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穎
冠縣中心醫(yī)院,山東 聊城 252500
臨床中哮喘屬于慢性氣道炎癥,表現(xiàn)多以胸悶、氣促、喘息等為主,小兒為易發(fā)人群,且受疾病易反復發(fā)作特點影響,導致小兒正常生長發(fā)育受到波及。哮喘誘導因素較多,例如氣道炎癥、遺傳等[1-2]。臨床治療多以霧化吸入療法為主,但因小兒患者依從性較低,加之部分小兒患者無法直接描述自身癥狀,從而需輔助一定護理模式,提高整體治療效果[3]?;诖?,我院納入全程護理,為探究其實用性,展開以下分析。
1.1一般資料 本次共納入84例患者,病例起始時間為2017年1月,終止時間為2019年4月.患者信息輸入Excel表格,不同護理方式分兩組(每組42例),常規(guī)護理為對照組,本組中男女比例為(24:18),年齡區(qū)間為3~8歲,平均年齡區(qū)間在(5.5±0.7)歲;全程護理方案為試驗組,本組中男女比例為(25:17),年齡區(qū)間為4~9歲,平均年齡區(qū)間在(6.5±0.8)歲,兩組患者從臨床資料對比,無同質(zhì)性(P>0.05)。
1.2方法 對照組:實施健康宣教、環(huán)境干預,對患者飲食、生命體征、病情變化等進行觀察。
試驗組措施內(nèi)容如下:
(1)霧化前護理:護理人員向患者家屬詳細講述氧氣驅(qū)動霧化吸入方式、方法、目的、重要性、注意事項等,以便提高患者家屬的配合度。同時,在進行霧化之前,患者呼吸道內(nèi)會存在較多分泌物,護理人員應及其及時清理,保證霧化的有效吸收。
(2)霧化中護理:霧化期間,護理人員幫助患者保持坐位,因小兒患者配合地角度,故而需要護理人員按照小兒患者喜好,幫助穩(wěn)定患者情緒,例如:給予布偶、動畫、玩具等方式。除此外,病情嚴重者無法始終保持坐位,便告知家屬可令其側臥,同時幫助患者將其床頭角度抬高,以便將潮氣量提升。霧化期間,護理人員應對患者各項生命指標進行嚴密監(jiān)測,并關注氧氣流速,及時對其調(diào)整,避免流量過大導致患者肺部不舒服。
(3)霧化后護理:霧化結束,護理人員應及時將氧氣動開關、流量表關閉,將藥杯、面罩進行清洗、同時,幫助患者排痰,避免出現(xiàn)窒息,并使用溫水擦洗患者面部,避免殘留藥物對患者皮膚形成刺激。霧化期間,嚴格控制患者飲食,告知患者家屬食用清淡、易消化食物。
1.3觀察指標 (1)兩組治療有效率,顯著:臨床癥狀消失,且1年內(nèi)無復發(fā);有效:以上癥狀有效緩解;無效:比較治療前,癥狀無改善或加重,有效率=(顯著+有效率)/n*100%;
(2)兩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
(3)兩組住院時間。
1.4統(tǒng)計學分析 分組數(shù)據(jù)輸入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治療有效率以c2分析,癥狀消失時間與住院時間以t分析,α=0.05為分界值,低于則表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治療有效率 試驗組治療有效率經(jīng)統(tǒng)計學分析提示具有優(yōu)越性(P﹤0.05),詳細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有效率(n,%)
2.2臨床癥狀消失時間 試驗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經(jīng)統(tǒng)計學分析提示具有優(yōu)越性(P﹤0.05),詳細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
2.3住院時間 試驗組住院時間(7.84±1.07)d、對照組(11.32±1.14)d,試驗組住院時間經(jīng)統(tǒng)計學分析提示具有優(yōu)越性(T=14.425、P=0.000)。
小兒哮喘屬于臨床兒科常見呼吸系統(tǒng)疾病,特點以易反復發(fā)作,病程長為主。近年來,哮喘發(fā)生率持續(xù)增加,以成為兒科臨床所重視的疾病之一[4-5]。臨床治療多以藥物為主,同時輔助霧化吸入。所謂的霧化吸入是借助高速氣流將藥物變成細微氣霧,通過霧化器直接將藥物作用應用在患者氣管、支氣管、肺泡以及支氣管病變部位,以便達到對局部氣管痙攣改善、消除水腫、抑制炎性反應的目的。但因治療患者為小兒,依從性較差,從而需輔助護理服務。
基礎服務多以臨床醫(yī)囑為主,不能滿足小兒霧化吸入護理需求,加之小兒霧化吸入治療過程中,稍操作不當易影響治療效果,因此需護理人員全程陪伴。故而,本次研究以全程護理方案為主,給予該護理的試驗組,結果顯示,試驗組治療有效率95.24%高于對照組78.57%,臨床癥狀消失時間、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性(P<0.05)。由此得知,全成護理方案應用小兒哮喘霧化吸入護理中可提高治療效果,加快改善臨床癥狀。分析原因可知,全程護理包含了三方面,即霧化吸入治療前、中、后三個階段,三個階段中給予患者全程服務,進一步促進臨床癥狀的改善。
綜上,在小兒哮喘霧化護理中應用全程護理方案效果顯著,可提升治療效果,加快患者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