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帥帥
攝影是一門專業(yè)的藝術,清晰的畫面是最早期人們想要拍攝的作品。但是往往清晰的影像很難引起人們的遐想,使得人們對于畫面的想象空間十分局限。但是模糊影像就有所不同,模糊影像能夠給人們帶來無限的遐想,在人們欣賞了模糊影像的作品之后,往往會喚醒內心深處沉睡的某種想法,開拓了人們的思維發(fā)展,這是一種非現實的畫面,因此模糊影像具有頑強的生命力,能夠引起人們的無限想象力。
隨著近幾年我國的經濟不斷發(fā)展,中國市場中的攝影圖片依舊是以紀實的作品為主流的,別的攝影形式是次要的。模糊影像可以豐富圖片的時代感,表現形式豐富,這種模糊影像和未來主義相結合,成為現代藝術的基礎力量。不但推動了視覺藝術在中國的市場,也確定了模糊影像所具有的價值。在藝術這個領域中,藝術家們想要更多地了解未來主義,就要有速度與激情的碰撞,創(chuàng)建屬于自己的模糊影像的設計,這將深刻地影響現如今的時代發(fā)展。由此讓模糊影像的傳播更為廣泛。模糊影像是現階段對于擴寬未來藝術家們的攝影創(chuàng)作的基礎力量,為藝術家們提供更多的設計思路。通過視覺傳播來使得模糊影像更加廣泛地應用到其他的藝術中去,得到人類內心深處的共鳴。[1]
在拍攝過程中,攝影師盡可能地讓相機處于相對靜止的狀態(tài),因此在拍攝過程中,需要我們注意,如果相機拿不穩(wěn)的話,主體就會拍攝模糊,呈現出來的照片就會感覺是十分不真實的,因此選用三腳架或者是把相機放在靜止的物體上都會導致相機靜止。只有相機靜止,在拍攝移動的物品的時候,才可以捕捉到可動的畫面。拍攝時一定要降低快門的速度,拍出來的成品如果動態(tài)模糊,就是說明快門的時間十分長,讓相機感受到的拍攝的是一整個動態(tài),所以在拍攝動態(tài)物品的時候最重要的一點拍攝技巧就是需要放慢快門速度,較長的曝光時間有助于拍攝的進展,有助于拍出模糊影像的照片。至于快門的速度應該設置成多少,最主要的是要觀察拍攝的物品的動速是多少,同時還要考慮的一個方面就是有多少光線會進入快門中,根據拍攝物品的速度,攝影師自己想要呈現的模糊影像的模糊程度,拍攝物品的光線情況,這些都會影響快門的設置,因此拍攝時設置快門的速度是十分重要的。[2]
如果想要縮小光線進入相機的范圍,就要調節(jié)光圈,在選擇了快門模式拍攝,相機會自動幫你設置光圈,但是如果你全部手動,那么光圈就會按照你想增加的曝光時間進行調整??扉T和光圈是按檔進行設置的,也就是說,快門的速度降低一個檔,曝光的時間就會增加一個檔,那么相機中的光線也會隨之多一個檔,對于光圈的設置,光圈縮小一個檔位,那么快門就會減少一個檔位,相機的光線也減少一個檔位,只要在拍攝的時候,把光圈和快門設置平衡,那么照片的曝光就是合適的。降低光感度有助于減少曝光情況下的光線過量,設置較低的光感度,就可以減慢快門的速度。中灰鏡也有助于解決照片曝光的問題。例如在光線亮的環(huán)境中拍攝風光圖,想要慢速快門來體現藍天白云,也有可能導致照片出現嚴重曝光,這時候,中灰鏡就可以起到作用了,在慢速快門的情況下合理曝光,因此在白天拍攝的時候,動態(tài)模糊影像往往都需要中灰鏡來完成。[3]
客觀的模糊影像主要不是人為造成的,是受到一定的拍攝環(huán)境的局限導致了出現客觀模糊影像。例如約瑟夫·尼埃普斯所創(chuàng)作的攝影作品《鴿子籠》,這幅作品也是攝影歷史上的第一個作品,創(chuàng)作使得攝影正式走入藝術的世界,打開了人們視覺上的新大門?!而澴踊\》是透過閣樓所拍攝的外面的景色,時間從早晨到傍晚,通過太陽的不同角度,拍攝出了不同時間段的景色,這一拍攝作品使得作者約瑟夫·尼埃普斯利用了長達十個小時的時間進行曝光,這是最早的利用小孔成像所創(chuàng)作的照片,在這種創(chuàng)作下的照片是模糊的,這種模糊照片產生了不同的特殊味道,但是由于當時的照相機構成還過于簡陋,因此出現了客觀的模糊影像。由于拍攝照片的作者的攝影技術還不夠成熟,也容易出現客觀的模糊影像,在攝影學習的初期,由于學生們的拍攝手法不正確,使得拍攝的畫面出現模糊的影像,往往這種模糊影像是不被控制的,屬于學生們無意識的行為。例如在學生們拍攝的過程中,拿著照相機的時候不能夠使得照相機平穩(wěn),照相機出現手抖的情況,都會容易讓畫面出現模糊,這些情況的發(fā)生都是由于攝影者的攝影技術還比較生疏,對于拍攝沒有一個堅實的基礎,導致的客觀模糊影像[4]。
攝影中出現主觀模糊往往都是攝影師刻意而為之,主觀模糊往往是攝影師已經想好了構圖拍攝手法以及成品的效果,所以才會出現模糊影像。虛實模糊就是模糊攝影中的一種。虛實模糊往往有助于攝影師拍攝的作品有了層次感,區(qū)分為前景模糊或者是遠景模糊,虛實模糊往往是攝影師自己所想,拍出所拍,然后人們看到攝影師想帶給人們的畫面感受。正如拍攝一張海邊漁民打魚的照片,近景漁民和魚是清晰的,遠景天空和海鷗是模糊的,讓觀看者們更加清晰地看到這圖片中的信息,虛實結合,更有助于拍攝作品中重點的突出。又例如抽象模糊,往往就是作品中你看不出一個具體的物品,而是由色彩斑斕的線條或者是光點所組成的,是沒有規(guī)律可循的組合,打破了常規(guī)的攝影作品,通過抽象的圖片來展現其所要表達的意境。正如一些當代藝術家用點或者線組成抽象的照片,給予了人們更加豐富的想象空間。再說主題模糊,是用真實的場景來表達作品想要表達的意義。主題模糊中,所有的景象都是清晰可見的,這往往體現了作者真實的內心,通過清晰的畫面表達含蓄的情感。現在的互聯網上也出現了替換模糊的畫面,就是類似于把某個人的臉和另一個人的臉相互替換,區(qū)分畫面的主次,也許替換的是一個名人,使得突出性更為具體。[5]
在攝影領域,模糊影像所想要表達的思想十分豐富。在想要留下證據或者是影像上,照相機是記錄影像的主要工具,因此有了攝影。拍出來的照片往往都是拍攝者本人想要闡述的內容,通過拍攝最終將畫面呈現出來。不同的手法就會呈現不同的畫面效果。這些都可以攝影者自己選擇,就像攝影家金芳有一幅作品就是作品中的人,有一半是模糊影像,一半是清晰影像,這體現了作品中人物的自我割裂,是極其特別的畫面,這獨特的表現形式體現出了特別,這正是金芳的《二分之一》。[6]
藝術攝影家們往往不愿意與商業(yè)相聯系,認為這樣自己的作品就帶有了功利性,其實商業(yè)攝影中,在明確功利性的情況下又能增加作品的創(chuàng)作也不失為一種作者的自我保護。在商業(yè)攝影中,模糊影像的光線是十分重要的,通過光線來表達自己攝影作品的情感,例如光線較強,所想要表達的就是急切的情緒,光線較緩就是作者平和的情緒,光線是十分重要的,適合的光線搭配商業(yè)物品,形成完美的視覺效果。例如在拍攝出售一個蛋糕,需要拍攝的時候,往往會把蛋糕放在一堆甜品中,其他甜品放遠景模糊,出售的蛋糕放近景清晰,采用虛實結合的模糊影像來突出出售的蛋糕,讓人們更能直觀看到商品。這也是商業(yè)攝影中,對于模糊影像的一種體現。
在當今的新聞報道中,攝影圖片的增加可以帶給人們更直觀清晰的感受。在報道時候,攝影往往能給予人類直擊靈魂的感受。對于新聞報道,不論是經濟板塊、政治板塊、娛樂版塊還是社會生活板塊,都是需要以實際為主。因此,需要實事求是就不免會出現難以克服的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就像我國的著名攝影師孫濤,他在拍攝唐山大地震災后場景的時候,也是模糊影像的作品。這一作品更多地體現了自然災害給人民帶來的苦難,災后的場景中有模糊的畫面,體現了人民的悲傷和痛苦。這樣模糊影像的新聞報道也能夠激發(fā)起其他人們強烈的認同感,讓人們都有了情感上的變化。
對于現如今飛速發(fā)展的時代,我們研究平面攝影技術的改進以及平面攝影技術中的模糊影像,符合當前的時代發(fā)展的需求,對于現在這一知道的人們,客觀模糊的影像有助于人們對于圖片的觀察,在人們的主觀印象中,有更多的想象空間去解讀這一圖片。這種以前多沒有的空間感,更有助于提高人們的認知。現如今的時代,人們對于感官享受有了更高層次的追求,人們開始摒棄在精簡圖片中得到信息,而轉向了模糊影像,在模糊影像中獲取信息變得更常見,讓人們的視覺藝術進入一個新的高度。對于現如今的模糊影像而言,模糊影像有了專屬自己的功能,在視覺傳播學包括商業(yè)實踐中,都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對于模糊影像的研究是一種新興的發(fā)展趨勢,有助于我們社會的不斷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