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桂香 劉波 孫中軍 魏本欣 程相義 梁夕金 房中文
摘要:平歐大果榛子園藝化栽培在我國長江以北已快速發(fā)展,山東地區(qū)已成為除東北三省以外的第二大主產(chǎn)區(qū)。結合長期以來在丘陵地栽培的經(jīng)驗,從深翻整地、增施有機肥和生物菌肥、良種壯苗建園、科學配置授粉品種、根系修剪、菌肥泥漿蘸根、行內鋪設黑色無紡布、合理密植、科學整形修剪和水肥一體化、病蟲害防治等方面介紹平歐大果榛子在丘陵地區(qū)的豐產(chǎn)栽培技術。
關鍵詞:平歐大果榛子;丘陵地區(qū);豐產(chǎn)栽培技術
榛子果仁風味獨特,營養(yǎng)豐富,深受國內外消費者喜愛。榛樹栽培在中亞及歐洲有上千年的歷史,而我國一直在采集野生果實。從21世紀初科技工作者以我國野生平榛為母本,以歐洲榛為父本進行種間雜交培育出平歐雜種榛,俗稱平歐大果榛子,開啟了榛子人工園藝化栽培的進程。榛子樹具有抗寒、抗旱、耐瘠薄、結果早、產(chǎn)量高、效益好、壽命長等特點,是重要的生態(tài)型經(jīng)濟林樹種,是精準扶貧、鄉(xiāng)村振興、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先鋒樹種?,F(xiàn)將平歐大果榛子豐產(chǎn)栽培技術要點介紹如下。
在品種選擇上,選擇適宜當?shù)貧夂?、土壤條件的優(yōu)良品種。由于我國南北跨度大、溫差大,每個地區(qū)都有不同的主打品種。山東(圖1)及江淮地區(qū)氣溫較溫暖,冬季沒有嚴冬,地處亞濕潤地區(qū),年降雨量豐富,無霜期150~200天,年日照時數(shù)2500~3000小時。在選擇平歐大果榛子苗時較抗寒豐產(chǎn)大果是首選,栽植的品種為達維、遼榛9號、遼榛4號、遼榛7號、平歐21號、玉墜等。
榛樹為異花授粉植物,單一品種不能結果,榛樹栽培需要授粉樹,因此栽植前需要了解主栽品種和授粉品種的親和特性,考慮到極端天氣和花期同步等因素,每個園地應選擇3個品種以上的授粉樹。榛樹花粉有效授粉距離為18米,主栽品種3行,授粉品種栽1行或兩行。
榛園園址選定后,荒山、溝坡等首先要進行園地開墾、清理,使用挖掘機或人工將地塊內的雜樹、野草、石塊等雜物進行清理;清理結束后對園區(qū)進行深翻,深度為30厘米,在排水不良的平地建園時,應在園區(qū)深翻后,修成高20~25厘米的臺田,行間修排水溝;山地整成梯田,梯田寬度應考慮栽植的行間距,緩坡地沿等高線修水平淺溝,每個栽植行都修筑40~50厘米的溝;坡面不整齊的地勢,以定植點為中心,由上部取土培在下方,修成半月形的魚鱗坑,配套建設塘壩和生產(chǎn)道路。栽植前首先要整理好地塊,施足底肥。基肥以土雜肥為主,每個定植穴放入腐熟好的優(yōu)質有機肥2.5千克,化肥0.2千克。一次性施足基肥能夠快速提苗壯苗,決定著榛子的品質和以后的長勢,對高標準建園尤為重要。平歐大果榛子是無性繁殖的自根苗,屬于莖源根系,主根不明顯,須根發(fā)達并向水平方向伸展,根系分布淺,主要集中在地表下5~ 40厘米的土層范圍內,榛苗需要及時澆水,滿足榛苗生長所需要的水分,以便根系的恢復和正常生長,因此定植后要立即灌水,并要求灌足灌透封樹盤,栽植第一年澆水要2遍以上。如有條件可以采用滴灌的方式進行澆水,前期投入成本高,但管理方便,節(jié)省人工。
3.1栽植時間
榛樹可以秋栽,也可以春栽。秋天榛樹落葉后土壤封凍前都可以栽植,秋天栽植后因封凍期短,榛子樹根在地下正常生長,樹勢生長旺。春天定植在2月下旬至3月中旬當?shù)赝寥阑瘍鲋蟮介粯涿妊壳埃虼杭窘涤晟?,蒸發(fā)量大,如澆水不及時可能造成成活率低。
3.2挖穴栽植
應選擇來源可靠、品種純正、根系發(fā)達、發(fā)育健壯的2年生苗、3年生苗或健壯的1年生一級苗。根據(jù)榛樹園地栽植品種、作業(yè)方式、栽培方式等因素綜合考慮,株行距可以為2米×3米、1.5米×3米、3米×3米、2米×4米,大型榛園機械化作業(yè)行距一般定為4米以上。土壤肥沃、地勢平坦的地方栽植距離應大些;坡度較大,土壤瘠薄的山地榛園栽植行距可小些;長勢旺盛、樹冠開張的品種則栽植株行距大些;長勢弱、樹冠直立緊湊的品種則栽植株行距小些;以機械化作業(yè)為主的栽植株行距大些;采用機械化作業(yè)較少的則栽植株行距小些。為保證前10年的產(chǎn)量,可以適當密植。每樹穴榛苗1株,每畝榛苗110~300株。栽植時對一年生榛苗人工或機械挖好直徑不小于30厘米,深40厘米樹窩,剪掉原根系1/3,留15~20厘米。二、三年生榛樹,要求定植穴挖直徑60厘米、深40厘米,將剪好根系的榛苗(樹)放入備好的定植坑內使其根系舒展,苗干直立,然后填埋濕土。填至一半時,將苗輕輕向上提,邊填土邊踩實,使土壤和根系密切結合。然后將苗木的周圍筑起灌水樹盤,直徑要略大于定植穴,便于灌水和蓄水。及時定苗,榛樹栽植完后,及時進行修剪定干,一年苗定干高度40~50厘米,二、三年榛樹進行修剪留取主干,培養(yǎng)樹形。
3.3護根技術
榛樹毛細根發(fā)達,在運輸、栽植過程中需要注意防風,在運輸過程中要使用塑料布和篷布封閉。在栽植過程中必須保證苗木根系不能失水,運到田間的苗木,必須用濕土培埋根系,臨時存放時需要使用濕潤的草簾子或氈布進行覆蓋,做到苗不離土,根不離水。榛苗栽植前,整捆對榛苗根用菌肥泥漿蘸根(圖2),以提高榛苗的成活率。
3.4栽后覆膜
栽植第一年可以使用黑色塑料薄膜進行覆蓋,也可以使用防草布。園藝地布也稱防草布,由聚丙烯或聚乙烯等材料的窄條編制而成,常用黑色的(圖3)。
園藝地布適合于臺田栽植的榛樹,一般是行內采用園藝地布覆蓋,行間生草或清耕。好的地布材料露地可使用5年以上,年使用成本低。透氣、透水,牢固性好,水分可滲入土壤,保墑效果好;可長期控制雜草;省工節(jié)本,一次鋪設多年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