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會敏 陳 惠
(行唐縣農業(yè)農村局 河北 行唐 050600)
1.1 選生茬田的姜做姜種。重茬田或毛病田的最好不要做姜種。因為姜腐爛病危害很嚴重,其病菌可在土壤中存活2 年以上。
1.2 選單一品種的姜做姜種。姜種盡量單一,避免混雜。姜種中如果摻雜了其它的品種,種植后,長勢差異明顯,產量會受到影響。建議選擇長勢好、產量高、品質好、適合當?shù)貧夂驐l件的優(yōu)勢品種。
1.3 選擇頭一年生長健壯、姜塊肥大、豐滿、色澤光亮、肉質新鮮、不干縮、不腐爛、未受凍、無病蟲害,掰開后正常顏色為白、黃,成熟度高,干物質積累多的姜做姜種。盡量不選收獲過晚或掰開后變色的姜做姜種。
2.1 曬姜。播種前20~30 d,一般在3 月10 日前后,姜種白天平鋪于草席或干凈的土地上攤曬2~3 d。注意,姜塊兩面都要曬到,以利于提高姜塊溫度,促進內部養(yǎng)分分解,徹底打破姜種的休眠,以利于后期的催芽。
2.2 困姜。把曬好的姜用網兜或透氣的筐裝好放到室內覆以草簾堆放2~3 d。注意透氣。困姜是為了促進養(yǎng)分分解,早出芽。
2.3 催芽。困姜后,采用暗光火炕加溫的方法進行催芽。具體方法:用厚簾將窗光線遮住,使室內形成黑暗環(huán)境。在土炕上鋪一層木板,再鋪一層草簾,炕沿及窗臺兩側用磚砌壘70~80 cm,把姜種擺放在草簾上,厚度不超過80 cm,上蓋雙層牛皮紙,再覆以棉被或麻袋。通過爐灶加溫,開始保持溫度18 ℃~20 ℃,5~6 d 后升到22 ℃~24 ℃,促使姜芽迅速萌動。催芽15 d,把姜種上下翻倒1 次,使姜堆溫度均勻,通風透氣,防止腐爛。當芽長至1 ~ 1.5 cm,粗0.5~ 1 cm,色澤鮮黃光亮,頂部鈍圓,芽基部僅見根的突起時,即可播種。此時的芽可稱為“短壯芽”。
3.1 準確把握好幼苗出土后第1 水。大姜幼苗出土后,以澆小水為宜。由于此時大姜在棚內,在棚膜覆蓋下水分散失少,利于保溫保墑,因此出苗前遵循不旱不澆水的原則,若在此期間澆水過勤,則不利于地溫的回升,影響出苗,還會導致大姜根部病害的發(fā)生。
3.2 準確把握好澆水量。大姜幼苗期植株小,生長慢,需水不多,但幼苗期對水分要求比較嚴格,不可缺水。應小水勤澆,始終保持土壤濕潤。要保證澆水均勻,不可忽干忽濕。對于使用滴灌設施澆水的地塊,一定要在澆水前仔細檢查滴灌帶,若發(fā)現(xiàn)有蟲咬的跡象一定要及時更換,保證澆水均勻。
3.3 準確把握澆水時間。大姜在幼苗生長后期進入夏季,此時氣溫干燥、炎熱,澆水要趁一早一晚進行。夏季暴雨后應及時澆園,俗稱“澇澆園”,同時注意及時排水,以免出現(xiàn)內澇,導致姜塊腐爛。
4.1 注意用好膜。大姜種植一般都覆膜,在姜種播種后出土前,應當經常查看地膜是否完好,如果發(fā)現(xiàn)破損或被風吹開,應當及時封堵好,在大姜幼苗長到5~10 cm 時,就應當及時破膜放苗。
4.2 注意施好肥。大姜幼苗期對于養(yǎng)分的要求不是很高,主要依靠姜母供給養(yǎng)分。但當苗高30 cm 左右,并具有1~2 個小分枝時,可結合澆水每畝施用尿素或磷酸二銨20 kg 左右。若播期較早,苗期較長,可隨澆水進行2~3 次施肥,每次施肥數(shù)量同上。
4.3 注意防好病蟲害。姜瘟病是生姜最為嚴重的病害,主要危害根莖,病部初為水漬狀,黃褐色,失去光澤,軟化,腐爛組織內變?yōu)榘咨こ碇?,且有惡臭氣味。防治方法:每畝用500 ml 迎盾大水漫灌+銅掌門500 倍灌根+暉升1 000 倍灌根,或用精甲霜靈+硫酸銅鈣沖施、灌根。根結線蟲是大姜苗期一個主要蟲害,其表現(xiàn)出來就是癩皮病。此蟲以預防為主,常以阿維菌素、噻唑膦等常規(guī)藥物預防為主,2~3 種復配,效果相對來說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