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濟南市植物保護站 侯智
籽粒玉米可選用禾豐飼玉3號、京農(nóng)科736、金海5號、立原296、聊玉22號、連勝216、鄭單958、浚單20號、明科玉77等品種,可抗大小斑、彎孢霉、莖基腐和矮花葉等病害,耐密植、抗倒伏、適合機械化、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等。鮮食玉米可選青農(nóng)206、魯單801、濟糯33、京科糯2000等品種,可抗大斑病、彎孢霉、瘤黑粉等病害。青儲玉米可選魯單258、禾豐飼玉3號、青農(nóng)11、德單5號等品種,可抗小斑病、莖基腐、矮花葉病、瘤黑粉等病害。莖基腐發(fā)生重地區(qū)可選魯單981、山農(nóng)207、立原296、魯單258等品種;褐斑病重發(fā)區(qū)可選邦玉339、京農(nóng)科736等品種;瘤黑粉發(fā)生重地區(qū)可選魯單801、魯單258等品種。
推廣深耕滅茬,適期播種,單粒精播及配方緩控施肥等科學(xué)種植技術(shù)。適期晚播,避開灰飛虱、薊馬高發(fā)期,可減少玉米粗縮病發(fā)生和薊馬危害;結(jié)合機械化作業(yè)模式,合理間作玉米、花生、大豆等作物,優(yōu)化農(nóng)田生態(tài),涵養(yǎng)利用天敵自然控制蟲害。增施鉀肥和鋅肥(每畝用ZnSO41.5~2公斤作種肥)對玉米莖基腐病有顯著的抑制作用;加強田間管理,秸稈粉碎還田,具有保墑節(jié)水和減輕草害發(fā)生的作用,及時清除病蟲植株、雜草及玉米播種溝上秸稈,破壞病蟲適生場所,減少玉米螟、二點委夜蛾、灰飛虱、葉斑病、根莖病害等病蟲基數(shù)。用牛糞、石灰、廢機油等堵塞鼠洞,減輕秋季危害。
1.燈光誘殺。在鞘翅目、鱗翅目害蟲成蟲暴發(fā)期,開展大面積燈光誘殺。每30~60畝地架設(shè)一盞20W頻振式殺蟲燈,懸掛高度1.5~2米,每天完全天黑后開燈,次日清晨關(guān)燈。
2.色板誘殺。在蚜蟲、薊馬、灰飛虱發(fā)生重的田塊,分別懸掛黃色、藍色、黃綠色粘板誘殺成蟲。色板懸掛于玉米田間,高于植株15~20厘米,每畝15~30塊。
3.信息素誘殺。在玉米螟、棉鈴蟲、甜菜夜蛾、斜紋夜蛾等害蟲成蟲羽化初期,根據(jù)田間優(yōu)勢種群不同,放置相應(yīng)種類昆蟲的性信息素誘芯,誘捕成蟲。每個誘捕器裝1枚誘芯,每畝放置1~2枚,50畝以上連片使用。連片使用面積達到100畝以上時,每畝使用1枚誘芯,誘捕器間隔30~50米,呈外密內(nèi)疏放置。誘捕器放置高度為誘捕器下沿離地面0.5~1米。
4.食物誘殺。在田間安放糖醋液(紅糖、醋、水的比例為1∶4∶16)殺蟲盆、食誘劑誘捕器或者噴施食誘劑條帶,誘殺黏蟲、地老虎、棉鈴蟲、甜菜夜蛾、金龜子等害蟲成蟲,利用毒餌、發(fā)酵變酸的食物等誘殺地老虎、斜紋夜蛾等害蟲成蟲。將配好的糖醋液放置容器內(nèi)(盆),以占容器體積1/2為宜。食誘劑(帶)、毒餌等按產(chǎn)品說明使用。
1.加強自然天敵保護。卵寄生率60%以上時,可不施藥,利用天敵即可控制為害。
2.適時開展生物防治。玉米螟百株落卵量達1.0 ~1.5塊時,可釋放赤眼蜂控制玉米螟種群數(shù)量,每畝均勻設(shè)20個放蜂點釋放赤眼蜂,點與點之間相隔10米展開,成排放置。每排蜂卡相隔30米。隔一個月左右再放一次蜂,兩次畝放蜂總量2萬~3萬頭。
3.噴施生物制劑控制病蟲危害。使用蘇云金桿菌、阿維菌素、蠟質(zhì)芽孢桿菌、核型多角體病毒等生物農(nóng)藥防治病蟲。心葉末期,可畝用0.2%蘇云金桿菌顆粒劑300~500克撒施于心葉內(nèi),或用200億孢子/克球孢白僵菌可分散油懸浮劑40~50毫升,對水噴施,防治玉米螟;病情出發(fā)期,畝用200億芽孢/毫升枯草芽孢桿菌70~80毫升,噴霧防治莖基腐病、大斑病等。
采取種子包衣或拌種措施,主要防治苗期病害、地下害蟲、二點委夜蛾、灰飛虱、薊馬等,降低玉米粗縮病發(fā)生機率。每百公斤種子可用25克/升咯菌腈懸浮種衣劑168~200毫升、0.8%腈菌·戊唑醇懸浮種衣劑1.7~2.5公斤,或10%精甲·苯醚甲懸浮種衣劑175~200毫升,包衣預(yù)防玉米絲黑穗病、莖基腐病等;用30%多·?!た藨腋》N衣劑1667~2000毫升、30%氟腈·噻蟲嗪懸浮種衣劑240~360克,或600克/升吡蟲啉懸浮種衣劑400~600毫升,包衣預(yù)防薊馬、蚜蟲、灰飛虱、地下害蟲等,兼防二點委夜蛾、玉米粗縮??;也可用殺蟲殺菌復(fù)配藥劑20%吡·戊·福美雙懸浮種衣劑藥種比1∶40~1∶45,或20%??藨腋》N衣劑藥種比1∶40~1∶60;或百公斤種子用29%噻蟲·咯·霜靈懸浮種衣劑450~550毫升,或10%戊唑·噻蟲嗪懸浮種衣劑1.43~2.00公斤,包衣預(yù)防蚜蟲、灰飛虱、地下害蟲、莖基腐病等。
1.苗期至小喇叭口期。主要防治玉米螟、二代粘蟲、二點委夜蛾、薊馬、蚜蟲等。防治玉米螟,心葉期畝用3%辛硫磷顆粒劑300~400克拌細沙撒心葉,兼治玉米蚜;防治二代黏蟲,畝用10%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劑15~20毫升,或14%氯蟲·高氯氟微囊懸浮劑15~20毫升,對水30公斤噴霧,兼治薊馬、棉鈴蟲;防治二點委夜蛾,畝用200克/升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7~10毫升對水30公斤噴霧;防治薊馬,畝用25%噻蟲嗪水分散粒劑15~20克,對水30公斤噴霧;防治苗枯病,畝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75~100克,或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60~80克,對水30公斤噴莖基部。
2.大喇叭口期至穗期。大喇叭口期至雌穗萎蔫期,大力推廣玉米“一防雙減”技術(shù),選用組配高效殺蟲、殺菌劑,一次施藥防治玉米中后期多種病蟲害,減少穗蟲基數(shù),減輕病害流行程度,提高葉片的光合效能,實現(xiàn)玉米增產(chǎn)增效。心葉期末期,畝用30%乙酰甲胺磷、20%氟苯蟲酰胺懸浮劑8~12毫升或40%氯蟲·噻蟲嗪水分散粒劑10~12克等,對水噴心葉部防治玉米螟,兼治蚜蟲、薊馬和紅蜘蛛等。防治玉米穗蟲,畝用50%除脲·高氯氟懸浮劑8~10毫升,10%四氯蟲酰胺懸浮劑20~40克,或20%噠嗪硫磷乳油800~1000倍液,對水噴霧;防治葉斑、穗腐、銹病等,可畝用250克/升吡唑醚菌酯乳油30~50毫升,17%唑醚·氟環(huán)唑懸乳劑40~60毫升,或18.7%丙環(huán)·嘧菌酯懸乳劑50~70毫升等,對水噴霧。注意科學(xué)輪換用藥或復(fù)配,以免產(chǎn)生抗藥性。
常發(fā)區(qū)晚播玉米,可采用種子處理,每100公斤種子用50%氯蟲苯甲酰胺種子處理懸浮劑380~530克,或40%溴?!む缦x嗪種子處理懸浮劑300~600毫升,種子包衣或拌種預(yù)防危害。成蟲高峰期,采用殺蟲燈、性誘劑、或生物食誘劑誘殺,降低幼蟲密度。各地可根據(jù)實際,涵養(yǎng)利用本地天敵,如小花蝽、布甲、蠼螋等控制幼蟲危害;也可釋放赤眼蜂、螟黃赤眼蜂、夜蛾黑卵蜂、繭蜂等寄生草地貪夜蛾卵或幼蟲,降低田間危害。低齡幼蟲期,優(yōu)先選擇低毒、高效、環(huán)境友好藥劑噴藥防治,如乙基多殺菌素、氟苯蟲酰胺、虱螨脲、除蟲脲·高效氯氟氰菊酯、氟鈴脲·茚蟲威、甲氧蟲酰肼·茚蟲威等;生物藥劑選擇甘藍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蘇云金桿菌、金龜子綠僵菌、球孢白僵菌、短穩(wěn)桿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