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敬宇 王秀琴
近現代,在二胡藝術多元化大環(huán)境下,“重奏”這一音樂形式得到了很好的發(fā)展與傳承。這種音樂形式賦予音樂不同的內在美,將二胡獨特的“聲腔化”音韻向觀眾娓娓道來。二胡演奏藝術意境營造,受到諸多學者們的關注和探討,除獨奏作品外,在二胡重奏表演上意境營造也需要進一步分析。因此,本研究主要從重奏中“和”的思想與人格涵養(yǎng)以及表演二度創(chuàng)作等方面對意境創(chuàng)作進行探究。
二胡作為中國傳統(tǒng)樂器,歷史悠久,蘊含豐富的文化底蘊,其百年的發(fā)展長河中,不斷汲取創(chuàng)新。近年來在樹立國家文化自信的大背景下,二胡得到大力推廣,無論在演奏方面還是理論研究方面都逐漸形成規(guī)范且獨特的體系,大量人才不斷涌現,演奏形式逐漸多樣化,由獨奏的單一形式逐漸擴展至齊奏、重奏等形式。重奏的規(guī)模介乎于獨奏與合奏之間,較之獨奏更富有色彩性,較之合奏更具表現力。重奏的演奏形式借鑒了西方音樂教育體系,在西方,重奏作品非常豐富,且形成專門的室內樂專業(yè)。二胡借鑒西方音樂演奏形式弘揚傳統(tǒng),是一種立足根本,推陳出新的傳承手段。
若想讓二胡藝術更具感染力,產生獨特的藝術情趣,意境的營造顯得尤為重要。二胡藝術作品演奏的意境營造是近年來學者們的主要探討的話題之一,在二胡重奏表演中營造出“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的意境,使聽眾在欣賞作品時產生情感共鳴是每個演奏者更高的藝術追求。
自20 世紀60 年代二胡重奏作品初現至2009 年楊雪老師成立“弓弦舞”二胡重奏組,到如今重奏作品的豐富,二胡重奏在藝術舞臺上不斷展現別樣風采,重奏的演奏較之獨奏的意境創(chuàng)設更為復雜化,它表現的是個性與共性的有機統(tǒng)一。且近年來在藝術家們不斷探索革新下,除中胡、高胡等加入重奏形式,還有京胡、四胡、馬頭琴、革胡等胡琴形制的加入。胡琴種類的多樣化,也為重奏作品的創(chuàng)作開啟廣闊的空間。
隨著人們物質生活得到滿足,欣賞者審美意識的不同,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長,音樂形式的改變已經逐漸難以滿足欣賞者的精神追求,二胡重奏演奏中的意境營造,需要演奏家專業(yè)的演奏技巧以及音樂素養(yǎng)外,演奏者的樂器音色的統(tǒng)一、和聲的完美搭配以及演奏家互相的情感烘托和審美意識的一致,缺一不可。人與人親切交談式的音樂氛圍、變幻無窮的樂曲主題在因人因地因情因景不同的再創(chuàng)造中,描繪出意境產生的“和”聲畫卷。
音樂是隨著文字文明應運而生的文化產物,音樂善于表現人的各種思想情感,二胡重奏作品生命力的延續(xù)在于其展現不同意境,描繪不同景象以至深入人心,它較獨奏作品具備更深層的美學思想,它的意境內涵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中體現:
1.藝術修養(yǎng)與藝術氣質
正如我們所知“學藝先學德”。藝術家們在自己的創(chuàng)作領域里綻放光彩,藝術修養(yǎng)起到決定作用,藝術修養(yǎng)的深淺決定藝術水平的高低。丁芷諾曾談道:“謝列斯卡四重奏團演奏《二泉映月》時,極有中國味道,這與四個人的素質和修養(yǎng)均達到相應高度有關?!?/p>
極高的藝術修養(yǎng)建立起藝術家的獨特氣質,它無不體現在演奏家演奏的作品中,二胡演奏家于紅梅演奏時獨有的細膩溫柔,使她藝術表演的二度創(chuàng)作上更有雋秀之感,柔美中不失激情,給予觀眾愉悅的美感體驗。這些藝術家因自身極高的音樂知識積淀和思想品德修養(yǎng),使他們能夠深刻領會作曲家創(chuàng)作作品的意圖,二度創(chuàng)作時產生對樂曲內涵較完美的詮釋和獨到的藝術見解。
2.審美意識與表演再創(chuàng)造
審美意識決定演奏者的表演再創(chuàng)造是以情動人,而不是以技動人。審美是一種情感上的體會,演奏者與觀眾對一件藝術作品的感受雖然不盡相同,但只要是“美”的必然具有共性,在二胡重奏作品的演奏中,所有處在一個作品演奏中的藝術家需要具備極高的審美意識,合作中產生情感上的共鳴,才能讓完美的表達作曲家的創(chuàng)作意圖,使作品展現給觀眾獨具一格的魅力,在這種集中情思,融合情感的演奏場景里,創(chuàng)造出的“美”的意境不言而喻。
正如我們所熟知當今的二胡名家們,他們突出的演奏風格也絕不是完全一致,張尊連老師的嚴謹規(guī)范、宋飛老師的自然儒雅、于紅梅老師的溫柔細膩、孫凰老師的剛勁有力等等,他們對于作品的再創(chuàng)作手法不同,演繹方式不同,但卻完美的契合著作曲家的情感初衷。筆者認為獨奏有獨奏的自我風格,重奏更應有特色,有創(chuàng)作張力才能吸引觀眾,二胡室內樂團體對于同樣一首作品在配器、和聲、人數搭配、舞臺效果等方面在不改變大框架的基礎之上都會做出適當改變,用來完成這個集體凝聚出來的情感體驗。藝術是自由的,不是禁錮在囚牢里的生物,是跳動著的活的符號,建立在每個人的性格之上,追求自己心靈對藝術的感悟。
3.藝術想象力
“想象力是實現動態(tài)轉化的心理能力”,它是藝術家二度創(chuàng)作時由藝術敏感所激發(fā)的藝術意象逐漸發(fā)展、鮮明和形成。這是人類本能意識中的情感體會和情感構建。黑格爾曾說過:“如果談到本領,最杰出的藝術本領就是想象?!币皇缀玫囊魳纷髌方o人以美的感受與遐想。
古代對于“和”的音樂思想適用于多種角度,多種內涵,它可指樂音組織,可指演奏形式,可指演奏技術,可指演奏者群體等。簡言之,在聽覺感知上,只有不同的樂音組織相配,才能生成美的音樂。相異的樂音組合在一起,就能產生好聽的音樂,并能創(chuàng)造出千變萬化的曲調來。
二胡重奏即講究“和”字,不單從個體角度來談,而是涉及整體的音樂構建,包含音色、節(jié)奏、情感、舞臺表演等方面。重奏中的意境內涵主要演奏者角度出發(fā),優(yōu)秀的演奏者們具備優(yōu)秀的人格涵養(yǎng)前提下,培養(yǎng)“和”的音樂思想,將正確的樂曲內涵通過高超技藝為觀眾臨畫一幅充滿“美”的和聲畫卷。
一曲動人音樂作品的產生,離不開它的創(chuàng)作主體——作曲家。在作曲家們筆下二胡重奏曲目形式日趨多樣,除了我們認知的專為二胡創(chuàng)作的重奏作品,還有民歌、戲曲或中西方器樂作品移植改變的創(chuàng)作以及中國傳統(tǒng)音樂與西方音樂碰撞產生的火花。當一首樂曲所蘊含的作曲家的人格涵養(yǎng)與作品的表現形式、內容相吻合,一首具有獨特意境的作品便展現在大眾面前。
就演奏者來說,內容與風格相互聯系且相互配合形成完整的意境創(chuàng)造。演奏家們在理解作曲家創(chuàng)作意圖的基礎上,演奏時進行的再創(chuàng)作,將記在譜面上的音符化成動人的旋律,一首讓聽眾賞心悅目,致情其中的作品在優(yōu)秀的重奏團體配合下塑造頂級的音樂享受,所以說,作品塑造是意境創(chuàng)造與人格涵養(yǎng)的完美統(tǒng)一。
1.音色之和諧
聲音是有顏色的,重奏的演奏音色就像一個多姿多彩的調色盤,色彩的完美搭配才會產生抨擊欣賞者內心的藝術作品。二胡重奏作品的音色選擇要符合樂曲特色,除了制作材料和制作方法作為客觀因素影響二胡音色,演奏者利用自身高超的演奏技巧控制揉弦的幅度頻率和運弓的力度以產生更好的音色效果。對于二胡重奏來說,不同音色的和諧更容易產生“色彩”的碰撞,引起觀眾的共鳴。
2.節(jié)奏之和諧
像《拉丁風情》這首雙二胡重奏作品,樂曲采用拉丁風格的節(jié)奏特征,充分展示拉丁地區(qū)人民集柔情、憂郁、熱情于一身的感性特征。這種類型作品主要通過節(jié)奏來突出樂曲獨特意境,彰顯地域特色。音樂離不開節(jié)奏,二胡重奏各聲部之間需要緊密的節(jié)奏“銜接”,而每一首樂曲處理時恰當控制節(jié)奏的“緩”與“急”,各聲部之間互相推進,互相牽制。
二胡重奏的意境營造是藝術家無論是人格涵養(yǎng)的提升,還是演奏技藝更進一步的重要方式,它較之獨奏更注重的是份“和”美,這個和在于樂器之契合,在演奏之契合,在心靈之契合。筆者認為在此基礎上,獨奏與重奏的表演形式不同,由一人變?yōu)橐粋€群體,意境創(chuàng)造條件定會不同。絕佳的意境是建立在優(yōu)秀的藝術作品基礎之上,二胡重奏優(yōu)秀作品的創(chuàng)作是基礎;排練模式也應進行完善與改進,像室內樂的演奏形式,沒有交響樂的氣勢磅礴,但卻細膩親切;沒有輝煌燦爛的音樂結構,卻有清晰細致的聲部交替;沒有指揮棒的引領,但卻配合的無比默契。