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天怡 江蘇省蘇州市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新洲幼兒園
結合課程游戲化的理念,幼兒體育教學工作應更加側重幼兒身心健康性,由此提升體育課程的占比,以期在幼兒教學中發(fā)揮體育課程的內在價值。在課程游戲化的大背景下,幼兒體育教學中“游戲環(huán)節(jié)”占據(jù)較為關鍵的位置,以期順應幼兒身心成長需求,嘗試為幼兒創(chuàng)設優(yōu)質的體育成長環(huán)境。為此,幼兒園教師應嘗試從幼兒生活出發(fā),找準幼兒興趣點、結合幼兒的生活經驗設計游戲環(huán)節(jié),積極整合課程資源,為幼兒創(chuàng)設多重游戲環(huán)境,提升幼兒體育活動的參與度。
在幼兒課程體系規(guī)劃教學期間,教師對體育認知存在一定偏差,多數(shù)教師認為此課程屬于幼兒自由活動項目。這種認知將會降低體育課程的教學性,削弱體育課程對幼兒運動行為的指導效果。在幼兒體育課程中,教師較為關注幼兒活動期間的安全性,對運動量、課程游戲設計、游戲類型、廢棄材料應用等問題,尚未予以高度重視,形成較為混亂的體育課程局面,降低了幼兒體育課程的內在指導功能。
在幼兒體育課程教學期間,大多數(shù)教師教學專業(yè)性不足,比如學前專業(yè),僅有少部分教師是專業(yè)體育科目的教育工作者。在師資建設方面,幼兒體育教學工作尚未形成課程標準,由此造成了體育課程教學的無序性。如若教師專業(yè)性不足,將會降低體育課程的實施效果,從教學層次、難度設計等方面,無法滿足幼兒體育課程的學習需求。
與小學相比,幼兒園針對體育課程的訓練活動區(qū)具有單一性,相關設施配置不齊全。在此種體育環(huán)境下,如若缺失體育游戲策略,將會降低幼兒體育游戲參與興趣,無法達成體育課程教學的預期效果。
1.創(chuàng)新游戲玩法
(1)創(chuàng)新游戲玩法的彈性思想
幼兒園在實施體育教學工作時,應遵循課程游戲化思想,采取體育游戲課程設計形式。針對原有課程元素單一、游戲流程單調等問題,體育教師應加強改善,以期激發(fā)幼兒參與體育課程的興趣。在彈性教育思想中,教師應加強體育元素玩法創(chuàng)新,適時選擇具有適應性的游戲材料,促進幼兒在體育游戲中高度參與,便于滿足各類體育層次幼兒成長的個性化需求。
(2)創(chuàng)新游戲玩法的彈性教學實例
以足球為例,創(chuàng)新原有玩法,為幼兒開展多種形式的足球游戲,減少足球體育項目對性別的限制,促進幼兒參與足球體育游戲活動中。比如,教師結合幼兒的實際認知能力,為幼兒設計難易度較低的足球游戲,顛球數(shù)量統(tǒng)計。教師讓幼兒站成四排,預先準備四個足球,教師為幼兒做顛球示范,隨即開展幼兒顛球游戲,教師予以記錄,記錄項目包括:幼兒姓名、顛球數(shù)量。在游戲結束后,宣布單次顛球數(shù)量最多的幼兒姓名,給予其一定鼓勵,以此增強幼兒對足球玩法的認識。
在后續(xù)開展足球運動時,教師可采取四人小組的形式,以小組為單位,作為游戲參賽基數(shù)。在記錄統(tǒng)計完成時,選出顛球數(shù)量最多的小組,以期建設幼兒在體育游戲中團隊意識。在幼兒具備一定顛球能力時,為幼兒開展足球玩法講解,設計多元化形式的足球游戲活動,促進幼兒積極參與足球游戲體育項目中,綜合培養(yǎng)幼兒身體協(xié)調性、運動響應能力。
在足球體育課程中,教師應采取多元化形式完成運動教學,減少幼兒對足球體育項目的固有認知,便于調動幼兒參與體育課程的積極性,展現(xiàn)創(chuàng)新游戲玩法、彈性教學的內在價值。
2.戶外活動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明確指出:“幼兒戶外活動應予保障,每日活動時間以2小時為基數(shù),體育運動時間以1小時為基數(shù)。”在設計戶外活動體育課程時,教師應綜合考量的彈性因素有:天氣情況、活動區(qū)域安全性、學生身體狀況等。在較為惡劣的天氣環(huán)境中,比如霧霾、雨雪、暴風等,教師應以幼兒安全為彈性考量視角,暫停戶外活動體育項目,為幼兒開展室內體育活動項目,以此保障幼兒運動量的達標性,減少室外氣候對其身體健康產生的影響,完成彈性體育游戲教學任務。幼兒室內可參與的體育運動項目有:原地跳高、美術區(qū)開展足球活動等。此類課程在實施期間,教師可采取故事情節(jié)融合的形式,激發(fā)幼兒參與興趣。
1.彈性化設計體育活動
新課程體系中,關注學生在體育課程中的核心建設效果。為此,幼兒體育游戲活動中,應采取幼兒核心地位的建設形式,強化幼兒在體育課程中重要性。幼兒體育教師加強課程彈性設計,融合游戲元素,有效規(guī)避課程枯燥性問題。比如,為幼兒降低足球運動難度,使用玩具球、口袋予以代替足球,以此降低運動難度,增強幼兒體育游戲活動的參與能力。
2.彈性規(guī)劃幼兒體育時間
教、學、做是一種生活之三個方面,而不是三個各不相謀的過程。因此,在規(guī)劃幼兒體育運動時間期間,教師應關注戶外天氣情況、幼兒體質差異等情況,保障體育運動時間符合幼兒身體成長的切實需求。比如,在春秋季節(jié),溫度適宜,可保障幼兒體育運動時間的充足性;夏天氣溫較為炎熱,運動時間較長將會引起幼兒大量出汗現(xiàn)象,此時室內環(huán)境應加強空調使用控制,減少冷熱交替問題發(fā)生,保障幼兒體育運動的健康性,降低疾病發(fā)生的可能性;冬季時節(jié),開展體育活動時,應適當減少運動時間,防止幼兒戶外運動期間脫衣行為發(fā)生,保障幼兒身體健康。
1.彈性設計運動量
運動量作為彈性設計的關鍵因素,直接關乎著體育游戲課程難易程度。在設計運動量期間,體育教師應結合實際情況、生活條件等,考量的因素有:幼兒體育運動能力、幼兒體育項目適應能力、幼兒體質情況、地理因素等。結合幼兒實際運動能力,完成運動量彈性設計,以期保障幼兒在彈性設計運動項目中,逐漸形成體育參與自信,由此形成體育項目運動習慣,為其后期身體健康成長奠定基礎條件。
以足球為例,在初期體育項目實施期間,教師發(fā)現(xiàn)部分幼兒存在踢球姿勢不正確、玩法不明確等問題。體育教師以運動量為視角,融合彈性設計方法:為幼兒講解足球相關知識,提升幼兒認知能力;采取顛球訓練方式,增強幼兒足球運動能力;結合幼兒適應能力,逐步提升足球體育游戲項目的難度。
2.彈性部署小組成員
在體育游戲彈性設計期間,將會存在分組開展體育項目的可能性。在小組劃分時,體育教師應采取彈性部署形式,減少小組成員的固定性,促進幼兒之間建立深厚友誼,使其形成團隊意識。以足球小隊部署為例,雙向守門員,應采取輪流部署形式,增加幼兒參與各角色的運動概率,使其在不同位置中感受足球體育運動項目的內在價值,以期建設自身運動能力。在成員部署期間,如若輪到的幼兒正巧身體不適,難以勝任守門員游戲任務,應予以更換,發(fā)揮彈性部署的科學性。
綜上所述,現(xiàn)階段幼兒園在實際開展體育課程時,存在課程設計相關問題,對此應融合彈性思想,提升體育活動運行的科學性,適時建設幼兒體育活動熱情,切實提升幼兒體育活動參與效能,保障幼兒身心健康。與此同時,在彈性規(guī)劃體育課程時,應當結合課程游戲化的理念,關注生活中的變化,如:天氣變化,設施安全性等因素,減少幼兒在體育游戲中發(fā)生受傷事件,發(fā)揮體育游戲的教學意義,彰顯彈性課程設計的內在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