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樹兵,鄒中禮
2015年3月~2018年11月,我們采用放射網(wǎng)狀小切口減壓治療23例骨筋膜室綜合征患者,報道如下。
1.1 病例資料本組23例,男18例,女5例,年齡6~67歲。前臂2例,小腿12例,跟骨9例。入院時患者患肢畸形、持續(xù)劇烈疼痛,患肢高度腫脹,足趾或手指牽拉痛陽性,感覺遲鈍,肢體遠端麻木。
1.2 治療方法于患肢腫脹明顯處常規(guī)消毒鋪巾,局部麻醉??v向散狀做多個切口,每個切口0.5~1.0 cm,部分患者切開后可見瘀血噴出。插入蚊式鉗分離深筋膜達骨膜,重點撐開深筋膜,在組織內(nèi)適當改變通道方向,分離不同間隔,達到減壓的目的,并用手檢查張力,重點解決高張部,力求各間隔均減壓。術后抬高患肢,紗布覆蓋,加用棉墊寬松包扎即可,若滲濕及時換藥,盡量保持局部干燥。切口無需縫合。
切開減壓后患者立即感到腫痛減輕,24 h內(nèi)腫脹均明顯減輕,遠端足趾或手指血供、自主活動及感覺改善?;贾[脹消退時間2~7 d。均未發(fā)生感染等并發(fā)癥。
放射網(wǎng)狀小切口減壓治療骨筋膜室綜合征,其原理可理解為“血腫引流術”,或與術后留置引流裝置同理,但此方法未置入引流物。放射網(wǎng)狀小切口減壓床邊即可操作,術前準備時間短,局部麻醉即可,損傷小,操作及護理簡單,并發(fā)癥少,治療后筋膜內(nèi)壓力即刻減小,腫脹和疼痛隨之減輕,無需傳統(tǒng)大切口減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