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長沙會戰(zhàn)后,岡村寧次在給日本軍部的報告書《關于迅速解決日華事變作戰(zhàn)方面的意見》中寫道:“敵軍抗日勢力之中樞,既不在于中國四億民眾,亦不在于政府要人之意志,更不在于包括若干地方雜牌軍在內之200萬抗日敵軍,而只在于以蔣介石為中心、以黃埔軍官學校系統(tǒng)的青年軍官為主體的中央直系軍隊的抗日意志。只要該系統(tǒng)存在,迅速和平解決有如緣木求魚。”固然,岡村寧次的報告明顯低估了中華民族的抗日精神和巨大力量,但黃埔?guī)熒目谷找庵居纱丝梢娨话?。黃埔?guī)熒目谷找庵緩暮味鴣?,為何讓以岡村寧次為首的日軍如此忌憚?翻開黃埔軍校歷史,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是愛國革命的黃埔精神鑄就了黃埔?guī)熒纯雇鈬致缘蔫F血丹心,成為挺立在日軍面前摧不垮、打不倒的鋼鐵長城。
今年是第二次長沙會戰(zhàn)勝利80周年,本刊“碧血丹心衛(wèi)星城——紀念第二次長沙會戰(zhàn)勝利80周年”特別策劃將帶領讀者走進那段烽火歲月,重溫當年黃埔?guī)熒目谷諌雅e,祭奠英勇犧牲的抗日英烈,傳承和弘揚愛國革命的黃埔精神,以實踐孫中山先生的“惟愿諸君將振興中國之責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本期特別策劃得到湖南省黃埔軍校同學會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