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華
(天津市濱海新區(qū)檢驗檢測中心,天津 300451)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大型超市呈現(xiàn)數(shù)量和規(guī)模雙增長的發(fā)展趨勢,超市購物已經成為廣大民眾生活中的重要內容。大型超市所配備的電子秤作為用于商品交易結算的重要計量器具,保有量大,使用頻率高,屬于國家強制檢定的計量器具。因此,其在使用中是否能夠持續(xù)保持準確可靠的狀態(tài),將直接影響商家和消費者的切身利益。如何保證電子秤在日常使用中始終保持稱重的準確、及時采取措施解決發(fā)現(xiàn)的稱重失準問題,顯得非常重要。本文將結合大型超市電子秤管理工作的實際情況,探討通過引入和借鑒期間核查的方法,進一步加強對電子秤的管理,為保護商家和消費者的權益提供更好的技術保障。
目前,大型超市一般都有專職或兼職人員負責電子秤的管理工作,并制定有相關的管理制度。由當?shù)卣嬃啃姓块T指定的承擔強制檢定任務的計量檢定機構,按照周期檢定計劃按時進行檢定,檢定周期一般不超過一年。但在兩次檢定的間隔時間內,電子秤的運行狀態(tài)是否持續(xù)保持準確可靠,往往沒有具體的管理手段,也缺乏科學有效的判別方法。近些年來,一些超市已經意識到這種問題的存在及解決這種問題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為了保證到下次檢定之前電子秤都能始終保持稱重的準確,有些超市采取購買一定數(shù)量的砝碼,定期或不定期地對電子秤進行稱重檢查,用以確定電子秤的稱重是否保持準確。但這種方法并不能全面檢查出電子秤運行狀態(tài)是否可靠。而超市沒有配備計量專業(yè)人員,也不具備實驗室環(huán)境下的測量條件,因此更不可能具備使用砝碼對電子秤進行檢定或校準的能力。
在這里我們可以考慮引入期間核查方法,根據(jù)期間核查結果判斷電子秤的檢定狀態(tài)是否持續(xù)可靠。當通過期間核查判定電子秤檢定狀態(tài)可靠性出現(xiàn)問題時,既可以及時采取應對措施使電子秤盡快恢復正常,同時還可以通過核查時間節(jié)點進行追溯,找出可能受到影響的時間段,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
電子秤的最大秤量(Max):電子秤的最大稱量能力。
電子秤的最小秤量(Min):電子秤最小稱量能力,當小于該載荷時會使稱量結果產生較大誤差。
電子秤的檢定分度值(e):電子秤顯示裝置連續(xù)顯示的數(shù)字中相鄰兩個數(shù)值之差,也就是顯示數(shù)值的最小變化值。
最大允許測量誤差(MPE):簡稱最大允許誤差,又稱誤差限,對給定的測量、測量儀器或測量系統(tǒng),由規(guī)范或規(guī)程所允許的,相對于已知參考量值的測量誤差的極限值。
注:電子秤的最大秤量、最小秤量和分度值的相關信息在秤體銘牌上都有標注,最大允許誤差在國家計量檢定規(guī)程JJG 539-2016《數(shù)字指示秤》中可以查到,最大允許誤差的絕對值用MPEV 表示,即∣MPE ∣=MPEV。
期間核查:根據(jù)規(guī)定程序,為了確定計量標準、標準物質或其他測量儀器是否保持其原有狀態(tài)而進行的操作。
期間核查的目的是在兩次檢定或校準之間的時間間隔期內保持測量儀器檢定或校準狀態(tài)的可信度。在計量技術機構,期間核查方法主要用于確認計量標準和測量儀器的檢定或校準狀態(tài)是否持續(xù)可信。由本機構人員,在實際工作的環(huán)境條件下,使用本機構選用的核查標準按照機構自定的核查方法對被核查對象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核查。通過期間核查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被核查對象檢定或校準狀態(tài)的偏移,并及時采取措施,減少量值失準而導致的損失,保證測量工作的質量,有效地維護機構和客戶的利益。
期間核查與檢定或校準不同,期間核查一不需要高一級的計量標準器,只需要穩(wěn)定可靠的核查標準;二不需要在符合檢定規(guī)程或校準規(guī)范規(guī)定的參考工作條件中進行,電子秤在超市中日常工作環(huán)境條件即可;三不需要按照檢定規(guī)程或校準規(guī)范所規(guī)定的方法進行作業(yè),只需要按照機構自編的方法進行操作。
相對于檢定或校準,期間核查方法比較簡單、易懂和易操作,非計量專業(yè)人員經過短期培訓,完全能夠理解掌握和熟練操作。使用期間核查方法更具科學性,能夠更準確地反映出電子秤是否保持原有檢定或校準狀態(tài)。
期間核查的上述特點,非常適合大型超市電子秤管理的現(xiàn)有實際條件,將期間核查方法引入借鑒到大型超市電子秤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是適宜和可行的,可以進一步提高電子秤管理的水準,避免因電子秤計量性能失控而導致消費者與商家的利益受到損害。
進行期間核查需要制定期間核查方案、期間核查作業(yè)指導書和期間核查記錄表等技術文件,我們從超市沒有計量專業(yè)人員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可以將期間核查方案相關內容寫入電子秤的管理制度中,相關內容的文字描述盡量通俗易懂,方便非計量專業(yè)人員理解概念原理和掌握操作方法。期間核查作業(yè)指導書和記錄表可以合并成《電子秤核查標準賦值記錄表》(見附表1)、《電子秤核查記錄表》(見附表2),將電子秤核查的具體操作方法步驟及相關數(shù)據(jù)計算公式打印在記錄表的背面,方便核查人員使用。
附表一:XX 超市電子秤核查標準賦值記錄表(示例)
附表二:XX 超市電子秤核查記錄表(示例)
建議選擇砝碼作為核查標準,砝碼穩(wěn)定性好,易于保管存放,非常適合作為核查標準??梢钥紤]購買M1 等級標準砝碼,以本文作者所在城市為例,大型超市中用于商品結算的電子秤一般最大秤量多在15kg 至30kg,所需的砝碼數(shù)量不多,M1 等級砝碼市場價格也不高,采購砝碼作為核查標準的成本都能承受。
這里需要說明的是,電子秤顯示屏所顯示的示值實際上是電子秤實際示值化整后的值,其最小變化量與分度值相等,要獲得電子秤實際示值化整前的值,還需要用到標稱值為0.1e 的砝碼。例如:某型號電子秤最大秤量30kg,分度值10g,選擇20kg 作為測量點,則需要10kg 砝碼2 個、1g 砝碼10 個。
JJG539-2016《數(shù)字指示秤》中規(guī)定:稱量檢定應至少選擇5 個不同的載荷。所選定的載荷點中,應包括:最小秤量、最大秤量、最大允許誤差改變的載荷值,即中準確度等級:500e、2000e;普通準確度等級50e、200e。建議中準確度等級的電子秤核查測量點選擇在2000e。
建議每兩個月一次,實施中應根據(jù)實際情況隨時調整,核查頻次過多會影響超市的正常經營,頻次過少會減弱對電子秤狀態(tài)的控制。遇到不定期核查后,下次定期核查可順延,兩次核查基本保持兩個月左右的間隔即可。
主要為電子秤遭遇碰撞、跌落、顯示屏亂碼、供電電路故障、電壓異常等意外情況發(fā)生后,或者商家和顧客對電子秤稱重結果是否準確可靠產生懷疑時。
計量機構針對各類計量標準和各種測量設備進行期間核查時,需要編制期間核查作業(yè)指導書。超市由于自身的局限性,無法仿效計量機構進行專業(yè)的期間核查作業(yè),而且作為核查對象的電子秤屬于工作計量器具,位于量值傳遞鏈的最末端,對其的各項要求也低于對各類計量標準的要求。因此在借鑒計量機構進行期間核查作業(yè)的標準方法時,可以在不違背基本科學原理的基礎上進行些許精簡。這樣做既能較好地適應超市沒有計量專業(yè)人員的現(xiàn)實,又可以通過引入期間核查的方法進一步科學地提高超市電子秤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效率。下文中以最大秤量為30kg、檢定分度值為10g、中準確度等級Ⅲ的電子秤為例,簡述電子秤核查作業(yè)操作方法。
1.核查標準賦值。(1)電子秤檢定合格后,立即對核查標準進行一組稱重,先將2 個10kg 砝碼放置于秤體臺面上,記錄電子秤的顯示值I,然后逐一附加1g 小砝碼,直至顯示值增加一個最小變化數(shù)值(即分度值),此時顯示值變?yōu)镮+e,所有已經附加的小砝碼重量合計為ΔL,電子秤化整前的示值為P=I+0.5e-ΔL。(2)重復(1)中所述操作10 次,得到10 個化整前的示值,計算出這10 個值的算術平均值`P=∑P ∕k,此處k=10。(3)該電子秤檢定后的核查標準值XS=`P。
2.獲取核查結果值。(1)每次核查時,先將2 個10kg 砝碼放置于秤體臺面上,記錄電子秤的顯示值I,然后逐一附加1g 小砝碼,直至顯示屏上顯示值增加一個最小變化數(shù)值(即分度值),此時顯示值變?yōu)镮+e,所有已經添加的小砝碼重量合計為ΔL,電子秤化整前的示值為P=I+0.5e-ΔL。(2)重復(1)中所述操作5 次,得到5 個化整前的示值,計算這5 個值的算術平均值`P=∑P ∕k,此處k=5。(3)計算本次核查結果值H=∣`P-XS ∣。
3.核查結論的判定及采取措施。(1)H ≤MPEV,核查結論為滿意,繼續(xù)正常使用電子秤至下次核查。(2)H >MPEV,核查結論為不滿意,應立即停用該電子秤,進行檢查和維修,恢復正常并經計量檢定合格后才可以繼續(xù)使用。
4.核查資料的保管。為每臺電子秤建立一套設備檔案,將《電子秤核查標準賦值記錄表》《電子秤核查記錄表》以及電子秤檢定證書等資料收入檔案,并建立相應的設備檔案保管制度,妥善保管,防止丟失和因保管不當造成設備檔案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