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紹云
北京市朝陽區(qū)雙橋醫(yī)院,北京 101100
高血壓是一種需要終生治療且尚無根治方法的,以動脈血壓增高為典型臨床表現的慢性疾病,多見于中老年群體。該病已經成為困擾我國居民身體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如果高血壓患者未能得到有效治療,則可能隨著病情遷延,逐漸引發(fā)心、腦、腎、眼睛等并發(fā)癥,導致患者病情更為復雜,治療難度亦隨之增加[1、2]。本次研究選取的60例患者均屬于原發(fā)性高血壓,且合并高尿酸血癥,隨機分組后分別予以A、B兩種治療方案,現將兩組患者接受治療后的具體效果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2月-2020年7月期間本院收治的60例原發(fā)性高血壓合并高尿酸血癥患者(年齡≥60歲)作為研究對象,隨機選出其中30例予以治療方案A(貝那普利+氨氯地平),并視為對照組,其余30例患者接受方案B(氯沙坦鉀+氨氯地平)治療,并納入觀察組;對照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60~78歲,平均(67.15±3.28)歲,高血壓病程5~11年,平均(7.88±1.54)年;觀察組:男19例,女11例,年齡60~80歲,平均(67.79±3.45)歲,高血壓病程5~12年,平均(8.23±1.62)年;兩組患者基本情況相似,P性別=0.5981,P年齡=0.4645,P病程=0.3946,無統(tǒng)計學意義。
1.2方法 ①氨氯地平(國藥準字H10950224):由輝瑞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口服,5~10mg/d,1次/d。②貝那普利(國藥準字H20030514):由北京諾華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口服10~20mg/d,2次/d。③氯沙坦鉀(國藥準字H20070264):由浙江華海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口服,100mg/d,1次/d。對照組采用方案A(①+②)治療,觀察組采用方案B(①+③)治療,兩組患者連續(xù)治療時間均為6個月,并在治療過程中配合低嘌呤飲食療法。
1.3觀察指標 組間對比:治療前后血壓、血尿酸、24h尿蛋白水平。
表1顯示: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血壓、血尿酸、24h尿蛋白指標非常接近,P1=0.8631,P2=0.7468,P3=0.9659,P4=0.8320,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觀察組各項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P5=0.0000,P6=0.0000,P7=0.0001,P8=0.0000,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治療前后血壓、血尿酸、尿蛋白水平對比
官方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已經擁有超過5億高血壓患者,其中95%屬于原發(fā)性高血壓,發(fā)病率由2012年的25.20%上升至2019年的31.89%,而血壓控制率卻僅有5%左右,非常不容樂觀。原發(fā)性高血壓是相對繼發(fā)性高血壓而言的,前者尚未明確病因,一般認為與遺傳因素及年齡增長有關;后者則是由各種疾病引起的,如急、慢性腎小球腎炎、腎功能不全、糖尿病、甲亢、主動脈硬化、大動脈炎等。
由于高血壓可能引起腎臟細小動脈損傷,進而導致尿酸鹽排泄量下降,血尿酸水平隨之升高;同時,腎臟微血管損傷后,腎小球硬化及局部組織缺氧情況加重,導致乳酸生成增多,乳酸的競爭性則會對腎小管排泄尿酸產生抑制作用,造成尿酸形成過程中的嘌呤增加,以及尿酸合成增加。不僅高血壓會對高尿酸產生影響,隨著尿酸水平升高,血管內細胞加重,高血壓亦會更加難以控制,導致疾病發(fā)展進入惡性循環(huán)[3]。本研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經氯沙坦鉀+氨氯地平治療后的各項指標均明顯優(yōu)于采用貝那普利+氨氯地平治療的對照組患者。此外,缐海英等人的研究證明氯沙坦鉀+氨氯地平的臨床療效>單一使用氯沙坦鉀[4];武曉菊和劉瑩的研究證明單一使用氯沙坦鉀的臨床療效>單一使用貝納普利[5];這兩個研究均可為本研提供更多數據支持和佐證。
綜上所述,氯沙坦鉀+氨氯地平治療老年原發(fā)性高血壓合并高尿酸血癥的臨床效果較為理想,相比單一使用氯沙坦鉀或聯合使用貝那普利+氨氯地平更符合臨床需求,建議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