰(zhàn)爭殘酷,但是岑參不消沉、不哀怨。奇特壯麗的邊塞冰雪,堅定了岑參的意志與豪邁氣概。
風(fēng)雪寒天路,英雄何日還
唐元和十四年,唐憲宗將藏于法門寺的釋迦牟尼指骨舍利迎入宮廷供奉。韓愈以《諫迎佛骨表》一文勸諫阻止,觸怒了唐憲宗,被貶至潮州,路經(jīng)藍(lán)關(guān),逢天大雪,身邊只有侄孫韓湘,便寫下如下詩句。
左遷至藍(lán)關(guān)示侄孫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
欲為圣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
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lán)關(guān)馬不前。
知汝遠(yuǎn)來應(yīng)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他人對雪豪飲低吟之時,韓愈被困貶官路上?!霸茩M秦嶺”中的“橫”字,給人遮天蔽日之感。回首望去,長安何在?家又何在?“雪擁藍(lán)關(guān)”表明前路艱險,“馬不前”就是“人不前”,無法在限期內(nèi)趕到。“雪”語義雙關(guān),既指天降大雪,又指政治氣候惡劣。大雪寒天,前路艱險,英雄末路,怎不令人悲傷?
唐憲宗“不問蒼生問鬼神”,韓愈抱著必死的決心上奏被貶。上路前女兒身染沉疴,趕路中不幸身亡。“以罪貶潮州刺史,乘驛赴任;其后家亦譴逐,小女道死,殯之層峰驛旁山下。”面對漫天風(fēng)雪、山窮水盡的境地,一個不惜殘年、意志堅強的英雄形象躍然紙上。
“茲雪今如何,信美非時節(jié)?!泵C4笱┲?,白居易情系黎民百姓,控訴黑暗社會;岑參心系邊塞居民,創(chuàng)造安定生活;韓愈為除弊事,不惜殘年。他們關(guān)注國家、關(guān)注民生、關(guān)注時事,他們的詩句為雪的意象做出了多元化的解讀。
雪講述著古往今來的故事,我們靜聽著雪落的聲音……
群文鏈接
閱讀李白的《北風(fēng)行》、杜甫的《對雪》、羅隱的《雪》、劉叉的《雪車》,聚焦雪所蘊含的深層意味,感悟作者對戰(zhàn)爭的控訴和對人民的同情。
初中生學(xué)習(xí)指導(dǎo)·提升版2021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