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梅 郭晴雪 安徽省亳州市蒙城縣第三幼兒園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信息技術的功能和資源應用在教學活動中成為教師的教學主要方式之一。將信息技術應用在實際教學工作中,可以提升整體的教學效果,可以增加學習者良好的學習動力。但是,在應用信息技術的環(huán)節(jié)中,需要教師結合學習者的年齡特征進行精細化的教學研究與設計。對于幼兒而言,教師可以結合所要教的內容,為幼兒提供一定的形象化的內容。通過形象化的內容展示,可以提升幼兒的參與興趣,可以吸引他們的課堂注意力,還可以加深他們對知識體系的印象。本文從幼兒科學的角度,提出了將信息技術應用在科學教學中的具體策略。
首先,教學目標上看,幼兒科學旨在培養(yǎng)幼兒多元化的思維,讓他們對世界的認知多一些深度和厚度,而通過應用信息技術進行指導,可以讓幼兒形象地感受到科學的魅力,也可以讓幼兒在很小的年紀就了解有關的信息技術,為他們將來的學習與成長打下基礎。其次,從教學內容上看,幼兒科學自身的內容有一定的形象性,通過將信息技術應用其中,可以讓科學知識變得更加生動,提升幼兒對科學知識的感悟能力。最后從教學模式上看,傳統(tǒng)的教學形式相對單一和模式化,不利于幼兒對相關知識的學習與吸收,通過應用信息技術,不僅可以對傳統(tǒng)的單一教學形式進行創(chuàng)新,還可以通過視頻、語音等方式刺激幼兒的直覺,進一步推動幼兒園科學教育的發(fā)展。
幼兒的大腦就像一張白紙,他們對世界的認知非常少。同時,他們的思維也處于形象思維階段。所以,教師在科學教育中,即便要用信息技術,也要遵循幼兒的發(fā)展規(guī)律,要以幼兒的形象思維為基本出發(fā)點,為幼兒提供具體而形象化的內容,讓幼兒直接受到形象化的刺激,從而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相關的內容,提高教學效率。
幼兒時期的幼兒對世界的認知缺乏足夠的判斷力,他們喜歡模仿成年人的舉動,他們尊重自己的第一認知,將看到的現(xiàn)象納入正確的發(fā)展思維模式中。而幼兒科學知識的存在旨在培養(yǎng)幼兒科學的發(fā)展態(tài)度,引領他們具備判斷正誤的能力。所以,將信息技術應用在幼兒科學教學中,需要教師注重科學化的應用。在呈現(xiàn)具體的圖片、視頻、聲音等資料時,教師要確保相關的內容符合科學發(fā)展的規(guī)律。唯有這樣,才能真正發(fā)揮信息技術的指導作用,讓幼兒進行模仿和記憶,對幼兒的綜合發(fā)展產(chǎn)生促進作用。
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發(fā)展,我國每個階段的教育形式都發(fā)生了極大的變化,在幼兒階段,雖然幼兒不用像其他階段的學生一樣進行大量書面知識的學習,但是他們也要相應地接受一定的書面化的知識熏陶,這就意味著幼兒教師也要進行相關教學形式的創(chuàng)新。在應用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要堅持以幼兒發(fā)展為中心,要突出幼兒的發(fā)展地位,力爭讓信息技術呈現(xiàn)的教學內容符合幼兒的需求,讓幼兒在快樂的氛圍中學到相關的知識。
幼兒園時期的幼兒在思維和思想上都如同一張白紙,讓他們學習一定的知識,單獨依靠教師的講解顯然是行不通的,因為一旦教師為幼兒進行一定的灌輸式的講解,過一會兒他們就忘在了腦后。幼兒處于形象思維階段,教師在讓他們形成一定的認知時應嘗試為他們提供一定的形象化支持,讓幼兒在形象化的素材中受到刺激,并加深對知識的印象。
例如,在“水果和干果”科學教學中,為了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在課堂的開始階段,我先將有關“走迷宮”的游戲畫面通過多媒體的方式呈現(xiàn)給幼兒,并說道:“冬天快到了,老鼠為了讓自己過一個溫暖而幸福的冬天,這一天,它偷偷溜出來尋找農民伯伯的水果,然后運回到自己的洞里。黑貓警長知道這一案情后,立馬展開了調查。當警察準備到老鼠洞調查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很多小道,那么,你們能協(xié)助警察找到老鼠的洞嗎?”在進行故事情境呈現(xiàn)后,我將畫面停留,讓幼兒進行觀察,在畫面中有堅果的曲線,有水果的曲線,也有水果和干果結合的曲線。在幼兒觀察后,我讓幼兒到大屏幕前進行操作,將正確的路線指出來。如此,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的教學形式,不僅通過形象化的方式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還提升了他們對科學知識的探索熱情。
俗話說:“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要想吸引幼兒對科學知識的興趣,教師應在課堂的導入環(huán)節(jié)就下功夫。幼兒對外界的聲音比較感興趣,尤其是動畫中的人物對話。為此,在科學教學中,教師要通過設計多樣的信息技術功能,讓幼兒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吸引他們對知識的興趣。具體而言,教師可以結合所要教的內容通過聲情并茂的形式呈現(xiàn)給幼兒,讓幼兒感受到聲、光等的刺激,加深他們的記憶與印象,提高教學效率。
例如,在“常綠樹和落葉樹”教學中,為了讓幼兒對該內容產(chǎn)生興趣,在課堂中,我先通過信息技術加工的形式,讓楓樹、銀杏樹、桂花樹三個小伙伴相互對話。在視頻中,銀杏樹的葉子和楓樹的葉子洋洋灑灑飄落下來,它們快樂地飛舞著,要到很遠的地方旅行,當它們看到桂花樹葉一動不動還在樹上,就問:“桂花姐姐,你快讓葉子落下來,陪我們一起去旅行吧!”而桂花樹說:“我的葉子比較厚,并且上面有一層蠟質,有它的保護,我的葉子不用掉落也可以過冬?!痹诳赐旯适潞螅覍⒁曨l暫停,并為幼兒提出一定的問題:“在這個故事中,哪棵樹是落葉樹呢?哪棵樹是常綠樹呢?”之后,給予幼兒一定的時間,讓他們進行交流和分析,從而提高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幼兒思維發(fā)展。
教師在應用信息技術時要進行一定的技術創(chuàng)新,不能只停留在為幼兒提供簡單形象的畫面刺激上,還要對信息技術的應用方式進行再次的研究,將其他功能進行拓展和應用,為幼兒提供更多的體驗機會,增強幼兒的感知能力,拓展他們的認知。例如,在“月亮的秘密”教學中,我利用信息技術中的VR技術,為幼兒模擬一個真實的身在月球的環(huán)境,讓幼兒可以從中感受到漫步月球的感覺,激發(fā)他們對月球的關注和向往。在幼兒正在興趣正濃之時,我提示幼兒:“這就是我們的月球,那么,我們的月亮中都有哪些秘密呢?你們想不想知道?”在我的語言刺激下,幼兒的感知能力提升,學習興趣更濃。
綜上所述,幼兒科學教育和信息技術的整合是幼兒教育過程中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形態(tài)之一,通過將信息技術應用在科學教學中,不僅可以讓教師的教學形式有所創(chuàng)新和進步,還可以拓展幼兒的認知,提升幼兒對科學領域的興趣,真正讓幼兒在快樂的體驗中加深對自然科學知識的領悟能力,促進幼兒科學素質的有效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