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嘉鑫 彭思逸 胡銘薇 蘭浩原 杜智強
摘要:基于仿生學原理設計仿生撲翼機作為新型飛行器的一種,具有旋翼飛行器以及固定翼的優(yōu)勢,飛行能力出色,能夠滿足多種飛行模式的要求。基于此,本文通過對撲翼機結構設計的分析,簡單分析了氣動力的特性。以期能夠為撲翼機設計和分析提供一定參考。
關鍵詞:仿生撲翼機;仿生學;撲翼機結構;氣動力
引言:
仿生撲翼機通過對鳥類飛行的模擬設計新型飛行器,和常規(guī)固定翼不同,飛行器具有較高升力,通過不斷拍打、擺動、扭轉產生推力和升力,保持持續(xù)飛行滯空。通過對機翼拍打角的調整,可以實現復雜的飛行軌跡,具有較高飛行效率。撲翼機起飛、懸停速度快,具有更高的隱蔽性,在民用和國防領域均具有廣泛應用前景。
一、仿生驅鳥撲翼機結構設計
(一)單自由度撲翼機構
最常見的驅動機構為單自由度機構,其中包括搖桿滑塊、雙曲柄雙搖桿以及單曲柄雙搖桿三類:(1)搖桿滑塊:通過滑塊或者滑桿的上下運動,對兩側搖桿帶動做對稱運動,保證運動平穩(wěn)。凸輪根據撲翼規(guī)律進行設計,即可撲動。但由于結構相對復雜,很難減小占地面積,長期運行后受到摩擦影響造成較大磨損,設備效率較低,主要在低速飛行條件下應用。(2)單曲柄雙搖桿:主要應用于微型飛行器中,作為典型四桿機構,使用驅動曲柄對搖桿起到帶動作用形成上下撲動。機構重量輕,結構簡單,占地面積小,在仿昆蟲型撲翼飛行器中應用。但由于兩側搖桿相位差,很難對稱運動,無法保證兩側氣動力平衡,存在較高墜機風險[1]。(3)雙曲柄雙搖桿:采取上下對稱撲動,保證平穩(wěn)撲動,具有較高對稱性,無相位差。但結構復雜,占地面積和質量較大,主要在中大型飛行器中使用,或者對于較高穩(wěn)定性要求的飛行器中應用。
(二)多自由度撲翼機構
多自由度撲翼機構結構復雜,體積較大,主要在大型飛行器中使用。撲翼機構經過特定組合優(yōu)化后可以滿足扭轉、撲動等復雜運動軌跡。目前主要分為空間機構型以及獨立驅動型??臻g機構型通過空間機構可以實現多自由度的撲翼運動形式,從平面結構經過演化得來,可以達到扭轉等復雜軌跡。主要采取球形鉸接,對稱運動。但驅動機構相對復雜,只能重復進行復雜的運動軌跡,無法進行更改。獨立驅動型由單片機控制揮拍、撲動和扭轉等動作,對運動模型進行控制,各個模型之間無干擾,主要應用于撲翼實驗中,在研究撲翼流暢特征上具有突出優(yōu)勢。
(三)驅鳥撲翼機結構設計
根據仿生學原理,連桿機構按照鳥類骨骼進行設計,模擬其運動原理,實現機翼的折疊運動以及撲動。使用雙段撲翼機構對鳥類翅膀進行模擬,撲翼使用兩段骨骼關節(jié)連接,對第二段撲翼撲動進行控制,第一段連桿采取平行模式模擬鳥類直接肌的收縮,通過第一段桿對第二段桿起到牽動作用實現運動。兩段桿結構對骨骼關節(jié)桿結構進行模擬,組成四邊形結構,利用四邊形特征避免桿卡制的問題,實現撲翼折疊。和雙曲柄雙搖桿對比,可以保證兩側撲翼同步運動和折疊運動,可以滿足飛行要求,減少上撲受到的氣動阻力。由于采取平面連桿機構,可以穩(wěn)定運行,具有較高傳動效率,滿足仿生撲翼機飛行的要求。
二、仿生驅鳥撲翼機結構的氣動力
分析撲翼機氣動力主要使用C語言、Fluent以及Gambit程序進行。由于機翼撲動頻率低,在默認空氣密度一致的條件下,使用Fluent中隱式分離求解器,由于撲動過程中流場參數未發(fā)生改變,使用三維網格模型求解。流體參數設定為常數1.225kg/m3。啟用動網格后,選擇局部網格重劃以及彈簧光滑模型,設定彈簧彈性系數(0-1)、邊界點松弛因子(0-1)、重劃網格(0,0,1)。在模擬中機翼運動使用C語言模擬,Fluent可實現特定動態(tài)運動,包括撲動和俯仰運動。在計算前預覽網格更新效果,避免計算中出現網格更新問題。對氣動力進行模擬分析,當純撲動條件下,升力系數最大值為1,平均升力系數均較小,表示在純撲動條件中剛性翼不會產生升力[2]。在俯仰+撲動運動模式中,升力系數的最大值超過1,表示撲翼機的升力明顯提高,阻力系數有顯著降低。若平均阻力系數<0,表示在該條件下撲翼機產生推力,對于提高飛行效率有重要意義。
鳥類飛行中,翅膀在延展方向上存在扭轉運動,讓鳥類的飛行效率得到提高。撲翼機飛行受到撲動模式的影響。主要包括:
(1)來流速度。鳥類飛行時存在初速度,受到不同風速和風向的影響,升力系數和阻力系數發(fā)生一定改變。隨著來流速度的增加,升力系數逐漸提高,而阻力系數則先降低后增加。在無風條件下,機翼扭轉可以產生向前推力,幫助撲翼機起飛。隨著來流速度的升高,飛機阻力增加,升力降低,撲翼機不利于飛行或者無法飛行。
(2)仰角。仰角是指相對氣流方向和翼弦的夾角,仰角大小會影響飛行升力,且仰角存在一定范圍。當仰角逐漸增大時,升力系數表現為先增大后降低,阻力系數表現為先減小后增大。機翼選擇最合適的仰角時,可以獲得良好的氣動特性。
(3)撲動頻率。鳥類撲動頻率處于不斷變化中,尤其是小型鳥類撲動頻率更高。由于仿生機翼體積較大,撲動頻率低,當其他條件保持不變是,隨著撲動頻率的增加,升力系數不斷增加,阻力系數不斷變小,推力增加。由于撲翼機體積重量大,慣性力更大,能耗高,對于撲動頻率的調節(jié)需要以實際飛行需求為主,同時節(jié)約能耗,以實現長時間滯空。
(4)飛行角度。當機身角度增加時,升力系數逐漸升高,但增幅較小。阻力系數先減小后增加。撲翼飛行升力主要由撲翼下撲實現。當機身角度為0,阻力系數最小,更有利于降低飛行阻力;當機身角度存在一定仰角,可提高起飛升力。
結論:綜上所述,撲翼機結構主要包括單自由度撲翼機構、多自由度撲翼機構,本文設計的驅鳥撲翼機結構可以有效滿足應用需求,補充傳統結構的缺陷,優(yōu)勢明顯。在設計撲翼機上氣動力分析十分關鍵,通過分析撲動規(guī)律和環(huán)境對于氣動力產生的影響,可以發(fā)現折疊運動有利于改善氣動力,滿足不同飛行軌跡對于撲翼機的要求。未來還需要在結構和重量上進一步優(yōu)化,降低能耗,優(yōu)化撲翼機性能。
參考文獻:
[1]傅雅寧,趙世恒.仿生蜻蜓撲翼飛行器模型設計與氣動特性分析[J].機械設計,2021,38(10):79-87.
[2]馬程,熊曉松,吳昊,等.撲翼機結構設計及運動仿真[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20(14):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