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效吉
(山東壽光市洛城街道農業(yè)農村服務中心, 山東 壽光 262705)
園林綠化植物栽培是改善居民生活質量以及生存環(huán)境的主要舉措,國槐作為園林綠化樹木在城市公園、道路兩側以及私人庭院等處均得到栽植[1],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休息與遮陰場所[2],但國槐栽培管理中病蟲害若得不到有效防控會造成嚴重經(jīng)濟損失,故掌握國槐栽培管理要點以及病蟲害防控技術對壽光市綠化意義重大。
每年的10月到冬季為最佳采種期,采種樹木為超過30年生長勢好且無病蟲害的壯齡母樹,種仁飽滿,完成采收置放在水里浸泡,將果皮搓掉,充分洗凈曬干,貯藏,播種前幾天需將顆粒飽滿的、無蟲害的種子選出給予處理。
選擇1‰~3‰標準的高錳酸鉀溶液對種子進行消毒,將已消毒的種子放置入溫度為30~40℃的容器內充分浸泡24 h,待種子膨脹達到原種子的2倍時撈出,再用90~100℃水浸泡未膨脹的種子,通過3~4次的處理大多數(shù)種子均可膨脹,將膨脹的種子用草簾蓋住或用充分濕潤的布悶36~48 h,有1/5的種子萌芽則可播種。
國槐栽植方式包括播種繁殖與嫁接繁殖,種植時間最好為春季。
1.3.1 播種繁殖 1) 播種。播種方式選擇條播,行距保持在25~30 cm,覆蓋上1.5~2.0 cm土壤,播種量為8~10 kg/667m2。幼苗種植密度應適宜,預防樹干彎曲,以6~8株/m為宜。國槐有較強的萌芽力,若要進行大苗培養(yǎng)且保持良好姿態(tài)的干形,需在次年早春截干,將株行距擴大,保持枝干粗壯通直。2) 整枝。國槐生長對養(yǎng)分的需求量大,為確保營養(yǎng)供應充分,需定期整枝。適當截干:春季生長結束,第二個生長季到來前(通常在7月上旬),剪斷頂端彎曲處,當新枝發(fā)出選擇垂直朝上的枝作新主干;合理整枝:在對主干生長無影響條件下,適當多保留側枝,更利于樹干長粗。再次截干:已長了二三年的國槐苗,若苗木無明顯主頭或主頭偏斜需再次截干,剪口應位于端部偏斜處。磷鉀肥對幼苗生長有益,可促進光合作用,推進木質化進程,故而應根據(jù)情況適當施加。
1.3.2 嫁接繁育 嫁接包括枝接與芽接兩種形式,而相較于芽接,枝接流程較復雜。
1) 枝接。將種子和濕度是80%的沙子混合攪拌置于背陰處,避免種子凍傷,應控制溫度約0℃實施沙化處理,即低溫休眠處理,50 d后給予溫床催芽,當有40%種子萌發(fā)小白芽即可進行溫室做畦插種,在新苗長到基部約5 mm開始嫁接。做好木質結構對接,將接刀于砧木基部朝下方作一刀斜切,再上方2.5 cm位置朝切口下削直達木質部2 mm,整個形態(tài)好似舌狀槽,以相同的步驟在接穗處切大小相同的舌狀芽片置于舌狀槽,保持砧木和接穗粗細一致,提高存活率,此后用塑料膜將其捆綁緊實,由接芽處開始朝上留葉三四片,將其他部位清除,確保接芽能存活。
2) 芽接。先進行砧木處理,再進行接芽處理,若要保證接芽水分充足,需做到隨采隨接,接芽時用刀于砧木和地面相距約3 cm將樹皮剝開,將接芽嵌進砧木里,用保鮮膜將連接處綁緊(可多綁幾層提高溫度)。芽接后覆蓋10 cm細土,30 d后拋開覆土,查看成活情況。若芽片為淺綠色表明已存活,反之則死亡,需選擇砧木背部重接。
水是國槐生長期間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為確保幼苗良好生長,應在返青期(3—4月)開展首次澆灌,利于扶壯。即將進入越冬期時需對國槐實施第2次澆水,夏秋季應做好澆水量的控制,避免洪澇對國槐苗木造成影響,且要防止因過于干旱使國槐因缺水而停止生長現(xiàn)象。
施肥也是國槐養(yǎng)護管理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每年早春與晚期選擇優(yōu)質有機肥于國槐苗木附近開溝進行施肥,施加量應依照樹種大小與品種特性而定,保持施肥量適宜。追肥應選擇全價化肥,在國槐生殖期施加適量磷、鉀肥,避免苗木倒伏死亡。施肥時間最好在雨天或澆水后,可提高肥效。
3.1.1 潰瘍病 潰瘍病因鐮孢菌所致,多在國槐幼苗軀干與大樹枝干處發(fā)病,3—4月發(fā)病率最高。防治方法:1) 栽種期注意國槐幼苗失水率控制,確保樹皮膨脹度在85%以上,可控制發(fā)病率;2) 生長期強化管護,發(fā)現(xiàn)病枝立即剪掉,使用5°Be石硫合劑進行傷口涂抹;3) 選用800倍液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劑,或300倍液70%百菌清可濕性粉劑噴灑。
3.1.2 爛皮病 該病是因半知菌類鐮刀菌與小穴殼菌所致的真菌性病害,3—4月發(fā)病率最高。防治方法:1) 春秋季將國槐枝干與地面相距1~1.5 cm處涂白,及時清理病枝、殘枝,燒毀處理,并在截枝傷口處涂抹5°Be石硫合劑;2) 選用200倍液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或600~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進行枝干噴灑。
3.1.3 國槐白粉病 該病對國槐葉片與嫩稍的影響最大,5—6月以及8—10月發(fā)病率最高。防治方法:1) 及時修剪病枝,并用5°Be石硫合劑進行傷口涂抹;2) 選用1 0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800~1 0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進行噴灑。
3.2.1 槐豆木虱 主要啃食幼芽、葉片等,促其干枯、脫落,對新枝生長不利。防治方法:1) 化學防控。選用2 000倍液1%苦參堿可溶液劑,或6 000倍液2%阿維菌素乳油,或1 500倍液5%桉油精可溶液劑進行噴灑。2) 物理防控。將粘蟲板懸掛于與地面距離2 m的樹上,每15 m懸掛1張,適宜期的6—8月。
3.2.2 槐花球蚧 主要吸食國槐汁液使國槐枝干枯萎,當危害較重時可能引起整株死亡。防治方法:選用2 000倍液2.2%甲氨基阿維菌苯甲酸鹽微乳劑,或2 500倍液0.5%藜蘆堿可溶粒劑噴灑,1周/次,持續(xù)用藥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