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 丹
(吉林師范大學博達學院,吉林 四平 136000)
茶文化具有知識性和趣味性,品茶過程中,茶的品質以及相關茶藝技術,不僅能夠給現(xiàn)代消費者帶來一種豐富的消費體驗,還能在茶文化傳播期間,達到中外兩國文化有效交流的目的,不斷構成中外兩國各具特色的的文化形式和國家內(nèi)涵。因此,要挖掘茶文化思維中的有用因素,削弱教師團隊中浮躁的情緒,鼓勵教師對自身問題進行反思,營造淡雅的教學氛圍,從而實現(xiàn)改變教師自身教育思路和教學任務形態(tài)的目標。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滲透茶文化,可以引導學生充分了解跨文化交際相關的知識和結構,也可以運用茶文化知識,引導學生對大學英語的文化、交流進行深層次的理解。
我國針對教育領域中不同的文化的需求呈現(xiàn)出多元化教學趨勢,因此高校在展開教學工作時,需要建設一支相對完善的教學團隊,從而促使教師對學科文化具備系統(tǒng)性、科學性的教學理念,茶文化繼承弘揚了我國歷史的文化精髓,因此,將茶文化應用到大學英語教育課堂中可以有效避免學生被外來文化影響,亦可以弘揚我國傳統(tǒng)文化,為全面開展大學英語教育課程,需要將傳統(tǒng)文化和茶文化結合開展教學任務,以此提升大學生英語教學的綜合能力,幫助學生身心全面發(fā)展。但現(xiàn)代我國英語教育的發(fā)展仍舊存在問題。一是中國傳統(tǒng)教育重點在學生考試方面,以學生成績作為衡量學生學習的標準,缺乏對學生知識點的培訓以及對英語應用的能力培養(yǎng)。二是英語人才的培養(yǎng)與實踐應用融合度不足,英語人才的培養(yǎng)是推進我國企業(yè)國際化發(fā)展的關鍵,因此,要對現(xiàn)代大學生英語教育進行專業(yè)的知識訓練和企業(yè)管理等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要鼓勵學生將學習的文本知識應用到企業(yè)實際工作中,引導學生在實踐動手過程中提升英語知識深層次認知與理解能力,加強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的鍛煉。通過完整的實訓,幫助學生對英語應用到實際生活的重要性有更完善的認知。
將茶文化引入大學英語教學課堂,主要是以豐富多樣的形象為文化教育載體,促進學生全面理解英語文化和國學文化,感受二者之間的差異性和相同點。我國茶文化歷史悠久,具有較為直白的實踐脈絡,可以直接作為大學英語基礎教學的內(nèi)容加深學生對跨文化的理解,從而加強學生跨文化的交際能力。一方面,茶文化起源于中國歷史,受到不同地區(qū)文化的影響,也使得不同地區(qū)對于茶文化的理解各不相同,漢語和英語思維有較大的差異性,因此,在多文化背景的前提下,將英語文化理念作為學生教學的重點目標,以此來保障中國茶文化與另一方文化完美的結合,幫助學生意識到英語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的重要性。另外,將茶文化應用到大學英語課堂中,能夠培養(yǎng)學生形成英語思維,從而提高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另一方面,我國茶文化流傳到英國國家后,英國居民對我國茶文化進行改編變成英式下午茶,并將英式下午茶文化轉化為本土文化根源,以此將茶文化發(fā)展成具有國際知名度的文化。因此對茶文化教學的內(nèi)容要在國外文化的規(guī)律中尋找并研發(fā)完善的教學流程。另外,將茶文化應用到大學英語教育中,有利于學生深入了解茶文化的文本價值。所以,優(yōu)化帶有茶文化思維的英語課堂教育內(nèi)容,提高教師對茶文化知識的教學能力,才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從而推進我國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效果和質量進一步提升。
以往指導學生了解茶文化的教學方式較為傳統(tǒng),通常是結合中國茶文化的相關知識培育學生的茶文化思維。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設計中,需要充分理解和分析英語本土國家文化習俗和內(nèi)涵,還要結合英語國家的民俗習慣和文化特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英語交流能力,拓展茶文化教學思維。在英語課堂教學與茶文化思維的融合中,首先教師需要合理豐富茶文化習俗教育的文化領域,幫助學生充分感受茶文化思維中我國文化與外國文化之間的差異性,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其次,教師可以結合經(jīng)典英語著作,鼓勵學生了解英語國家的下午茶文化習俗。比如,要求學生合理閱讀茶花女、《傲慢與偏見》等英語名著,使學生能夠在經(jīng)典名著的閱讀過程中,了解不同文化之間的茶文化特征,提升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學校也可以開展關于茶文化與英式茶文化的基礎理論知識課程,引導學生正確的認知英語文化精髓,并具備對異國茶文化的辨認能力,從而繼承弘揚我國茶文化的精髓。
為避免中西文化差異性對大學生英語教學產(chǎn)生影響,中國在引進西方文化的同時,應以中國本土文化作為基礎,逐步將中西文化進行融合,以此保障我中國茶文化在英語教育的發(fā)展和效率,幫助學生更加準確的掌握英語概念與實際應用技巧。一方面,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了解我國傳統(tǒng)文化精髓,合理將茶文化滲透到英語課堂教學中。另外,需要教育部門對茶文化進行深層的剖析,從而研發(fā)具有茶文化思維的教學體系。另一方面,中西文化具有的這種差異需要教師在教學課堂中向學生說明并利用茶文化思維來加強學生文化解讀的表現(xiàn)力。換言之,教師在制定茶文化思維的教學內(nèi)容時,應時刻關注學生對茶文化思維的認知程度。教師教學重點應在讓學生深入理解我國茶文化的精髓,當學生進行英語對話交流時,能夠列舉出相應的文化案例,是制定課堂教學內(nèi)容的應遵循原則。
目前,我國多數(shù)地區(qū)把品茶作為藝術行為進行推廣,多數(shù)人群把品茶當成良好的社會交流形式。想要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滲透茶文化,教師需要充分幫助學生理解茶文化特點,指導學生正確翻譯有關茶文化的英文詞匯,豐富學生英語學習的理論知識,提高學生對異國茶文化的理解能力。同時,在教學設計期間,教師也可以開展有關學生茶文化思維的英語翻譯訓練活動,在選擇茶文化教學資源時,應當在課堂教學積累并整理,進行后期改進整合,從而組合成較為完善的教學素材。教師教學的要點也需要結合茶文化思維背景,培育學生的英語詞匯和語法知識應用能力。因此,教師可以在課堂設計關于茶文化的例題,引導學生積極的進行翻譯,并且鼓勵學生對翻譯正確度相互評價,教師根據(jù)學生翻譯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制定專業(yè)化、針對性強的教學方案。例如,教師在翻譯與萊克敬茶有關的例題時,運用傳統(tǒng)的翻譯方式比較簡單,不利于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所以,教師可以運用英語國家的語法教學翻譯相關內(nèi)容,幫助學生加深英語知識的理解層次。另外,教師在學生翻譯結束后可以在文章注釋:When guests come to visit,they can use tea as a medium for cultural exchange and let each other know,這種文章翻譯和注釋,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對茶文化思維背景下對大學英語翻譯技巧的應用,從而提高學生茶文化翻譯的能力。
將茶文化引入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不僅需要教師研發(fā)教學素材,同時還需要教師對整體教學規(guī)劃目標和方向。在以往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生對詞匯量積累有限,只是掌握基本的茶文化翻譯技巧,對英語語法知識掌握不夠全面,導致學生跨文化交流出現(xiàn)阻礙。一方面,要突破各種障礙,需要教師在教學內(nèi)容中融入茶文化的重點詞匯、語句。例如,Ethethics of tea, tea ceremony,tea spirit,the tea story,等英語詞匯。教師在教學中,還要培育學生良好的英語句式翻譯習慣。比如,在翻譯與中國茶文化發(fā)展歷史以及和諧社會建設有關的知識時,可以結合特定的語法結構,詳細講解其中的翻譯技巧,幫助學生全面掌握語法翻譯的規(guī)律,豐富學生學習的內(nèi)容。這樣也能加深學生對茶文化的認知,幫助學生重點掌握茶文化的學習方法和內(nèi)容,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另外,學生積累一定的英語詞匯和語法,有利于教師建設相對完善的教學規(guī)劃,加強課堂教學對茶文化思維的應用,推進大學英語教育的良性發(fā)展進程,從而提升教學效率。
綜合來講,在大學英語課堂教育中,教師需要將茶文化作為重點教育素材,加強學生跨文化交際的能力。在大學英語教學素材設計過程中,引進茶文化思維。通過拓寬茶文化教學思維、深入了解茶文化精髓、研發(fā)茶文化教學素材、規(guī)劃茶文化教學流程的方式推進大學英語的教育發(fā)展,從而在合理設計茶文化課程的基礎上制定相關教學例題,逐漸加深學生對茶文化的理解,加強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對茶文化的應用效果,從而促進學生大學英語交流的綜合能力的提升,并借助英語教學弘揚我國茶文化,有效提升大學生英語課堂教學的設計水平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