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慶雪
臨沂市莒南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山東 臨沂 276600
門診作為醫(yī)院給予社會提供服務的一個重要窗口,門診護理服務質量優(yōu)良能夠給疾控中心護理以及整體服務質量直接造成影響,但是因為門診工作復雜任務繁多,患者流動量相對較大,所以給護理工作增加的極大的要求,因此增強門診護理管理以有效提高疾控服務質量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1]。基于此,此次選取我院門診患者給予增強門診護理管理的效果展開探究。
1.1基礎資料 此次主要從2019年1月-2020年6月時間內隨機選取我院門診內接收的110例患者當作研究對象,所選患者均排除嚴重精神疾病與認知障礙,且都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利用數字表法將患者分成常規(guī)、研究兩組,各55例,常規(guī)組男女比重29:26,年齡界限分布在24~70歲內,平均(51.24±3.42)歲;研究組男女比重28:27,年齡界限分布在25~68歲,平均(51.33±3.26)歲;資料經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
1.2方法 常規(guī)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管理,主要由門診護士長負責相關工作,并指導各個護理人員落實好自己職責工作,每周匯報并討論護理情況。
研究組采用門診增強優(yōu)化護理,內容有:①增強工作人員思想素質,首先需要進行門診護理相關知識技能培訓,培養(yǎng)并不斷增強護理人員工作意識與素質能力,確保各個人員能夠認識到門診護理的重要性與必要性,以保證可以有效滿足患者需求。②定期開展操作技能實踐培訓,醫(yī)院需要舉辦專家講座、進修培訓或者是經驗推廣等活動,以促使護理人員操作技能與業(yè)務素質可以得到有效提高,同時還需要積極鼓勵護理人員能夠積極主動學習,加深自我護理知識能力[2]。③制定與完善管理制度,首先需要結合醫(yī)院具體情況,實施彈性工作模式,以保證各個護理人員能夠獲得充分休息,同時在工作過程中,需要盡可能做到互相監(jiān)督與關心,以提供一個和諧互助的工作環(huán)境,如此可以有效提高工作積極主動性;其次還應該合理制定考核制度,主要結合護理工作量優(yōu)良、患者滿意度等情況來合理評判人員工作質量,給予優(yōu)秀人員適當獎勵,以激發(fā)護理人員工作熱情。最后還需要不斷完善護理理論體系,鼓勵各個人員撰寫護理方面文章,并定期組織人員參加學術活動,以開拓自己的知識版圖,提高護理知識。
1.3觀察指標
采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對護理前后患者焦慮情況進行評估,所評得分數越高則表示患者焦慮越嚴重;同時給予我院自制滿意度調查表進行統計分析,滿意度主要分為十分滿意、基本滿意與不滿意三個級別,總滿意度=(十分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100%[3]。
1.4統計學分析
2.1統計HAMA評分 如表1數據所示,護理前兩組評分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而實施護理管理干預后,兩組患者HAMA評分均取得顯著降低,研究組干預后HAMA評分更低于常規(guī)組,P<0.05。
表1 統計兩組HAMA評分
2.2滿意度調查分析 經滿意度調查統計,常規(guī)組接受護理的55例患者中,問卷調查為十分滿意、一般滿意與不滿意例數分別是20例、26例、9例,總滿意度83.63%;而研究組接受護理的患者中,問卷調查為十分滿意、一般滿意與不滿意例數分別是21例、25例、2例,總滿意度96.36%;兩組滿意度對比,研究組高于常規(guī)組,P<0.05,組間差異顯著(χ2=4.9495,P=0.0260)。
門診作為醫(yī)院面向社會服務的一個重要窗口,近幾年以來,在醫(yī)療改革持續(xù)進行下,給門診護理工作提出了更大的要求,為了能夠給人們提供一個優(yōu)質門診服務,則需要增強優(yōu)化門診護理管理,加強各個工作人員素質能力,組建優(yōu)質護理團隊,以提高疾控整體服務質量[4]。
門診護理工作作為疾控整體服務質量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于疾控發(fā)展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這也要求護理管理者必須不斷更新以往傳統理念,探究合理有效方法進行管理,深入貫徹人性化管理,以激發(fā)護理人員的積極性,進而有效提高疾控整體服務質量。而增強門診優(yōu)化護理管理是當前較為有效的一個管理措施,該護理管理過程中,從增強護理人員思想素質、定期開展專業(yè)培訓以及制定與完善管理制度等方面進行,并根據以往經驗,定期討論護理管理中的問題,以改善存在的不足,促使各個護理人員護理水平得到提升,為患者提供更加優(yōu)質服務,提高疾控服務質量[5]。從結果統計可見,研究組HAMA評分低于常規(guī)組,而患者滿意度比常規(guī)組高,組間對比顯著差異。
綜上,增強門診優(yōu)化護理管理應用在疾控整體服務質量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能有效提高患者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