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佳妮
語文教學是訓練聽說讀寫能力的過程,這是語言類科目的共性教學目標,寫作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是提升學生書面表達能力的有效手段。小學是學生學習作文的基礎階段,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新作文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參與寫作的興趣,幫助學生提升語文綜合素養(yǎng)。本文提出了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進行差異化、生活化、情境化、活動化教學的教學方式,以期創(chuàng)新作文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一、根據(jù)學生的個性特征,進行差異化教學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以人為本已經(jīng)成為主流教育理念之一。因材施教很好地體現(xiàn)了人本教學這一理念,此理念旨在根據(jù)學生的個性特點,進行差異化教學,讓學生自主學習。運用此理念開展教學工作,能在有限的時間內讓所有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思路,極大地提升教學質量和效率。
如何實現(xiàn)差異化教學,對每個學生因材施教是教師必須考慮的問題。下面以“我有一個愿望”的寫作教學為例進行分析。在寫作訓練過程中,教師必須了解每個學生的差異,明白每個學生的思維方式是不同的,不可簡單粗暴地給他們分類。一些學困生甚至連寫作主題、中心思想都沒搞明白,對于此類學生,教師應耐心引導,先確定大致的寫作范圍,比如“學習上的想法”“美好愿望”等,再通過生活激發(fā)他們的寫作靈感,比如想獲得好的成績,應該怎么做?至于學優(yōu)生,他們中不乏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強的,也不乏文化底蘊深厚的,教師應基于他們所擅長的,布置不同的寫作任務,如讓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強的學生以“美好的愿景”為題展開想象,寫抒情文;讓傳統(tǒng)文化底蘊深厚的學生從國粹切入,寫敘事文。針對不同類型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能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提升他們的寫作能力,促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發(fā)展。
二、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行生活化教學
真實有趣的生活化教學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在分類指導教學時,教師需堅持“生活感悟”四字方針。所謂“生活感悟”不是完全讓學生自己學自己練,教師的啟發(fā)和引導也很重要,即以啟發(fā)為核心制定科學的教學方案,從而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繼而使其產生寫作熱情。
例如,講解與“生活感悟”相關的作文時,教師要善于將作文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如以“我家的小狗”為題寫作,首先,教師可以出示圖片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因為小學生大多喜歡寵物,所以在指導時,可運用多媒體展示圖片,營造趣味化的場景,讓學生觀看小狗的可愛模樣。還可以讓學生主動介紹自己家的寵物,在交流互動中產生表達的欲望。然后提問學生:“觀察這些可愛的動物圖片,你想到了什么?”其次是故事引導,在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有關“狗”的故事很多,二郎神的好朋友哮天犬就是一只忠心護主的狗,體現(xiàn)了狗的忠誠。教師可以講故事的方式引導學生了解“狗”背后隱含的精神品質,從而拓寬其寫作思路。最后是情感引導,狗作為人類的好朋友,是友善、忠誠的象征,教師可以從“小狗”過渡到“忠誠”“友善”等主題,引導學生從生活經(jīng)歷入手,回憶自己與小狗之間發(fā)生的有趣故事。
三、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開展情境化教學
情境化教學重在“情境”兩個字,即以文本內容為基礎,營造豐富有趣、生動形象的教學場景,學生在營造的場景中可以直觀感受情境的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主動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描述并進行想象,這樣既能鍛煉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又能鍛煉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例如以“春天來了”為題寫作時,教師在指導時要牢記這是寫景文章,要抓住這類文章的特點教學,引導學生對景色進行聯(lián)想,所以需要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有關春天的圖片,圖片要能體現(xiàn)春天的特點,給學生直觀的體驗,并讓他們講述圖片內容:“請將看到的圖片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出來?!睂W生對圖片進行了描述,在描述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引導。比如圖片中有太陽、森林以及各種小動物,教師便可引導學生想象小動物們聚在一起嬉戲玩耍,垂柳枝葉隨風飄搖的場景……這樣,學生的想象力能得到鍛煉,寫作思路會更寬,寫作素材會更豐富。對于那些理解和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來說,情境化教學是實用且有效的教學方法,搭配多種教學手段,如趣味教學、多媒體教學等,能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勾起回憶,深化生活體驗,從而打開寫作思路,找到合適的寫作角度。
四、創(chuàng)新學生的聯(lián)系方式,進行活動化教學
活動化的教學方式能夠激發(fā)學生參與寫作的興趣,激活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幫助他們積累寫作素材,并拓展他們的思維,引導他們多角度思考問題,在活動中提高寫作能力。
例如,以“難忘的一件事”為題寫作,正式寫作前,教師可組織春游活動,讓學生認真觀察,留心活動中發(fā)生的趣事或有意義的事,觀察每個人的表情,為寫作積累素材??梢赃@樣引導:“在這次春游活動中,請記下最讓你難忘的一件事,可以是發(fā)生在全班學生之間的,可以是發(fā)生在某幾個學生之間的,總之,要把這件事寫清楚、寫具體、寫生動。所以,在春游過程中,大家要多參與活動,多與同學接觸,并用心記錄活動過程中的大事小情。春游結束,我們要分享自己的觀察結果?!苯處熢诖河芜^程中,要積極組織班級活動,引導學生合作,盡可能讓學生在享受春游的過程中積累寫作素材。在寫作課上,教師先引導學生分享自己在春游中的感悟?!坝姓l可以分享自己在春游中發(fā)生的小故事?想講好故事,要注意四點——講清人物、講清細節(jié)、講清結果、講清感悟。”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分享春游趣事,課堂氣氛熱烈。學生分享后,教師要求學生用文字將自己的故事記錄下來。運用這種讓學生親自參與課外實踐并進行課堂分享的形式,不僅能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更能幫助學生梳理寫作順序,讓學生學會將寫作素材轉換成完整的作文。如此,能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
總之,不同的作文類型需要不同的作文教學方式,教師要善于根據(jù)不同的學生、不同的類型、不同的主題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以促使學生在面對不同寫作主題時能夠游刃有余,有內容可寫,有方法可遵循。這種新穎的教學方式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培養(yǎng)他們從生活中積累素材的習慣,提升他們的寫作素養(yǎng)與寫作能力,值得推廣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