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岸隆,房碧銀,曾影,李幸生,陳志航(廣東省惠州市第六人民醫(yī)院,廣東 惠州 516211)
臨床中肺癌屬于比較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目前階段中,組織病理學和細胞學檢查都是診斷肺癌的主要使用方式,但是這種方法為有創(chuàng)檢查,想要反復性地獲取較為困難,并且容易產生較多并發(fā)癥[1]。腫瘤標志物具有取材方便、較小的創(chuàng)傷、良好的重復性等特點[2]。單項腫瘤標志物缺少一定的特異度、靈敏度,所以較多學者認為,腫瘤標志物聯(lián)合使用在診斷肺癌中具有較大的效果[3]。在本次研究中,選擇CA153以及CA125檢驗用于肺癌臨床診斷中,以了解其意義,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肺癌患者100例作為研究組,同時選取肺部良性病變患者作為對照組。病理結果為金標準。對照組100例,男62例,女38例,年齡26-77歲,平均(51.6±2.4)歲。研究組100例,男60例,女40例,年齡24-78歲,平均(51.3±2.6)歲,其中小細胞癌17例,腺癌52例,鱗癌31例。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采集標本:兩組患者在入院后次日清晨抽取5ml靜脈血,離心時間為35min,離心半徑是60cm,離心力是1427g,等待血清分離之后放置在-80℃的冰箱中等待使用。
檢測方式:對CA153以及CA125水平檢驗使用的是化學發(fā)光法,選擇的儀器是日本東曹AIA-1800免疫分析儀。將選取的標本倒入塑料樣品杯中,將其放置到免疫分析儀專用樣品架上,化學發(fā)光儀調整到合理的工作狀態(tài),將樣品架放到免疫分析上,將儀器啟動后完成測定,得到結果后立即讀取。CA125正常值是低于35U/ml,CA153正常值是低于28U/ml,檢查結果超過正常值說明異常。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不同病理類型肺癌腫瘤標志物血清水平檢驗情況。②比較兩組CA125以及CA153檢驗水平異常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使用SPSS20.0軟件處理,用χ2檢驗計數(shù)資料(%),t檢驗計量資料(±s),P<0.05為有統(tǒng)計學差異。
2.1 不同病理類型肺癌腫瘤標志物血清水平檢驗情況對比 在CA153水平中鱗癌、腺癌、小細胞癌水平無明顯差異(P>0.05),CA125鱗癌水平高于小細胞癌、腺癌(P<0.05),小細胞癌水平低于腺癌(P<0.05),見表1。
表1 不同病理類型肺癌腫瘤標志物血清水平檢驗情況比較(±s,U/ml)
表1 不同病理類型肺癌腫瘤標志物血清水平檢驗情況比較(±s,U/ml)
肺癌類型 CA125 CA153小細胞癌 31.33±7.28 31.45±7.29腺癌 50.25±8.26 29.64±6.17鱗癌 65.22±9.33 32.56±7.36 t 12.669 13.742 P<0.05 >0.05
2.2 兩組CA125以及CA153檢驗水平異常情況對比 研究組CA153以及CA125檢驗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CA125以及CA153檢驗水平異常情況比較[n(%)]
肺癌屬于比較常見的惡性腫瘤,病死率較高,導致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受到嚴重影響[4]。近幾年來,肺癌發(fā)病率較高,早期缺少較為典型的臨床癥狀,一般會根據患者體征、臨床癥狀、組織病理學檢查、影像學檢查等作出診斷,不同的診斷方式均有優(yōu)缺點:①剖胸探查術可以幫助患者確診,但是檢查有適應性,同時誤診率、風險性較高[5]。②影像輔助縱膈屬于微創(chuàng)檢查的一種方式,可以診斷出難以發(fā)現(xiàn)的縱膈腫物,臨床診療有價值,但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6]。③影像學檢查:可以有效地確定病灶大小、部位,同時可重復性比較強,但是影像學檢查診斷的特異性、靈敏性較低。④細胞學是經過痰細胞檢查,可以有效地提高檢出率,但是這種方式檢出率比較低,并不適合用于早期的肺癌檢查[7]。⑤支氣管鏡檢查可以完成細胞學活檢、痰液檢測,確定肺癌腫瘤的類型,提供更多的依據,但是支氣管鏡檢查適應證較小,對于嚴重心肺功能障礙、全身身體極度衰弱、嚴重心律失常都不適合使用此方式。肺癌臨床檢查方式比較多,但是不同的方式均有局限性,導致漏診率、誤診率較高。
腫瘤標志物是多角度對血漿、組織、其他體液中檢測到的生化物質,物質達到相關水平后可以充分地顯示出部分腫瘤存在。CA125對肺癌療效評價、診斷、預后判斷都有一定的價值,血半衰期是4.8d,代謝比較快,所以最終檢測的結果可以及時地反應映腫瘤近段時間變化狀態(tài)[8]。CA125合成并且儲存在細胞中,一般是細胞基底膜和細胞間鏈接的阻擋作用并不能入血,所以健康人群血清中的濃度比較低。浸潤性腫瘤或者組織惡變破壞組織結構,如果基底膜和細胞間連接破壞后,CA125釋放到血液中促使水平增高。CA153中包含由腺體分泌的多形上皮黏蛋白,存在較多腺癌中,比如卵巢癌、肺癌、乳腺癌。同時也是肺癌治療后了解復發(fā)情況的最好指標。研究顯示,CA153包含在肺腺癌中,所以此類患者血清CA153有所增高。CA153以及CA125水平所有增高的原因是:①肺癌組織自行分泌、合成腫瘤的相關抗原。②肺癌細胞基因調控被損傷后會重新啟動關于胎兒蛋白合成。③細胞表面糖蛋白、糖脂對于細胞的生長、信息傳遞、分化均有作用,組織發(fā)生病變后,基因改變可以促使糖基轉化酶被激活,導致細胞表面的糖類出現(xiàn)改變,腫瘤糖類抗原是從肺部組織中分離出的[9]。④肺組織惡變過程中,基膜的阻擋作用和正常組織間的連接遭到破壞,以上腫瘤相關抗原會釋放入血,所以CA153以及CA125檢驗肺癌,可以有效提高肺癌診斷率,對于疾病分期也有意義,但是對診斷肺癌有特異性[10]。
研究組CA153以及CA125檢驗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這兩種腫瘤標志物在兩種人員中均有較高的表達,還會直接參與到疾病發(fā)展和發(fā)生中。
綜上所述,肺癌檢驗過程當中,CA153以及CA125檢驗后可以有效反映出患者疾病嚴重程度,臨床上應當進一步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