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微
吉林省松原市吉林松原油田總醫(yī)院,吉林 松原 138000
近年來,2型糖尿病在廣大老年人群中的臨床發(fā)病率較高,該疾病的危害性大,特別是患者血糖水平控制不佳非常容易誘發(fā)相關并發(fā)癥,使得殘疾和死亡率進一步上升。2型糖尿病患者在接受藥物降糖治療期間配合行之有效的護理,來改善其依從性及配合度能夠更好地提升患者的降糖效果并改善預后[1]。循證護理的應用中在明確循證問題的基礎上制定個體化的循證護理方案,可確保護理干預的質量和效率。以下將分析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循證護理的護理效果。
1.1臨床資料 抽取2018年6月-2020年7月本院7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依據(jù)護理模式分組,觀察組:38例,男20例/女18例:年齡60~86歲,均值為(72.5±1.3)歲;發(fā)病時長7個月~13年,均值(5.3±1.6)年。對照組:38例,男19例/女19例:年齡60~85歲,均值為(72.4±1.3)歲;發(fā)病時長5個月~13年,均值(5.4±1.5)年。2組各項基礎資料具備可比性P>0.05。
1.2方法 對照組為常規(guī)護理,包括環(huán)境衛(wèi)生護理,基礎護理,健康知識宣教和常規(guī)用藥及飲食等指導;觀察組運用循證護理,方法為:(1)循證問題:結合既往護理工作經驗以及患者的年齡、性格特點以及病情狀況等,來明確患者護理中的相關循證問題,主要包括血糖水平控制、負性情緒改善、護理滿意度提升以及治療依從性提升等。在此基礎上,來制定根據(jù)個體化的循證護理計劃方案,從而確保護理服務的針對性和實用性;(2)循證支持:查閱醫(yī)學資料并通過搜索知網(wǎng)、萬方等網(wǎng)絡數(shù)據(jù)庫,來查詢有關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以及循證護理的相關資料,進一步對護理問題及方案進行評估和優(yōu)化;(3)循證護理實施:1)環(huán)境護理:加強環(huán)境衛(wèi)生和安全護理,避免患者發(fā)生意外摔傷或碰傷等不良事件。在科室內創(chuàng)建健康宣傳欄,幫助提升患者對于疾病的了解和認知水平,同時通過放置書籍、擺放綠植以及播放視頻等優(yōu)化環(huán)境狀況,改善老年患者的心理健康狀態(tài)并提高生理舒適度;2)心理護理:加強與患者的語言溝通,并在護理中給予患者積極的支持幫助以及心理疏導,通過溝通了解其心理狀態(tài)和存在的心理問題,明確患者產生焦慮、擔憂等不良情緒的根源所在,從而個體化的加強心理疏導。利用親情支持、語言鼓勵以及暗示等方式舒緩其負面情緒,幫助患者提升康復信心;3)健康教育:通過運用口頭講解、舉辦健康知識講座、播放糖尿病宣教視頻以及發(fā)放相關疾病手冊等途徑,來向患者介紹有關于糖尿病用藥、飲食等方面的知識,提升患者對于該疾病的認知度,使患者明確高血糖的危害性以及嚴格遵循醫(yī)囑進行藥物治療和飲食控制的重要性;4)血糖監(jiān)測:定期監(jiān)測患者血糖水平并進行記錄,同時指導患者自我血糖監(jiān)測和記錄的正確方法,以便掌握患者血糖水平的控制情況和波動情況,從而更好地對其藥物治療方案進行調整。
1.3評價標準 2組患者均護理干預3個月,(1)對比血糖水平,即空腹血糖(FBG)和餐后兩小時血糖(2hPG)。(2)對比護理滿意度,以問卷法進行調查,0~100分。
2.1血糖水平對比 2組患者在本次未護理時FBG、2hPG較高P>0.05,而護理3個月后觀察組FBG、2hPG低于對照組P<0.05。
表1 2組血糖水平對比
2.2護理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評分得分為(98.62±1.15)分,對照組為(90.03±0.15)分,且組間比較P<0.05。
2型糖尿病的發(fā)病原因復雜,例如年齡、遺傳以及環(huán)境等,在廣大老年人群中該疾病的發(fā)病率較高,如血糖水平控制不佳使得患者的各類并發(fā)癥率上升。為了改善預后需要加強患者的科學護理,從而提升其血糖控制效果并更好地預防各類并發(fā)癥[2]。對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來說,在發(fā)病后往往缺乏對疾病的認知和了解,再加上長期治療較大的經濟負擔,使得患者的負面情緒較重,影響其依從性和配合度[3]。運用循證護理分析老年患者的病理特征以及身心特點,明確循證護理問題并制定個體化的護理方案,從健康教育、心理、日常飲食、用藥和血糖監(jiān)測等多個層面加強護理干預,能夠更好地改善其疾病依從性,所以有利于控制患者的血糖效果并幫助改善預后[4]。本次的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采用循證護理血糖水平控制情況好于對照組,同時護理滿意度評分也高于對照組。這也證實,循證護理的應用能夠提升廣大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護理質量。
綜上所述,對老年2型糖尿病者進行循證護理可更好地控制其血糖水平,且有利于提升護理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