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波
摘要:一個人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才是他實現(xiàn)人生價值和為社會提供能量的前提。運動換取幸福人生的理念在現(xiàn)如今也越來越普遍,游泳作為眾多體育項目之一,練習游泳不但可以鍛煉人體的整體協(xié)調性,還能夠起到強身健體的作用。各大高校作為開展游泳課程的主要單位,應該強化自身的授課體系,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高校學生;游泳;恐懼心理
前言:游泳作為高校體育課程中的重點建設項目,其自身的價值和影響力是十分深遠的。但是又由于游泳項目對于設備和環(huán)境有著較高要求,這就意味著校方需通過多方面的協(xié)調和努力,改善自身的游泳課程體系,保障學生的人身安全。避免在游泳過程中出現(xiàn)突發(fā)事故,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1.學生恐懼心理原因分析
1.1對水的恐懼心理
部分學生在進入大學前,并沒有機會接觸游泳教育。而在一般情況下,從未接觸過游泳訓練的人,對水有著極大地畏懼心理。近兩年的新聞中關于遇水溺亡的報道也頻頻出現(xiàn),這就不得不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而人們對水有恐懼心理這種現(xiàn)象會隨著年齡的增長日漸嚴重。這就需要專業(yè)人士在旁給出及時的指導,解決這一心理陰影,以免造成更嚴重的局面產生。如何就“恐水”這一問題本身給予解決方案,是校方在開展游泳課程時首先需要予以重視的問題。
一些學生在剛開始學習游泳時如果姿勢不正確,就會出現(xiàn)安全事故,窒息和嗆水都有可能對于學生后期學習游泳課程產生不利的影響。在學生經歷了這種溺水事件后,恐懼心理是很難徹底消除的,一方面由于恐懼心理的作祟,學生就很難發(fā)揮正常的水平。另一方面,如果在恐懼心理沒有被減輕的情況下繼續(xù)游泳,就會進一步加重他們的恐懼心理,再往后更無法克服恐水的心理。
1.2學生的個體差異性
學生的成長環(huán)境決定了這個學生的各方面素質水平的高低,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都會對于他們學習新鮮的課程有所影響。學生群體所存在的差異性也對游泳課程的開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在進行授課時,要盡量配合學生實時的課堂反饋調整進度和方法。因為如果在課程一開始就使得學生進度不統(tǒng)一,這就很有可能使得他們在后期訓練中出現(xiàn)巨大的差異性。長期存在的這種差異性,會使得學生組成中,好的越好,差的越差。學生內部出現(xiàn)的不利競爭,其直接后果就是打擊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通過調查研究顯示,身體素質跟不上的那部分學生在學習游泳項目時更容易產生恐懼心理,對于老師指導的一些動作也很難認真學習,這就導致他們會更容易出現(xiàn)嗆水、溺水的情況。同時,由于水中環(huán)境與陸地環(huán)境存在著巨大的差異,沒有接觸過游泳運動的學生在首次下水的時候無法克服這種環(huán)境突然改變所帶來的壓迫感。有部分學生一下水就會感覺到緊張不安,導致游泳動作學習出現(xiàn)錯誤或各個動作之間不協(xié)調的情況發(fā)生,學生無法在水中保持平衡。
1.3教師對學生的影響
體育運動的教學離不開教師與學生之間及時的溝通交流,尤其是游泳這項較為特殊的體育項目,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都需要跟老師密切配合,才能保證課堂的教學效率。高校設立游泳課主要看中的是其技能性,相關教師一定要與時俱進地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式,在課堂中以鼓勵教學為主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在發(fā)現(xiàn)學生出現(xiàn)恐懼心理時,要對他們及時進行心理疏導工作,通過詢問這部分同學受到影響的來源,針對性的調整教學計劃,幫助他們克服恐懼心理,推動游泳課程的發(fā)展。
在進行游泳課程的學習時,教師在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大部分教師為了保證學生的安全問題,而在課程中所表現(xiàn)的十分嚴格,教學任務與學習要求也十分明確。初次學習游泳的學生,如果遇到嚴格的老師,那在還沒有學習游泳課程時,心理暗示就導致他們十分緊張。
2.克服學生恐懼心理的措施
2.1及時進行心理疏導
在開設游泳課程之前,首先要展開一次問卷調查和宣傳工作。了解當前學生對于游泳課程的認知程度和接受程度,問卷內容主要涉及游泳課的基本安全知識和身體素質要求,做好前期思動員和安全教育的保障工作。對于游泳的恐懼感,很多是由于學生們對游泳這項運動所知甚少,所以高校一定要對他們進行及時的科學引導。
除此之外,在泳池周邊都會安排專門的緊急救生員,如果學生在學習游泳過程中,發(fā)生危險情況,救生員就會及給予幫助,確保學生的生命安全。讓他們相信,即使在最危險的情況下,他們的生命安全完全能夠得到良好保障。游泳課教師在實習教學過程中,要樹立學生的自信心,消除他們內心的恐懼感。
2.2優(yōu)化教學模式
在對游泳產生恐懼心理的原因中,最大的一個就是學生在沒有具備基礎的理論知識的前提下提前下水聯(lián)系。這樣做是十分危險的,正確的游泳方式才是保證減少發(fā)生安全事故產生的后盾。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該將簡單的理論體系放在首要層面,讓學生借助一些工具進行聯(lián)系,然后學習游泳的專業(yè)技能。建立基礎的理論體系能幫助學生較快的適應游泳這一鍛煉方式,減少他們產生“恐水”的不良心理,并且還能為后期進行整體學習時,保證學生的每一個身體部位動作都協(xié)調標準,較快地幫助他們掌握游泳這一技能,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
教師提高教學質量的前提就是推陳出新,改變單一枯燥的授課方式,借助多方面的教育教學手段提高學生對于游泳課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課堂中,建立“一對一”伙伴模式,能力相對較強的學生和能力相對較弱的學生組成一組,在進行游泳實踐活動中,小組同學應該互相幫助,共同進步。教師也要在課后與學生建立聯(lián)系,和他們有交流和互動,才能收集到不同學生對于游泳課程的看法和希望課程某一方面需要改進的建議。另外,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把專業(yè)的理論知識轉化為通俗的語言與學生進行交流,鼓勵學生參與教學,提出自己的意見和感受,共同提高游泳課程的教學效果。
2.3宣傳游泳的優(yōu)點
水資源作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自然資源之一,它對于我們的日常生活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在日常中的很多活動都是有關于水的,它有可能是主動的下水游泳,也有可能是進行水上作業(yè),還有可能是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被動落水。在這樣的極端條件下,需要人們對自己進行及時的應急保護,如果掌握了游泳這項技能,可以從一定程度上保障自己的生命里,甚至為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研究表明,游泳對于人體起到的積極意義是多方面的。在游泳的過程中,需要運動人員通過全身肌肉的配合來做到伸展、蜷縮等動作,最終達到游動的效果,所以游泳是一項非常好的瘦身運動,它可以使得全身的肌肉都得到鍛煉,增加身體柔韌性。除此之外,游泳還可以增強人體的心肌功能,改善心血管健康有相關的調查研究顯示,這項有氧運動可以幫助降低炎癥風險,改善身體狀況。
結語:大學生在進行游泳課程的學習時,雖然會對該課程的教學充滿期待,但同時也會對水中的未知項目產生恐懼心理,其實恐懼心理只是一種較為常見門心理障礙,只要通過科學合理的引導,就可以克服這種心理障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以辯證的角度看待人體與水之間的關系,通過自己豐富的教學經驗為同學們進行標準動作演示,當學生對游泳產生畏懼心理時,及時的對他們提供疏導與幫助,讓他們克服恐懼,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
參考文獻
[1]蒿萍,楊蕊竹.大學生初學游泳的恐懼心理與克服方法研究[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18,36(04):81-85.
[2]李松泰.探討高校游泳教學中學生恐懼心理的影響因素及其解決路徑[J].體育科技,2016,37(01):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