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姬
河南省信陽市中心醫(yī)院內科 河南信陽 464000
糖尿病腎病(DN)是糖尿病誘發(fā)的慢性腎損傷疾病,也是導致慢性腎臟疾病及終末期腎衰竭的重要原因。由于DN 合并癥較多,治療難度相對較大,在基礎藥物治療基礎上,需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以更好控制自身病情發(fā)展,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傳統(tǒng)的護理模式較為單一,且缺乏針對性,在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方面效果不甚理想。而多學科護理模式作為近年來新穎、科學的護理模式,其能夠通過為患者提供全面專業(yè)的護理,提升患者自我行為管理能力,利于患者預后[1]。鑒于此,本研究將探討多學科護理模式對糖尿病腎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響?,F(xiàn)報告如下。
本研究上報我院并經(jīng)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將2018 年1 月~2018 年12 月我院進行常規(guī)護理干預的糖尿病腎病患者41 例納入對照組,將2019 年1 月~2019 年12 月我院進行多學科護理模式干預的糖尿病腎病患者41 例納入觀察組。對照組男25 例,女16例;年齡46~78 歲,平均年齡(63.64±3.78)歲;病程5~14 年,平均病程(9.42±2.37)年。觀察組男28 例,女13 例;年齡45~79 歲,平均年齡(63.76±3.53)歲;病程5~15 年,平均病程(9.23±2.51)年。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不顯著(P >0.05),研究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糖尿病符合《糖尿病腎病防治專家共識》[2]中相關診斷標準;②所有患者均知情并簽署探究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其他腎臟疾病者;②合并惡性腫瘤或肝病等疾病;③嚴重精神功能以及認知功能障礙者,依從性較差者。
1.3.1 對照組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具體包括住院期間的用藥方案干預、常規(guī)宣教、心理護理以及出院后的隨訪等。
1.3.2 觀察組
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結合多學科管理,具體如下:①成立多學科團隊。多學科管理團隊主要由DN ??漆t(yī)師及護士各2 名,營養(yǎng)師及心理咨詢師各1 名組成。②合理分工。DN 專科醫(yī)生主要負責為患者提供治療的方案、血糖控制的計劃以及效果評估;DN ??谱o士負責患者治療時藥物輸注、服用等管理,為患者及家屬提供健康宣教、出院后的隨訪工作以及家中的自我護理管理等;營養(yǎng)師主要負責患者在住院期間以及出院后的營養(yǎng)常識科普、飲食計劃制定以及營養(yǎng)用餐指導;心理咨詢師主要為患者及家屬提供心理健康咨詢,緩解患者不良情緒。③實施干預。所有團隊人員均嚴格接受DN 專項知識及技能的培訓,主要包括DN 常規(guī)藥物、血糖監(jiān)測方法、DN 飲食方案、運動及并發(fā)癥預防等內容。多學科團隊主要為患者提供護理干預,并不干涉患者或家屬的選擇,充分為患者及家屬解決問題,全權承擔在護理干預過程中的全部責任,增加護患之間的關系。④完善護理流程。積極總結團隊合作中所遇到的問題,各個學科之間需要多溝通交流,每周至少舉辦1次團隊會議,分析并總結不足之處,針對不足之處盡快完善或更換護理計劃。兩組均接受6 個月的干預。
采用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為量表6(SDSCA-6)評估兩組干預前及干預6 月后兩組自我管理能力,量表包括6 個維度,7 項內容,其中第7 項吸煙問題不計分,剩余得分項中以0~7 分評分制進行選擇,得分越高則表示自我管理能力越高。參照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評定表(ADL)于干預前及干預6 個月后月評估日常生活能力,總分100 分,得分越高則日常生活能力越好。
SDSCA-6、WHOQOL-100 評分對比 見表
表 兩組干預前后SDSCA-6、ADL 評分對比(,分)
表 兩組干預前后SDSCA-6、ADL 評分對比(,分)
注:與干預前對比,★P <0.05
DN 作為糖尿病嚴重的合并癥之一,其在早期多無明顯癥狀,不易引起患者的注意,隨著病情發(fā)展易誘發(fā)心血管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及神經(jīng)系統(tǒng)病變,給臨床治療護理帶來較大困難。此外,大部分患者在出院后由于遵醫(yī)行為及自我管理能力較差,多會對維持血糖水平產(chǎn)生疏漏從而加重病情,導致二次入院。因此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尤為重要。
多學科護理模式作為近年來臨床診斷、治療及護理多方位的全面護理模式已廣泛應用于多種疾病的干預中。該模式主要以擴大DN 教育范圍為目的,通過相關科室護理人員的DN 專業(yè)知識使每位患者能夠在住院期間得到全方位的專業(yè)護理,最大程度上體現(xiàn)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的服務理念。本次研究采用多學科護理模式應用于DN 患者的護理中取得滿意效果,結果顯示觀察組干預后SDSCA-6、WHOQOL-100 評分較對照組高,提示多學科護理模式能夠提高DN 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多學科團隊通過對DN 患者進行全方位指導,如用藥、飲食、血糖監(jiān)測、康復運動等內容,并在出院后通過隨訪方式對患者繼續(xù)延續(xù)性的護理干預,能夠保證患者在院內或在家中均能夠得到有效的血糖干預,進而控制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的自護能力以及自我管理能力[3]。此外,多學科團隊給予患者多方位的護理能夠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利于患者保持良好的飲食及生活習慣,利于患者血糖水平控制[4]。各科室均接受過專業(yè)的DN 常識培訓,對護理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及時解決,并控制血糖水平。
綜上所述,多學科護理模式應用于糖尿病腎病患者的護理中能夠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