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人語
如今,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多,傳統(tǒng)的科普方式已無法滿足公眾的需求。如何在海量信息中讓科普知識的傳播獨樹一幟?
《發(fā)明與創(chuàng)新·中學生》2020年6月刊《科普達人的秘密武器》一文中曾介紹過戴偉、卓克、李永樂等“網紅”科普群體,他們或借助新媒體,或開設課程、成立科學傳播公益團體,通過多種方式,用通俗、有趣的語言向公眾普及科學知識,傳遞科學之美。
在“惟楚有材,于斯為盛”的湖南長沙,也有這樣一位熱衷傳播科學知識的科普達人,他便是中南大學教授徐海。自2019年起,徐教授積極倡導從流行歌曲中發(fā)現科學知識,在他看來,利用流行歌曲進行科普一方面可以吸引更多的人關注科普,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大家明白,只要找到合適的著眼點,創(chuàng)作科普作品并不難。
2020年9月,由徐教授發(fā)起,在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湖南省科技廳、長沙市科學技術協會、湖南省科普作家協會和中南大學、發(fā)明與創(chuàng)新雜志社等單位的共同支持下,“流行歌曲中的科學密碼”征文活動成功舉辦。本次活動共收到1384篇科普作品,參賽者以自己最喜愛的流行歌曲為藍本,對其中所涉及的生物、化學、物理等科學知識進行分析,為讀者和聽眾提供了不一樣的欣賞音樂的視角。
本期我們將為大家分享其中9篇來自中南大學的參賽作品,看看科普達人們都是從哪些歌曲中發(fā)現了科學密碼。
——田春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