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潤南
(吉林藝術學院,吉林 長春 130031)
蔚縣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環(huán)境和濃厚的人文歷史氛圍,蔚縣人民特有的充滿民間鄉(xiāng)土藝術情趣的生活方式,使刺繡藝術在這塊沃土上自萌生之日起就烙上了鮮明的地域特色。河北蔚縣西古堡村鄉(xiāng)土文化可以用“固守”二字來形容。西古堡(見圖1)又稱寨堡,始建于明嘉靖年間,據(jù)說是由當時的薊昌總兵張邦奇為駐防屯兵而修建。整個古堡呈一條主街,三條小巷,一口井組成的封閉結構,在堡內的影壁上有蝙蝠的雕刻(見圖2),可見蝙蝠在當?shù)厝诵闹械闹匾匚?。蔚縣西古堡村是中國現(xiàn)今尚保留下來的三百萬個古村落之一,這些古村落都攜帶著東方文化的密碼,承載著各個歷史時期的文明形態(tài)。鄉(xiāng)村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僅是一堆生硬的物質存在,還是受各種地域性文化影響的復合生命體。西方文化產物同樣受地域性文化的影響,法國朱伊紋樣就是典型案例[1]。朱伊紋樣是以人物、動物、植物和器物為內容的田園生活為主的紡織紋樣。由于時代的發(fā)展,朱伊紋樣也不僅僅局限于二維,開始向三維轉化,這豐富了圖案的內容。朱伊紋樣雖然為單色,但卻能呈現(xiàn)出古樸而浪漫的氣息,是繪畫藝術和實用藝術結合的典范。以法國朱伊紋樣為范本,以西古堡村纏線板上的蝙蝠和壽桃圖案為元素來源進行再設計。此纏線板據(jù)當?shù)氐拇迕裾f是晚清民初蔚縣婦女的縫紉工具,用以纏繞縫紉線。其外部由藍布包裹,內部有硬質內襯,呈不規(guī)則形狀。因為使用和保存不當,表面的織物已經破損,但是上面裝飾的蝙蝠紋樣依然清晰可見。因為筆者就讀于服裝設計專業(yè),因此產生了借鑒法國朱伊紋樣,將這塊縫紉所用的纏線板上面的蝙蝠和壽桃元素設計成現(xiàn)代紡織圖案的想法。
圖1 西古堡遺址
圖2 影壁上的蝙蝠雕刻
中華民族祈求吉祥福氣的心理在蝙蝠紋樣上得到了極大的體現(xiàn)。人在社會生活中處于不同的崗位,因而對福的理解也有不同,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福的內容也在不斷變化中。由于蝠與福諧音,因此人們便把蝙蝠紋樣當成了福氣的象征。蝙蝠與壽桃的組合寓意福壽雙全,寄托了人們的美好祝愿。蝙蝠的降臨,有進福的寓意,希望幸福會像蝙蝠那樣從天而降。而關于壽桃的傳說有西王母的蟠桃樹,每三千年一開花,三千年一結果,如此珍品,怪不得連齊天大圣都垂涎欲滴。蝙蝠紋樣不僅給觀者以精神的愉悅,同時有著視覺美感,所以蝙蝠紋樣在吉祥紋樣中流傳較廣。在古代宮廷日用品中也可以見到如圖3 所示的清同治黃地粉彩五蝠捧壽字蓋碗,四周紅色的蝠紋邊圍繞著五只藍色蝙蝠。再比如圖4 的清乾隆粉彩大吉葫蘆璧瓷瓶上燙金的大吉二字搭配金色的蝠紋,別具一格。吉祥紋樣是人類對于世界的形象認識,它以一定的構成方式反映出一定的內涵[2]。人們常用諧音把動植物作為吉祥物,通過圖案傳達美好祝愿。蝙蝠紋樣是我國傳統(tǒng)吉祥紋樣中的重要一個,是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福文化是人們祈福的心靈需求的體現(xiàn),其內涵沒有脫離世俗的范疇,包羅萬象,對美好的希望都可以算作對福氣的追求。設計心理是對傳統(tǒng)祈福觀的破舊立新,因為傳統(tǒng)祈福觀往往是寄希望于外界,迷信神秘力量。合情合理的幸福觀首先應當自立,擁有健全的人格和三觀。其次要自信,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會比曾經的自己更好。最后還要敢于行動,脫離網(wǎng)絡世界的誘惑,在真實的世界生活。
圖3 清同治黃地粉彩五蝠捧壽字蓋碗
圖4 清乾隆粉彩大吉葫蘆璧瓶
這次的圖案設計利用了埃舍爾繪畫的特征。埃舍爾繪畫的特征在于利用正負形轉化與空間扭曲來造成視錯覺,并具有濃厚的數(shù)學特質。正負形中正形就是畫面中的主體,負形就是留白部分。換句話說,正負形就是當我們看圖時,第一眼能看出的部分就是正形,這個正形以外的部分叫負形。正形和負形相互借用,在一種線形或共用線中隱含著兩種不同的含義。按照“相互統(tǒng)一,相互排斥”的這一物理學原理,正負線形成了各不相讓的局面。正負形圖案的具體設計以平面設計師福田繁雄的作品作為案例來簡述更為直觀。在為日本京王百貨設計宣傳海報時,福田巧妙利用黑白正負形來構成男女的腿,上下重復并置,運用圖底間的互生互存的關系來探究錯視原理(見圖5)。矛盾空間的形成通常是利用視點的轉化和交替,在二維的平面上表現(xiàn)了三維的立體形態(tài),但在三維立體的形體中顯示出模棱兩可的視覺效果,造成空間的混亂,形成介于二維和三維之間的空間。設計中有時故意違背透視原理,有意地制造出同視覺空間毫不相關的矛盾圖形,這類圖形又稱為矛盾空間圖形。矛盾空間正是利用了平面的局限性以及錯視,形成了在實際空間中無法存在的空間形式,因為這種空間存在著不合理性,而有時還不容易立即找出矛盾所在,這就會增加觀者的興趣,引人遐想。筆者運用了其中的投影空間和面的連接,投影空間是由于投影本身就是空間感的反映,所以投影的效果也能形成一種視覺上的空間,而面的連接(見圖6)是指在平面設計中,面的連接可以形成體,面的彎曲也可以形成體,面的旋轉也可以形成體,而體是空間中的實體,因此,能夠形成體的面都具有視覺上的空間感。筆者選擇視錯覺設計方法是因為人們常常因為自身見識的欠缺而產生坐井觀天的人生態(tài)度,這與視錯覺破壞我們對再現(xiàn)的簡單認識,讓觀者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達到欺騙眼睛的效果可以關聯(lián)。視錯覺圖案設計方法具有濃厚的數(shù)學特質,符合實踐出真知的真理。趣味性在于傳統(tǒng)東方圖案多以二維形式出現(xiàn),將視錯覺設計方法引入,帶有吉祥寓意的元素沒有改變,更增加了三維的視覺效果,使圖案的變化更加豐富[3]。
圖5 矛盾空間中的投影空間
圖6 矛盾空間中的面的連接
筆者的設計理念來源于現(xiàn)代科技產品如手機、電腦等一方面方便了信息流通,另一方面也將現(xiàn)代人的生活禁錮其中,脫離真實的生活。如果長期過度依賴科技產品會有以下危害:一是危害身體健康,二是影響心理健康,三是變得狂躁暴力。為了降低智能手機等產品帶給我們的危害,現(xiàn)在市場也推出了一些替代產品,但都是治標不治本。為了改變這種惡性循環(huán),我們青年人要學會在生活中尋找興趣愛好作為解脫的出口。筆者認為鄉(xiāng)村是人類最接近自然的地方,盡管隨著城市化的進程,鄉(xiāng)村漸漸被大眾遺忘,但是自然中的一草一木卻能給我們放松的心情。
筆者的圖案設計的主題是《濾鏡》,可以分為三小節(jié),電腦火箭與鐵鏈比喻現(xiàn)代信息產品是一把雙刃劍,由電腦伸出的階梯和太陽比喻重返光明之路,最后的天窗為人們展示自然之美,表示福滿人間?!膀稹蓖ǜ?,將福引入,是對福氣的召喚。對蔚縣西古堡的刺繡紋樣(見圖7)進行描摹后,確認這是蝙蝠與壽桃的組合圖案,蝙蝠與壽桃象征著幸福與長壽,是中國傳統(tǒng)紋樣中常見的組合。以吉祥為主題,壽桃與蝙蝠兩種元素是本次設計的主要內容。確定設計元素后,對這兩種元素進行視錯覺轉換,產生雪山、樹木、熱氣球三種物體,組成圖案的第三部分。再運用埃舍爾矛盾空間設計方法設計出第二部分的階梯和第三部分的投影。再結合之前學習的創(chuàng)意速寫,設計出濾鏡圖案。生產制作環(huán)節(jié)需要用到數(shù)碼印花技術,數(shù)碼印花是指用數(shù)碼技術進行的印花,通過電腦設計出圖案,再使用印花工具進行印花。主要針對多品種、小批量生產及各種高清晰寫真性印花加工。在印花前要對圖案進行選擇,選完圖案以后不能直接使用,需要用電腦進行處理后才可以使用。還需要專業(yè)的印花機器進行加工處理,印花時要注意清潔和用品準備,這樣就完成了西古堡刺繡蝠紋樣的創(chuàng)新設計(見圖8)。
圖7 西古堡纏線板刺繡蝠紋樣
圖8 《濾鏡》圖案
現(xiàn)代設計手法是一種創(chuàng)造美的工具,而中國的傳統(tǒng)紋樣蘊含豐富的文化內涵和藝術靈感。這次小的嘗試使筆者認識到了設計的思路與步驟很重要,每一幅圖案的完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在設計命題內不斷嘗試,才能做出設計作品。
圖案設計要根植于東方文化,這會為現(xiàn)代設計注入新的活力。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民族美和時代美的結合,是藝術作品成熟的標志。因此,只有民族的才更具有生命力、永恒性和豐富性。受現(xiàn)代藝術教育理論的影響,現(xiàn)代東方圖案設計不再拘泥于傳統(tǒng)的二維模式,因為這會限制設計師的工作?,F(xiàn)代圖案設計更多追求三維或多維空間的表達。這類圖案不再只是對自然圖案的描摹,而是利用嚴謹?shù)臄?shù)學關系、視錯原理、合理的配色來營造畫面。靈感來源或許天馬行空,但運用現(xiàn)代設計手法就能將其落實下來,給人以創(chuàng)意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