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焱
(新疆喀什地區(qū)塔什庫尓干縣城鄉(xiāng)寄宿制小學,新疆 喀什 845250)
茶文化中傳達出中華民族的處世哲學、價值態(tài)度、意識形態(tài)以及生活情趣,中國古代的哲學思想也充分地融入茶文化,并且還有所發(fā)揚和發(fā)展。茶文化中的哲學思想對人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可利用茶文化哲學思想來提升教學效果、克服各種傳統(tǒng)教學的缺陷。研究茶文化哲學思想在小學英語中的運用策略是提升茶文化教學指導作用的有效途徑。
中國古代漫長的歷史潮流中沉淀下來的最具影響力的三大思想流派就是儒、釋、道,而茶文化在漫長的發(fā)展過程中也與這些哲學思想產生深入的交融,以下從這三個方面來闡述茶文化中蘊含的這些思想。
“道法自然”是道家思想中最核心的觀點,其含義為世間的萬事萬物都要在特定規(guī)律的趨勢下去發(fā)展,人、天、地等無一例外。此處的規(guī)律實際上就是自然界的規(guī)律就像動物的生老病死一般。關于這一點還有另一個理論觀點,那就是“自然無為”。此處無為的意思是所有事情的發(fā)展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guī)律,所謂的“無為而治”就是在順應規(guī)律的情況下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中國古代的茶文化中總是給人以恬淡自然、內心平靜、與世無爭的感受,這一點在茶道、茶樂中表現(xiàn)得尤其明顯。本身就產自自然界的茶很好地傳達了人與自然之間相適應的發(fā)展規(guī)律,不要在違逆規(guī)律的情況下去發(fā)展自我,否則將不能保持內心的寧靜。
儒家思想的核心內容非常廣泛,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為仁愛、誠信、智慧、深明大義等。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這是一種非常謙遜的態(tài)度,孔子還教導自己的弟子,當別人不理解自己時不要對其感到生氣,這是一個人應該對自己提出的道德修養(yǎng)。可見儒家思想中倡導人們用溫和、謙遜的態(tài)度來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中國的茶文化體現(xiàn)在茶歌、茶戲、茶藝、茶樂以及人們與茶的關系中,茶是人們招待賓客的重要象征物,茶藝中的恬淡態(tài)度與孔子提倡的謙遜溫和具有相似的特點,茶文化是人們向外界釋放善意的重要途徑。
另一種對國內具有廣泛影響力的思想是佛家思想,佛家與茶之間的聯(lián)系更加直觀,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禪茶一味”。古代佛家的僧人也會自己種植和制作茶葉,佛家弟子制作的茶葉可用于自飲或者送給有緣的香客。禪茶文化的核心內容在今天的表述為“正、清、和、雅”。泡茶的過程與禪修在某種程度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這是禪茶文化得以流行的根源。
無論哪一種教育,哪一個階段的教育,其最終的目的還是要做到教書和育人的平衡。中國茶文化中的哲學思想基本上都是圍繞人與人、人與外界、人與自然規(guī)律的關系來闡明觀點的,而這些哲學思想恰恰能解釋教學中的很多難題。例如,很多學生家長在小學階段就為學生安排了大量的課后補習內容,對學生造成了很大的身心負擔,按照道家“道法自然”的思想,教師和家長在引導小學生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應該遵循其生理和心理特點,并且小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也與之具有密切的關聯(lián),做到順其自然、順應教學規(guī)律。從儒家的思想來看,教師可通過引導小組學習、課外學習的方式讓小學生向同學、家長以及其他人群學習英語,有一種謙虛求教的態(tài)度。從佛家思想來看,佛家的禪茶文化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自我反思、自我總結的習慣,這一點對學生積累英語知識具有非常重要的引領作用。
第一,教學過程和內容應試化。小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直接關系到小升初,現(xiàn)階段的優(yōu)質教學資源相對比較緊缺,很多小學為了讓學生在后續(xù)的升學階段獲得更好的成績和更多的優(yōu)質初中名額,進而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大量采用應試化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教師往往將重點放在提高小學生的英語詞匯量、寫作能力、閱讀能力以及翻譯能力等方面。當然,以上這些能力在英語學習中具有不可忽視的地位,但依然有所欠缺。主要變現(xiàn)為教師以大量的習題訓練代替了各種更有意義的教學活動。英語教學是涵蓋了聽力、口語表達、書面閱讀和寫作等在內的綜合性內容,過于應試化的教學內容和方法會嚴重損害學生對英語學科的興趣,且不利于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
第二,課堂教學形式化。表面上看有些教師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采用了游戲教學、探究學習、課外活動等多種形式,但是在具體操作和執(zhí)行時卻容易出現(xiàn)形式化、表面化的缺點。教師甚至認為只要采用了這些看似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就等同于有效提高了英語教學的質量。這種流于表面的形式化教學活動缺乏明確的目標和可靠的評價指標體系。任何一種課堂教學活動都應該切實提高小學生在某方面的英語素質和能力,教學形式很重要,而教學質量更重要,不可本末倒置。
第一,采用“道法自然”的哲學思想提升教學英語教學的科學性。這種茶文化哲學思想要求教師在開展教時必須遵循科學的規(guī)律,根據小學生當前的年齡特點、接收能力以及對英語知識的接收方式編制科學的教學內容,合理組織教學過程。根據教育部門制定的小學英語培養(yǎng)方案組織教學內容。有些學校采取的超前學習的策略實際上是一種拔苗助長的行為,也不提倡小學生在課外參加大量的輔導班。因為這些教學方法都沒有充分考慮到小學生的身心接受能力,對學生造成了很大的負擔。另外,教師在開展英語教學的過程中還要結合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當前的學習階段,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這也是遵循教學規(guī)律的重要體現(xiàn)。對英語缺乏興趣或者沒有形成良好的英語學習能力等造成部分學生產生了抵觸英語的情緒,此時教師也要對學生加以開導。因此,遵循規(guī)律解決問題,這是“道法自然”茶文化哲思的應用路徑。
第二,采用“中庸”思想來提升教學英語教學的尺度把握?!爸杏埂笔侵袊糯軐W的重要思想之一,也是茶文化的重要內涵。這種思想在教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場景主要體現(xiàn)在做到多元教學策略的平衡,當然,這種平衡中也要突出重點,但不能有所偏費。當前有些學校采取的圍繞應試技巧訓練的教學方法實際上并不合理,甚至可謂有些極端。小學英語教學應該綜合運用游戲、課堂情境表演、課外活動、探究、閱讀、對話練習等多元化的方法,并且這種多元化的教學策略能夠對學生的口語表達、聽力以及閱讀等進行有效地提升?!爸杏埂彼枷胍蠼處熢诟鱾€方面都有所考慮,將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作為基本前提,然后在此基礎上重點突出某個方面的能力。堅決不能舍棄其中某部分基礎性的能力,事實上英語教學中最容易被忽視的就是聽力,并且國內的英語考試主要集中在閱讀、寫作、語法、詞匯等方面。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該積極利用“中庸”的思想來提升課堂教學方法的平衡性,促進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全面提升。
第三,采用“謙遜”的態(tài)度虛心求教。中國的茶藝文化中非??粗囟Y儀,品茶者要從水的選擇、茶葉的選擇、清洗茶具、泡茶、沏茶等各個方面把控品茶的過程,茶道和茶樂中提倡用一種謙遜的、恬淡的態(tài)度對待人生,避免急功近利。小學英語教學不僅僅是引導學生掌握各種類型的英語知識,還要在這一過程中教導學生形成正確的社交禮儀和生活態(tài)度。因此,教師在開展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引導學生形成謙虛好學、不恥下問的學習態(tài)度,同學之間應該充分交流、互相幫助、樂于分享、形成良好的英語學習團隊。國內的教學總是在強調分數、成績、升學以及更好的個人發(fā)展,缺乏了對道德、心胸、格局以及價值觀念的充分引導,實際上相對于知識和能力,健康的人格和價值觀念往往能幫助小學生更快、更好地成長。因此,教師在開展小學英語教學時應該將茶文化中“謙遜”的態(tài)度引入到課堂中。
第四,采用“自省”的思想形成復習歸納的習慣。茶文化受到佛家思想的影響也非常深,而禪茶的思想是要求修行者不斷自省、自律、自我提煉,進而提升自身的修養(yǎng)。實際上這種思想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能起到非常顯著的指導作用,在英語學習也是一樣的道理。例如,學生在識記完單詞和英語短語之后就要經過反復的“自省”來加強記憶和理解程度。在日常的英語考試和應用中有可能會出現(xiàn)錯誤,這種情況下學生要借助“自省”的精神來反思自己的問題,然后對不足的地方加以補充。所謂“自省”也可理解為自主學習、主動學習,小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要積極利用課前預習、課后復習以及課外生活來積累英語知識。反思、自省是一種針對自身學習情況所開展深入的自我剖析,學生可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調整學習方法、制定學習目標以及形成更加有效的英語學習習慣。
茶文化與中國古代的儒、釋、道哲學思想形成了深入的交融,同時茶文化又具有其自身的獨特性。小學英語教學在當前存在過于應試化和形式化的缺點。茶文化中的哲學思想對促進小學英語教學效果、改善不合理的英語教學理念具有顯著的作用,茶文化中的“自省”、“謙遜”求教、“中庸”等都具有廣泛的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