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永國,陳麗君,李 媛,田 華,管 蕾
PAX家族是一組轉錄因子,由9個成員組成(即PAX1~9),每個成員均編碼1個轉錄因子,其在組織和器官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1]。PAX8是PAX轉錄因子家族的一員,對腎臟、甲狀腺和Müllerian管起源器官的胚胎發(fā)育至關重要,同時也是這些器官組織起源腫瘤的敏感性和特異性標志物[2]。PAX8在胸腺原發(fā)上皮性腫瘤中的表達文獻以PAX8多克隆抗體進行檢測報道較多[3-8]。PAX8單克隆抗體因克隆號不同而表達各有差異,文獻報道較少。本文采用免疫組化EnVision兩步法檢測兩種不同克隆號的PAX8單克隆抗體在胸腺上皮性腫瘤中的表達,探討兩種抗體在胸腺上皮性腫瘤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
1.1 材料收集2013年1月~2020年10月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病理科存檔的胸腺上皮性腫瘤116例,包括A型胸腺瘤3例,AB型胸腺瘤11例,B1型胸腺瘤5例,B2型胸腺瘤7例,B3型胸腺瘤15例,化生性胸腺瘤2例,微結節(jié)型胸腺瘤1例,B3/鱗狀細胞癌(灰區(qū))2例,胸腺鱗狀細胞癌65例,胸腺腺癌1例,胸腺不典型類癌3例,胸腺淋巴上皮癌1例。另收集同期行PAX8檢測的甲狀腺具有胸腺樣分化的癌(carcinoma showing thymus-like differentiation of the thyroid, CASTLE)40例,肺鱗狀細胞癌29例,胸腺鱗狀細胞癌肺轉移3例。收集2015年1月~2020年10月江蘇省揚州市江都人民醫(yī)院病理科胸腺上皮性腫瘤26例,其中A型胸腺瘤4例,AB型胸腺瘤10例,B1型胸腺瘤2例,B2型胸腺瘤3例,B3型胸腺瘤2例,胸腺鱗狀細胞癌5例。另收集卵巢上皮性腫瘤45例(黏液性腺癌4例、漿液性腺癌32例、透明細胞癌3例、子宮內膜樣癌6例)、腎臟上皮性腫瘤14例(透明細胞癌12例,嫌色細胞癌2例)、甲狀腺乳頭狀癌4例檢測PAX8抗體的表達。所有標本均由兩位高年資病理醫(yī)師共同閱片確診,本實驗經(jīng)江蘇省揚州市江都人民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標本均經(jīng)10%中性福爾馬林固定,常規(guī)石蠟包埋,4 μm厚切片,HE染色。免疫組化染色采用EnVision兩步法。鼠單克隆抗體PAX8(克隆號MRQ-50)購自CELL MARQUE公司,兔單克隆抗體PAX8(克隆號EP298)購自福州邁新公司。HRP標記的二抗及DAB顯色分別購自Leica公司和福州邁新公司。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選用PAX8(MRQ-50)抗體和Leica公司的二抗進行檢測,江蘇省揚州市江都人民醫(yī)院選用PAX8(EP298)抗體和福州邁新公司的二抗進行檢測。兩個單位的免疫組化結果經(jīng)互換蠟塊檢測未發(fā)現(xiàn)差異表達。
1.3 結果判斷PAX8以細胞核棕黃色著色為陽性。每張切片選取10個高倍視野,每高倍視野計數(shù)200個腫瘤細胞。按陽性細胞著色和所占百分比進行判斷:腫瘤細胞無著色為陰性;腫瘤細胞核有著色,但陽性細胞百分比<10%為弱陽性;≥10%為陽性。
2.1 胸腺上皮性腫瘤和部分肺鱗狀細胞癌中PAX8(MRQ-50)的表達PAX8(MRQ-50)在胸腺上皮性腫瘤中的陽性率:A型胸腺瘤100%(3/3)、AB型胸腺瘤72.7%(8/11)(圖1)、B1型胸腺瘤60.0%(3/5)、B2型胸腺瘤100%(7/7)、B3型胸腺瘤73.3%(11/15)、化生性胸腺瘤100%(2/2)、微結節(jié)型胸腺瘤100%(1/1)、胸腺鱗狀細胞癌73.8%(48/65)(圖2)、胸腺不典型類癌100%(3/3)、胸腺淋巴上皮癌100%(1/1)和CASTLE為57.5%(23/40);B3/鱗狀細胞癌(灰區(qū))2例和胸腺腺癌1例陽性率為0。此外,本實驗亦發(fā)現(xiàn)PAX8(MRQ-50)在轉移至肺臟的胸腺鱗癌組織中100%(3/3)陽性。PAX8(MRQ-50)在29例肺原發(fā)鱗狀細胞癌中,僅5例呈弱陽性,其余均陰性(表1,圖3)。
2.2 胸腺上皮性腫瘤和腎臟、卵巢、甲狀腺上皮性腫瘤中PAX8(EP298)的表達PAX8(EP298)在胸腺上皮性腫瘤:A型胸腺瘤(0/4)、AB型胸腺瘤(0/10)(圖4)、B1型胸腺瘤(0/2)、B2型胸腺瘤(0/3)、B3型胸腺瘤(0/2)、胸腺鱗狀細胞癌(0/5)(圖5)均呈陰性。PAX8(EP298)在卵巢黏液性腺癌(1/4)、卵巢漿液性腺癌(30/32)、卵巢透明細胞癌(3/3)、卵巢子宮內膜樣癌(6/6)、腎臟透明細胞癌(12/12)、嫌色細胞癌(1/2)、甲狀腺乳頭狀癌(4/4)(圖6)呈陽性。
PAX蛋白是由128個氨基酸組成的高度保守的結構域,在識別特定的DNA結合位點后啟動轉錄,并控制基因調控[9]。PAX蛋白家族的結構相似,分為4個亞群,其中PAX8和PAX2、PAX5同屬第Ⅱ亞群[10]。PAX8在胚胎發(fā)育過程中參與調控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眼睛、腎臟、甲狀腺、來自中腎管的器官以及與Müllerian管有關的器官發(fā)育[11]。研究表明,在非腫瘤性人體組織中,PAX8在腎小球壁上皮細胞、腎集合管細胞、萎縮性腎小管上皮細胞(不分腎段)和子宮頸上皮細胞、子宮內膜、輸卵管、精囊、附睪、甲狀腺、胰島細胞以及淋巴細胞中均陽性[2]。在腫瘤組織的相關研究中,PAX8表達多見于甲狀腺、腎臟和Müllerian管起源的腫瘤[12-15]。既往報道PAX8在胸腺上皮性腫瘤中亦有表達,該抗體有多種克隆號,且表達不一致;其中多克隆抗體有較高的陽性率且相對較穩(wěn)定[3-6],而單克隆抗體中不同克隆號表達差異較大[6-8]。本實驗分析MRQ-50和EP298兩種單克隆抗體的表達,探討PAX8不同克隆號抗體在胸腺上皮性腫瘤的特異性及診斷和鑒別診斷意義。
Weissferdt等[16]發(fā)現(xiàn)PAX8在胸腺殘留正常上皮細胞中呈陽性,提示PAX8在胸腺胚胎發(fā)育中起一定作用。此外,PAX1和PAX9亦可驅動胸腺起源的第三咽囊發(fā)育[5],PAX8多克隆抗體有可能與PAX1或PAX9發(fā)生交叉反應呈陽性。
PAX基因家族成員的N末端區(qū)域具有高度的序列同源性,其中PAX8和PAX5的N端同源性為70%,增加了該區(qū)域內交叉反應的可能性。多克隆PAX8抗體可檢測PAX8的5種亞型(相對分子質量分別為:3.1×104、3.4×104、4.1×104、4.3×104和4.8×104),并可能與其他PAX家族成員具有交叉反應性[8]。因此,在無PAX8的腫瘤也有可能表現(xiàn)多克隆PAX8抗體的免疫反應性。Toriyama等[8]認為多克隆PAX8抗體的免疫反應性可能是與PAX5或PAX6交叉反應的結果,他們也認為胸腺組織和胸腺癌細胞對單克隆PAX8無免疫反應性。
MRQ-50是單克隆PAX8抗體較為常用的克隆號,本實驗發(fā)現(xiàn)該克隆號在胸腺上皮性腫瘤(胸腺瘤和胸腺癌)中有較高的陽性率。目前研究普遍認為抗PAX8 N端的Abs,特別是多克隆抗體,能與其他PAX轉錄蛋白發(fā)生交叉反應,如在扁桃體B淋巴細胞和胰腺神經(jīng)內分泌細胞呈核陽性;R?ge等發(fā)現(xiàn)在克隆號為MRQ-50、PAX8/1492和DBM15.48的單克隆抗體中同樣可見該交叉反應。本實驗發(fā)現(xiàn)PAX8(MRQ-50)在胸腺上皮性腫瘤中的表達也進一步印證該型號單克隆抗體存在交叉反應;同時亦發(fā)現(xiàn)PAX8(MRQ-50)在胸腺鱗狀細胞癌中有較高的陽性率,在肺原發(fā)的鱗狀細胞癌中呈陰性。因此,PAX8(MRQ-50)在胸部腫瘤的鑒別診斷中具有重要意義和價值。
EP298是近年針對PAX8 C末端區(qū)域的單克隆抗體,本實驗胸腺上皮性腫瘤均呈陰性,45例卵巢癌、14例腎細胞癌和4例甲狀腺乳頭狀癌均表現(xiàn)為較高的陽性率。近年重組單克隆抗體(EP298、SP348和ZR-1)主要針對PAX8的C端(ZR-1和EP298),均未顯示有交叉反應,本實驗PAX8(EP298)在胸腺上皮腫瘤呈陰性也進一步印證了該觀點。因此,建議使用針對PAX8的C末端區(qū)域的單克隆抗體檢測腫瘤中PAX8的表達。
目前,文獻報道PAX8多克隆抗體在胸腺上皮性腫瘤中的陽性率較高,本實驗中PAX8(MRQ-50)在胸腺上皮性腫瘤中也具有較高的陽性率。PAX8(MRQ-50)在肺鱗狀細胞癌中呈陰性,可資鑒別。PAX8在胸腺上皮性腫瘤中的表達,可能是由于和PAX家族其他成員的N-末端區(qū)域發(fā)生交叉反應,而非真正的陽性。PAX8(EP298)單抗針對PAX8基因C末端區(qū)域無交叉反應,在胸腺上皮性腫瘤中呈陰性。因此,PAX8可以作為胸腺上皮性腫瘤的生物學標志物。由于PAX8抗體有多種克隆號且表達不一致,應選用多克隆抗體或克隆號為MRQ-50的單抗輔助胸腺上皮性腫瘤的診斷或鑒別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