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建中
[摘? ? 要]探討失效模式與效應改善壓力表計量檢定流程的具體實施措施。借助失效模式與效應模式對壓力表計量檢定中存在的問題以及相應的解決對策進行分析,計算失效危害指數并依照危害指數制定改革方案。經過改善多數失效問題得到解決,壓力表計量檢定流程得到完善,壓力表計量檢定覆蓋率100.00 %。借助失效模式與效應能夠改善壓力表計量檢定流程,使檢定方案簡便高效,具有積極價值。
[關鍵詞]失效模式效應;改善;壓力表;計量檢定流程;實施措施
[中圖分類號]R197.3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6487(2021)09–0–02
[Abstract]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measures of failure modes and effects to improve the measurement and verification process of pressure gauges. Method: Analyze the problems in the measurement verification of pressure gauges an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with the help of failure modes and effect modes, calculate the failure hazard index and formulate a reform plan according to the hazard index. Results: After improvement, most of the failure problems were solved, the pressure gauge measurement verification process was improved, and the pressure gauge measurement verification utilization rate was 100.00%. Conclusion: With the help of failure modes and effects, the measurement verification process of pressure gauges can be improved, making the verification scheme simple and efficient, and has positive value.
[Keywords]failure mode effect; improvement; pressure gauge; metrological verification process; implementation measures
1 概述
壓力表作為常規(guī)計量設備,較多在高壓氧氣艙或者氧氣室、消毒供應室等醫(yī)療場所使用外,在鍋爐、壓力管道以及水路或者氣路運輸管線中也是必須使用的。該設備能夠直接顯示管線各個位置或者不同環(huán)節(jié)內壓力水平情況,能夠發(fā)揮監(jiān)測對應的醫(yī)療設備或者水、電、氣管線安全的重要作用。因此壓力表顯示數據的準確性對于設備正常運行以及管線安全發(fā)揮至關重要的作用,一旦壓力表在工作中失去應有的作用,很可能引發(fā)爆炸事故,危害生命安全的同時也會對企業(yè)以及社會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那么對于壓力表的定期檢測是必不可少的。依照國家相應的法律法規(guī)要求,壓力表屬于一種強制檢驗測定計量器具,使用6個月就必須進行一次檢定,如不能依照法律法規(guī)進行檢定或者使用期限超時則需承擔相應的后果。據調查,目前壓力表的檢定中尚存在一定的問題。
(1)不頻繁使用的壓力表檢定存在漏檢或者過期檢定的情況。
(2)壓力表需要送至專業(yè)或者特定的場所進行檢定,不僅檢定時間長,還影響醫(yī)院救治等工作的正常運行。
(3)設備停機時間過長可能會引起科室不配合檢定流程。
(4)拆卸或安裝時很容易發(fā)生設備損壞,以至于影響設備的使用準確性。
為了相關企業(yè)內部壓力表計量檢定質量,提升管理效果,確保壓力表計量檢定覆蓋率提升至100.00%,本次對醫(yī)院特開展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研究作為管理方案進行對應的整改,最終獲得較為理想的效果。
2 方法
2.1 團隊構建以及流程計劃
組建一個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管理小組。由醫(yī)院管理部領導擔任組長,負責本次研究的監(jiān)管與組織。資料員主要對風險問題進行匯總,制定統(tǒng)計表,明確數據的匯總以及分析。計量管理員主要負責壓力表的計量檢定流程的監(jiān)管,明確數據匯總、計量審核調整、計量檔案的管理等事項。工程師主要負責壓力表的檢定事項,臨床科室檢查人員主要明確壓力表使用以及申請檢定事宜。流程如下。
①科室提出壓力表檢定申請要求(數量,具體器械)→②計量員統(tǒng)計數據后向上級計量測試單位申請計量檢定申請→③工程師拆卸壓力表→④匯總待檢壓力表并送至相應的計量測試部門進行檢定→⑤計量檢定→⑥取回檢定完成后的設備→⑦工程師進行壓力表安裝并保存相應的檢測證書→⑧科室正常使用壓力表以及對應的設備。
2.2 失效模式
借助頭腦風暴法對檢定壓力表進行對應的評估,流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失效模式以及對應的原因,具體如下。
(1)經失效模式分析出現(xiàn)問題:①不上報;②設備標簽過期。可能原因有:①擔心設備停機后會對科室的正常工作造成影響;②存在僥幸心理,如果不進行檢定設備也能夠正常使用。
(2)經失效模式分析出現(xiàn)問題:申報不及時。可能原因有:①忘記檢定申報時間;②科室使用頻率較大,忘記申報。
(3)經失效模式分析出現(xiàn)問題:壓力表損壞。可能原因有:①操作存在不當行為;②壓力表存在質量問題。
(4)經失效模式分析出現(xiàn)問題:漏檢??赡茉蛴校孩贌o法明確醫(yī)院壓力表的數量以及具體分布情況;②計量員未能進行信息核對;③并未對設備進行檢定申報。
(5)經失效模式分析出現(xiàn)問題:①設備停機時間較長;②檢定不通過??赡茉蛴校孩贆z定需停機;②拆卸后無法正常工作;③設備老化或者損壞。
(6)經失效模式分析出現(xiàn)問題:取回不及時。可能原因有:①忘記取回時間;②并未明確取回時間。
(7)經不失效模式分析出現(xiàn)問題:證書丟失??赡茉蛴校孩僮C書借閱后未歸還;②證書隨意放置未歸檔。
分析后可明確壓力表計量檢定流程共有9個失效模式,16項潛在風險。依照失效模式以及效應分析制定對應的改進措施,具體如表1所示。
3 結果
3.1 配置備用壓力表
配備備用壓力表,進行兩套壓力表輪流工作檢定方案,當在用壓力表計量檢定到期后,更換上已經計量檢定且在有效期內的備用壓力表,拆卸下來的壓力表再按照流程送往計量所進行計量檢定。當拆卸下來的壓力表計量檢定完成后,放置于庫房進行備用,待上一套壓力表計量檢定快到期時,立即更換上本次計量檢定通過的壓力表。將使用到期的壓力表拆卸后安裝備用壓力表,拆卸后的壓力表進行檢定,如此循環(huán)使用。備用壓力表配置到位后,不僅解決了因計量檢定導致相應設備需長時間停機的問題,還確保了醫(yī)院壓力表計量檢定時刻處于有效期內。
3.2 使用下班或者低峰時間段進行拆卸、更換操作
及時與科室進行溝通,明確使用低峰時段,拆卸以及安裝工作可在下班或者低峰時間段進行,有效保證設備正常運行。
3.3 轉變壓力表的計量管理模式
將電話上報檢定流程更換為信息系統(tǒng)上報,建立數字化檢定臺賬以及對應的上報流程,借助系統(tǒng)優(yōu)勢進行信息上報管理。
3.4 制定來年壓力表檢定計劃
年底總結時,計量管理人員需明確當年壓力表的檢驗情況,制定下一年的壓力表檢驗檢定計劃,每年都需嚴格按照計劃展開檢定管理。
3.5 制定考核指標
針對少數不配合或存在僥幸心理,認為即使不定期檢定也不會影響設備的使用效果的情況下,需要將計量檢定標簽的有效期標簽核定納入月考核以及年考核指標,保證標簽均在有效期內。
3.6 建立壓力表計量檢定檔案
針對壓力檢定證書建立專門的檢定檔案,并將其置于檔案管理內,建立借閱登記本,每次借閱以及歸還時都需要記錄,保證壓力表計量檢定證書隨時能夠明確查閱以及丟失情況。經過檢定流程管理整改后的1年內,院內壓力表檢定覆蓋率由去年的89.00%提升至100.00 %,實現(xiàn)了全面覆蓋并將檢修、拆卸以及安裝等停機平均時間由42 h縮減至8 h,證書保存情況良好,并無丟失或者借閱未還的情況發(fā)生。
4 結束語
借助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管理方案對醫(yī)院壓力表計量檢定流程進行綜合評估,明確壓力表檢定流程中的各項失效模式,并且針對其發(fā)生的可能原因進行分析,按照發(fā)生頻率以及嚴重程度進行針對性的完善管理,逐項提出解決方案,并且由管理小組內的責任人員進行統(tǒng)一整改,經過整改后大多數的失效模式得到明顯的改善和改正。最終經過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管理重新修訂壓力表檢定流程,依照改良的檢定流程,采取新的檢定管理流程后,其檢定覆蓋率提升至100.00%。并且改善后一年內院內科室不重視、不配合以及漏檢、標簽過期等情況并未發(fā)生。
綜上所述,借助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能夠改善壓力表計量檢定流程,使檢定方案簡便高效,具有積極價值。
參考文獻
[1] 崔銳,周娜,張元江,等.應用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改善壓力表計量檢定流程[J].中國醫(yī)療設備,2021,36(5):4-5.
[2] 石東輝,許育,劉軍,等.運用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改善住院患者晨間血標本檢驗前流程[J].中國衛(wèi)生資源,2018,21(2):176-179.
[3] 譚靜濤,龔鳳球,張華英,等.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在手術室器械處理流程中的應用[J].護理學報,2010,17(17):27-29.
[4] 關爭梅,朱淑榮,張少鵬,等.失效模式和效應分析在醫(yī)院輸血流程改進中的應用[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6,17(71):320,323.
[5] 劉杏仙,何潔蘭,朱麗輝,等.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在改造病人入院流程的應用[J].湖南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2,32(8):65-66.
[6] 劉淼,孔朝紅.應用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模式降低檢驗標本采集不合格率的效果[J].臨床與病理雜志,2017(4):673-677.
[7] 盧思超,廖奇峰,汪小燕,等.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在輸血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現(xiàn)代醫(yī)院,2018,21(3):4.
[8] 朱麗輝,何潔蘭,劉杏仙,等.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在醫(yī)囑處理流程改造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下旬版,2013,6(8):9-10.
[9] 鄢斌,李麗,許貴如,等.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在我國醫(yī)療質量改進應用的文獻計量學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18,6(33):25-28.
[10] 蔡娟,包新慈,胡愛云.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在改造集中式標本運送流程中的應用[J].中國臨床研究,2016,1(26):137-139.
[11] 王海燕.醫(yī)療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在臨床護理風險管理中的研究現(xiàn)狀[J].護理學雜志:綜合版,2015,12(30):109.
[12] 翟艷紅.失效模式和效應分析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健康周刊,2018(7):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