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蘊 杜延榮
滕州市中心人民醫(yī)院,山東 滕州 277599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取2015年9月12日-2020年6月20日期間,本科室收治的60例患輸尿管結石,接受輸尿管鏡下氣壓彈道碎石術治療的患者,采用隨機數字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觀察組30例,平均年齡(42.14±8.11)歲,對照組30例,平均年齡(42.22±8.79)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全部患者均知情且同意參與本次研究,患者的全部個人資料僅作為研究之用,嚴格保密。
1.2護理方法 本科對觀察組患者使用延續(xù)性護理方法,對對照組患者使用常規(guī)護理方法,具體方法如下:
1.2.1常規(guī)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護理方法,具體包括口服用藥、心理安撫等
1.2.2圍手術期護理方法 觀察組患者采用圍手術期護理方法,具體方法如下:
1.2.3術前準備 手術前對患者進行時長40~80分鐘的心理輔導,接受患者的情緒壓力咨詢,通過科學的心理學暗示和溝通交流緩解并釋放患者的負面情緒,減少患者的焦慮、抑郁等情感。
準備手術前,醫(yī)護人員要密切關注患者的癥狀變化,關注患者的飲食飲水情況。在進行手術之前,要幫助患者更換好手術用服裝。取下患者身上的金屬、貴重物品等。應注意患者是否有假牙、牙套等,去除相關物品。護理人員應當安撫患者及家屬的情緒,幫助患者減輕心理壓力。
1.2.4術中護理 協(xié)助手術人員進行手術。觀察病人生命體征,及時處理各種緊急情況,滿足術中所需,做好手術記錄。手術結束前,共同清點用物,及時記錄。
1.2.5術后護理 術后注意觀察患者身體情況,做好各種術后疼痛及其他術后癥狀的應對準備。定期檢查患者傷口創(chuàng)面包扎,保持術后包扎的穩(wěn)固,外包扎敷的干燥。
1.3觀察指標 本次研究主要對比30天內不同護理方法下患者術后疼痛發(fā)作的次數差異,另比較兩組患者的癥狀積分區(qū)別,積分采用0~3分制,分數越高代表癥狀越嚴重。
2.1兩組患者術后疼痛發(fā)作次數對比結果 經過檢查后,相比對照組,觀察組術后疼痛發(fā)生率為26.27 %,對照組為60.00%,對比差異明顯,其中嚴重癥狀的發(fā)生率差異最為顯著(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應用圍手術期護理可大幅降低術后疼痛的發(fā)作幾率,對患者預后有利。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術后疼痛發(fā)作次數對比量表[n]
2.2兩組患者的癥狀積分對比 經本科治療后,兩組患者的術后癥狀發(fā)生頻率大幅度降低,但兩組患者自訴均有一定程度的并發(fā)癥狀出現。從對比結果來看,觀察組患者的術后癥狀程度更輕,出現的頻率更低(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經干預后的癥狀積分對比量表
本次研究發(fā)現,應用了圍手術期護理方法的觀察組,患者術后病情好轉速度優(yōu)于對照組,癥狀積分低于對照組。本科在手術前期主要使用口服藥物和靜養(yǎng)護理,配合心理干預,減少患者的恐懼。在手術后,本科主要幫助患者進行功能恢復,力圖讓患者盡快恢復正常生活能力。同時本院還針對中老年患者進行心理學輔導,減少患者的心理壓力,幫助患者以更加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面對出院后的生活。
圍手術期護理是保障手術順利進行的關鍵,圍手術期護理對手術的主要幫助有:第一,有利于增加術前患者身體機能,使之能夠更好的適應手術所需,從而增加手術成功率和預后效果。第二,有利于減少術中意外情況,圍手術期護理可提前做好預演和應急預案,降低術中意外情況的發(fā)生率,同時減少術中意外情況對患者的影響。第三,有利于增加患者的身體機能,圍手術期護理可通過護理手段減少手術對患者身體的負擔,有利于避免如同炎癥、水電解質紊亂、酸堿失衡、凝血機制障礙及肺部毛細血管微栓等術后常見問題,減少術后風險,加快患者身體恢復。因此本科認為,圍手術期護理對患者預后具有重要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